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金兴 (1975.09.11)
宋江是《水浒》着意描写、竭力歌颂的一个人物。宋江第一次登场,作者就让他扛上一块“及时雨”的金字招牌,说他“为人仗义疏财”,对于江湖上的好汉,总是“尽力资助”。“且好做方便,每每排难解纷,只是周全人性命。如常散施棺材药饵,济人贫苦,zhōu@①人之急,扶人之困,以此山东、河北闻名,都称他做及时雨;却把他比做天上下的及时雨一般,能救万物。”
自然界中的雨下得及时,对万物生长确实是有利的。但是,在阶级对立的社会中,难道会有对任何人都有利的超阶级的“及时雨”吗?压根儿没有。在阶级社会中,“对一些人是好事的,对另一些人必然是坏事”。让我们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剖析一下,宋江到底是哪个阶级的“及时雨”。
先说“仗义疏财”。宋江“疏”的“财”是哪里来的?此人是一个地主阶级分子,他的“财”并非劳动所得,乃是剥削而来,是劳动人民的血汗。宋江之所以“济人贫苦,zhōu@①人之急,扶人之困”,一是为了掩盖阶级矛盾,二是为了沽名钓誉,三是为了笼络人心。如此而已。
梁山泊农民起义声势浩大,取得了节节胜利,有力地打击了地主阶级的统治。正是在这个时候,号称“及时雨”的宋江来到了梁山泊,加入了农民起义军。宋江如果真是农民阶级的“及时雨”的话,理应把武装起义的战鼓擂得更响,让革命的烈火烧得更旺,直到“杀去东京,夺了鸟位”,推翻北宋王朝的黑暗统治。然而,他上台后的第一件大事却是把“聚义厅”改为“忠义堂”,迫不及待地篡改了晁盖的坚持农民起义的路线。他开口“朝廷招安”,闭口“尽忠报国”,极力在农民起义军内部散布投降主义论调。在组织上,他更是加紧拉那些大地主和反动军官“入伙”,曾几何时,就改变了农民起义军领导集团的成分。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后来当朝廷派陈太尉上梁山招安,两次遭到李逵等人的抵制时,宋江眼看招安失败,在这节骨眼上又“及时”给农民起义军的敌人献计献策,让皇帝“以数句善言抚恤”,无耻地骗取农民起义军缴械投降。
宋江投降后,便自告奋勇请求前去镇压方腊领导的农民起义军。这对宋徽宗来说,胜过“雪里送炭”,实在是太“及时”了。因此,这建议立即被朝廷采纳,封宋江为“平南都总管正先锋使”。宋江打方腊时,对于俘获的农民起义军将领,“推出斩了”尚嫌轻,“挖取心肝”方解恨。请看,宋江为统治阶级扑灭农民起义的烈火是多么卖力,多么“及时”!
宋江临死之时,还念念不忘封建王朝的安危存亡,唯恐李逵再去“哨聚山林”,扯旗造反。不除李逵,宋江是死不瞑目的。他为了替宋王朝“及时”地清除隐患,也顾不得“周全人性命”,连夜把李逵召到身边,亲手将“结义兄弟”李逵药死。请看,这个农民起义军的无耻叛徒对宋王朝尽忠竭力,竟到如此死心塌地的地步!
造反与投降这两条路线的斗争,是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斗争在农民起义军内部的反映。宋江极力推行投降主义路线,迎合了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宋江和高俅、童贯一类的所谓贪官,不过是一丘之貉。宋江推行投降主义路线,为宋王朝“尽忠报国”,起了高俅、童贯等所起不到的作用。宋江对苟延残喘的北宋王朝来说,真好比是一场“及时雨”,这场“雨”浇灭了农民起义的熊熊烈火。这“雨”对农民阶级来说,却是一场腥风血雨,带来的是一场人头落地的灾难。农民起义军的鲜血将永远显示着叛徒的凶残。革命的人们应当吸取这一教训。*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贝加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