濡须的绝唱

 

  拔牙大家可能都经历过,对拔牙的人要求稳准狠.不稳的话,会造成不必要的心理负担和信心上的损失;不准的话,就会失去针对性;不狠的话,它不下来,这是拔牙的必修课,给虎口拔牙呢?道理几乎是一样的,只是要求胆子更大,目标锁定得更准,下手要更辣更狠而已......
  逍遥津一役确实把孙权和当地的孩子给吓怕了,孩子们听见张辽的名字不敢啼哭,而孙权呢,大概除了借助牲口比自己还敢玩命的举动留下了一段佳话以外,几乎没有得到什么.说句老实话,像孙权这样的君主似乎是不太适合亲征的.关于逍遥津的一战,孙权指挥弱点就很容易暴露.首先:经验严重缺乏,对于治国孙权也许很出色,但是在行兵作战,他差他哥孙策的东西可不是一点半点.我们来看一段关于逍遥津战役的描写-----
  &nbsp却说孙权令吕蒙、甘宁为前队,自与凌统居中,其余诸将陆续进发,望合淝杀来。吕蒙、甘宁前队兵进,正与乐进相迎。甘宁出马与乐进交锋,战不数合,乐进诈败而走。甘宁招呼吕蒙一齐引军赶去。孙权在第二队,听得前军得胜,催兵行至逍遥津北,忽闻连珠炮响,左边张辽一军杀来,右边李典一军杀来。孙权大惊,急令人唤吕蒙、甘宁回救时,张辽兵已到。凌统手下,止有三百余骑,当不得曹军势如山倒。
  这段文字就可见一斑了,前边演义中有"孙权自引十万大军,来攻合淝"的叙述,而在张辽大兵逼近孙权时,我们看到的却只是"凌统手下,止有三百余骑"!这兵力的配备不知是按照什么理念去摆布的,甘宁和吕蒙的先锋部队和后援部队,是十万减去三百以外的兵力,而中间的孙权部队却只有三百余骑兵!这是明显的"铜头铁尾豆腐腰",一旦被敌人从两肋冲破中间,那孙权的部队是绝对攻不能攻,守不能守.张辽的攻击理论安排的太"对症"了,当时乐进诈败,先锋部队没命地往前赶,取得胜利是先锋首要的任务,对于中间部队的顾及自然疏忽,所以甘宁和吕蒙发现孙权的中间部队被袭击,再回头来救,是很麻烦的!一是部队可能冲的太靠前,"孙权大惊,急令人唤吕蒙、甘宁回救"这句起码说明,消息的传达确实是有不小的距离的;二是由于冷兵器时代对于速度,兵器的条件以及兵士的作战意识的统一性有相当大的限制,所以做到有条不紊地回马救援是很困难的!再者,孙权根本就不知道中间部队在行兵红的重要性,就像足球比赛中的中场一样,那是负责承前启后的重要枢纽,而孙权呢,像这样的用兵不但是在开兵法的玩笑,也是在开战争的玩笑....
  其次,南方人的素质和北方人不同,对于陆战,就像当年赤壁之战北人不习惯水战一样有着一条微妙的鸿沟,何况是这样的攻击战,一是要求你主动出击,二是速度要快,这个"速度"包括迅速适应地理,气候及一切主观和客观因素的限制,三是;相对于全堆在城楼四周,拔剑张弩的守御方军队,攻击方的准备是要很充分的;对于战术的安排即要有针对性,有要有杀伤性;而"准备的充分"又不能和第二个条件"速度"相冲突.这对于一个战术统筹者来说是很难的.要求统筹者把这种条件理顺,又不能使之相互冲突;相当于把数字1---9每两个数字组成各种不重复的两位数一样.说得可能有些过分,但是用兵的道理就是这样;而孙权对于攻击战的困难程度显然估计不足.
  再次.作为孙权这样的君主御驾亲征,对于手下的诸将来说,都是一种极大的牵制---当君主和诸将的作战理念发生相左时,除了君主自己悔悟以外,任何将领也许都要面对明知是错误的还要去执行的尴尬局面.世上没有多少闻过则喜的人,就更不会是万人之上的当权者.孙权临阵经验的缺乏及应变能力的不足,导致了逍遥津的败北.
  这是孙权的第二次亲征了,两次的战绩说实话,输的都挺惨,第一次是损兵折将,赔进了太史慈;第二次是让对手以少胜多.仔细看看<演义>就不难发现孙权非常喜欢亲征,这又是为什么呢?孙权真的喜欢打仗吗?当然不是,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力求战胜自己,也是在战胜自己心中的一个阴影----他的哥哥孙策.
  孙策是马上君主,以小霸王的名字雄贯江东,这一切是孙权看在眼里,也记在心中的.他确实也是以自己的哥哥为榜样.孙权的能力在孙策临死前已经给定了性.演义中的那句"若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阵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使各尽力以保江东,我不如卿。"对孙权的性格及能力拿捏再准确不过了.孙策的话很有味道,除了勉励孙权,更重要的是要孙权找准自己的位置.可孙权偏偏是个"完美主义者",就是要做到自己哥哥那样,使自己文武全才更好!所以他总是用为数不多的机会力求证明自己.可事实也一样证明,他的军事头脑真的不太好使,这是急也急不来的......
  不过呢,败了也就败了,孙权收军回到濡须口,又从江南调动人马再战合淝.这边曹操也处理完了汉中的事务,领四十万大军来救援.孙权面对曹操这样亲征的老手,自然不甘怠慢,听取了张昭的建议,想趁曹操立足未稳去偷袭劫寨.这时.两个有过节的将领走到了台前,一个是甘宁,另一个就是和甘宁有杀父之仇的凌统.看看<演义>中的一段描写---
  权乃问帐下曰:“曹操远来,谁敢当先破敌,以挫其锐气?”凌统出曰:“某愿往。”权曰:“带多少军去?”统曰:“三千人足矣。”甘宁曰:“只须百骑,便可破敌,何必三千!”
  这段文字显示了两个人的作战理念有着微妙的差异,甘宁显然比凌统高了一筹!首先,偷袭是一种趁人不备的用兵,有游击的性质,对于偷袭方的机动力和速度要求是很高的,凌统的三千人无法和甘宁的一百骑兵去拼速度;凌统也许过于注重兵多给对手造成的杀伤力,但对于偷袭这种战术来说,速度恰倒好处的应用及偷袭行为给对手造成的心理恐惧才是根本;其次,在三国这样的冷兵器时代,借助马力左右冲突,更改适合大范围的攻击,由于对手人多,营广,骑兵可以发挥马上长兵器"寸长寸强"的优势.从这点来看,甘宁在实战运用和兵种配备上的诸多方面确实高与凌统,不愧为东吴首席大将.
  随着凌统站张辽未分胜负,甘宁又把百骑劫营的思想提交给了孙权,孙权见凌统不胜,也答应了甘宁的建议.<演义>中----
  孙权壮之,乃调拨帐下一百精锐马兵付宁;又以酒五十瓶,羊肉五十斤,赏赐军士。甘宁回到营中,教一百人皆列坐,先将银碗斟酒,自吃两碗,乃语百人曰:“今夜奉命劫寨,请诸公各满饮一觞,努力向前。”众人闻言,面面相觑。甘宁见众人有难色,乃拔剑在手,怒叱曰:“我为上将,且不惜命;汝等何得迟疑!”众人见甘宁作色,皆起拜曰:“愿效死力。”
  不难看出,此时的兵权在孙权的手里,而且着一百骑兵很可能就是孙权的近卫队性质的骑兵.所以,甘宁此时相当会做事,见众人对完成任务的信心有些犹豫,便拔剑在手怒叱曰:“我为上将,且不惜命;汝等何得迟疑!”这话分量不轻,一是摆明了立场,二来就是对那些孙权身边的近卫队说"管你是谁?现在听我的!"这样,一百骑兵的士气就相当有效地凝聚了起来....
  当夜二更,这一百骑兵杀进了曹营,在速度的掩护下,兵刃的杀伤力是有相当程度增大的!而且二更时分,曹兵在光线的限制加上骑兵的速度,很难分清甘宁所部兵力的多寡.这种情况曹兵自乱阵脚是很正常的!而且由于甘宁兵少,所以自己人和自己人相遇的几率就少,而且自己人都取白鹅翎插于盔上为号,是相对容易分判出来的.而曹军却在慌乱中没有时间去发现敌军的这些共性!所以在天色和速度的掩护下,甘宁可以尽情杀敌.而曹军却要面临敌我难分的尴尬......<演义>中"那甘宁百骑,在营内纵横驰骤,逢着便杀"非常巧妙地道出了甘宁的作战方式---百骑由一处而进,以此为中心相四方扩散,或两人一队,或四人一队,扇面型冲入敌营!这样的方式进攻,由于对方兵力太多,骑兵们是可以毫无顾忌地做到"来一个砍一个"的.而且这种扇面大开的进攻很容易使曹兵营中造成遍地开花的局面!使曹军始终找不到吴兵的主力.而吴兵呢,只需要催马抡刀.玩命地砍杀眼前的人就可以了;这里也可以看出,甘宁之所以用骑兵,正是考虑到了魏兵众多,加之仓促应敌,大都来不及上马,以步战为主.这样用骑兵作为进攻手段是很容易分辨敌我的!而且,最后甘宁会以杀到一定时间回到原处集合作为这次行动的收尾,比如以破晓为定,这样就避免了骑兵失散的可能.这种行动并不容易,既要有主将对于战争脉搏的把握,又需要手下军事对于军事纪律和行动方针的贯彻,所以甘宁成功了,他们都成功了......
  当甘宁的百骑毫发不损地回到了孙权的面前,孙权也许真的懂了战争的微妙,懂了什么叫做将才.同时也懂了,有这样出色的良将,之于战争,他真的没有必要去懂的太多......

 

 

 

资料收集于网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书由“云中孤雁”免费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