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赤壁之战中诸葛亮借东风火烧曹军战船,孙刘联军以弱胜强,大败曹军,鼎立由此确立诸葛亮借东风这个故事已经家喻户晓,人们在茶余饭后常常津津乐道但只要冷静细想,人们不禁要问,诸葛亮真能借东风吗?如果不是,那么这里面到底有何玄机呢?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373.html
其实,借东风完全是诸葛亮玩的把戏诸葛亮自无通天彻地之能,当然也不能借来东风一用东风本自有,只是人不知,诸葛亮懂《易经》,通晓气候的变化,并善加利用,最终使弱小的军队借东风之力发挥出最佳的战斗力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373.html
《易经》中有天文,其中有十二卦对应一年中的十二个月,每个月的节气和气候都有相应的规律可循,并符合《易经》的原理以诸葛亮借东风来说,当时时间为农历的十月,在卦上为坤卦,是纯阴卦,阴极则阳生,因此十月有几天的气温要回升,有一个小阳春的气候诸葛亮借东风,就是利用了这个气候条件曹操把战船连锁起来,也源自他识天文、知气候战船连锁有利于水上作战,只是怕火攻但曹军的水军在长江上游,位于西北方,东吴水军在下游,位于东南方,农历十月是冬天,吹西北风,东吴缺少火攻条件对此,诸葛亮、周瑜早就心知肚明因此,周瑜发愁,愁急攻心,以致忧闷晕厥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373.html
通晓天文地理的诸葛亮,由于家住赤壁不远的南阳(今湖北襄阳附近),对赤壁一带天气和气候规律的认识,比曹、周两人更深刻、更具体当时,谙葛亮根据对气候变化的分析,凭着自己的经验,已准确地预报出出现偏东风的时间,但为唬弄周瑜,他却设坛祭神,弄玄虚,借东风,大败曹军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373.html
曹操兵败赤壁,逃回北方,偶看《易经》,不禁大笑部众感到奇怪,问他惨败如此,有何可笑曹操说,我付出如此大的代价,至今才搞明白了这一段《易经》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373.html
节气卦中蕴涵着用于军事的密码农历十月对应坤卦,节是立冬,气是小雪其他月份也有规律十一月,也称子月,对应复卦,为一阳初生之时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373.html
节是大雪,气是冬至冬至之夜,时间最长,气温最低,行军作战条件艰苦之后,白天变长,气温渐升十二月,对应地泽临卦,初爻和第二爻都是阳爻,阳能不断上升,人体外寒内热,消化力强,此时官兵胃口好,体力好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373.html
节是小寒,气是大寒一月称正月,也称寅月,对应地天泰卦,内卦有三个阳爻,故有三阳开泰之说,而且天地交感,人们思想行动敏锐,宜筹划准备军事行动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373.html
节是立春,气是雨水二月是卯月,对应雷天大壮卦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373.html
节是惊蛰,气是春分惊蛰节时,春雷鸣响,地下蛰伏之虫苏醒出洞,称作惊蛰此时,人体精神旺盛,宜开展军事行动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373.html
三月,对应泽天夬卦夬卦,外卦为兑,兑为泽,内卦是乾,乾为天卦象显示,阳能将要全部升完节是清明,气是谷雨清明时,天清气爽,和风习习,气候最是宜人,宜休整部队
四月,对应乾卦,六爻纯阳,阳至极点,故四月闷热之极,最为难受乾卦纯阳,阳极则阴生,因此四月有几天的气温要下降,节气前后可能吹几天西北风
节是立夏,气是小满五月,对应天风姤卦,初爻变阴爻节是芒种,气是夏至夏至一阴生,能量开始回收,物品容易回潮,需要防潮防霉,人体需保养
六月对应天山遁卦,节是小暑,气是大暑,即所谓三伏天由于卦象是外卦纯阳,内卦是两阴逼阳,阴气上升,故人体外热内寒,体表在放射能量,内部在收缩储能,人们胃口差,体力也差
七月对应天地否卦,节是立秋,气是处暑此时,天地两隔,万物杀,故有秋风落叶之说,官兵杀敌情绪易被发动,宜实施歼灭作战
八月对应风地观卦,节是白露,气是秋分秋分宛如春分,气候适宜,白昼等长
九月对应山地剥卦,节是寒露,气是霜降卦象为五阴剥阳,宜谦退内守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历史已成过往,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却历久弥新,让现在的我们依然享用不尽
(文章作者陈长庚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4-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