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东吴夺荆州的战略失误

 

  《三国演义》上把东吴吕蒙白衣渡江写成是司马懿所献的计谋,这固然是小说的写作需要。但笔者认为,这也有可能是事实。孙权攻击荆州是战术上的重大胜利,但却是一个战略上的重大失误。孙刘交兵的后果其实是打破了三国的力量均衡,给魏造成了可趁之机,换句话说,也就是孙权夺取荆州,真正得利的最大赢家是曹魏政权。 首先从荆州的战略地位来看,荆州固然是所谓英雄用武之地,但它落在魏、蜀、吴各国之手,所能起到的作用并不相同。 对蜀国而言,荆州距离益州路途遥远,救援不便,又夹在魏、吴两大势力中间,发展困难,并不是理想的前进基地,只可能作为一个牵制曹魏的支撑点。这在孔明隆中对里可以看到——“待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百姓有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大业可成,汉室可兴矣。此亮所以为将军谋者也。惟将军图之。”可见,诸葛亮逐鹿中原的基本战略是——以荆州之兵作为辅助,牵制曹魏集团,吸引魏军在黄河以南的主力,主攻方向仍然是八百里秦川。这里,诸葛亮算计可谓非常精深:一、荆州虽然在刘表治理下,是当时全国少数几个没有经过多少战火,农业、经济都很发达的地区,兵力、粮草充足。但宛、洛、许昌、陈留一带是曹操发家的根基之地,民心归附于曹操,而且在曹操与袁绍的交战中,曹操曾经听取荀彧的意见广建各种粮囤、兵站,要夺取这些地方并不容易。以荆州军的实力即便夺取,也不容易坚守。二、长安一带是秦、汉两朝统一天下的基础,所谓“左函、右陇,南凭巴蜀、东靠秦岭,沃野千里。”汉高祖刘邦之所以打败项羽,正是由于当年萧何在关中充足的兵源和粮草供应。加之刘邦灭秦后,在长安约法三章,得到民众一致拥护,关中百姓一向倾向于汉朝,这也是曹操迁都许昌的一个重要原因。刘备自认是汉室正统,若夺取长安一带,可以轻易取得民心。从而稳住阵线,发展国力再求进取。三、只要荆州军能在蜀国军队占领长安前拖住魏国部分主力,丢掉荆州也在所不惜。刘备在张鲁投降曹操后,听从诸葛亮的计谋派伊籍出使,把江夏、长沙、桂阳三郡割让给吴,让孙权兵袭合肥,就充分说明了这一问题——荆州军只是一个棋子,不是主力。荆州只要拖住魏军就是胜利。
  从魏国来看,虽然荆州是战略要地,但如果夺取却是一个“烫手山芋”。关羽虽然勇猛,但仅凭荆州剩下的六郡兵力,毕竟不能与吴国江南的大军实力相提并论,干脆让关羽夹在两强中间,对整个战略反而有利,毕竟对付关羽比直接面对吴国大军要有利得多。况且,如果魏国攻打荆州,不但会遭到关羽的拼命抗击,同时,也会使孙权感到唇亡齿寒的危险而救援关羽,胜负难料。即便魏国夺占荆州,虽然自身可以增长实力,但一是要直接面对吴国大军,对战略态势不利。第二,更重要的是打破了力量均衡,容易让孙权放弃幻想、死心塌地和刘备合作。所以,对魏国而言,夺取荆州是完全有实力的,但就此把孙权、刘备逼上非合作不可的唯一道路是不明智的,缓一步保持现状,让孙权少一些危机感,继续保持偏安江东的幻想,才真正符合兵法中“围三阙一、虚设出路、暗伏口袋”的真意。
  从吴国来看,真正在赤壁之战中救了吴国的不是诸葛孔明、也不是周瑜,而是长江天险。如果没有这个先决条件,什么连环计、借东风,都是废话。既然吴国的优势在“水”,夺取荆州对吴而言可以说是利弊参半。利的方面是增进了吴国的实力,取得了便捷的攻打魏国的前进基地。而弊的方面则是弃长取短,且失去了关羽这一道缓冲屏障,必须直接面对强大的魏国军队。吕蒙认为北上徐州是不可能的,江东水师在旱地绝不是曹操对手,所以眼睛必须盯着荆州。难道在徐州打不赢,在荆州就可以打赢?吴国难道可以在荆州买到“机械化装备”? 所以,吕蒙的话只能是一家之言,吕蒙充其量只是个战术家,绝不是合格的战略家。这从吴国夺占荆州后并没有太大的作为就可以看出。所以,吴国从总体战略上讲,夺取荆州是必须的,但不应该在当时的条件下攻取荆州。 其次,从当时的形势来看,即使在刘备夺取汉中后,蜀、吴两国的总体实力也只能是与魏国相当,吴、蜀交兵,无异是在破坏这种均衡。
  当时,荆襄九郡刘备已经割让东吴三郡,关羽凭借荆州六郡之兵绝对不敢渡江攻击东吴。这从关羽水淹七军时需要临时准备舟筏就可以知道,荆州军当时水军应该极少,渡江攻击东吴,无异以卵击石。而诸葛的主要意图则在于关中,实际上就是关羽取得水淹七军的大捷,既动摇不了曹魏的根基,同样也不可能改变荆州军与东吴军的力量对比。孙权完全可以忍一时之气,等待诸葛出兵夺占关中后,再向蜀索要荆州。到那时,蜀、魏基本达到平衡,吴投蜀则蜀胜,投魏则魏胜,诸葛平生唯谨慎,他怎么可能冒着荆州孤军被歼和与吴国直接翻脸的双重危险而死“赖”荆州?蜀国那时将荆州还给东吴,将荆州兵马撤回上庸,不但避免了孤军无援的危险,而且弥补了诸葛入关中后益州的兵力空虚,同时,还了吴国的人情,取得“有信义”这样一种舆论氛围,可以说什么都占全了。诸葛和刘备何许聪明之人,这笔账还会算不清?这也就跟韩信当年要挟刘邦封他为王是一个道理。 到了那个时候,吴国拥有江南、荆州,蜀国有西部地区、魏国有东部地区。蜀强则吴助魏,魏强则吴助蜀,三国鼎立的局面可能维持的更长,吴国也就可能生存更长时间,甚至在几代后出现转机。

 

 

 

资料收集于网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书由“云中孤雁”免费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