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原旨》成书考

评论字数 6508阅读模式

张莹 郭健

本文以《西游原旨》的版本息为依据,通过梳理刘一明及其弟子的相关著作,探讨相关疑点,详细呈现《西游原旨》的成书过程本文认为,刘一明的《西游原旨》创作始发于1755年,首次刊刻完成于1810年,历时长达55年由于刘一明的精心打造,《西游原旨》成为了研究《西游记》不可缺的重要参考书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7172.html

关键词西游原旨 刘一明 成书过程 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7172.html

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自明代万历年间问世以来,一直广受明清两代曾有不少人研究过《西游记》,专门对《西游记》的具体内容进行过详略不等的评点,并把这些评点文字附在《西游记》之中刊刻发行,从而形成了若干种《西游记》评点本,这些评点本同时也是《西游记》的重要版本,清代道教内丹家刘一明(1734-1821)著的《西游原旨》便是其中非常著名的一种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7172.html

台湾天一出版社和上海古籍出版社曾分别于1985年和1994年先后出版了《西游原旨》影印本,不过,两出版社据以影印的《西游原旨》底本都是嘉庆二十四年重刊的湖南常德府护国庵藏本,并非《西游原旨》的初刻本,初刻本现藏于甘省图书馆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7172.html

本文将以《西游原旨》的初刻本版本息为主要依据,对刘一明及其弟子们的相关著作进行梳理,对相关疑点进行探讨,以期较详细地呈现《西游原旨》的成书过程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7172.html

《西游原旨》的初刻本息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7172.html

甘省图书馆藏有3种《西游原旨》木刻本嘉庆十三年刊本1种和嘉庆二十四年重刊本两种(包括湖南常德府护国庵藏本和常德同善分社本)其中,嘉庆十三年刊本是最早的刻本初刻本,其他地方均未见收藏,其版本息最值得;如无专门说明,本文下面所涉及的《西游原旨》均指嘉庆十三年刊本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7172.html

《西游原旨》封面题为指南针西游原旨;扉页有西游原旨、素朴刘一明解、长春业真君著、嘉庆十三年刊、栖云山藏板等字样;卷首有《山居歌》;后面是刘一明撰的《西游原旨序》和《西游原旨再序》;接着是苏宁阿、梁联第、杨春和等人所写的序文;在正文前还有刘一明撰的《西游原旨读法》及《西游原旨歌》;正文约有80余万字(包括约60万字的《西游记》和约20余万字的评点文字);卷末是樊于礼、王阳健、张阳全、冯阳贵等人所写的跋[1]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7172.html

众所周知,《西游原旨》的作者刘一明是清代著名道教内丹家,是道教龙门派第11代传人[2]155在刘一明撰的《西游原旨再序》中,交待了《西游原旨》的刊刻息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7172.html

《原旨》一书,脱稿三十余年矣其初,固镇瑞英谢君即欲刻刊行世,余因其独力难成,故未之许嘉庆二年,乃郎思孝、思弟,欲了父愿,摘刻《读法》,并结诗一百首,已编于《指南针》中矣,然其意犹有未足也丙寅秋月,古浪门人樊立之游宦归里,复议付梓,谢氏兄弟,亦远来送资,时有乌兰毕君尔德、洮阳刘君煜九、阳峰白子玉峰,一时不谋而合,闻风帮助,余亦不得不如其愿,爰是付梓,使初学者阅之,便分邪正,庶不为旁门曲径所误矣时大清嘉庆十五年岁次庚午春月素朴散人再叙[1]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7172.html

从《西游原旨再序》的内容和落款看,此序写于嘉庆十五年(1810年),在此之前完整的《西游原旨》从未刊刻完成过然《西游原旨》扉页却有嘉庆十三年刊字样,由此可以推断《西游原旨》绝大部分内容的木刻版大概是在嘉庆十三年就已完成,后来又经刘一明检查认可其内容并撰写《西游原旨再序》之后,于嘉庆十五年,整部《西游原旨》才算刊刻完成这样看来,《西游原旨》刻本的流传,只能是在嘉庆十五年以后的事所以,甘省图书馆收藏的所谓嘉庆十三年刊本其实是嘉庆十五年之后才刊刻完成,它确实是《西游原旨》的初刻本

《西游原旨再序》的内容还提示,早在嘉庆二年(1797年),《西游原旨》的小部分内容(包括《西游原旨读法》及部分相关的诗歌)就已刊刻完成并收于《指南针》中,所以现存《西游原旨》封面仍留有指南针字样《指南针》其实是刘一明所著的部分道教内丹学著作汇编,后改名为《道书十二种》,是研究刘一明的生平思想及《西游原旨》成书的重要的参考资料1994年,巴蜀书社曾把《道书十二种》影印出版,编为《藏外道书》第八册[3]1-671

《西游原旨》文稿的具体完成时间

《西游原旨》中,有一篇刘一明撰的《西游原旨序》(称《序1》),部分内容如下

予今不揣愚鲁,于每回之下,再三推敲,细微解释有已经悟一子道破者,兹不复赘,即遗而未解,解而未详者,逐节释出,分晰层次,贯串一气若包藏卦象,引证经书处,无不一注明时乾隆戊寅孟秋三日榆中栖云山素朴散人悟元子刘一明自序[1]

从此序落款和内容判断,刘一明撰此序于乾隆戊寅年(即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此时《西游原旨》内容似乎已基本完成

但是,在刘一明曾提到的《指南针》中,也有一篇同名的《西游原旨序》(称《序2》),此序与《西游原旨》中的《序1》内容大同小异,最大的差异在于《序2》落款为大清乾隆四十三年岁次戊戌秋三日素朴散人悟元子刘一明自序于金城白道楼[3]445如按此《序2》的内容,《西游原旨》内容又是在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方才完成

由于《序1》和《序2》内容大同小异,所以可以断定其中一个是原版,另一个则是在原版的基础上完成的修改版如按《序1》落款,乾隆戊寅年(1758年)刘一明才25岁;如按《序2》落款,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刘一明已45岁,二者相差整20年究竟哪一个落款符合事实呢?

我们发现,在刘一明的弟子张阳志所撰的《素朴师云游记》中,明确称刘一明完成《西游原旨》书稿是在45岁时而非25岁

(刘一明)至省,择居白塔山罗汉殿,削改誊真,不分昼夜,及至二月底,其书工完,烛已尽,米面煤炭已了明日桥已搭起,遂辞僧下山入城时年四十五岁矣[4]178

《素朴师云游记》中关于刘一明的部分经历是刘一明自己告诉其弟子的,部分经历则是其弟子亲眼所见,对此张阳志在《素朴师云游记》文末已说明

前四十年行为,乃师常自述经历事迹,勉励学人者后四十年行为,乃弟子常随左右,亲目所睹者,非有装点虚造,俱是真实行藏[4]184

张阳志《素朴师云游记》中记载刘一明完成《西游原旨》书稿的时间地点,与刘一明《序2》的落款乾隆四十三年于金城白道楼完全吻合刘一明45岁时正是乾隆四十三年,《素朴师云游记》称刘一明于当年二月底在兰州白塔山完成书稿后就下山入城,此城即兰州,古称金城,如说《序2》就是于当年秋天写于金城白道楼是完全可的

另外,《序2》的落款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与嘉庆十五年(1810年)相距32年,正合乎《西游原旨再序》脱稿三十余年的说法;而《序1》的落款乾隆四十三年(1758年)则与《西游原旨再序》落款嘉庆十五年(1810年)相距52年

通过《序2》、《素朴师云游记》和《西游原旨再序》这三者互参,则可以判定《西游原旨》文稿的脱稿时间就是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时年刘一明45岁

既然确定《指南针》中《序2》是符合事实的原版,而《西游原旨》中的《序1》则是不符合事实的修改版,那么,究竟是什么人进行这样的修改呢?

通过比照《西游原旨》的几种刻本,我们发现《序1》不但首见于嘉庆十三年刊《西游原旨》,也见于嘉庆二十四年重刊《西游原旨》刘一明的弟子夏复恒在为嘉庆二十四年重刊本湖南常德府护国庵藏板《西游原旨》写的《重刊西游原旨跋》中,称自己曾省师甘省栖云山师所解《西游》一书来楚南常郡护国庵,仰体师恩,正欲募化重刻[5]这说明在湖南常德重刻《西游原旨》前,夏复恒曾专门到甘栖云山见过刘一明,这才把《西游原旨》请回湖南重刻,他所重刻的内容(包括《序1》)显然经过了刘一明的首肯这样看来,把《序2》改为《序1》的人当然只能是刘一明自己

刘一明撰写的《序2》藏于《指南针》中本来没有问题,但后来在刊刻《西游原旨》时,他为什么又要把《序2》改为《序1》,从而把完成《西游原旨》的时间提前了20年呢?这同样得从刘一明及其弟子们的相关著作中去寻找答案

《西游原旨》的写作过程

如根据《序1》的内容,《西游原旨》文稿在乾隆戊寅年(1758年)即已基本完成,当时刘一明年仅25岁,年纪虽轻,但已拜甘榆中修炼有成的道教内丹家龛谷老人为师,进入道门三年了,如刘一明在其著作《会心内集》中回忆自己的经历

十九岁外游访道,自发誓愿,若不究明大事,决不干休二十二岁榆中遇吾师龛谷老人,辟破旁门,口授心印,从前狐疑,冰消瓦散[3]660

刘一明《会心内集》中关于自己22岁时的经历与张阳志《素朴师云游记》中的记载是吻合的,只不过《素朴师云游记》中内容更为详细根据《素朴师云游记》记载,刘一明在22岁时不但拜师龛谷老人,而且已接触《西游记》,并已到《西游记》是一部阐述道教内丹学的证道之书(这也是《西游原旨》的核心观点),如《素朴师云游记》叙述刘一明22岁时的经历

过大山至开龙山潮音寺挂单,其寺有神,灵验不爽,法王菩萨瞻其塑像,乃齐天大圣孙行者也是夜,梦走山路,正当悬崖窄狭之处,有一猴持棒挡路,师以净铲击之,忽然惊觉明日会众上山,神前请事,有神提伴当者,即平日代神传言之人,神问群狼挡道有否?师曰有又问梦中见猴阻路有否?师曰有神曰此皆吾也复问曰吾神保唐僧西天取经,有此事否?师曰并无此事,乃丘祖借三藏取经之事演道耳神曰正是!正是!

后闻榆中小龛谷峪峡有龛谷老人者,老人指其何书为真、何书为假,独称其道光所注《参同契》、三子所注《悟真篇》、丘祖所注《西游记》为修真之指南,乃丹经中千真之理窟,可细玩之于是师居峡中,日夜攻苦,细研经书师得诀后,从前疑惑尽释,畅然归里,暂慰二亲,时年二十二岁矣[4]167-169

上文中的即指刘一明可见,他确实在22岁即已进入道门刘一明在22岁这一年曾两次与《西游记》结缘一次是遇到开龙山潮音寺寺中之神法王菩萨指点,一次是龛谷老人要他对《西游记》等丹经细玩之虽然,刘一明这时尚未开始写《西游原旨》,但已获得了道教内丹学传授,开始细研经书(包括《西游记》),那么假设他在三年后即25岁时的乾隆戊寅年(1758年)已基本上对《西游记》与道教内丹学的关系了然于胸,这是完全可能且合乎情理的所以我们认为,乾隆戊寅年(1758年),刘一明尚未开始写作《西游原旨》,但有可能形成了《西游原旨》的腹稿

那么刘一明究竟是什么时候开始动笔撰写《西游原旨》的呢?这在《素朴师云游记》中也有明确记载

明年春月南行,三上开龙山此时其神已去久矣,师止瞻像叩首,拜谢当年指引之恩开龙会长住持,强留过夏忽忆多年有解注《西游》之念,于是细阅正文,体贴本义,暂起草本住山五月,求药方者,缕续不断,难以专心用功遂迁于靖远红山寺,虽其寺幽雅,而闲游之人甚众,亦不安静复择西暗寺居之,五月而草稿已出,于是赴省时年四十二岁矣[4]176-177

这段文字已明确说明,刘一明是在42岁时才开始动笔写《西游原旨》现在所见《西游原旨》的评点文字约20余万字,最初的草稿字数应该差不太多,但刘一明却显然写得非常快,大约十个月即完成了草稿(住开龙山五月,居西暗寺五月)这证明刘一明在动笔前其实已成竹在胸,这成竹即多年前形成的腹稿

四、《西游原旨》的成书过程及其相关疑点的推断

根据张阳志《素朴师云游记》中的记载,刘一明自述其22岁时,在开龙山潮音寺曾遇到附体于神提伴当者的法王菩萨指引,这段经历类似于清代十分盛行的扶乩,具有一定神秘色彩清代著名学者纪昀曾专门对类似现象进行过细致考察,得出结论盖亦借人之精神,始能运动所谓鬼不自灵,待人而灵也[6]64刘一明所遇到的法王菩萨本身虽然并不可,但他自述的这段经历倒未必是虚构

从《素朴师云游记》中的记载还可看出,刘一明对自己22岁时的这段类似于扶乩的奇遇非常看重,以至42岁开始动笔写《西游原旨》前还再次到开龙山瞻像叩首,拜谢当年指引之恩并在开龙山上才开始动笔撰写《西游原旨》无论刘一明强调的这段奇遇真相如何,客观上都有助于提升自己的神秘感和《西游原旨》的权威性,而这正是刘一明这样的宗教家乐意看到的据此,我们有理由推测刘一明后来为什么会在正式刊刻《西游原旨》前,把《序2》改为《序1》,把《西游原旨》完成时间由乾隆四十三年改为乾隆戊寅年(乾隆二十三年)?因为这样一改,《西游原旨》的完成时间整整提前了20年,与自己22岁时遇到法王菩萨指引的经历联系更紧密了,这同样有助于提升自己的神秘感和《西游原旨》的权威性

后来刘一明在嘉庆十五年《西游原旨》即将刊刻完成时又写了《西游原旨再序》,说明《原旨》一书,脱稿三十余年矣,这是符合事实的但却没有再把《序1》的落款乾隆戊寅年相应地改回三十余年前的乾隆四十三年,这是因为,《序1》的内容是可以理解为《西游原旨》已经完成却不必理解为已经脱稿,而在乾隆戊寅年刘一明25岁时,《西游原旨》确实有可能已经完成(在他心中),这正是刘一明想要强调的

也就是说,刘一明可能没有故意说谎,他的《序2》落款时间是指《西游原旨》文稿完成时间,而修改后的《序1》的落款时间则是指《西游原旨》的腹稿形成时间

如以上推断不错刘一明从22岁开始细研《西游记》,到25岁时大致把握了道教内丹学与《西游记》的关系,形成《西游原旨》的腹稿,再42岁时完成草稿,45岁时正式脱稿,共花了20多年的时间,这是一个漫长的不断修改完善(包括在心中修改完善)的过程这一推断与《西游原旨》中杨春和之序的说法相吻合,如杨春和之序称刘一明

间尝三复斯书,二十余年,细玩白文,详味诠注,始也由象以求言,由言以求意,继也得意而忘言,得言而忘象,更著《西游原旨》[1]

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西游原旨》正式脱稿,到嘉庆十五年(1810年)最后刊刻完成,相距32年,这期间其实也很难说再也没有经过刘一明的继续修改完善所以,如果从刘一明22岁(1755年)进入道门开始细研《西游记》算起,至嘉庆十五年(1810年)《西游原旨》刊刻成功为止,刘一明为《西游原旨》一书的构思、撰写、修改、完善,前后历时55年,堪称50年磨一剑,可见其创作和刊刻这部著作的认真和慎重

至此,通过梳理刘一明及其弟子们的相关作品,我们已可以较详细地呈现《西游原旨》的成书过程

刘一明早在22岁时(1755年)就已进入道门,开始从道教内丹学角度细研《西游记》;约在乾隆戊寅年(1758年)25岁时,已基本把握了《西游记》与道教内丹学的关系,《西游原旨》的腹稿基本形成;42岁时(1775年),开始把心中的《西游原旨》付诸笔墨,由于早已成竹在胸,所以仅花了约十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约20万字的草稿;再经过两三年的削改誊真,《西游原旨》终于在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刘一明45岁时正式脱稿,《序2》即写于此时;嘉庆二年(1797年)刘一明64岁时,《指南针》正式刊刻,其中收录了《西游原旨》的小部分内容,包括《序2》;嘉庆十三年(1808年)刘一明75岁之前,《西游原旨》全文即将刊刻,刘一明又把《序2》改为《序1》,从而把《西游原旨》完成的时间上溯到其腹稿形成之时;嘉庆十五年(1810年)刘一明77岁时,撰写了《西游原旨再序》,说明《西游原旨》实际脱稿于30余年前,这与《序1》落款也不矛盾,至此,《西游原旨》正式刊刻完成

结语

郑振铎先生曾称《西游原旨》是当时中国最流行的三种《西游记》版本之一[7]269现代学者公认《西游原旨》代表了明清最为流行的《西游记》证道书之说的最高水平,[8]300是研究《西游记》及其传播史的重要参考书[9]54《西游原旨》能有这样的地位和影响,与刘一明50年磨一剑的精心打造是密不可分的

参考文献

[1]刘一明.西游原旨[Z].栖云山藏板嘉庆十三年刊本,甘省图书馆藏.

[2]卿希泰.中国道教史(第四卷)[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

[3]藏外道书(第八册)[Z].成都巴蜀书社,1994.

[4]张阳志.素朴师云游记[A].刘一明.栖云笔记[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5]刘一明.西游原旨[Z].湖南常德府护国庵藏板嘉庆二十四年重刊本,甘省图书馆藏.

[6]纪昀.纪晓岚文集(第二册)[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

[7]郑振铎.中国通俗小说书目[M].北京中华书局,2012.

[8]曹炳建.西游记版本源流考[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9]胡淳艳.西游记传播研究[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3.

(本文原载于《图书馆杂志》2015年第3期)

微信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weinxin
我的微信
四大名著QQ群: 696280552
weinxin
我的公众号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评论审核已启用。您的评论可能需要一段时间后才能被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