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降曹的故事在历史上是确有其事的,这一点在史料上有三个记载可以为证。
《三国志?武帝纪》中提到:“郭嘉亦劝公,遂东击备,破之,生禽其将夏侯博。备走奔绍,获其妻子。备将关羽屯下邳,复进攻之,羽降。”
《三国志?先主传》中亦说:“五年,曹公东征先主,先主败绩。曹公尽收其众,虏先主妻子,并禽关羽以归。”
《三国志?关羽传》中也明确提到:“建安五年,曹公东征,先主奔袁绍。曹公禽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
至于关羽投降的原因,史料上都没有说明,估计不外乎两个理由:一是走投无路,被迫投降;二是“弃暗投明”,主动投降。
这里我们虽然不讨论投降的具体原因,但从三国早期的情况看,无论是哪种方式投降,都十分正常。俗话说:“识时务者为俊杰”,三国时期类似的情况很多,也没有什么值得非议的,加上后来关羽又返回了刘备的阵营,成为一段历史佳话,关羽降曹这段历史事件虽然有点不光彩,但是逐渐被人所遗忘,基本上没有什么人对此说长道短。
不过,随着后来广大人民群众对关羽的热爱和崇拜,关羽逐渐被神化。为了让关羽这个人物形象更加符合传统的“高、大、全”的英雄面貌,有关关羽的史实也开始被民间艺人和作家们进行了重新的加工。笔者在“《煮酒侃三国》之两个千里走单骑两种结局”一文中曾经提到:历史上的关羽弃曹归刘原本是由于曹操的大度,关羽才能安全地回到刘备的身边,民间艺人和作家们觉得这对刻划关羽的光辉形象还不够深刻,于是杜撰出了“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的故事。而在对关羽投降曹操这一历史事件的态度上,民间艺人和作家们都觉得这是对关羽形象的一种侮辱:千秋忠义的关羽怎么可能会做出这种背信弃义的事情?一定是有原因的,而且理由应该是相当充分的。基于对关羽的崇拜,民间艺人和作家们开始对关羽降曹进行了各种的开脱和解释。
早在宋、元时期,民间艺人们就已经通过说书等形式对关羽降曹进行了一系列的润色和改造,到元代逐步形成了一种比较流行的说法。《三国志平话》中,这个历史故事已经变成了另外一种场景:
张辽在于厅下,美髯公问曰:“徐州是失?皇叔、张飞不知存亡?”张辽曰:“乱军所杀也。”美髯公哭曰:“吾死不惧。尔来莫非说我乎?”辽曰:“不然。虽皇叔、张飞为乱军所杀,公将家属不知何处,倘若曹兵至城下,岂不事有两难?关公自小读书,看‘春秋左氏传’,曾应贤良举,岂不解其意?曹操深爱。”关公曰:“我若投曹如何?”辽曰:“便加将军重职,每月四百贯、四百石。”关公曰:“若依我三件便降。”张辽曰:“将军言。”“我与夫人,一宅分两院。如知皇叔信,便往相访。降汉不降曹。后与丞相建立大功。此三件事依,即纳降;若不依,能死战。”张辽笑曰:“此事小可。”张辽回见曹公,具说此事。
这个处理可以说集几百年民间智慧之大全,关羽投降有了三个条件,而“降汉不降曹”的说法也第一次出现在文学作品之中。不过这个构思还是有一些明显的漏洞。所谓“我与夫人,一宅分两院”的提法,显得太琐碎,立意太低,写的也太露骨了。容易让人感觉另有所指,似乎有意在为历史上曾经发生的关羽同曹操争抢秦宜禄夫人这一风流事进行掩饰,有点欲盖弥张的味道。所以在罗贯中的《三国志通俗演义》中,这个情节又有了一番改造:
公曰:“一者,吾与刘皇叔同设誓时,共扶汉室,吾今只降汉帝,不厢曹公,凡有杀戮,不禀丞相。二者,二嫂嫂处,请给荒疏俸禄养赡,一应上下人等皆不许到门。三者,但知刘皇叔去向,不管千里万里,便当辞去。三者缺一,断然不肯降,望文远贤弟急急回报。”
从文字技巧上看,罗贯中的手笔明显比民间艺人们高出了很多。不过,清代的毛宗岗父子觉得这个说辞还是有问题。因此在毛本《三国演义》中又做了一次改动,我们先来看看毛宗岗父子的写法:
公曰:“一者,吾与皇叔设誓,共扶汉室,吾今只降汉帝,不降曹操;二者,二嫂处请给皇叔俸禄养赡,一应上下人等,皆不许到门;三者,但知刘皇叔去向,不管千里万里,便当辞去:三者缺一,断不肯降。望文远急急回报。”
经过对比我们可以发现毛宗岗父子改动的核心内容其实就一个地方:把罗本中的“曹公”改成了“曹操”。很明显毛宗岗父子对罗贯中的《三国志通俗演义》中关羽对曹操“曹公”的尊称感到非常不满,特意而为。经过这三次的加工和改造,关羽降曹的故事终于定型,也终于有了一个明确的开脱理由。
以上这三种改法究竟好不好呢?问题的焦点集中在“降汉不降曹”上。显然毛宗岗父子认为是很不错的:
“云长本来事汉,何云“降汉”?“降汉”云者,特为“不降曹”三字下一脚注耳。曹操借一“汉”字笼络天下,云长即提一“汉”字压倒曹操。如张绣、张鲁、韩遂等辈,名为降汉,而实则降曹者也。吕布、袁术等辈,不降曹而亦不降汉者也。华歆、王朗、郭嘉、程昱、张辽、许褚等辈,不知有汉而但知有曹者也。荀彧、荀攸,误以为汉即是曹、曹即是汉,而不知汉必非曹、曹必非汉者也。汉是汉,曹是曹,将两下划然分开,较然明白,是云长十分学问,十分见识。非熟读<春秋>,不能到此。
这一段宏论似乎有一些道理。不过笔者倒是有一个疑问:且不说“汉是汉,曹是曹”,就这个“降汉”也是有相当大的问题的。试想:刘备一直打着兴汉的旗帜与曹操争雄,经关羽这么一说,原本的“正义之师”岂不是变成了“反贼”?关羽倒是解脱了,那刘备及其所从事的“正义事业”不就变味了吗?表面上看起来好象关羽是大义凛然,实际上却还是露出了马脚。看来经过几百年的加工改造,民间艺人和作家们似乎还是没有为关羽降曹这段历史事件寻找出一个另人信服的开脱理由,所谓的“降汉不降曹”实在有点画蛇添足之嫌。以笔者浅见:还不如干脆就写曹操爱惜人才,以刘备的两个夫人来要挟关羽。关羽事出无奈,只得举手投降,同时向曹操提出了“二嫂处请给皇叔俸禄养赡,一应上下人等,皆不许到门;但知刘皇叔去向,不管千里万里,便当辞去”,笔者认为:两个条件就足够了。就算这样写法,会对关羽的英雄形象产生什么伤害呢?我看还不至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