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年
出生 。
·194年
成为江南最大的豪
强。
·192年
卒。
孙策,字伯符,孙坚的大儿子,孙权的哥哥。小时候与周瑜关系友好。孙坚死后依附袁术。公元一九四年率领一支人马去江南,铲平当地地方军队,成为江南最大的豪强。建安五年(公元二○○年),曹操与袁绍打仗,孙策想秘密出兵袭击许都,尚未出兵,反被吴郡太守许贡手下的门人刺伤而死,年纪只有26岁。孙权登基称帝后,追谥孙策为长沙桓王。后人有诗称赞他说:
独占东南地,人称“小霸王”。
运筹如虎踞,决策似鹰扬。
威振三江靖,名闻四海香。
临终遗大事,专意属周郎。
———————————————————
点评孙策之死
──兼论孙策用兵哲学
《江表传》论孙策遇刺:
许贡门客潜伏在民间,欲为恩主报仇。打猎时节,有三个陌生人即出自许贡门客。
孙策问曰:「你们是谁?」
对云:「皆为韩当士兵,在此射鹿。」
孙策笑说:「韩当士兵向来全部认识,没看过你们。」
因此心生杀机,孙策弯弓立刻举弓射向一人,当场倒下,孙策击毙一人。
另二人心生恐惧,而着急举弓反击自卫,还好幸运地还射,击中孙策的面颊。
孙策骑兵后来赶到,包围群殴、乱枪刺杀此二人。
因为伤势严重,孙策当晚暴毙。
点评:
一、孙策个人武艺普通,以一挑三,结果负伤而死。再仔细研究过程,孙策先下手为强,已先偷袭一人,因此真正孙策的打架为「一对二」,但是孙策不敌。当年「项王暗恶叱咤,千人皆废」,可是名符其实的江东霸王。三名无名小卒就能使孙策致命,可见孙策粗心大意,疏于防范个人安全。对于武艺不高又不加派高手护驾,孙策被刺杀而死并不冤枉。孙策偷袭三人却遭反击,若自知打不过可逃,大概是孙策误判足以胜任以一击三吧!
二、太史慈曾遭遇孙策,当场试出孙策身手。因为孙策一行人共十四骑,程度都是韩当、黄盖之类的武将,遇到太史慈骑马二人,以十四打二(即以七打一),史书虽言平手,但可见孙策武艺造诣:孙策以众凌寡并不占便宜,更难在以寡击众中获胜。
三、综观孙策用兵胜绩,从渡江攻击刘繇、薛礼、笮融、严白虎、刘勋及黄祖,皆能取胜,常以优势兵力以大吃小,而且战果辉煌。从「因投本土召募,可得三万兵」、「旬日之间,四面云集,得见兵二万余人,马千余匹,威震江东,形势转盛。」可知,孙策小霸王期望募兵及实际所得,兵以万计。再看战绩:「斩首五百余级」、「斩首千余级」、「获其吏士妻子四千人」、「得术百工及鼓吹部曲三万余人」及「斩虎、韩曦已下二万余级,其赴水溺者一万余口,船六千余艘,财物山积。」可知孙策擅长大规模作战,实行大量杀戮屠害。
四、分析孙策用兵,向来以数量取胜,一但兵少将微,或是技不如人,就会惨遭失败。最初,孙策率数百人被祖郎所袭,几乎到了危险死亡的地步,后来袁术始还回孙坚所留下的一千余兵,孙策才开始以数量取胜。甚至于围攻庐江一战,历时二年而城始拔,可见孙策的陆战能力旷日费时。但是也有踢到铁板的时候,孙策二攻匡琦城,亦以十倍兵力猛攻,结果第一次被陈登对孙策「斩虏以万数」(可比照《晋书》:「俘斩万计」),第二次孙策来袭,陈登又「斩首万级」。难怪孙策咽不下这口气,本来渡江开拓江东,一切顺利,加上顺利击败黄祖,准备西征荆州,向刘表讨回杀父之仇(孙坚被荆州无名小卒设伏射杀),但是孙策在建安五年却打算「阴欲袭许」,准备渡江北伐中原曹操。孙策弃战长江而转战中原,不顾父仇而欲向陈登及曹操动手。
五、轻敌大意而反遭受害,有道是「夫君人者不重则不威,故白龙鱼服,困于豫且,白蛇自放,刘季害之。」,但是「鱼质龙文,似是而非,遭水而喜,见獭即悲。」这种徒有虚表,自不量力的骄傲,无异于高估自已实力而轻视敌情,所以连远在中原的郭嘉亦云:「然策轻而无备,虽有百万之众,无异于独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敌耳。」事实上孙策不过是二人之敌,大不了把被射死的一人也加入,合三人之力,足以暗杀孙策。
附:
一、《江表传》
贡奴客潜民间,欲为贡报雠。猎日,卒有三人即贡客也。策问:「尔等何人?」答云:「是韩当兵,在此射鹿耳。」策曰:「当兵吾皆识之,未尝见汝等。」因射一人,应弦而倒。余二人怖急,便举弓射策,中颊。后骑寻至,皆刺杀之。
策遂诣丹杨依舅,得数百人,而为泾县大帅祖郎所袭,几至危殆。于是复往见术,术以坚余兵千余人还策。
二、《陈志》:
策单骑出,卒与客遇,客击伤策。创甚...至夜卒,时年二十六。
时独与一骑卒遇策。策从骑十三,皆韩当、宋谦、黄盖辈也。慈便前斗,正与策对。策刺慈马,而揽得慈项上手戟,慈亦得策兜鍪。会两家兵骑并各来赴,于是解散。
—————————————————
(吴)长沙恒王(孙策)
长沙恒王,名孙策(公元175—200年),字伯符。孙坚子。东吴的实际奠定者之一。被原吴郡太守许贡的门人刺杀,终年26岁,葬处不明。
--------------------------------------------------------------------------------
孙策,面貌英俊,性格刚烈。孙坚战死后,他带兵投靠袁术。公元194年,袁术将孙坚的军队划归他率领,向南进军,一路上投奔他的人很多,他幼时的密友周瑜也带领人马与他会合。第二年,孙策率军渡过长江,削平当地割据势力,占据丹阳、吴、会稽等五郡,依靠南北豪强势力的支持,在江东地区建立起割据政权。
孙策作战骁勇,军队纪律严明,被曹操所看重,任为讨逆将军,封为吴侯。
公元200年,曹操与袁绍对峙于官渡。孙策乘机秘密部署人马,调集粮草,试图偷袭许昌,劫取汉献帝。此时,被孙策攻下吴郡时杀死的太守许贡的门客,正在寻找机会为主人报仇。有一次,门客探听到孙策要上山游猎,就事先埋伏在树林中,等孙策走进树林时,放射出一支冷箭,正中孙策面颊。孙策受了重伤,被部下救起扶回府第,经包扎急救后,医生告诉他必须好自疗养,百日内切勿做剧烈运动,伤势可能会痊愈。几天后,孙策引镜自照,发现脸上的伤疤吓人,容貌被毁。他平时很注重仪表,又年少气盛,当时就擂着茶几,激愤地对左右大叫大嚷说:“我的面容已经如此,还能再建什么功、立什么业啊!”于是,他召来部将张昭等,嘱咐说:“如今我们已经有了土地人马,能和别人较量一番,希望你们尽力辅助我弟弟孙权。”说完,叫孙权走近卧榻旁,将印绶授给他,叫他佩带起来。然后叮嘱说:“你我兄弟论上阵打仗,我强过你;论选拔人才,任用贤人,你强过我。我死后,你好好保住江东这份基业吧。”当夜,孙策创伤进裂死去。
晋朝干宝在《搜神记》中载传说说,当时,有个名叫于吉的人在吴郡、会稽一带传太平教,拥有大量信徒,连孙策的母亲和三分之二的部将、宾客都奉于吉为“仙人”。孙策对部下力陈迷信的危害,并且断然捕杀了于吉。从此,孙策每当独坐,都仿佛于吉出现在眼前。他受伤后照镜,见于吉在镜中,一下子又不见了,如此三次,终于扑镜大叫,创伤崩裂,须臾而死。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对这一传说进一步作了加工,将孙策说成是被于吉索命而死。
孙权称帝后,追谥孙策为长沙恒王。
—————————————————————
孙策出世据江东
袁术的豫州刺史孙坚,一举击败威风凛凛的徐荣,迫使董卓放弃洛阳,迁都长安。又于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奉袁术之命攻打荆州,荆州刘表派大将黄祖迎战。黄祖领兵在樊口(今湖北襄樊市)、邓塞(今河南邓县东)一带设防,抵挡孙坚。
孙坚大军勇猛,很快攻破黄祖防线,黄祖败退,孙坚领兵追过汉水,将军事重镇襄阳团团围住,并准备攻城。
襄阳城建筑十分坚固,城中粮食充足,不出奇兵,很难攻破。孙坚为寻找破城之策,单人匹马上了襄阳城南9里的岘山(音xiàn)观看地势,见这里果然是地势险要,春秋楚国的北津戍遗址尚在,旧城城垣依稀可辨,不觉感慨万千,正自凝想,忽听耳畔嗖嗖有声,猛然一惊,急回首时,只见箭如飞蝗扑面而来,躲闪不及,一箭正中咽喉,当场气绝。孙坚部将见主帅久出未归,寻至岘山上,方知已遭黄祖部下暗算,无可奈何,只好抬尸下山,撤围而归。
孙坚长子孙策,将其父葬在曲阿(今江苏丹阳县),然后渡过长江,暂居江都(今江苏镇江市对岸瓜洲),在江淮一带组织义兵,并与吕范、孙河等人一起,去投奔舅父、丹阳太守吴景。兴平元年(公元194年),又追随袁术,表示要继承孙坚事业,袁术见孙策少年英俊,很喜欢他,喟叹道:“假如老天让我有孙策这么个儿子,就是死也不会遗憾了!”于是将孙坚旧部交还给孙策带领,还让他当了校尉。
孙策手下有个骑兵犯了罪,逃到袁术营中避难,躲在一个马厩里。孙策派人追索,并就地处斩。事后,再将情形报告袁术。袁术听了,并不责怪孙策先斩后奏,还赞同地说:“这些兵士就是喜欢背叛主子,我们都应该憎恶和惩处他们,你做得对!”这样,孙策在军队中的威望就更高了。
袁术有次为了让孙策卖力,就许愿让他当九江太守,孙策十分高兴。可是,过了不久,袁术却任命陈纪到九江太守上任去了,孙策心里颇觉不满,可也没说什么。
后来,袁术准备攻打徐州,为筹军粮,开口向庐江太守陆康求借粮米3万斛,不料陆康一口拒绝,袁术非常愤恨,就派孙策去打陆康,他对孙策说:“上次我错用了陈纪,是一念之差,并不是我的本意,为此心里很不安。这次派你去打陆康,攻下庐江,一定让你做庐江太守。”孙策以前曾经去拜望过陆康,陆康没把孙策放在眼里,只派他的主簿出来应酬一下。对此,孙策耿耿于怀。这次袁术派他打陆康,正好出一口恶气,又有做太守之望,便爽快答应下来。
孙策出兵,顺利攻下庐江,派人向袁术报捷,自己则原地等待任命。不料袁术再次失信,下令孙策凯旋,另派亲信刘勋当了庐江太守。孙策只好望空叹息,从此便不相信袁术,决定寻找机会,另谋出路。
孙策想了好久,总算想到一个金蝉脱壳之计。原来,朝廷曾派刘繇任扬州刺史,任所在寿春,而寿春被袁术占领,刘繇暂时带兵渡江,占了曲阿。当时吴景还在丹阳任上,孙策的表兄孙贲也在丹阳任都尉,都被刘繇的军队赶到历阳,要和袁术争个输赢。袁术则派亲信惠衢为扬州刺史,对付刘繇,同时令吴景为督军中郎将,和孙贲一起去攻占当利口。可是,这个仗打了几年,还没打出个结果来。
孙策知道袁术对这件事很关注,就去向袁术表示,自己愿意出兵帮助舅父和表兄平定江东。袁术一方面希望增加力量击败刘繇,另一方面也担心孙策因为没当成太守而离开他。最后,他决定让孙策去碰碰钉子。碰赢了,他袁术有便宜可占;碰不赢,也会叫孙策更加听命,何乐而不为呢?于是任命孙策为折冲校尉、殄寇将军,并给了1000多步卒、几十匹战马和一批军用物资,让他援助吴景。孙策得了兵马军资,带着自己的老部将程普、黄盖、韩当、周泰,急急忙忙开往历阳。一路上招兵买马,扩充队伍,到历阳时,手下已有五、六千人了。孙策又写信,派人到舒城(今安徽舒城市)请好友周瑜前来相助,周瑜接信,旋即带了人马赶赴历阳,孙策高兴极了,决心同心协力,干出一番大事业来。
孙策率军向曲阿挺进,刘繇闻讯,急忙调兵准备应战。当时,刘繇的同乡太史慈正好来看望他,刘繇知道太史慈少年英雄、智勇双全,就找他商量道:“如今孙策领兵来攻,我深知你身手不凡,是将帅之才,本想拜你为大将军,领兵御敌,又怕众人看你年轻,不听调度,因此请你帮我先去查清孙策兵力,建立首功,然后再委以重任,你看怎么样?”太史慈倒爽快,也不计较什么,就答应了,旋即出发上路。
一天,太史慈来到神亭岭(今江苏镇江市南),正好碰上孙策和几员大将在踏勘地形,他见孙策年轻英武,跟自己差不多,便上前去打听道:“你知道孙策驻扎在哪里吗?”孙策一听,心想:“有这样问的吗?”随口答道:“你是他什么人?找他有什么事?”太史慈道:“我叫太史慈,奉命来会会他的。”孙策又问:“会他意在何为?”太史慈道:“将他捉拿,令他退兵。”孙策听完,哈哈大笑道:“我就是孙策,你来捉呵!”太史慈也不含糊,接着道:“你要真是孙策,我就捉你!”孙策道:“千真万确,我就是孙策。我也不要人帮,你打得过我,任你捉去。”孙策见太史慈手执长枪,也取过枪来,与他对阵。
神亭岭下,两员少年虎将,枪来枪去,斗得难解难分。太史慈见占不到便宜,又怕孙策的同伙帮忙,便虚晃一枪,拍马向外跑去。孙策不舍,驱马急追,太史慈突然兜转马头,举枪朝孙策就刺,恰好孙策眼看追上,也握枪猛刺。两马擦身而过,都没刺着对方,孙策眼疾手快,顺手将太史慈背上的短戟抽了出来,而太史慈也机灵,趁孙策低头之际,揭下了他的头盔。这时,刘繇带兵赶到,孙策的几员大将也追赶过来,双方都难取胜,只好各自回营。
孙策领兵攻打曲阿,派部下拿着太史慈的短戟叫阵,刘繇也让士兵挑着孙策头盔骂战,这边说要用短戟斩了刘繇、太史慈;那边则敲着头盔称砍了孙策的脑袋。孙策大怒,猛攻刘繇,刘繇抵挡不住,弃军败逃,太史慈也退至泾县(今安徽泾县)固守。
孙策占了曲阿,收编刘繇部下,接着兵进泾县,一心想得太史慈为他所用,于是和众将商议对策。有人出了个主意,说趁夜挖好陷阱,盖上浮土,引太史慈出战,可一举生擒。孙策深以为然,命人照办,同时又另设伏兵,以为万全之策。
第二天,孙策只身前来挑战,表示要与太史慈见个高低。太史慈哪里耐得住,也单枪匹马来迎。两人斗了几十回合,孙策诈败,绕道而退,太史慈纵马直追,踏着陷阱。此时伏兵四起,将太史慈押到营中。孙策急忙上前松绑,又脱下战袍披在太史慈身上,然后端上一杯酒,双手递过来,对太史慈说:“非我用心奸邪,实在是爱慕之至,不得已出此下策。现特向你赔罪。”太史慈非常感激,忙说:“败阵之将,安敢言勇?”从此归附了孙策。孙策高兴极了,拉着太史慈的手道:“神亭交锋之时,你若真擒了我,将如何处置呀?”太史慈也不客气,答道:“那还真说不准咧。”引得满座都大笑起来。
不久,刘繇病死。孙策派太史慈去招募刘繇余部,当时有人担心这是放虎归山,孙策满有信心地说:“我相信太史慈是言而有信之人,不须多疑。”临行,孙策备酒为太史慈饯行,并问归期,太史慈答道:“60天内可归。”结果不到60天,太史慈招回万余兵众并收复泾县以西六个县城回来了,众人这才称颂孙策知人善任,赞誉太史慈言信行果。
孙策的力量与日俱增,又引兵渡过浙江(今钱塘江),占据会稽(今浙江绍兴市),自任为会稽太守,拥有了江东广大地区,也就再不需要寄人篱下了。这时,袁术妄自称帝,孙策趁机写信责骂袁术,公开宣布与他决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