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还有再版李评本《西游记》的必要吗?

评论字数 6580阅读模式

现在还有再版李评本《西游记》的必要吗?

------北京联合版李评本《西游记》序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7714.html

竺洪波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7714.html

西游记》,作为神魔小说的典范之作,向有奇书中的奇书之称清人张书绅指出,《西游记》之所以广受历代读者欢迎,其主要原因在于五奇具备哪五奇呢?一、西天取经,九九八十一难,是旷古奇事;二、天庭瑶池、灵山胜景,是天外奇地;三、悟空、八戒、沙僧、白马等主要人物,都是异禀奇人;四、大闹天宫、过火焰山、三打尸魔,堪称神思奇想;五、全篇文字瑰丽、构思高妙,则无疑为圣手奇文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7714.html

正因为《西游记》四百年来持续热销,历代书商竞相翻刻,形成了复杂的版本系统尤其是在当代,随着央视1986年版同名电视剧的风行,《西游记》的发行量更是一骑绝尘,各家出版机构推出的《西游记》版本至今大约已有百种之多这种繁盛现象,一方面难免给人有良莠不齐和过剩之感;而在另一方面,我们稍作分析就不难发现,这些五花八门的《西游记》基本采纳明代万历二十年(1592)金陵世德堂《新刻出像官板大字西游记》(简称世德堂本),即以人民文学出版社黄秋注释本、人民出版社李洪甫整理本和中华书局李天飞校注本三大通行本而论,它们的底本也全部属于世德堂本,而明清两代其他版本却并不多见,即是说,现在书市上所见《西游记》的版本还比较单调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7714.html

李评本,即《李卓吾先生批评西游记》,是与世德堂本并举的明代两大《西游记》善本之一,由于其在国内久遭湮没,唯在海外有多种藏本,所以流传不及世德堂本广泛上世纪80年代以来,河南中州书画社和上海古籍出版社先后出版过影印本和校点本现在,随着对李评本研究的深入,学界取得了不少新成果,尤其是一些李评本的稀见版本的渐次发现,对李评本进行重新整理具备了条件,重新出版成为可能与必要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7714.html

李评本的善本价值大致在方面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7714.html

一、在《西游记》版本史上的特殊地位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7714.html

众所周知,世德堂本是最接近作者吴承恩(?)原著的本子,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关于本书的整理情况》曾指出它的种种善本好处其一,世本百回本系全本,不仅情节完整,而且保存了大量极具风趣的骈辞韵语;其二,世本保存了丰富的方言,具有较高的语言价值但同时也指出了它的一大弊端,即今见这部世德堂本有少数回目严重残缺上世纪50年代人文本以此为底本,并参校六种清代通行本(主要是书业公记本张书绅《新说西游记》)对这些残缺予以补足殊不知李评本一旦重新发现,竟是全帙,并没有这些缺失这就意味着书业公记本张书绅《新说西游记》等清代笺评本极有可能源自李评本,至少是与李评本有非常密切的关系,而非我们通常理解的来自世德堂本这样,李评本在《西游记》版本演化中呈现出特殊价值,并自然成为校勘世德堂本的一大参照本上世纪80年代人文本再版时即宣告明崇祯年间刊李卓吾批评《西游记》,是接近世德堂本的较早刊本,初版(1955年)整理时未能见到这次我们用此本作了校核,订正了一些文字(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关于本书的整理情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西游记》卷首)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7714.html

二、《西游记》文本趋于完善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7714.html

世德堂本草创初就,故多漫漶错讹李评本晚出,又系笺评者全面评点,阅读细致,所以能够发现其中的诸多错失并予以改正,而在这些修改中也能见出评改者独具匠心的批评意识和艺术创造因此李评本比诸世德堂本文字上更趋合理、洗练,结构和情节上更显完整、合理,遂使《西游记》文本精益求精,日趋完善试以两例来说明李评本在文本意义上的善本价值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7714.html

其一,世德堂本正文缺失第十八回回目,由第十七回孙行者大闹黑风山,观世音收伏熊罴怪直跳至第十九回云栈洞悟空收八戒,浮屠山玄奘受心经查世德堂本总目,第十八回为观音唐僧脱险,高老庄大圣降魔,但正文中回目脱落,致使第十七、十八两回缠夹不分后来的杨闽斋本、唐僧本两种华阳洞天校本照原样翻刻李评本首先发现这一近乎荒唐的错误,并予以合理分割其分割处在菩萨收伏熊罴怪后的有诗为证,诗后即以行者辞了菩萨,按落云头一句开头转入第十八回观音院唐僧失袈裟故事至清代《新说西游记》,又在该诗末句加上一句结语毕竟不知向后事情如何,且听下回分解,使文章结构更显合理今人文本完全吸收了这一修改

其二,《西游记》的情节主体是唐僧历难,世德堂本唐僧出世即陈光蕊江流儿故事阙如,遭贬、出胎、抛江、报冤前四难只在唐僧出场诗灵通本讳金蝉(七古)中予以简扼的交待,以后各难则逐一描述详尽篇末由观音菩萨收验难簿,逐一细看,以印证唐僧一行功果然而这份难簿与正文所叙次序不合,前后颠倒,紊杂不堪,有的历难故事在难簿中概括不准,眉目不清对于这样的严重错失,杨闽斋本和唐僧本依然照单全收,一律沿袭而李评本则予以了全部订正,调整历难次序,重划难数、另立难名,使簿子上八十一难与正文中历难本事前后一致,难名与历难故事两相吻合清代的六种笺评本《西游证道书》《西游真诠》《新说西游记》《西游原旨》《西游正旨》和《西游记评注》,无论繁简,全部遵循李评本改正不能不说,这是李评本的重大贡献

另外,徐朔方先生在为上海古籍出版社《李卓吾先生评本西游记》点校本所作《前言》中还指出了不少李评本对世本的勘误著名的如第十一回二将军宫门镇鬼列举唐王驾下文武诸臣,既有徐茂公,又有李世勣,明显系一人妄分两人,李评本删去李世勣,改为张公谨查阅李评本,此类无关宏旨的屑小改动当不在少数

三、在小说评点史上的价值

虽然世德堂本也有少量评点文字和序文(即卷首陈元之《刊西游记序》),李评本还不宜称为最早的《西游记》批评本,但是它却实际上开启了系统、全面评点《西游记》的先河,它是第一个趋向于成熟的《西游记》评本

从小说评点的形式特征上看,李评本已初备了成熟的形态李评本没有像杨闽斋本、唐僧本那样全文移录世德堂本陈元之《刊西游记序》,而是以袁于令(署名幔亭过客)《西游记题辞》取而代之,同时又置有《凡例》,提挈评点的基本原则和美学意向这使它独立于世德堂本(所谓华阳洞天主人校本)系统,而在明刻中自成一体李评本全部照录了世德堂本的夹批,但又新添了大量批语,并以眉批和夹批两种形式行世,极大地丰富了评点的形式和内容这些评点文字包括夹批和回末总批,光字数即达数万言,所论揭橥哲理大旨,总结写作技巧,其文风严峻沉郁,幽默诙谐,体现了李评本独特的批评风格和极高的理论水准比如在火焰山故事中,李评本批曰谁为火焰山?本身烦热者是谁为芭蕉扇?本身清凉者是作者特为此烦热世界下一帖清凉剂耳认为故事的深意在感悟淡定又如在四圣试禅心故事李评本指出八戒色心未免,被菩萨们用绳索绷住,吊了一夜,出尽洋相,可是世上芸芸众生又何尝不在绷中呢!请看具体的评论

今人那一个不被真真、爱爱、怜怜弄坏了不要独笑老猪也,人但笑老猪三个女儿娶不成,反被他绷了一夜,不若娶成了,其绷又当如何?人试思之,世上有一个不在绷里者乎?

这简直就是钱锺书围城思想的翻版了,猪八戒一头扎到女人堆里,去时畅快,想出来,就难了

总之,李评本的形式要素有序跋、有凡例(可相当于读法)、有眉批夹批、有回末总批只全书总评一项尚告阙如,在《西游记》批评形态上已渐趋成熟了

李评本的成熟形态直接开启了清代《西游记》评点的繁盛局面一般而言,以《西游证道书》《西游真诠》《新说西游记》为代表的《西游记》评点远不及金批《水浒》、毛批、张批《金瓶》以及脂批《石头记》(《红楼梦》)那样的思想艺术水准,这是不争的事实但对此也要作具体的分析这些清本批评者的批评意识发生了严重的误差,他们以易、以大学、以仙道来解释《西游记》,实在是戴上了一副着色眼镜,难免要在大白天说梦话(郑振铎《<西游记>的演化》)但这并不影响他们对艺术经验的总结和艺术规律的揭示,其中不乏关于文艺创作的大量真知灼见单就小说评点的形态而言,《西游证道书》《西游真诠》《新说西游记》都十分完备,比之金批、毛批、张(竹坡)批等并不逊色如以新说本为例,其评点由序跋、总批、总评、目录赋、夹批、回前批、回后批组成,各类评点要素一应俱全可见,李评本承上启下,在发展世德堂本的同时,也自然而然地过渡到清代评本,起着纽带的作用这些清本都不讳言受李评本的影响和对李评本的承接汪澹漪证道书本就常常提及李评本如第二十二回八戒大战流沙河回前总批云此作者一片苦心,千古未经拈出若非半非居士与余两人今日冷眼觑破,岂不被李卓吾、叶仲子辈瞒杀乎?这是对李评本的揶揄批评又如第九十五回假合形骸擒玉兔回前总批曰玉兔抛球,欲招唐僧为偶,采元阳以成太乙上仙然按空玄子云,天下之兔皆牝,惟月中兔为牡,故凡兔望月而孕所以悟真诗云‘坎配蟾宫却是男’以月中兔属阳也若然,则招偶采阳何为邪?尝见叶仲子(即李评本实际评点者叶昼)之评此回曰‘想是南风大作耳’又曰‘玉兔可谓弄童之雅’这是对李评本的认同和赞赏

四、对《西游记》的艺术特征和思想性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首先是袁于令的《西游记题辞》,深入揭示了《西游记》作为神魔小说的审美特征《西游记》是明代神魔小说的开山之作,甫经问世,毁誉参半在袁于令前后多有非议说《西游》一记怪诞不经,读者皆知其谬;称《西游》专工虚妄,且妖艳靡曼之语,聒人耳目;也有人直斥《西游记》逞意于画鬼,无关风化,奚取连篇对于这些所谓虚妄谑虐的失真之病,袁于令不以为然早在《随史遗文序》中他就提出正史传,小说贵幻的观点;结合《西游记》描写鬼神的内容特点,他认为幻不仅不是失真之病,其实是驾虚游刃而不离本宗,反而是它最重要的审美特征,并从中概括为极幻极真说文不幻不文,幻不极不幻;天下极幻之事,乃极真之事;极幻之理,乃极真之理正确地描写了幻与真、真与理之间的辩证关系,并以此高度评价《西游记》的神幻特征

其次是关于《西游记》的思想性过去,我们一般认为《西游记》是一部佛教文本,但也有学者根据《西游记》文本存在金公、木母、坐关、入定等大量道教术语的现象,断言其为宣扬金丹大旨的道教文本,从而形成《西游记》的佛道倾向之争,而且始终众说纷纭,不能一概就我个人的看法,对所谓金丹大旨这种具有迷惑性的观点,我一直不予认同,因为《西游记》更大、更基本的事实是它的故事主体是唐代高僧玄奘西行取经的佛教事件,情节模式系按原罪消业解脱的佛教教义构架、演绎,其宗教臧否是扬佛抑道和以道证佛,全篇字里行间则是洋溢佛光禅意查王毅先生《<西游记>词汇研究》一书所作统计,世德堂本涉及佛教词汇564条,道教词汇182条,佛道词汇的比例为3比1,显然佛教内容处于压倒性地位这庶几是《西游记》作为佛教文本的直接和有力的证据所以,如果引入语言学研究成果,对于《西游记》的佛道性质,正确的理解应该是作为佛教文本的《西游记》,在其长达千年的演化进程中,吸纳了大量的道教内容,而在有清一代,由于奉道弟子汪澹漪《西游证道书》的策划、运作,道教评本畸形发展,证道说遂成《西游记》文本阐释的主流,导致《西游记》最终被道教徒攘夺,但毋庸置疑,就世德堂本《西游记》(当代通行本《西游记》则是按世德堂本整理、校勘)而言,其佛教文本的性质并没有根本性的改变再来考察李评本,我们惊奇地发现,它评论《西游记》的思想倾向是跳出佛道之争的,倡导三教合一余谓三教已括于一部,能读是书者,于其变化横生之处引而伸之,何境不通?何道不洽?而在三教之中,又推崇儒家,以心学阐发《西游记》的大旨众所周知,明代盛行的王阳明心学源自孟子,属于儒学的分枝

将一部《西游记》的宗旨归结为一个心字,滥觞于世德堂本和谢肇淛陈元之《刊西游记序》(实为陈《序》引《旧叙》)故魔以心生,亦以心摄是故摄心以摄魔,摄魔以还理还理以归之太初,即心无可摄此其以为道之成耳又第一回中夹批灵台方寸山,心也斜月像一勾,三星像一点,也是心言学仙不必在远,只在此心谢肇淛《五杂俎》中也说《西游记》曼衍虚诞,而且纵横变化,以猿为心之神,以猪为意之驰,其旨盖求放心之喻,非浪作也叶昼承袭这一观点,并结合具体评点,进行了系统、完整的阐述、引伸他在第一回开宗明义,于全书引首诗最后两句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处首度落笔,即加注旁批‘释厄’二字着眼,不能释厄,不如不读《西游》何为释厄?其回末总批有注释‘释厄传’,见此书,读之可释厄也若读了《西游》厄仍不能释,却不辜负了《西游记》么?何以言释厄?只是能解脱便是又曰‘高登王位将石字儿隐了’,盖猴言心之动也,石言心之刚也可见所谓释厄即指追求心灵解脱,由心之动而进入心之刚的境界又在此回灵台方寸山,山中有座斜月三星洞一语后照录世本评语,并再加旁批曰一部《西游记》,此是宗旨诚如他所言,至此已将《西游记》大旨一一拈出,庶几不埋没了作者之意释厄,即是修心养性之道,不作此解便是不知作者宗旨,定作戏论如果说,世德堂本和谢肇淛对《西游记》心学思想的揭示还是零星、孤立的,那么李评本所论心学蕴藉是完整、系统的,它将修心作为《西游记》的宗旨,评论思想性达到了新的高度后来张书绅《新说西游记》又以入学评注《西游记》,则直接源自李评本的启发

在简约介绍李评本的善本价值之后,我觉得还有几个情况需要说明

第一,关于李评本的笺评者

诚如李评本书名标明,笺评者为明代思想家、文学家李贽,但已有多项资料显示其实系有人借托李贽之名明人钱希言《戏瑕·赝籍》中指出比来盛行温陵李贽书,则有梁溪人叶阳开名昼者,刻画摹仿,次第勒成,托于温陵之名以行于是有李宏父批点《水浒传》《三国志》《西游记》并出叶手,何关于李盛于斯《休庵影语·西游记误》也说近日《续藏书》,貌李卓吾名,更是可笑若卓老止于如此,亦不成其为卓吾也又若《四书眼》《四书评》,批点《西游记》《水浒》等书,皆称李卓吾,其实乃叶文通笔也叶昼,明代著名小说、戏曲评点家,字阳开,又字文通,江苏无锡人,生卒年不详,仅知天启年间在世他之所以托名李贽,皆源于李贽在晚明思想界及文坛的巨大影响,借名人自重其书陈继儒曾指出当时李卓吾文章及李评文献盛行的情况坊间诸家文集,多假卓吾先生选集之名,下至传奇小说,无不称为卓吾批阅也(《国朝名公诗选·李贽》)将上述文献互证,可以基本确定李评并非出自李贽之手但联系李贽推重小说的立场,以及其亲批《水浒传》的实际,叶昼冒替李贽,其评点的思想与艺术见解与其有密切关系,许也是实事作为一般读者,对此有必要,但未必要作刻意的深究

其二,关于李评本的刊刻时间

明确李评本的刊刻时间,有利于认定李评本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方位,正确认识其善本价值

孙楷第先生据该书《五行山下定心猿》一图中岩石上细字刘君裕刻(实为君裕刘刻),推定为昌启时刻书也刘君裕是昌启时有名刻工,已有旁证查历史年表,明光宗泰昌(1620)仅1年,熹宗天启(16211627)历七年,两朝合计凡八年故有学者认为据此认定李评本刊刻于昌启年间可商榷,其时间跨度未免过窄,他们认为刘君裕既在万历四十三年(1915)为姑苏龚绍山梓的《新镌陈眉公先生批评春秋列国志传》镌刻过插图(见王重民《中国善本书提要》),又在崇祯间为袁无涯刻本《水浒全传》镌刻插图(见傅惜华《中国古典文学版画选集》五四五图及书眉的说明)和崇祯五年(1633)镌尚友堂刊本《二刻拍案惊奇》的图(见孙楷第《中国通俗小说书目》卷三及王古鲁关于二刻的说明),从事绘刻时间较长(苏兴《谈<李卓吾先生批评西游记>的板刻》)另有日本学者长泽规矩也考证,曾由李评本另一刻工郭卓然担任主刻的叶敬池本《醒世恒言》的刊刻年代不会早于天启七年(1627),其镌刻小说插图必然延至崇祯初年综合以上材料,李评本刻书时间可不妨前后稍稍拉长一点,定为万历末到崇祯的明末为宜,即李评本的刊刻时间上限为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下限为崇祯年间(16281644),且以崇祯年间的可能性较大故学界也有称李评本《西游记》为崇祯本的

综上所述,李评本作为《西游记》文本发展中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具有无可替代的善本价值;正是它的重新发现,弥补了由早期刊本(世德堂)到清代通行本缺失的一环,成为与世德堂本互勘的重要古本作为小说评点本,它标志着《西游记》评点趋向成熟,从此开启了对《西游记》的全面、系统的评点;其自觉的批评意识,宏富的理论内容,对《西游记》思想和艺术的真知灼见,确立了它在整个《西游记》学术史和小说评点史上的特殊地位黄霖《中国小说研究史》称其为明人研究《西游记》的最佳总结,堪为确当之论在当下,虽然在众多《西游记》版本中,世德堂本处于压倒的主流地位,但是李评本的善本价值是毋庸置疑的总之,在今天李评本值得再版,我们值得读它!

微信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weinxin
我的微信
四大名著QQ群: 696280552
weinxin
我的公众号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评论审核已启用。您的评论可能需要一段时间后才能被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