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杂感之一:诸葛孔明的悲剧--信口雌黄

 

  五丈原的一夜秋风,结束了中国历史上一代人杰诸葛孔明的生命。
  诸葛亮作为一个极有才能的政治家、军事家,所生之时恰逢汉末大乱之际。此时,天下诸侯蜂起,猛将似水,谋士如云,君臣互择,一时的才俊在政治上纵横俾阖,谋君图国,创立基业;在军事上挥师千里,攻城掠地,时空为他们提供了斗智斗勇的最好赛场。
  于是,就有了“三顾茅庐”的佳话,有了“白帝托孤”的美名,有了“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浩叹。然而,看罢《三国志》,掩卷细思,我却仿佛听到一个声音在不停地说:诸葛亮的悲剧其实从他走出南阳的那天起就已经注定了。
  诸葛孔明的悲剧在于他的品格、才智、精神、道德的高度,都是别人难以企及的。但是,如此理智的他,却在三顾茅庐的盛情下做出了错误的抉择:追随一位没有成功可能的主人,去开辟一项没有成功可能的事业。
  难道不是吗?且看他所扶佐的刘备,虽然有着高贵的皇家血统,有着仁义之君的美名,但是却不是一个能够扭转汉朝颓倾的英主。先是以妇人之仁,失去得到荆州的良机;后又以匹夫之勇,被火烧了连营,孔明先生出山以来辛辛苦苦挣得的一份家底,被他糟蹋得几乎殆尽,而这些巨大的失误,都是因为不听诸葛亮的意见所致。
  到了刘阿斗,则更是一代不如一代,孔明虽为蜀国军队的统帅,身在北伐前线,却要时刻提防后方的掣肘;虽然有着白帝托孤,被称为相父的至高无上的尊崇,但是,李严、苟安之流的几句谎话与谗言,就足以使他的一番心血,化为东流。
  反观曹操手下的那些谋士与武将,才能均比不上诸葛亮,但是,曹操毕竟是一代明主,君臣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自然地形成了魏强于吴、蜀的事实。
  记得三顾茅庐之时,名士司马徽曰:卧龙得其主不得其时,现在看来恰恰相反,是得其时而不得其主。诸葛孔明的悲剧就在于:他从一开始就看到了自己的结局,可是偏要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必定失败的命运已经注定,因为,从历史发展的趋势看,刘备提出的恢复汉室的旗号,无论对于当时的人们有多么大的诱惑力,毕竟是属于倒退的行为。
  审势,是一个成熟的政治家必须具备的起码判断能力,诸葛亮恰恰在这一点上自己铸就了自己的命运:看着自己的生命象蜡炬成灰一样滴滴耗尽,看着自己付诸心血的事业无法挽救地走向倾覆。
  “六出祁山”未能开辟半寸疆土;“事必亲躬”改变不了阿斗的昏庸,空有补天志,一切付东流,随着他的死亡,西蜀的命运也就接近结束。
  悲剧,是一种美的毁灭。一个有着完美人格、崇高道德、聪明才智的诸葛亮的死,正是这种美的毁灭的真切体现。

 

 

 

资料收集于网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书由“云中孤雁”免费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