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世衡是宋代边陲名将,《水浒》中著名的老种经略相公和小种经略相公分别是种世衡的儿子和孙子,三个人威震边疆数十年,是北宋中后期对抗西夏最有名的将领 种世衡不但是在行军打仗,管理军队方面颇有将略,在运筹帷幄,剿除奸佞方面,也有着非凡的手段当时西夏军中,最受西夏皇帝任的谋士是通乞,此人才干绝不再种世衡之下,称为威胁大宋的一大隐患可是,这样一位大人物,却被种世衡巧施妙计,派出特工,轻松除去 种世衡很早就在考虑如何除去通乞,可是一直找不到合适的人选派出去的这位特工,必须有勇有谋,却又对大宋军队不是很,一旦被抓,也不会被西夏人获取宋军的机密情报 有一天,种世衡发现了一个叫做法崧的和尚挺不错,那人虽然出家,却吃喝嫖赌样样在行,是一个典型的酒肉和尚可是法崧也有优点,此人武艺超群,很讲义气,一旦认定的事情,就算是献出生命,也毫不顾惜种世衡很高兴,酒吧法崧和尚请到自己府上,好酒好喝好招待,给法崧总统级别的待遇并且法崧可以随意出入,一切费用都由大帅府支出法崧开心了,以往也想喝酒赌博嫖妓,可是做和尚实在收入不多,边关苦寒,有没什么冤大头大财主现在种世衡大帅竟然如此对待自己,法崧就尽情享受了法崧是个讲义气的人,既然种世衡对自己这么好,自己总应该等价回报,于是经常问种世衡,有什么需要自己效命的,就算去死,自己也绝不皱眉可是种世衡微笑着,什么也不说
法崧心理自然有万千委屈种世衡看起来对自己很好,可是从来没有相过自己给自己好酒好菜,给自己花不完的钱财,只不过是用钱买自己的命而已可是明明知道种世衡如此薄情,但是既然自己一斤受了人家的恩惠,那拼死也要回报占了便宜,甩手走人,不是大和尚的风格 法崧接受了任务种世衡交给法崧一些装备,并且告诉法崧几条宋军的高级机密希望法崧试着用这几个消息,获得通乞的任,打入西夏军队内部 在临别之际,种世衡又送给法崧一件棉袍,告诉法崧,西夏寒冷,棉袍可以御寒法崧多少有些感动,接过棉袍,穿在身上 到了西夏,法崧千方百计去接近通乞可是通乞乃是西夏重臣,轻易哪能靠近很快通乞人就注意到了这个大和尚,就派人把法崧给抓了起来西夏人几番拷问,法崧都咬定牙关,什么也不说可是,西夏人在翻检法崧棉袍的时候,竟然发现里面有一封种世衡写给通乞的密,在中种世衡告诉通乞大宋军队的一些机密,语气非常亲切,就像是老朋友一样西夏人看了很吃惊,立刻把消息告诉给西夏皇帝 到底种世衡和通乞是什么关系呢?莫非通乞和种世衡勾结,有意谋害西夏?西夏皇帝不愿意相,又不敢不皇帝下令对法崧严刑拷打,一定要从法崧口中,到种世衡和通乞到底是什么关系 可是,法崧根本不知道种世衡在他的棉袍当中藏有密,自然对密中的内容一无所知法崧也很硬气,无论西夏人问什么,都一概不回答 这一切原本就是种世衡的安排在种世衡的讲述当中,通乞和种世衡的关系很不错,法崧只是奉命来传话而已表面上看,是让法崧带着几个消息,去联络通乞,很简单的任务可其实,种世衡和通乞根本没有约定,明显是让法崧去送死,然后借棉袍中的密除去通乞通乞和种世衡,两个人根本就没有关系至于法崧的死活,根本不在种世衡考虑之列 果然,西夏人百般拷问法崧,法崧都不肯开口西夏人转而怀疑通乞,将其罢官贬斥,最后通乞忧愤而死 而法崧呢,在监狱中呆了好几年,一直等到通乞死去,西夏人的防守松弛了点,才找到机会逃离西夏,回到了大宋法崧将事情的前因后果禀报给朝廷,朝廷嘉奖法崧,让法崧还俗当官,后来称为省部级官员,混得不错法崧和种世衡后来也没什么联系这也可以理解,种世衡利用法崧,法崧当然气愤,可是种世衡又是为大宋考虑,占了理字法崧只能愤愤然,却无可奈何其实,古今有多少事情,是打着为国为民的旗,做危害他人的事情呢?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9972.html
种世衡毒计除西夏重臣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997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