马上注册,发表四大名著见解,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班头 亦称“班首”。班头,乃第一位。领班人,泛指领头的人物。 提点 有提举、检点之意。是宋代所设的一种主管特种事务的官。有各路提点刑狱公事和提点开封府界公事,掌司法和刑狱。另设照管宫观的提点宫观和提举宫观,同为“祠禄官”。 干人 官府的小吏。 堂候官 唐宋时代中书省中的官员,掌管案牍庶务。书中系指亲王府类似的人员。 枢密院 中国封建时代的中央官署名称,五代后梁设崇政院,后唐改称枢密院,宋代沿置,主要管理军事机密、边防等,与中书省并称“二府”,同为最高国务机关。并设有枢密使,枢密副使等职。 殿帅府 即殿前司,宋代统率军队的机构,和侍卫司分领禁军。置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都虞侯各一人。 衙将 即牙将,古代中下级军官。 都军 武官名。宋代禁军中有马步军都军头,副都军头等职。 监军 武官名,古代监军仅为临时差遣,唐代后期于各镇及出征讨叛之军中,以宦官为监军。《水浒传》中的监军,是宋代禁军中的官职。 里正 古时乡官。自春秋后历代多设里正,但制度各有不同。隋畿外二十五家为里,置里正;唐以百户为里,每里置里正一人。宋代沿用旧制。 提辖 宋代一路或一州所置的武职,有称为提辖兵甲者,简称提辖,专管统辖军旅,训练校阅,督捕贼盗之事。 缉捕使臣 专门负责捉捕盗贼的官役。宋制,各州郡都设有缉捕使臣若干。 指挥使 官名,初设于唐中叶,称都指挥使。宋代殿前司属下有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指挥使、副指挥使,皆为禁卫官。 殿司制使 殿司即殿前司,北宋时为禁卫之署。《唐律释文》云:“天子所使谓制使。”《宋史·职官志》云:“掌殿前诸班直及步骑诸指挥之名籍,凡统制、训练、蕃卫、戌守、迁补、赏罚,皆总其政令。” 推司 即推官,唐代在节度、观察等使下置推官,掌勘问刑狱。宋代沿置。 团练使 唐代中期以后,于不设节度使之地区置都团练使、团练使,掌本区各州军事。至宋代为武将兼衔,官阶高于刺使,低于防御使。 都监 宋代兵马都监的简称,路分都监掌本路禁军的屯戍、训练和边防事;州府都监掌本城军队的屯戌、训练、器甲、差使等事。资历浅的武官担任时称监押。 祗候 宋代掌朝会、宴幸、供奉、赞相、礼仪之奔走传达事务的官。 保正 保长。北宋时推行保长法。十家为一保,设保长;五十家为一大保,设大保长;十大保为一都保,设正副都保长。 押司 宋代官衙中的吏员,办理案牍等各种事务。其地位低于孔目等,而略高于贴司等。县吏中的押司,后世称为“书办”。 巡简 亦称巡检。始于宋代,主要设于关隘要地,或兼管数州数县,或管一州一县,以镇压人民反抗为专责。以武臣为之,属州县指挥。 相公 古代称宰相为相公。王粲《从军》诗:“相公征关右,赫怒震天威。”按指曹操。顾炎武《日知录》卷二十四:“前代拜相者必封公,故称之曰相公。”后用于对上层社会年轻人的敬称。 郎中 官名,始于战国。后多代沿置。自隋唐至清,各部皆沿置郎中,分掌各司事务,为尚书、侍郎、丞以下之高级部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