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瞻是诸葛亮的长子,幼年非常聪慧,深得其父喜爱凭借诸葛亮生前的威望,诸葛瞻十七岁就任骑都尉,先后担任过羽林中郎将,射声校尉、侍中、尚书仆射、军师将军等要职在蜀汉后期日见衰落的环境下,诸葛瞻宛如又一个诸葛武侯出现在蜀汉的政治舞台上这倒不是因为诸葛瞻自身有多大的能力,基本上还是靠诸葛亮的威望蜀人非常怀念诸葛亮,逐渐变成了爱屋及乌,所以每当蜀汉朝廷出现了一个善政佳事,人们都会认为是诸葛瞻的功劳,那怕这和诸葛瞻根本没什么关系也一向如此景耀四年(公元263年)诸葛瞻被委任为行都护卫将军,与辅国大将军南乡侯董厥并平尚书事魏征西将军邓艾征讨蜀汉之时,诸葛瞻和儿子诸葛尚一起上阵御敌期间邓艾曾经派人对诸葛瞻进行劝降,诸葛瞻怒,斩艾使遂战,大败,临陈死,时年三十七众皆离散,艾长驱至成都瞻长子尚,与瞻俱没
以上记载出自西晋陈寿的《志?诸葛亮传》在此陈寿虽然认为诸葛瞻是以美声溢誉,有过其实,但是对其在战场上表现和最后壮烈殉国的情形还是做了基本的表述对于这个历史瞬间,裴松后来在《志?诸葛亮传》注中也引用了两个资料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4659.html
干宝曰瞻虽智不足以扶危,勇不足以拒敌,而能外不负国,内不改父之志,忠孝存焉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4659.html
晋泰始起居注载诏曰诸葛亮在蜀,尽其心力,其子瞻临难而死义,天下之善一也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4659.html
从以上的几个历史记载来看,虽然诸葛瞻能力不济,但是其忠贞不二、壮烈殉国的行为,却是值得后人赞颂的诸葛亮祖孙三代虽然未能帮助刘备、刘禅父子完成复兴汉室的宏愿,但为了蜀汉的江山前赴后继,驰骋疆场,最后都是死在沙场之上,可说是满门忠烈了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4659.html
原本这是个忠义两全的历史佳话,后世的文学作品中应当加以重墨渲染的故事,不过到了罗贯中的笔下却发生了一个莫名其妙的转变诸葛瞻差点成了个叛徒!在罗贯中所著的《志通俗三国演义》卷之二十四诸葛瞻大战邓艾中,是这样描述的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4659.html
艾从其言,遂作书一封,谴使送入蜀寨守将引至帐下,呈上其书瞻拆封视之诸葛瞻看毕,疑之未决其子诸葛尚在侧,问曰父亲有意降魏乎瞻叱之曰吾为何而降耶?尚曰儿见父亲有三顾之意,容魏使入寨,与之相见,一也;得其书而审其来意,二也;见封琅琊王而不怒,三也诸葛瞻扯碎其书,曰吾不及吾子也! 叱武士立斩其使,令从者持收回营,见了邓艾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4659.html
经罗贯中这么一写,好象诸葛瞻犹豫不决,不知道如何是好,要不是因为儿子诸葛尚的义正词严才幡然悔悟的话,没准诸葛瞻就要当叛徒了!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4659.html
这段描述,无论是罗贯中出于哪个目的、任何角度,都是一个明显的败笔既篡改了历史上诸葛瞻父子毫不犹豫、以身殉国的史实,又破坏了人物塑造的完整性,对自己精心塑造的完人---诸葛亮的伟大形象也是一个间接而严重的伤害这个情节的构思,不能不说是罗贯中这位文学巨匠的一个严重的失误(罗贯中肯定是看过《三国志》的,这个情节的编排应该也是有意的,不过究竟是什么用意笔者无法猜测,还是留给专家们去研究吧)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4659.html
清代毛宗岗父子在对罗贯中的《志通俗三国演义》进行评改的时候,显然注意到了这一点,并对这个不合理的情节进行了重大改动毛本《三国演义》第一百一十七回邓士载偷渡阴平 诸葛瞻战死绵竹中是这样描述的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4659.html
艾从其言,遂作书一封,遣使送人蜀寨守门将引至帐下,呈上其书瞻拆封视之 瞻看毕,勃然大怒,扯碎其书,叱武士立斩来使,令从者持首级回魏营见邓艾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4659.html
这样一改,马上又回到了历史的本来面目这个改动对于毛宗岗来说,是一个得意之举怪不得毛宗岗在本回的点评中写到
诸葛瞻父子受命于大事既去之后,而能以一死报社稷君子曰武侯于是乎不死盖战死绵竹之心,亦秋风五丈原之心也使当日甘心降魏以图苟全,则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之家训,不其有愧乎?故瞻、尚亡则武侯存
这段评价在笔者看来,不但是毛宗岗对自己的改动所做的一个回顾,也算得上是对罗贯中的一个婉转的批评对后世者来说,毛宗岗的成功改动也非常值得称赞如何完整的体现人物形象,不但是一般作者面对的课题,对于文学巨匠来说,这一点也是必需认真对待、绝不能马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