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天性喜散不喜聚,他想得也有个道理他说人有聚就有散,聚时喜欢,到散时岂不清冷?既清冷则生感伤,所以不如还是不聚的好比如那花开时令人爱慕,谢时便增惆怅,所以倒是不开的好故此,人以为欢喜时,他反以为悲就是别人以为欢喜时候,林黛玉以为悲接下来,那宝玉的情性只愿常聚,生怕一时散了;那花只愿常开,生怕一时谢了;只到筵散花谢,虽有万种悲伤,也就无可如何了
那么咱们怎么理解林黛玉的喜散不喜聚和贾宝玉的喜聚不喜散呢?按照我个人的看法,相比较贾宝玉对迈入成人门槛的那种恐惧而言,这种喜散不喜聚的心态反而是比较成年的一种心态换句话来说,也许林黛玉(误读为贾宝玉)是更早地感受到了成年的那种压力,她才恐惧迈入成年,因为喜散不喜聚她体会的是聚是一定要散的,只能留下一种美好的回忆,衬托已散之时的更加悲哀,那还不如不聚更为彻底林黛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态呢?因为她早早地失去了父母,她是个孤儿她的经历让她知道,美好的过去对于不幸的现在和将来来说只能是一种负担,越美好的过去只能越加鲜明地反衬凄凉的现在和凄凉的将来,与其这样,还不如没有(原来的)美好时光这是非常彻底的悲观情绪,表现出一种成年人看透了的那种成熟心态已经对一切看透了,没有什么希望了为什么要聚呢?聚最终是要散的,那干脆就不聚,那点喜欢衬托以后的散是更加悲哀的,那不聚不是更彻底吗?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6430.html
贾宝玉不一样,贾宝玉看到最终是要散的,这一点他和林黛玉的认识一模一样,都是一种悲剧性的超前的体验,就是散是必然的,那么贾宝玉反过来,他和林黛玉完全相反,他想到的是既然散是必然的,那还不如紧紧地抓住现在的时刻,享受聚的欢乐时光,抓住一刻是一刻,享受一刻是一刻散是必然的,是最终的归结;聚却是这个过程,我不能因为散的悲剧性的结局而放弃了聚的这种欢乐的过程所以这是一种少年人的、不成熟的心态当然也是少年人充满了希望和追求的心态但恰恰是这种心态,在主张享受当下的生活,甚至是主张及时行乐的同时,实际上流露出的还是一种变相的悲观心态因为人最终不可能长生不老,有喜就有悲,有聚就有散,所以贾宝玉想要紧紧地抓住这个生,抓住这个聚,去享受有限的美好和有限的欢乐,以这个有限的美好和有限的欢乐来满足自己天性的需求,来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来证明自己存在的意义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6430.html
所以小说中贾宝玉曾经多次的描述自己的人生理想,在小说第三十六回当中他说我能和姐妹们过一日算一日,死了就完了他就愿意跟姐妹们过一日算一日,因为这对他来说是一种幸福,是一种欢乐他要沉醉在温柔乡里,只有在温柔乡里,他才能保全自己的天性,不受外在的污浊黑暗社会的摧残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6430.html
贾宝玉经常讲到死,他敢于面对直面的死,死对他来说是一种客观的存在,没有什么可以惧怕的所以在第三十六回中他又说到比如我此时若果有造化,该死于此时的,如今趁你们在,我就死了,这些姐妹们都在,我就死了再能够你哭我的眼泪流成大河,把我的尸首漂起来,送到那鸦雀不到的幽僻之处,随风化了,自此再不要托生为人,就是我死的得时了这里咱们一方面看到贾宝玉对死的思考的深度,另外一方面也看到他对生的价值的把握当然咱们也看到他对做人的痛苦的终极性的逃避他在此生已经没有办法,已经生为人了,所以他愿意去享受这种人生的痛苦,最终是一种死亡但他不愿意来生再做一个人,再来享受人生的痛苦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6430.html
在第五十七回中,他也说到我只愿这会子立刻我死了,把心迸出来你们瞧见了,然后连皮带骨一概都化成一股灰,再化成一股烟,一阵大风,吹的四面八方都登时散了,这才好!死了以后,不再成为人,要成为灰,成为烟,甚至被大风给吹散,这是死亡的最高境界,同时也表现出人生在世的彻底的绝望和放弃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6430.html
所以在这个意义上,喜聚不喜散也是一种非常深层的悲剧性的体验你可以明白他为什么喜聚呢?因为他念念不忘的是姐妹们的温情,他念念不忘的姐妹们哭他的眼泪,这种温情这种眼泪是对他人生价值的一种认可,也是对他人生价值的一种充实当然也是他人生在世的一种向往和追求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64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