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节我们讲到曹操在赤壁大败后发布求贤令,并且修建铜雀台,开展文学活动,对后世的影响很大,直接创造了一座文学高峰建安文学
而说到建安文学,就不得不提三曹了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24494.html
第六章建安文学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24494.html
建安文学,顾名思义就是指建安年间(公元196220年文人们所从事的文化活动不过文学史一般所说的建安文学,是指建安前几年至魏明帝最后一年(公元239年长达四十余年的文化活动
这段时间的文学,实际上即是曹氏势力统治下的文学从当时文学家们所做的作品流传后世的情况来看,他们的创作主要是集中在建安年间
建安文学的代表作家主要是曹氏父子(三曹和建安七子,现在这一小节就是简单介绍三曹(曹操、曹丕、曹植的文学成就,下一小节再介绍建安七子的创作情况
由于篇幅有限,下文所提到的作品我就一律不引用了,免得占用过多的篇幅,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行寻找来阅读
我写作这部的原则,就是挑重要的事件和重要人物来写的我想全方位的把展现在大家面前,尽可能最接近历史事实还原
所以,我行文中并不单单只是叙述军国大事,并不是为了写打仗而写打仗,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权谋等等方面都会涉及得到的
也许有的读者会说这部书可谓是一锅大杂烩,什么样的东西都有,和之前那些历史书不太相似
当然,这部书与专家学者们苦心孤诣产生的学术著作确实有很大的不同,我坚持用人性来写历史,我认为历史人物都是与我们现代人一样,都是活生生的人物,我要还原他们活生生的真面目
建安文学是汉末时期的一个标志性文化活动,我觉得有必要花一些笔墨来写的我用这章来向大家介绍建安文学,希望更多人能到我国古代灿烂的文化以及辉煌的成就,对我们几千年的中华文化产生自豪感因为我们的国家是世界上唯一的从未中断过文化的国家,中华文化几千年一直闪耀世界民族之林!
即使是其他的文明古国(比如古埃及、古印度也因各种原因中断过某段时期的文化
不过曹操的文学造诣很高,空余时间搞一些文学创作,行军时写一些人生感悟(如《短歌行》,睡觉前写一点日记,谁想得到曹操的这些无意而为之的作品,大多都成为了不朽的名作
据相关史料记载,曹操同志御军三十年,手不舍书,昼则讲武策,夜则思经传,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
鲁迅先生由衷的赞之为改造文章的祖师鲁迅先生是一个高人,他的评价我们不能不听
曹操是建安文学的核心人物,他身体力行,积极领导发展文学事业,引领时代的创作风格他喜欢用诗歌、散文来抒发自己政治抱负以及人生理想,他的很多作品反映了民生疾苦,具有很强的现实主义精神,基本上概括了一个历史过程和广阔的社会面貌,这些高水平的作品对研究汉末的历史还是有一定的参考意义的
曹操经过不懈的努力,剿灭群雄,逐个消灭北方各个割据势力后,颁布了一系列富国强兵措施,其中有一项是大力发展文学事业
他制订的外定武功,内兴文学的治国方针,得到了贯彻落实
曹操击败袁氏势力后就大力营建邺都,把自己的办公室搬到邺城曹操重视国家的文化建设,他投入大量资金招揽文化人,给予他们优厚的待遇,曹老板的人才政策吸引了很多优秀人才
在北方基本消除战乱后,越来越多的文人开始定居邺城大量文化界的士人涌入邺城,直接带动了文化的繁荣,邺城由此成为建安文学的发祥地
曹操戎马生涯一生,他是马背上的文学家,著有《观沧海》、《龟虽寿》、《薤露》、《短歌行》、《蒿里行》、《苦寒行》、《碣石篇》等等高水平的诗篇后人对他的作品加以考订和整理,辑有《曹操集》
他的很多诗歌都被教育部门选入了各种版本的中小学语文课本中,我们熟知的就有《观沧海》、《短歌行》、《龟虽寿》等不朽诗篇
他对当时以及后世都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力,并且的的确确地为这次空前繁荣的文化活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曹丕同学六岁时便学会了射箭,八岁时就会写文章了,他自幼天资聪颖,博览群书,通晓诸子百家学说
建安年间,二十出头的他已经是文坛上一个冉冉升起的明星,作诗写文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准他的诗歌形式多样,委婉悱恻,他特有的沉郁性格气质在诗歌中淋漓尽致的表达了出来
曹丕同学自小跟随父亲老曹同志南征北伐,长时间的军旅见闻,为其诗篇创作积淀了丰富的素材
他见惯了生与死,战争与流离,这些真实的人生阅历决定了他诗歌主题思归、别离、征人、建功、立业等等,其诗歌多以爱情、伤感为题材他的诗歌代表作有《燕歌行》、《杂诗》等
其实,曹丕最杰出的作品应该是他当魏世子时所撰写的《典论》,这一部书由多篇专文组成,共有二十篇文章,包罗万象
《典论》是中国最早的文艺理论批评专著,此论集详谈了政治、社会、道德、文化等方面,其中《典论•论文》这一篇文章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文学专论,对后世的文学评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历代文学评论家频频引用此文中的相关观点来当做自己作品的论据
《典论•论文》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篇非常重要的文论著作,提出了文以气为主的著名论断,这就是文论史上著名的文气说
它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标志着古代文论开始步入了自觉期,当时文学趋向自觉的深刻表现
曹丕指出文章是关系到治理国家的伟大功业,是可以流传后世而不朽的盛大事业(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他的文学价值观和作家论以及四科八体的文体说都对后世产生重要影响,在文学批评史上起了开风气的作用
可惜的是,目前《典论》中的大多数专文已经失散,今仅存《自叙》《论文》《论方术》这三篇
《典论》一书失传,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大损失我们后人再也看不到曹丕其他的精彩独到的观点和论述了
《典论•论文》作为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的重要文献,其文学理论对后代人研究汉魏文学起到很大的帮助曹丕另一篇流传于世的文论著作就是《与吴质书》,这也是一篇比较有名的论文
毫无疑问,曹丕是当时文坛的一位佼佼者,他为建安文学的繁荣做出了贡献他的为数不多的几篇价值极高的文论,也让他有资格成为一位重要的文学理论批评家了
曹植聪慧过人,博闻强记,自幼博览经传,他的天赋异禀,个性鲜明,他是曹操诸子中最具有文人气质的儿子
曹植十几岁时就把《诗经》、《论语》背得滚瓜烂熟,诵读了几十万字先秦两汉辞赋,他精通儒家的著作,诸子百家的著作也曾广泛涉猎,他堪称文学史上的神童
曹植擅长作文,写出的文章水准极高,高得连他的父亲老曹同志都不敢相,怀疑他是找枪手代笔写的
有一次曹操同志看到曹植的新作,直接问他老实说,你是不是请人代作的?
只见曹植不慌不忙的跪下来,说道我把话说出口就是文论,下笔就能写成文章,您若不,只要当面考试我就知道了我何必找枪手代笔呢?
见此状,曹操才终于相曹植所写的文章全部出自他的手笔
这则小故事,并不是我杜撰的,也不是野史,它明确记载在《三国志》曹植传记里,可度是非常高的
上文已经提过的《铜雀台赋》就是曹植的临场作文,此文一出,就让曹操十分惊奇,可以说,此文完完全全折服了他的老爸
当时曹植还不满二十岁,却能写出了天下超一流水准的文章了,他的文学天赋在当时确实无人可与之媲美,就是曹丕把他的文章放在他这个弟弟的文章面前,也会相形见绌的!
曹植同学十几岁就能写出流传千古的名作,让我这个二十几岁的后辈惭愧不已!
曹植性格开朗,甚至有点放浪不羁,他经常与邺城的一群文人喝酒作乐,撰写诗文,过着悠闲舒服的小资日子,不亦乐乎!
他才思敏捷,谈锋健锐,出口成章,落笔成文,早年即有绣虎的雅,一度深得曹操喜爱和任曹植的朋友圈无一不是当时文坛的成名人物是颇有才名之辈
曹植的创作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是建安年间的创作,他早年的诗文表达了少年英雄渴望建功立业的理想(如《白马篇》,主题积极向上;曹植后期的创作是在曹丕称帝之后,曹植希望朝廷任用他,给他施展才能的舞台,但现实总会是给他一巴掌,由于曹植屡受迫害,屡改封地,他严格被人限制人生自由,动辄获咎,如同囚徒,接二连三的沉重打击,让他生活在抑郁与苦闷之中,这些迫害直接导致了他的创作风格的转变
他后期的作品经常抒发了无限的悲伤怅惘之情,隐约流露出想建功立业而又不能的苦闷
文学批评家钟嵘赞誉他的诗文骨气奇高,词彩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粲溢今古,卓尔不群
钟先生在他的诗歌美学著作《诗品》中,将曹植的作品列为上品,是三曹中评价最高者钟先生极尽誉美之辞,把曹植列为品第最高的诗人,堪称当时诗坛第一人
曹植的诗文代表作品有《白马篇》、《七步诗》、《七哀诗》、《铜雀台赋》、《洛神赋》等,他的作品对当时及后代的影响在建安文学家中都是最大的
曹植无愧是建安文学的集大成者,推动了文人五言诗的发展,在中国文学史上,他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两晋南北朝时期,曹植的诗文被推尊到文章典范的地位,当做范文来给天下文人欣赏与借鉴
后人对他的评价也是最高的,大学者王士祯尝论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只不过是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而已
颇为自负的文学家谢灵运先生,给出了这样足够让古往今来天下文人羡慕嫉妒恨的评语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分一斗这句话就是成语才高八斗的出处
谢先生是南朝著名的大才子,此人才华横溢,为人轻狂,恃才傲物,把全天下的文人都不放在眼里,唯有曹植是一个例外!
谢先生这句评价固然有吹捧和吹牛的成分,但不可否认,他的文章在当时冠绝天下,诗文歌赋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这个狂妄的家伙,是一代文坛大师,在当时拥趸如云,很多人都模仿他的文笔来写作,他是引领时代潮流的领军人物
由此可见,曹植的文才是多么卓越,才让谢先生由衷的折服!
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24494.html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244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