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蜀联盟的错误--天蛇王

 

  外交是以实力为基础的,而且是以一定的利益为代价来彼此交换的。而看吴蜀的实力,彼此都认为可以吞并对方,而且他们的利益都集中在一个地方就是荆州,一个势在必守,一个势在必得,虽然有很多的谋臣来试图平衡他们的利益关系,可是因为双方根本的利益冲突。蜀人因为他们同盟的共同利益目标应该魏,而吴人却认为是荆州,蜀人的基本国策是以汉中和荆州为基地北伐魏,而吴人却是“尽长江之极”,喜欢当一个盘踞的军阀。所以他们的矛盾是根本冲突和难以调和的。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在赤壁后,还提出联合对操的策略可以说对双方都是错误。
  不过换一个角度看,刘备什么时候和孙权翻脸比较合适那?我认为应该是他得到汉中后,国家的策略应该是北出汉中伐关中,东防孙权守荆州,这才是正确的道路。而历史中刘备北出汉中,关羽因为对吴的麻痹而引军北上,让吕蒙得手,恰恰印证了联合的错误。当然如果说关羽能否守住荆州的问题,个人认为关羽虽然才力有限,不过死守荆州应该无碍,就算南郡失手,那么固守夷陵这个蜀地的东大门还是可以固守的。
  不过最让人顾虑的是如果吴蜀翻脸,那么曹魏岂不高兴异常,或者联吴破蜀,其实事实根本不是这样的,为什么那?首先在魏的眼中,他根本缺少吴蜀联合的概念,对他而言,吴也好,蜀也罢都应该被他消灭。而且联吴破蜀和静蜀灭吴都是一样的,其实事实也证明了这点,因为曹丕在吴蜀交恶后,没有想大家预期的那样去合吴破蜀,恰恰相反他反而去伐吴。除去他自身认为自己强大外,他根本没有顾虑吴蜀还有可能联合。
  诸葛亮从隆中对提出了所谓的合吴立汉的策略后,他的策略是适应当时的情况的,可是伴随着情况的变化而变化,随着吴对荆州的战略价值认识的一次次增加,他的策略应该相对改变。而国策的僵硬就导致了关羽北进让吴人偷袭的军事,外交失败。从吴人偷袭蜀人,可以从吴国的角度明显看出,吴对双方的联盟合作是根本没有任何诚意的,而吴这个思想的立足点是什么那?这正是特别想说明的一点,就是:
  乱世的生存!
  在乱世的生存他的标准到底是什么?难道就是虚伪的外交承诺和简单的国家实力的对比吗?不是的,那是什么那?就是背信弃义,穷兵黩武!虚伪的君子之仁在任何的乱世中都是难以生存的,春秋的宋襄公成为天下笑柄,虚伪的外交合纵不过是一个幻术而已,张仪的六里,六百里之说就把楚王戏耍在股掌间。而决定乱世生存到底是什么那?就是对内残酷的剥削以维持对外的不停的用兵,就是常说的穷兵黩武,以武力来证明这个乱世的规律。以曹操为例子,对内不停的征用劳役(没有办法只有屯田),对外的战争就是杀无赦(可怜的徐州人民),对强大的敌人全部坑杀(官渡后可怜的8万袁军),对弱小的敌人就是威逼利诱,外交上奸诈狡猾(破袁术,刘备,吕步),挑拨离间(刘表张绣,袁家二兄弟),使之势力间分崩离析,相互残杀。当然通过这些甚至是卑鄙的手段的使用来到达什么目的那?就是北破袁绍,东破刘备,吕步,南灭袁术,南下平定刘表,就是建立起一个虽然表面看起来似乎漏洞百出,可是打起来战斗力十足的军事实体。这就是一个在乱世中可以建立起一个强大的北方政权的方法。所以吴偷袭关羽丝毫没有任何认为自己有错误的感觉,反而认为是坚固了自己政权基础,开拓了千里的疆土,收编了数十万人口。
  而真正的联盟是建立在实力的基础上的,当你的实力足够强大的时候,你才有可能号令四方,成为真正的联盟的缔造者,否则那些所谓的联盟根本不值得一提,战国时,六国联合难以治衡一个强秦,而相反强秦反而通过联齐来平定了六国(只能证明齐国的确是浮夸国家)。这就证明了诸弱联盟的脆弱,真正的联盟只有以实力为基础来进行的。刘邦刚出关中的时候,诸侯纷纷同盟,可是当三万项军大破彭城联军后,那些诸侯纷纷倒戈。
  所以从上面看,诸葛亮一厢情愿的认为可以合吴破魏,根本就是天大的笑话,可惜刘备被他所唬,没有真正发挥他的“流氓天性”,结果败给了孙权这个小儿,为天下笑。可惜。

 

 

 

资料收集于网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书由“云中孤雁”免费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