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手下为何没有特有名的谋士

评论字数 2406阅读模式

不管是作为的一方独立诸侯,还是一国皇帝,孙权都是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个人,他手下战将也是人才济济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24207.html

但却有一个怪现象,孙权手下好似没有一个特别出名的谋士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24207.html

是孙权手下没有谋略人才还是我们被某种假象所迷惑呢?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24207.html

江东的事业多次中断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24207.html

谋士和武将不同,武将跟着上司冲锋陷阵,胜利了升官发财,失败了更多的可能是命丧沙场,者是被俘、被追责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24207.html

不过,这些人有一些共同的特点,他们要么是跟着主公从弱到强一步步升上高位,要么是手里有兵新主子不得不借用这部分实力,但谋士不同,他们往往是先选择后行动,也就是看好了这个主公有巨大的升值空间,然后再选择投奔,如果不被其重用,他们往往会选择隐居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24207.html

吴国的事业开始于孙坚,但孙坚在讨伐董卓不久后就在和刘表的作战中阵亡了,整个集团也就分崩离析了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24207.html

也就是说,孙坚虽然被看做是东吴事业的第一代主人,但他并没有形成一个较为稳固的集团直接传承下来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24207.html

江东事业真正的奠基者是孙策孙策从初平二年(195年经袁术同意独立带兵开始,到建安二年(197年袁术称帝,这时候他虽然势力猛增,但名义上还是属于袁术的属下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24207.html

从袁术称帝,他脱离袁术集团开始,到他被杀(200年,前后只有四个年头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24207.html

即便是从他起兵开始,前后六年间也是忙于征战,因此,招揽的人才也多数为武将,这在时间和精力上也限制了他对谋略型人才的延揽

又因为这时候曹操手中有个汉献帝,有些人并没有深入他从而看好他,如王朗、华歆等人当然了,孙策还是因为时间太短,所以他的谋略型人才少,不是没有

孙策临终把江东交给弟弟,并说,举贤任能,使其各自尽心尽力,以便保卫江东,这是孙权的强项

但是,孙权接受的,能够归孙氏集团控制的,只有会稽、吴郡、丹杨、豫章、庐陵等郡,即便是这样,孙氏集团和当地的士族人才也没有真正建立起君臣之间的关系,因此,有些人往往以个人的安危决定去留,也就是还在对孙权进行观望

另外,江东这个孙氏集团成型较晚,因此他不得不向手里有皇帝的曹操称臣,所以,他想在天下招揽人才,也同样会增加难度

尽管如此,江东还是有非常优秀的谋略型人才的如张昭、诸葛瑾、张纮、虞翻等等

孙权的四任都督都是文武双全之人

不过,以上四人好像并没有多少有名的智计给人们以深刻的印象,倒是东吴的四任都督好像都是个顶个的智谋之士

先说周瑜赤壁之战前,他对孙权说的一番话,既有政治上的对比,又有双方军事上的优劣分析,完全就是一份东吴国的全国抗战动员令仅凭这一点,有几个谋士有这般见识!

次说鲁说起赤壁之战,东吴当时已经笼罩在投降的烟雾之中,是鲁先于周瑜给孙权说明了利害关系,那就是东吴人人都可以投降,只有你孙权不能够投降,然后才有了周瑜一番说辞,坚定了孙权的心

还有一点,初次见到孙权,鲁就有一个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的榻上对,人们更是把这一事件和诸葛亮的隆中对相提并论

再其次说吕蒙在和关羽争夺长沙、零陵、桂阳的战斗中,两郡移书归服,零陵诱骗用计,撤退中顺手牵羊,等于是白得一郡尤其是和关羽争夺江陵之战,白衣过江是获胜的关键,而这一过程更多体现的是智谋

最后说陆逊夷陵之战取胜,三大战役占有其一,但陆逊在当中表现的并不是勇,而是智计文学作品中把他塑造成白面书生而不是赳赳武夫,看中的也就是这一点

以上几人,如果他们跟随的是孙策者是曹操,恐怕成为谋士会同样优秀精彩

赤壁之战后,孙权变得气量狭小,也限制了人才的涌现

既然以上四人作为武将出现,这也不用再说什么了,那么,东吴处在谋士之位上的人为什么不太出彩呢?这应该还是孙权的原因

孙策去世,这是江东事业的大变局,一些不该出现的矛盾也同时爆发,孙权刚接手时,可以说是内忧外患,日子非常艰难

过,孙权不但安定了内部,还在哥哥的基础上让江东更加的扩张,也不失为一世青年英雄

赤壁之战,孙权决心抗曹,以弱胜强,这不仅稳固了江东的基业,也促成了鼎力局面的形成,也难怪曹操感叹生子当如孙仲谋

不过,赤壁之战的胜利,却让孙权变得自大,气量的狭小又限制了人才的涌现

比如说张昭,他不仅是魏国的荀彧,还是他孙权的顾命大臣,地位丝毫不逊于蜀汉国的诸葛亮

孙策时期,他把张昭比做自己的管仲,临死又把弟弟孙权托付给他有一种说法,孙策有话,说如果孙权不能胜任,江东之事您张昭自己就接过来吧!这和刘备诸葛亮托付刘禅时说的话几乎是一模一样

孙策死后,张昭率领群臣把孙权扶上位,然后对上告诉朝廷,对下发布通告孙权哭哭啼啼啥事也不干,张昭又劝他赶紧出来视事,这才让江东孙家的旧部有了归属感

也就是说,孙权能够顺利接班和稳定江东,张昭功勋卓著,无人能够替代就是这样一个人,只因为赤壁之战前主张权迎曹操,孙权从此弃之如敝履,更有甚者,当说服不了人家的时候,竟然威胁说我担心会失手杀了你!

张昭在大战之前固然属于投降派,但有两点应该注意,一是此时的天下形式和鼎立后各自建国的时候不一样;二是受到排挤的张昭对孙权仍然是忠心不二

曹操陈兵江北,志在吞吴,张昭考虑力量对比悬殊,确实不如周瑜鲁,但你孙权本身就是接受人家曹操的封,又没有一个明确态度,你让属下怎样想?

再说了,后来江东日子过安稳了,你不是又向曹操称臣了吗?

更重要的是,张昭不一定只是为了自己,恐怕还真是更多的为了你孙权张昭是徐州人,不管在什么时候,只要想回到朝廷,曹操都会给他一个不错的待遇,可人家就是不走

这就像张昭自己说的那样,是你哥哥、母亲临终把你托付给我,不是把我托付给你,我所以有话就说,是要尽臣子的忠心和气节

在这样的环境下,只有要么不说话,要说就有十分把握的顾雍才能当上丞相孙权要治大臣的罪,逼着诸葛瑾表态,他说,我也有罪,因为我平常没有规劝好了他只有像诸葛瑾这样谨慎之人,也才能够善终吧!

反过来,魏文帝曹丕设立座位等待归来的人(虞翻只能被流放,为已立太子说两句公道话的上大将军、丞相(陆逊只能是被训斥气死这样的政治环境,又怎能利于谋略人才的成长?

总起来说,东吴既有谋略型人才又是大将这样一种特殊状况的假象,也有后期政治环境不利于人才成长的真相,真真假假,也只能是每个人自己去做出评判了

微信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weinxin
我的微信
四大名著QQ群: 696280552
weinxin
我的公众号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评论审核已启用。您的评论可能需要一段时间后才能被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