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看《西游记》会有个疑惑孙悟空一个筋斗十万八千公里,去西天取经易如反掌,为什么非要带上唐僧这个柔弱和尚呢?一路上没什么帮助不说,有时候还拖后腿
于是有人分析是因为唐僧过去是佛祖座下弟子,是自家人,所谓肥水不落外人田,就算再没本事,也要强推上位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3480.html
这是典型的官本位思想,显然大大拉低了《西游记》的格局《西游记》之所以能称为四大名著,立意肯定深刻无比,绝不仅仅是映射社会现状,和戏说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玄奘取经那么简单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3480.html
《西游记》到底说什么,不佛教的人其实很难知道,在第十二回玄奘秉诚建大会,观音显象化金蝉中,观音菩萨来长安找到正在主持法事的唐僧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3480.html
玄奘闻言,心中大喜,翻身跳下台来,对菩萨起手道老师父,弟子失瞻,多罪见前的盖众僧人,都讲的是小乘教法,却不知大乘教法如何菩萨道你这小乘教法,度不得亡者超升,只可浑俗和光而已我有大乘佛法三藏,能超亡者升天,能度难人脱苦,能修无量寿身,能作无来无去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3480.html
菩萨的这句话,点明了《西游记》的立场唐僧西游,就是一场回小向大的历程东土有没有佛法?有,但不过是诵经超度,参禅打坐的小乘,最多也就浑俗和光而已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3480.html
这个词语字面意思是和稀泥,打马虎眼,以佛教来说就是只能得到一些天人福德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3480.html
唐僧禅定的工夫很深,这在后来车迟国与三个道士斗法的时候有所体现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3480.html
三藏道我幼年遇方上禅僧讲道,那性命根本上,定性存神,在死生关里,也坐二三个年头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3480.html
厉不厉害?然而平时一遇到事,唐僧却是最害怕不安的那一个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3480.html
这就不让人不想到两千多年前的悉达多太子,出家修到最高的非想非非想定,仍觉不能解脱烦恼然后转而放弃禅定,去修苦行去了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3480.html
关于这个重大的转变,我在之前的文章(那一天,他从云端走下,低到尘埃里)详细解释过,是因为太子出身高贵,没有真正吃过苦,触及不到烦恼的根本,所以迟迟不能悟道六年苦行是太子入炼狱重塑心性的过程
延着这个思路,唐僧经历九九八十一难就不难理解了他是十世的和尚,几乎每一世一出生都在庙里,过着不食人间烟火的生活这跟年轻时的悉达多太子相似,虽为离苦而修,但并不知道人间苦楚
回小向大,就必须踏出舒适区!
这不是看经就能领悟得到的,就算观音菩萨自己把大乘经典带到东土也没什么用,人们还是以小乘心对待必须得有人亲身去历练,在磨难中一步步提升到大乘心,与大乘经相应,这样回来以后才有能力去教化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