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篇 “百般无味”

 

  我们假设,应该乐观,随着时代前进,人们文化水平提高,自会愈来愈多的人具有了这个重要而“无形”的第六官,那就会把原着八十回与伪续四十回分得更清了。但愿如此。
  然而,张爱玲所说的那“光”那“味”,又毕竟是指什么?艺术?思想?情怀?哲理?或是更有其它的方面?作者的气质、气味?他的精神境界?他的文采风流,才华丰韵?他的“已通”的“灵性”?
  你可说得清?说不清就永远让它万古千秋糊涂下去,或纠缠无休?……
  无计其数的问题都来了。
  张爱玲只管摆出看法说法,她不管讲解理由——这就是我说她只说“半截话”的意思。
  我相信她不是讲解的能力口才不足。她是认为这根本无须乎费话。聪慧者不言自明,愚笨者讲也无济。还是她秉性洒脱,不喜唠唠叨叨,多言不如少语?
  不是古人也说过吗:“味在酸咸之外。”所谓“味外味”,“弦外音”,恐怕先贤往哲早都用“第六官”领略得到了高度境界了。
  《红楼梦》作者自己提出了一个“其中味”。读者张爱玲又提出了一个“百般无味”。字则一也,旨又不同。
  有人以为,张女士不过是说后四十回的情节故事不再让她感到趣味了,有甚深义可言?
  若如此,她又何必仿作(或补作)出六回书,而其中又怎样胜过高先生的妙文“掉包计”呢?“掉包计”不是大有“趣味”,而“焚稿”、“哭灵”不是更“震撼心灵”“催人泪下”吗?怎么就落到一个“无光”“无味”之委屈万分的评鉴了呢?
  假使理路是这样的,张爱玲不值一谈,本拙着更不值一笑,可真是“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呜呼。
  张爱玲不凡,超迈等伦,正在于她仅仅十岁刚过,就忍受不了既无光又无味的假货色了。其差异之巨,虽万言也不过限于有迹可循、有例可举的地方罢了;光和味都不是可以具体实物为比的美学、文化学的要义,古人赞文,也说“光景常新”。八十回真文即是如此。百读不厌,读一回有一回新的感受,新的发现,新的光华韵味。
  这儿有个“质”。伪续后四十回没了这个“质”,好比珍珠有光有韵,十分可爱。忽然换上了死鱼眼睛,冒充珍珠串在一条丝绦上。张爱玲眼见不是一回事,无光无味,区别甚大。可是你硬说这儿没有两种质,其“光”其“味”全然一致,甚者有教授宣称死鱼眼睛才是真珍珠,可贵可贵……
  张爱玲一字不提这些。无意“争执”。
  这是她的高超处。
  “问余何事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也许,在她看来,那笑也是浪费而多余吧。
  诗曰:
  不是口舌之争,亦非考证之理。
  通灵本自女娲生,不通不灵休强比。

 

资料收集于网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书由“云中孤雁”免费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