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诗传:“先主为汉中王,遣诗拜关羽为前将军,羽闻黄忠为后将军,羽怒曰:“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不肯受拜。”
关羽口中所言的“老兵”,既是“老黄忠”一说的由来。对此“老兵”,现今通常的理解为“年岁大的军人”。然之前亦有人针对其“老”而提出不同观点,依据如下:
关张马黄赵传:“黄忠、赵云强挚壮猛,并作爪牙,其灌、滕之徒欤?”
杨戏传:“将军敦壮,摧峰登难,立功立事,于时之干。──赞黄汉升”
认为言强,言壮,则非老矣。然俺认为此两处之“强、壮”皆非言其年龄,以此为证,略有不当。现试论从其他方面论之。
1、“老”非“年岁大”。
长久以来,都认为问题就出在这个“老”字上,认为“老”既是“年岁大、老年人”的意思。而关羽正是因为黄忠年纪老迈,才肯与之同列。
其实,这只是简单地将“老兵”二字从整句话中摘出来理解,亦属断章取义。要弄清其真正含义,还得结合全文来理解。
首先,关羽认为自己是“大丈夫”。
其次,关羽认为黄忠是“老兵”。
因此,关羽不肯与黄忠同列。
由此可知,“大丈夫”与“老兵”这两个词的意思是截然相反、相互对立的。
“大丈夫”,既指“有志气或有作为的男子”。
那么,与之相对,“老兵”就等于“没志气或没作为的男子”。完全和年龄无关,因为年老也是可以“有志气或有作为的”。因此,此“老”绝非指其“年岁大”。
2、“兵”非“军人”。
“兵”,通常被译为“军人”。因受到“老”的影响,向来不被大家所重视。
然而,黄忠绝对不止是一个“军人”,而是一个拥有“将军身份的高级军人”,而这类人,有一个统称,既“将”。
即使黄忠真的年纪老迈,也应称之为“老将”。因此,真正带有很强侮辱性质的,是这个“兵”字。
但是,骂人也有技巧。关羽不可能无缘无故地乱骂一通,人家明明是“将”,不会因你骂其是“兵”就真的变成了“兵”。何况,将黄忠贬为“兵”,自己皆非也与之相同成了“兵”,骂来骂去骂到自己身上有何意义。因此,此“兵”亦不应简单作“军人”来解。
3、“老兵”的含义。
老者,又可解为长久、经常之意。
兵者,亦指军队中最基层的成员。
结合此两点,似乎应将“老兵”译为“长期身份不高的人”。
黄忠传:“(建安二十四年219)是岁,先主为汉中王,欲用忠为后将军,诸葛亮说先主曰:“忠之名望,素非关、马之伦也,而今便令同列。马、张在近,亲见其功,尚可喻指;关遥闻之,恐必不悦,得无不可乎!”先主曰:“吾自当解之。”遂与羽等齐位......”
这里由诸葛亮牵出了一个“名望”的问题,他认为这是关羽反对的理由。然而,“名望”和“年岁大的军人”是扯不上关系的。而“长期身份不高的人”则与其相合。
那么,为什么黄忠在关羽眼里是一个“长期身份不高的人”呢?
黄忠传:“黄忠字汉升,南阳人也。荆州牧刘表以为中郎将,与表从子磐共守长沙攸县。及曹公克荆州,假行裨将军,仍就故任,统属长沙守韩玄。先主南定诸郡,忠遂委质,随从入蜀。自葭萌受任,还攻刘璋,忠常先登陷陈,勇毅冠三军。益州既定,拜为讨虏将军。”
在关羽行太守事、拜偏将军、封汉寿亭侯时(见关羽传),黄忠还只是一个中郎将;及关羽为襄阳太守、荡寇将军时(见关羽传),黄忠还只是假行裨将军;当拜关羽董督荆州事时(见关羽传),才升黄忠为正式的五品杂号讨虏将军。这,或为“长期身份不高的人”的理由(和关羽相比)。
综上所述,说黄忠是老将,似乎并无站得住脚的切实证据。而黄忠到底老不老,则因史料之缺还不能断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