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白门楼
人物胜利者甲 失败者乙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4693.html
对话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4693.html
甲以前你老兄总是说自己智计有余,怎么今天会落到如此田地呀?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4693.html
乙都是吕布这个孬种没用,给他出了那么多好主意,他就是不听,要不然谁胜谁负还两说呢如果吕布要能听我的,那现在没准我能把你活捉了甲事已至此,你看我怎么处理你好呢?(看在大家这么多年的交情上,我看你干脆投降吧)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4693.html
乙好处理呀,我为人臣而不忠,为人子而不孝,你应该把我拉下去和吕布一样斩首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4693.html
甲如果我真的把你杀了,那你母亲怎么办?(给你一次机会)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4693.html
乙我听说以孝治天下的人,不会杀害别人的父母,,我母亲能不能活下来,要看你的了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4693.html
甲那你的老婆孩子又该怎么办?(再给你一次机会)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4693.html
乙我听说施仁政于天下的人不会杀害别人的后代,她们能不能活,也要看你的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4693.html
甲(怎么你就不明白呢?又是孝又是仁的,别捧我,放了你是不可能的,你说投降就行了)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4693.html
乙老弟,你就别犹豫了,快点把我拉出去杀了,以明军法
以上场景发生在公元198年,主人公分别为曹操和陈宫事情的起因还是在公元194年,张邈、陈宫联合吕布在兖州叛乱,曹操经过四年的浴血奋战,才彻底消灭了吕布集团,取得这场战争的最后胜利也才出现了上面提到的场景
要说陈宫这个人,还是有点能力的,也曾经帮过曹操的大忙兖州刺史刘岱被杀后,陈宫为了让曹操能当上兖州牧可没少出力又是找曹操提建议,又是说服兖州的大小官员可见能力、名望都有从上面白门楼的一幕看,曹操和陈宫以前的交情也是不错的可曹操却怎么也没有想到陈宫会反叛,而且这一打还打了四年,可谓损失惨重陈宫更是没捞着什么好,连脑袋都搬了家总结起来,给他的评价只有两个字窝囊
公元194年,名士边让被杀,引起兖州士族阶层的恐慌边让之死,据说是因为讥议曹操,说的是什么?不知道但可以肯定,说的很过分以曹操占据兖州仅仅一年多时间,根基未稳,如非言语恶毒、流传甚广、影响极坏,曹操应该能忍住不过不管是什么理由,曹操把边让给杀了,这事做的的确不怎么样,而且负面影响极大,由是兗州士大夫皆恐惧后来张邈、陈宫反叛,诸县皆应,都是明证不过这和陈宫的关系应该是不大的如果说仅仅是因为自疑,怕有一天自己也落得个边让的下场,实在是没有道理想那边让名声虽有,但也不过是一个乡绅,而陈宫此时却是曹操的部将,完全不是一个阵营的,边让出事和陈宫八杆子打不着再者说,曹营里象边让这样的名士也有好几个,怎么就他们叛乱,偏偏是陈宫?我看问题还是出在陈宫自己身上史书上说陈宫本来就是东郡人,年轻是就喜欢和知名人士交往,象边让这样鼎鼎大名又近在咫尺的名士,想必陈宫一定不会错过交往的机会陈宫自疑的原因很可能是边让这种名士们在一起讥议曹操的时候,陈宫在场却事后没有向曹操打小报告等到边让被杀之时,陈宫害怕受到株连,整天心神不定,所以乘着曹操东征陶谦挺而走险,伙同张邈等人其兵叛乱这实在有点庸人自扰曹操当时和陈宫的交情和派陈宫镇守东郡等情况看,曹操并没有怀疑陈宫,所以才会放心大胆的把陈宫和曹操视为心腹的张邈放在兖州而进行二次东征了
张邈、陈宫叛乱后,形势十分有利,陈宫对张邈说今雄杰并起,天下分崩,君以千里之众,当四战之地,抚剑顾眄,亦足以为人豪,而反制于人,不以鄙乎!今州军东征,其处空虚,吕布壮士,善战无前,若权迎之,共牧兖州,观天下形势,俟时事之变通,此亦纵横之一时也应该说陈宫这次的选择也是用心良苦(有点类似后来的诸葛择主)欲借助吕布的神勇和当时良好的局面迅速占据兖州,成为天下豪杰,所以等吕布到了兖州后被推为兖州牧不过从事后看,陈宫的这次选择是失败的,实属有眼无珠,窝囊的很吕布为人反复无常,在当时的名声就不好,加上既无纵横天下的抱负,又无识才用贤的头脑,对待陈宫显然没有象后来刘备对待诸葛亮那样的礼遇,使得陈宫不久就意识到自己的失误史载陈宫为布画策,数谏于布,布每不从其计,想象的出陈宫此时的心态不仅如此,吕布对陈宫的忠诚有一定的怀疑(吕布最终败亡,由此可见一斑)吕布手下郝萌反叛失败以后,吕布曾经追问郝萌的同谋者曹性的回答是陈宫同谋当时陈宫在坐上,面赤,傍人悉觉之脸色非常难看虽然当时吕布没有深究,但对陈宫还是产生了一定戒心的吕布被困下邳之时,陈宫曾献御敌之策曹公远来,势不能久若将军以步骑出屯,为势于外,宫将余众闭守于内,若向将军,宫引兵而攻其背,若来攻城,将军为救于外不过旬日,军食必尽,击之可破主意是不错,吕布表面上也答应了,但吕妻的一番话立刻就让吕布转变了昔曹氏待公台如赤子,犹舍而来今将军厚公台不过于曹公,而欲委全城,捐妻子,孤军远出,若一旦有变,妾岂得为将军妻哉!说到底还是不相陈宫,从这短短一席话,我们可以想象陈宫在吕布手下的窘境这也注定了不久以后的白门楼兵败被杀的结局郝萌反吕,陈宫会是同谋吗?我看不象以陈宫刚直烈壮的性格、后来在白门楼对吕布的指责和慷慨赴死的态度来分析,显然有点怒其不争的意味
陈宫之死,非常悲壮曹操对陈宫的大度是显而易见的三番五次暗示陈宫投降,陈宫却是一心求死不过,所谓以孝治天下者不害人之亲和将施仁政于天下者不绝人之祀这一席话,也隐约之间透露出陈宫对曹操的期望之所以一心求死,可能是显示名士气节与其摇尾乞怜而遭人唾骂,还不如大义凛然、慷慨就义,陈宫这样做也符合其刚直烈壮的性格(不过这话又说回来,在当时的环境下,所谓名士、勇将投降变节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并没有什么值得唾骂的,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
最后,陈宫自己迈向了刑场估计此时的他在总结自己一生的时候,会说出这样一句话真是窝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