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中国古典小说的诗化传统
首先说一下这里“诗”的概念。中国古典文学中,从大的方面来看,历来分为“散文”和“韵文”两种文体。其中“韵文”包括我们平常所说的诗、词、曲、歌、赋等等。韵文区别于散文,有一定的格律形式,需要一定的规则。而中国古典文学中的韵文一般以诗词为主,其它的也是来源于诗,实际上是诗的变体。为了表述方便,本文将所有韵文、骈文以及部分对联统称为“诗词”或“诗”。
我们读古典小说,经常会发现里面夹杂着大量的诗词,无论是唐朝的传奇,宋元的话本,明清的长篇小说,都可以看到诗歌的成分。在唐传奇中,元稹《莺莺传》的男女主人公以诗传情,野妖神仙也都会作诗;话本小说中,《碾玉观音》一开头就是11首咏春诗,才子佳人也少不了用诗来表达爱情;明清小说体制宏大,更是容纳了极为可观的诗作。四大古典小说中都有大量诗词。甚至早在战国时期,《穆天子传》中,西王母就曾经和《穆天子》以诗对答。
我们知道,中国小说作为一种文体在没有独立之前,诗歌已经有了相当漫长的发展历程。它讲究的是格律的工整,各种表现手法已经成熟。在中国古典美学中,诗学的地位是最高的。而中国古典小说在当时地位低下,《汉书·艺文志》说:“诸子十家,可观者九家而已。”他排除的恰恰是小说家。可见当时的小说是不入流的。为此,小说家和民间说书艺人就常常在小说里插入一些诗词,天真的认为这样小说就沾了些正统文学的光,提高了地位。这样一来,诗歌中那种涵涵浑浑,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情到而理不到,意到而笔不到,感觉到而不易用语言符号概括出来的美感力量自然不可避免的影响到其他文体,使它们变得和诗歌一样,不重理性分析而重情感活动。
小说的包容性很强,作为一种后起的文学样式,当然很容易借鉴已经成熟的文体的表现手法。由于诗歌是文学的至尊,许多小说作者为了提高小说的地位,在小说中夹杂大量诗歌。这正是中国古典小说诗化最主要的表现。许多小说家同时是一位诗人,在文学史上也同样有不少大诗人直接参与小说的创作,如唐朝的元稹,沈亚之等等。
同时,小说追求的是典型,诗歌则追求意境。中国古典小说十分善于把意境的创造和典型环境的描写彼此交融起来,使得小说里的环境描写不仅仅象西方小说那样只揭示人物生活的时代本质或故事的具体时空,而且还可以做到寄情于景,寓情于景,融情于景,做到景物和场面描写饱含诗情画意。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聊斋志异》中的丝风滴雨,虫声树影;《西游记》中的山水洞天,仙园林野;《红楼梦》中的亭台轩榭,院阁楼馆,其中就附着或者暗藏着诗意。
还有“诗主性情”的特点,在古典小说里则表现为用浓郁的抒情笔调来刻画人物形象,在人物形象的性格里注入吟风咏月,多愁善感,耽于想象的诗人气质。一切社会性的思想感情,都可以通过语言文字中丰富复杂的修辞手段,尽可能多的物象化,一切都避免流于理性的直说,这种把意境的创造和典型的塑造交融起来,让诗美渗透在小说的人物情节中,是中国古典小说特有的美学风格。比如《三国演义》中的“三顾茅庐”,卧龙冈的自然风景写得十分的清幽、高洁,“猿鹤相亲,松篁交翠。”这种描写实际上就是对诸葛亮人品的一首赞美诗,是对他高峰谅解的一种物化的肯定形式。再如《水浒传》中“林冲雪夜上梁山”一节,雪景描写得极有诗意。作者从林冲这个流放者的眼光写出了风紧雪骤,萧瑟荒凉的景象,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许多《咏雪》诗的失意意境,从而更加强烈地感受到一种委曲求全,忍辱负重的人生遭际。就连战争这样“硬性题材”的创作,也充满着诗化的情调,《三国演义》就并非到处都是金戈铁马,血雨腥风,赤壁之战中,就穿插了群英盛会等几段抒情插曲,把紧张激烈的战争表现得富于诗情画意和韵律美,成功地实现了壮美和优美的和谐统一,形成了中国古典小说独一无二的美学趣味。有人说西欧古典小说的认识价值高于审美价值,而中国的古典小说审美价值高于认识价值,这种说法是很有道理的。
作者: 218.198.167.* 2005-5-11 19:17 回复此发言2 略论《水浒传》中的诗词艺术 -----(转)
难怪闻一多先生曾在《文学的历史动向》中说到:“诗似乎也没有在第二个国度里,像它在这里发挥那样大的社会功能,在我们这里,它就是宗教,是政治,是教育,是社交,它是生活的全面。维护封建精神的是礼乐,阐发礼乐意义的是诗。所以,诗支配了整个封建时代的文化。”在这里闻一多先生揭示了中国文化是一种诗歌文化,中国艺术的特质就在于是一种诗化的艺术,中国艺术有着诗化的趋势,作为艺术大家族中重要的一员,中国文学当然也有诗化的传统。词曲赋等诗歌的变体自不必多说,古典戏剧基本上是歌剧,无论唱词还是宾白基本上都是诗。 比较而言,中国小说诗化的趋势虽然薄弱得多,但并非没有,实际上依然很明显。
二、 《水浒传》的版本问题
《水浒传》的版本历来有很多,光是书名就曾经几度更易。成书之前,题为《江湖豪客传》(据明朝王道生《施耐庵墓志》),成书初期一度名为《宋江》(郎瑛《七类修稿》),后又题为《水浒传》(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忠义水浒传》(高儒《百川书志》一五○四年序)等等。崇祯末年,又曾经和《三国演义》一道合刻成《英雄谱》。但流传得最广的还是《忠义水浒传》或《水浒传》。同理看来,它的版本自然有很多,据社科院文学研究员刘世德先生介绍,《水浒传》在国内的版本就有53种之多。此外在海外各国也有多种不同版本。
一般来说,《水浒转》的版本可分为繁本和简本两大系统。繁本指文繁事简本,简本指文简事繁本。简本多草率质朴,因而市面上流行的一般多是繁本。繁本中流传最广,影响最深远的一般是三个版本:其一是百回本,多题作《忠义水浒传》,以明万历容与堂刻本(容本)为代表。其二是百二十回本,多以《忠义水浒全传》为题,有杨定见所作的序,代表是明代万历袁无涯刻本(袁本)。解放前流传最广的是《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七十回,金圣叹评,明崇祯贯华堂刻本(金本)。
各版本内容有相当的出入,孰真孰伪,文艺界已有定论,我便不再赘述。这里要说的是关于诗的问题。
仔细研读《水浒传》的这三个版本,但看其中的诗,我们可以看到,在金本中除了情节安排必要的几首诗外,无其余的诗。与此相对,在容本和袁本中都有大量的诗,袁本不仅保存了容本中除回前诗外所有的诗,还增加了不少,如袁本第二回中描写朱武三人各有一首诗,而容本无。其余各回也多是如此。
那么,《水浒传》真本到底有没有诗呢?这些诗是作者写的,还是后人加上去的呢?
我们知道,在上面三个版本中,最早出现的是容本,其次是袁本,最晚才是金本。流传下来的版本无论内容如何改动,前七十回都与容本基本一致,且多有诗。有人据此认为容本为正本,金圣叹对其作了大手术,拦腰一刀砍去了后三十回,同时删掉了几乎所有诗词。也就是说,最早的《水浒传》是有诗词的,没有诗词的版本是经过后人删改了的。事实果真如此吗?
容本《水浒传》第四回写鲁智深下山找酒店,看到“远远地杏花深处,市梢尽头,一家挑出个草帚儿来。”而接下来的诗中却写道:“傍村酒肆已多年,斜插桑麻古道边”。明明是杏化深处,何时又有桑麻?明显与文中的描写矛盾。前七十回中这样的矛盾还有不少。如果《水浒》本来就有诗的,以施耐庵的才情,怎么会犯这种低级错误?相比,后三十回中就根本没有类似的错误。经考证我们知道,容本前七十回为施耐庵所着,而后三十回是罗贯中所写,同时罗也对该书作了修订。既然作了修订,那必不是书的原貌了。既然容本后三十回确为罗贯中所写,有资料可以证明,后三十回的诗也便是罗所写的了。如果前五十回无诗而后三十回有诗,不仅看上去别扭,也不利于一百回《水浒传》完整地传播。所以罗贯中便给前面五十回配上了诗。可在匆忙之中却也难免出现错误和疏漏。而对比前后诗的风格和思想意境,不难看出二者是统一的,当出于同一人之手。也就是说,施耐庵的《水浒》并没有诗,是罗贯中加上去的。金圣叹并没有删去《水浒》中的诗,因为《水浒》本来就无诗,自然无诗可删了。
作者: 218.198.167.* 2005-5-11 19:17 回复此发言3 略论《水浒传》中的诗词艺术 -----(转)
《水浒传》中的诗虽然不是施耐庵写的,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诗没有研究价值。事实上容本之所以能够流传这么广,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经过罗贯中的编撰,其中的许多诗歌已经和小说融为一体,成了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形成了自己的艺术特色。
三、 《水浒传》中诗词的艺术特色
我们知道,《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白话长篇小说,也是第一部以精雕细刻为特色的现实主义小说。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其中包含的现实主义精神。小说的诗中这种精神虽然没有其他地方明显,但仍然是最主要的特色。
《水浒传》中现实主义艺术体现在诗词中,首先表现在用诗词刻画人物形象上。
第一, 从现实出发来刻画人物形象。
《水浒》中的诗词刻画了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这些刻画,主要是围绕一百○八人来进行的。作者将千差万别的人物,按照他们各自的阶级、出身、地位、个性、气质、风度、文化、教养、脾气、习惯等等情况,都分别给了他们各自特有的思想和性格。不过,作者对这么多人物,是从封建社会这个大环境的全视角对它进行审视的,而且这种审视的基调是贯彻始终的。同时,作者还注意到,按生活的本来面目反映人物的生活,反映人物形象的“这一个”。这就是从现实出发的人物刻画。这一刻画,体现出个性和共性的完整统一,也正因为如此,诗词部分的人物刻画,它的思想、艺术感染力,才在书里面有了不容忽视的地位。比如说宋江的“忠义”,武松的“刚毅”,鲁智深的“豪侠”,李逵的“粗直”,林冲的“忍让”等等,都十分恰当地概括了人物形象的典型性。其中,作为起义首领的宋江,诗词对他的刻画尤其成功。第三十九回宋江上梁山前,作者为他安排了一首《西江月》和一首七绝,用特殊的内心独白,来表现宋江的命运发展的重大转折,反映宋江由义士到反叛的性格转变。
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 不幸文刺双颊,那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西江月》)
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这两首诗词,李卓吾评论说:“观此,可知宋公明真品格矣。”那么这“真品格”到底指什么呢?说白了,就是要造反。《西江月》以权谋为词眼,上阕自述才干,明言忍受,等待时机,下阕发泄不平,抒发胸怀,立志复仇。金圣叹又说它“笔墨如镜,奇文突兀”。而七绝起笔就表明了宋江的心迹和处境,反叛之心从此隐约可见;第二句则先说自身漂泊,慨叹身世的同时也自勉自励。后面两句则表达自己的“凌云志”,是什么呢?效法黄巢,扫荡天下不平之事,创万世基业。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他的反叛思想,看到其中闪烁着的革命的火花。因此,这首诗被称为反诗。
第二, 通过外形特征表现人物性格。
《水浒》的诗词在刻画人物形象时,特别注意通过人物的相貌、姿态、声音、表情以及服饰等等外形特征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这类诗在整本书里面有一百多首,大多以“怎生模样”,“看他生得如何”“怎生打扮”之类得话头作为固定格式,引出内容。例如第三十八回介绍李逵:“黑熊般一身粗肉,铁牛似遍体顽皮。交加一字赤黄眉,双眼赤丝乱系。”不过二十七字,通过肤色,身材、五官饿描写,把一个卤莽耿直得黑大汉形象活脱脱画出来了。再如第二十三回武松肖像的刻画:“身躯凛凛,相貌堂堂”,“一双眼光射寒星,两弯眉浑如刷漆”。“胸脯横阔,有万夫难敌之威风;话语轩昂,吐千仗凌云之志气”。金圣叹称这是“天神”形象。读者仅仅从这外形得描写中,就可以很明显地感觉到这个人物本来就是“力、能、正义”得化身。在第七十六回里面,作者对秦明、关胜、林冲、呼延灼、董平、史进、杨志等等大将的外形和性格的传神刻画,几乎都是用诗词来表述的。用诗词来刻画人物,简洁穿神,具有“诗化”的效果。
第三, 通过评述来表现作者的思想倾向。
作者: 218.198.167.* 2005-5-11 19:17 回复此发言4 略论《水浒传》中的诗词艺术 -----(转)
在刻画人物形象时,作者有时借诗词来对人对事物作出评论,他的喜怒和爱憎斗旗帜鲜明的体现在诗中,表明了自己的审美情趣和思想倾向,对揭示事件的性质,起到了有力的归纳和概括的作用。例如第十回中, 林冲被高俅陷害刺配沧州后,高俅仍然不肯罢手,依然对林冲落井下石,指使陆谦:“好歹结果他性命”。可是这一机密被林冲曾经帮助过的店小二得知,使他逃过一难。这里便有一首诗:“潜为奸计害英雄,一线天教把信通。亏杀有请贤李二,暗中回护有奇功。”这里把小二写成“有情”的 “贤”人,表现了作者鲜明的立场。
第四, 通过类比写出人物个性的异同。
《水浒传》的诗词中经常有“类比”的句子,让不同的人物“同中有异,异中有同”。比如第十五回中阮氏三雄,同属疾恶如仇的刚烈汉子,作者却通过对三人不同外形的描写,刻画出了三个人性格中不同的方面。写阮小二:“眍兜脸两眉竖起,略绰口四面连拳。胸前一带盖胆黄毛,背上两枝横生板肋。臂膊有千百斤气力,眼晴射几万道寒光。休言村里一渔人,便是人间真太岁。”写小七:“疙疸脸横生怪肉,玲珑眼突出双睛。腮边长短淡黄须,身上交加乌黑点。浑如生铁打成,疑是顽铜铸就。世上降生真五道,村中唤作活阎罗。”而小五呢,“一双手浑如铁棒,两只眼有似铜铃。面上虽有些笑容,眉间却带着杀气。能生横祸,善降非灾。拳打来,狮子心寒;脚踢处,蛇丧胆。何处觅行瘟使者,只此是短命二郎。”试列一表对比:
小二 小五 小七
脸部 眍兜脸 笑容脸 疙疸脸
眉眼 两眉竖起 眼似铜铃 突出双睛
毛发 盖胆黄毛 短淡黄须
肌肉 背上横生板肋 脸上横生怪肉
力气 臂膊大力 拳脚惊人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到,正是这些类比式的描写方法,通过外形特征来反映人物个性,具有 宋元时期说书人描绘人物的用语特点,使行文富于变化,避免雷同重复。
第五, 用委婉的笔触来表达思想感情。
《水浒传》总的来说,行文率真,但是也不排除委婉含蓄的表达方式。例如第六十二回,八十一回,还有一百回中对皇帝的批评。历代文人对“真龙天子”总是竭尽吹捧歌颂之能事,而《水浒传》却一反旧习,用现实主义的手法,社分客观的反映历史,借用诗词刻画了皇帝的丑态。正月十五晚上,宋徽宗本来应该“与民同乐”,可他却跑去和妓女李师师鬼混,作者写诗叹道:“铁锁星桥烂不收,翠华深夜幸青楼。六宫多少如花女,却与倡淫贱辈游。”当皇帝再次和李师师“上床同寝,共乐绸缪”的时候,燕青趁机冒充李师师的表弟,向皇帝讨了一纸赦书,致使国法失去了严肃性。作者又写道:“清夜宫车暗出游,青楼深处乐绸缪。当筵诱得龙章字,逆罪滔天一笔勾。”再一次,徽宗有去寻李师师,作者又写诗一首:“不见芳卿十余日,朕心眷恋又踯躅。今宵得遂风流性,美满恩情自不如。”我们都知道,《水浒》的宗旨是只反贪官,不反皇帝,即使反叛朝廷,皇帝仍在保驾之列。这是一种“愚忠”的思想。不过我们如果细细的咀嚼推敲,就会发现,这三首诗已经隐隐流露出作者的一种“反皇帝”的思想倾向,足可见作者愤慨已极。。“六宫”句,分明可以看见作者的好恶是非,“不见”句,细致的刻画了皇帝毫无自尊的“猴急”心理。这些对皇帝的批评,都是用“讽谏”的口吻来写的,语气则诗委婉的。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作者在当时的状况下能够触及皇帝本人,却是是难能可贵的。
以上分析了刻画人物的诗词中现实主义的体现,除此之外,《水浒传》里诗词中的现实主义还体现在自然景物的社会化上。
首先表现为细腻生动的写景诗。
这里所谓的“自然景物的社会化”,指的是景物描写必须联系着人物的思想和行动,使景物成为人物思想和性格的延伸,使之成为人物心里情绪的投射,成为社会生活的象征性暗示。在《水浒传》中,细腻生动的写景诗,往往同时起到暗示人物命运,烘托主题的效果。《水浒传》中描写自然景物的诗词,往往比较注重铺陈雕琢,显得词藻华美,描摹细腻生动。比如第二十二回中,宋江兄弟逃离宋家村,作者便插了一首诗:“柄柄芰荷枯,叶叶梧桐坠。蛩吟腐草中,雁落平沙地。细雨湿枫林,霜重寒天气。不是路行人,怎谙秋滋味。”这首五律很不寻常,四联犹如四幅工笔画,通过对“荷枯叶坠”的自然景象的描写,渲染了深秋凌晨那种肃杀凄凉的气氛,同时借助禽鸟草虫归宿有处来反衬二人归家无门。作者用委婉含蓄的笔调,以景衬人,借以展示宋氏兄弟命运的危急,以此来感动读者,使读者围住人公的前途担忧,产生共鸣。
作者: 218.198.167.* 2005-5-11 19:17 回复此发言5 略论《水浒传》中的诗词艺术 -----(转)
其次表现在构筑环境的自然景观。
《水浒》诗词里所描绘的自然景观,使典型环境构筑的重要因素,有助于刻画人物的性格,让故事的情节合乎情理和逻辑。如第十六回“智取生辰纲”,写天气的诗句有:“日轮当午红不去,万国如在红炉中。”“五岳翠干云彩灭,阳侯海底愁波竭。”“热气蒸人,嚣尘扑面。”“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写太阳的诗句有:“万里乾坤如甑,一轮火伞当天。”写树林的诗句有:“山边茅草,乱丝丝攒遍地刀枪;满地石头,碜可可睡两行虎豹。”这些景象,构成一个典型的环境,那就是“热”。天气炎热,气氛得到烘托,矛盾激化,故事情节才得以在矛盾中发生发展,之后的情节才合情合理。
第三表现为人物心理的景物描绘。
《水浒》中 的诗词,在刻画人物形象的同时,还通过景物的描写来烘托人物的心里特征。如第四回对五台山的描写:“云遮峰顶,日转山腰。”“根盘直压三千丈,气势平吞四百州。”这些都是对鲁智深粗直豪爽的性格的正面烘托。再如第十回描写雪景:“凛凛严凝雾气昏,空中祥瑞降纷纷。”写出了环境的严峻,此时的林冲,正处于命运的转折点,他心理的矛盾可想而知。这样的“雪景”,烘托了他的心情,激化了心理矛盾,为他上梁山作了铺垫。第二十三回武松打虎有一绝:“无形无影透人怀,四季能吹万物开就树撮将黄叶去,入山推出白云来。”这是对“风”的渲染,同时也衬托了老虎的威势,更烘托出武松刚毅勇猛的打虎精神。
最后还表现为推动情节发展的背景设计。
《水浒》中有部分写景诗词,对城市、村镇、庄园、酒店等社会环境作了细致入微的描绘,构成了故事背景中极为重要的成分。例如第四回中那首描写山村酒店的诗,把个山村酒店描写的活灵活现,使读者如临其境。虽然和小说内容有一点冲突,但是瑕不掩瑜。这种背景的设计,对故事情节的发展,起了直接的推动作用。
四、 《水浒传》中的诗词与其他古典名着的比较前面我们说到中国古典小说历来有诗化的传统,因此小说中多穿插诗词。唐传奇,宋话本,明拟话本都有不少。而古典长篇小说因为篇幅长,容量大,其中的诗词要多处几十倍乃至上百倍。
从数量上来看,《三国演义》中的诗超过198首(据作家出版社1958年版),大多为吴起言绝句和律诗。其中引用了大量的 名家作品,如杜甫、白居易、杜牧、苏轼等人的作品。
《水浒传》.里面的诗超过576首(据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比《三国演义》多处近2倍,绝大多数为七律,五言诗极少。
《西游记》中的诗多达714首(据作家出版社1954年版),除七言绝律,多了不少词。
《金瓶梅》超过800首(据香港太平书局《全本金瓶梅词话》)。
《红楼梦》的较少,但也在268首以上。(据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通过比较我们发现,其中只有《红楼梦》有所减少,其他小说中的诗词都教前人作品有大幅度增加。再具体分析一下便可看出,每部作品中诗的功能都有所不同,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
《三国演义》中的诗,几乎全用于人物评论。这里的评论又分成两类:一类评论书中人物一时一事,另一类评论人物的一生,带有总评性质。前者如第5回描写关羽温酒斩华雄,后者几乎每个知名人物死亡都有。其中又以评论诸葛亮的最多。罗贯中多引用别人的诗来作评论,自己对历史人物没有多少新鲜的见解。
《三国演义》中的诗用来描写的极少,描写貂禅的三首却很值得注意。类似的小说中连用三首诗来描写一个女性的极其罕有,这在《三国》中可算是一个特色。描写景物的也很少,只在三顾茅庐、草船借箭、七擒孟获几回描写了卧龙岗雪景、长江江景,南方六月天。总的来说,《三国演义》中是个的功能单一,多引录前人的诗句,正处在长篇小说以诗入小说的初级阶段。
到《水浒传》时就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用诗的描写代替了诗的评论。中科院文研所编的《中国文学史》已经指出:“一般地说,《水浒传》地韵文部分史执行描写地任务,《三国演义》不同,它只是评赞而已。
《水浒传》的576首诗中,以人物诗和景物诗占大多数,一百单八将都有描写,其他重要人物也都又描写,比如高俅、方腊、玄女娘娘,有时就连小角色作者都乐于用诗去描绘一番。第57回中写鲁智深的“自从落发寓禅林”一诗,写他的全人,个性跃然纸上。再如梁山好汉如阮氏三雄、宋江、张横等人的一些自白诗,既表现了他们造反的共性,又凸显出鲜明的个性。写女性的诗多落俗套,远不如《三国》写貂禅,唯独24回写王婆和49回写顾大嫂写出了性格。描写梁山群像最多的则是在76回和82回。前者用25首诗来描写梁山将领,后者则用一篇长长的骈文把梁山一百单八将的队列写出。
《水浒》中写环境的诗仅次于人物诗。几乎每到一处,便有一首诗来描写。和散文互相衬托,包含了很深的意味。
《水浒传》中写战争,写杀人,写水斗,写比棒比枪比朴刀比箭,写酒,写树,写剑写马写风,写金铃吊挂,还有各式武器,都要用诗来描写一番。《古人》早就注意到这些诗词的价值,袁无涯和胡应麟都认为它们起了“形容人态”,“顿挫文情”的作用,是整部《水浒传》必不可少的有机组成部分。
《水浒传》之后的长篇小说里,诗歌日趋成熟,也都有各自的突破。比如《西游记》中人物以诗歌来对答,以及宗教诗歌的大量使用,《金瓶梅》中出现了描写世情的诗歌,《红楼梦》不仅以诗入小说,甚至以诗话入小说。但是通过对比,我们可以看出,《水浒传》对小说中诗歌的描写作用的奠定有极重要的影响。从《西游记》中我们可以看到,描写有了一套固定的格式,大体上是显写环境,次写人物,再写打斗等等。虽然打斗的场景描写比《水浒》要多要好,但不能说这不是脱胎于《水浒》的描写方式。《金瓶梅》中大量的描写,《红楼梦》中谶语式的诗词,都或多或少受到《水浒传》诗词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