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缩编自著名史学家柏杨所著《中国人史纲》,为通读中国史第16篇文章
中国历史一向是环绕着一个圆圈盘旋1、旧王朝统治阶级腐败灭亡;2、军阀变民集团乘机夺取政权,发生混战,杀人如麻;3、混战的最后胜利者建立新的王朝,组织新的政府,成为新的统治阶级;4、经过一段安定繁荣的时间;5、又回到第一统治阶级腐败灭亡如此这般,像走马灯一样,循环不已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24764.html
今天我们要说的东汉,正走上第一第二阶段首先是外戚政治重现,接着招来中国第一次宦官时代最后,东汉政府在一次农民大暴动后瓦解,大一统也瓦解,遍地战火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24764.html
一、外戚政治的重演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24764.html
外戚政治于纪元前一世纪,曾导使西汉王朝灭亡刘秀建立东汉王朝,宣称西汉王朝的中兴,但他却没有能力采取有效行动以防止外戚政治的复活,反而走来走去,仍然走到外戚政治的断桥上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24764.html
东汉王朝执政人物可分别为三种外戚、士大夫、宦官外戚是古老力量,士大夫和宦官是新兴力量这三种人物互相斗争,构成东汉王朝全部宫廷政治史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24764.html
我们用下表说明他们在斗争中的关系位置(注皇帝下加上三角符者,表示他并非前任皇帝的儿子,因前任皇帝没有儿子其他缘故,由旁支坐上宝座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24764.html
东汉王朝皇族有一个重要的特征,即皇帝的年龄都很小除了开国皇帝刘秀跟他的儿子刘庄外,其他皇帝,屁股坐上宝座时,最大的只不过18岁,最小的还抱在怀里喂奶,这个现象使外戚政治的重演,不能避免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24764.html
皇帝既然幼小,当母亲的皇太后自然成为权力中心儒家学派意识形态和多妻的宫廷制度下,皇后很少跟别的男人接触,仓促间掌握全国最高的权力,必须面临着她十分陌生的政治行动,作最后决定,她的能力和心理状态,都无法适应犹如赤身露体忽然被抛到街上一样,她恐慌而孤单,唯一可靠人物不是朝中大臣,因为她根本不认识他们,而是她平日可以常常见到的家属,她没有选择,只有这些人她才相能够帮助她解决问题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24764.html
比如,年仅十岁的东汉第四任皇帝刘肇即位时,他的嫡母窦太后就依靠她的兄长窦宪而随着一连串的娃娃皇帝的出现,更加强这种趋向第五任皇帝刘隆登基时只三个月大(中国历史上继位年龄最小的皇帝,一岁时夭折,也是中国历史上是寿命最短的皇帝,谥孝殇皇帝,他的嫡母邓太后依靠她的兄长邓骘第六任皇帝刘祜登极时只13岁,他的伯母邓太后继续依靠她的兄长邓骘每一外戚,都是如此在政府中冒出来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24764.html
皇帝幼小是外戚政治的唯一基础,所以外戚自己也尽力排斥年纪较长的继承人,以造成非实行外戚政治不可的形势继承人如果已经成年,皇太后就无法掌握他,外戚就会失去魔杖,所以没有一个外戚不坚持拥立幼儿第六任皇帝刘祜死后,他的妻子阎皇后升为皇太后,她跟她的兄长阎显决定摒除刘祜的亲生儿子刘保,而立刘祜的堂弟刘懿这是一桩骇人听闻的反常措施,皇位不传亲子而传堂弟但一看年龄便可恍然大悟刘保那年已11岁,而刘懿才八个月,掌握八个月的婴儿当然比掌握11岁的少年,时间要久的多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24764.html
外戚中当权时间最长,声势最煊赫的,一是以邓太后和她的兄长邓骘为首的邓姓戚族;一是以梁太后和她兄长梁商为首的梁姓戚族
邓姓戚族当权30年,封侯爵的29人,当宰相的2人,当大元帅的13人,当部长级高级官员的14人;将领22人,州长(刺史郡长(太守48人,中下级官员不计其数
梁姓戚族声势也很大,当权也30年,封侯爵的7人,当皇后的2人,当嫔妃的2人,当大元帅的2人,妻子女儿被封为郡君(女性王爵、县君(女性侯爵的7人,娶公主的3人,将领57人
两大戚族的朋友、部属,和趋炎附势的苍蝇政客,共同组织一个当权集团,迄立在政府之中,盘根错节,不可动摇
可是,外戚们大多数不知道珍惜权力,而只知道滥用权力只知道贪污暴虐,一味追求物质上的享受梁姓戚族比邓姓戚族更堕落,尤以梁冀这个恶棍集凶恶愚顽之大成这当然引起外戚集团以外新兴阶层士大夫们的抨击,不过士大夫显然居于劣势,因为魔杖握在外戚手中失败的士大夫最好的下场是被免职,但大多数都被砍头自杀
最传奇的是杜根,他要求邓太后把政权归还皇帝,邓太后下令把他装到布袋里,就在金銮殿上当场扑杀想不到杜根跟春秋战国时期的范睢一样,有最好的运气,在被拖到荒野丢弃时,悠悠苏醒但他仍假装死亡,僵卧在那里三天,眼中都生出虫蛆,然后才逃到深山中一家酒店当伙计,15年之后,邓姓戚族失败,才敢出面
不但士大夫在斗争中会失败,纵令皇帝自己,如果想收回本应属于自己的大权,也同样面临危机第十任皇帝刘缵9岁时,受不了梁冀的傲慢态度,说了一句跋扈将军(跋扈,蛮横之意,大概是二世纪时流行的口语,否则一个孩子不会脱口而出,梁冀立刻就把他毒死
政权、军权全部控制在手,外戚似乎立于永远不败之地
二、土大夫及门第的形成
士大夫,是中国社会特有的产物某一方面类似印度的刹帝利,某一方面类似欧洲中古世纪的僧侣教士事实上,士大夫即知识分子,在儒家学派定于一尊之后的漫长时代中,当然专指儒家学派的知识分子,有时也笼统称之为读书人,当然读的是儒书在当时环境,他们以作官为唯一的职业,所以更精确地说,土大夫即担任政府官员的知识分子,包括现职官员、退休官员和正在苦读儒书,将来有可能担任官员的人物
纪元前12世纪的周王朝中,士是武官,大夫是文官纪元前1世纪,西汉王朝为了增加政府的新血液,仿效战国时代招贤办法,命高级官员和地方政府推荐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人士,政府中非贵族血统的官员群,遂逐渐形成一个新兴的士大夫阶层到了东汉开国的纪元1世纪时,东汉王朝再仿效西汉王朝,命高级官员和地方政府,推荐茂才、孝廉人士,于是政府中非贵族血统的官员,即士大夫人数,愈是增加,而终于凝聚成为一种力量
在这种情形下,推荐成为知识分子达到作官目的的唯一手段而推荐的标准,除了儒书学识外,还在于道德行为在强烈的竞争下,必须有突破性的声誉,才能引起有推荐权的人的注意至于如何才能有突破性的声誉,那需要出奇制胜所以每个知识分子,都兢兢业业,追求突破记录的至善这使一、二世纪的社会风气,有很大的特殊之处,为后世所罕见
我们可把它归纳为下列五类
1、长时期为父母服丧孔子和孟子坚决主张的三年之丧,自西汉纪元前二世纪儒家学派独霸政坛之后,即用政府力量推行王莽时期,新王朝更硬性规定,中级以上政府官员,必须服三年之丧这个已经被遗忘了的古老僵尸,遂在强大的政治力量下复活但是,当大家都服三年之丧时,三年之丧便没有什么稀奇了于是有人加倍的服六年之丧;有人幼年时老爹就翘了辫子,已经服了三年之丧,等长大成人想当官时,硬要再服第二次三年之丧更有人索性服20年之丧跟服丧相连的,有人简直哭出血来,有人还真的拒绝吃饭,骨瘦如柴
2、辞让财产和辞让官爵财产和官爵是大多数人所追求的目标,儒家知识分子追求的尤其猛烈,所以在这上面也最容易作出了惊人之举如分家析产时,弟兄们都坚持要最少的一份父亲留下来的爵位,本应是嫡子继承的,嫡子却逃入深山,而把它让给其他庶子兄弟更有若干知名度很高的知识分子,对政府征召他们做官的命令,拒不接受这种人被美称为征君被皇帝征召而拒绝征召的君子,表示他们情操清高,有异于流俗
3、尚侠尚义儒家学派把人类所有行为性质,一分为二,一是义的行为,一是利的行为士大夫的行为,当然应该只考虑义,不考虑利这方面最多的表现是,宁愿牺牲自己,而去为朋友报仇有些人甚至甘冒被杀的危险,去为被处死刑的朋友收尸,为已死的朋友送葬千里
4、廉洁官员的贪污残暴,是古中国社会最普遍的蛀害和罪恶东汉纪元2世纪中期,士大夫在这上作尖锐的矫正,他们互相勉励,以不取非份之财为最大光荣即令是不违法之财,也不收取,有人曾把朋友送给亡父的奠仪退回,但对于救急解困,却毫不吝啬
5、对恩主绝对效忠政府高级官员的僚属,大多数由高级官员自行聘任一个知识分子一旦被聘任,即踏上光明灿烂的仕途像宰相所聘任的僚属,有的只几个月便出任州长(刺史,不数年就擢升为中央级部长这是知识分子前途最重要的一个契机,在被推荐为茂才孝廉后,还必须再突破被聘任这一关,否则仍只是在野之身,飞黄腾达不起来士大夫对于聘任他的恩主,跟日本武士、欧洲骑士对他们的恩主情形一样,不但要为恩主冒险犯难,还要为恩主牺牲性命至于为恩主服三年之丧,更平淡无奇
上述五类行为,并不是每一个士大夫都做得到,但他们都竞争着真假的去做,并且往往做的有声有色当然有它的流弊,最普通的是有些人把道德行为当作欺诈手段像服20年之丧的赵宣,按儒家规定,在服丧期间绝不许跟妻子同寝,可是他在20年之中,却生了五个孩子又像以廉洁出名的范丹,去探望害病的姐姐,姐姐留他吃饭,他竟然坚持要付饭钱
但即令这种流弊,对社会也没有什么大的害处
士大夫不久就自觉必须维护自己百般经营才得到的既得利益,于是,推荐和聘任的范围,遂逐渐缩小最初选择对象时,还注重声誉,一个与各方面都没有关系的平民,只要有被称赞的道德行为,就有被推荐被聘任的可能性后来情形发生变化,必须是士大夫家庭的一员(子弟,这个可能性才存在一种坚强的门第观念,因之产生
社会的纵剖面呈现无数直线行业,木匠的儿子继续当木匠;农夫的儿子继续当农夫;士大夫的儿子继续当士大夫,也就是说,做官的儿子继续做官,这就是门第一个士大夫的门第,以其家族中做官人数的多寡和官位的大小,作为高低的标准像杨震,四代中出了三个宰相(四世三公像袁绍,四代中出了五个宰相(四世五公这种门第,受到社会普遍的羡慕和崇敬
注意门第这件事,它强固的维持士大夫阶层强干不坠,直到二十世纪初期,都在中国历史上发生普遍的影响
纪元2世纪中叶后,政治虽然腐败,但设立在首都洛阳的国立大学(太学学生(太学生,却反而增加,老一代的士大夫需要它训练下一代的士大夫,所以积极支持国立大学的扩充五十年代时,大学生已多到三万余人这些准士大夫们未来的官员,跟政府中已成为士大夫的现任官员们,交往密切除了谈论儒家学派的《五经》外,不可避免的还会谈论到现实政治好像新闻记者政治评论家,他们对人物的赞扬抨击,形成一种有影响力的舆论
跟外戚、宦官相比,士大夫有外戚、宦官所没有的高一层次的情操和抱负外戚靠女人取得权力,宦官靠谄媚取得权力,而士大夫自称靠道德学问取得权力,所以士大夫在本质上就对外戚、宦官轻视,再加上外戚、宦官也确实做出太多的罪恶,士大夫遂注定的要跟外戚、宦官,发生冲突
三、宦官制度
宦官,是中国文化体系中最可耻的产物之一
宦官发生于农业社会多妻制度纪元前12世纪时,农业而多妻的周部落,从西方渭水流域向东发展,灭掉商王朝遂把这一兽性的残酷制度,带入中国,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延续了三千年,直到二十世纪,随着帝王制度的消灭才消灭
一个男人拥有数目庞大的妻子群之后,为了防止她们向别的男人红杏出墙,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她们像囚犯一样,关闭在戒备森严的庭院(皇宫之中,与世界隔绝问题是皇宫工作并不能全部都由女人担任,像到市场采购之类,便是一桩困扰如果仍由女人担任,她们势必仍要跟男人接触如果由男人担任,他们也势必深入皇宫这一些对作丈夫的而言,都使他不能安心于是周部落姬姓酋长们想出一种残忍的办法,那就是,把男人的生殖器阉割,以供差遣,称之为宦官(宦人、寺人,成为多妻制度下女人和男人间最理想的媒介,几乎每一个贵族家庭都有需要,而皇宫中需要的数量当然更多若干皇帝的姬妾,有时达四万余人,以平均一个人服侍十个人计算,可以推测到,至少保持有四千个宦官名额
宦官非常普遍,任何有钱人家,都可以购买一直到十世纪,宋王朝政府下令禁止民间蓄养阉奴,宦官才为皇帝所专有
世界上很少有男人高兴阉割自己,所以宦官的来源只有两种,一是金钱诱惑,一是强迫即令是金钱诱惑,因为宫廷不接受成年宦官,孩子们又怎么懂得为钱舍身?而收买孩子父母,对孩子来说,仍是强迫但再穷苦的父母都不会忍心孩子被阉割,所谓收买,也不过表面上伪装所以事实上只有一个来源,即来自哀哀无告的贫苦人家这是中国人历时最久的一种悲惨遭遇唐朝诗人顾况曾有一首《孩子》的诗,描写宦官的诞生
孩子啊,你生在穷乡
官员挺住你,把你残伤
为了进贡给皇帝,
为了获得满屋金银
为了要下狠心,
把孩子戴上刑具,当作猪羊
上天啊,你慈悲何在,使孩子遭此毒手
神明啊,你公正何在,使官员享福受赏
爸爸送别孩子
儿啊,我后悔生下你
当你初生时
人们都劝我不要抚养
我不忍心
果然你遭到此悲苦下场
孩子告别爸爸
心已粉碎,流下血泪两行
爸爸啊,从此远隔天壤
直到死于黄泉
再见不到爹娘
顾况是8世纪唐朝时诗人,我们把这首诗提前在这里(2世纪介绍,以帮助我们对宦官的尤其当我们年幼的孩子在身旁蹦蹦跳跳的时候,想到只不过因我们贫穷,政府官员就把孩子捉去阉割,我们会失声痛哭
孩子们被阉割后,即被送入宫廷,永远与父母家乡隔离跟宫女的命运一样,同是投进狼群的羔羊,无依无靠,无亲无友,随时会被杀死、虐死、折磨死但宦官比宫女更悲惨,宫女于二十年三十年之后,许还有被释放出宫的希望,宦官则永远不能,而是终身奴隶
中国宫廷是世界上最黑暗的宫廷之一,其中有它特有的行为标准和运转法则孩子们必须含垢忍辱,用谄媚和机警,以及不可缺少的好运,才能保卫自己最幸运的,入宫后被大宦官收为养子,在养父培植下,逐渐接近皇帝
皇帝是权力魔杖,触及最好是能掌握权力魔杖,才有出人头地的机会然而大多数孩子都在魔窟中悲惨死去,犹如无期徒刑的囚犯在监狱中悲惨死去一样
到此为止,我们可以得到下列数项结论
1、宦官是自卑的,因为他们没有生育能力
2、宦官没有高深知识,因为他们没有机会接受高深教育
3、宦官多少都怀着对常人的仇恨和报复心理,因为他们曾因贫苦而被阉割
4、宦官缺少远见和伟大的抱负,因为宫廷生活极度狭窄和现实
5、宦官缺少节操,因为宫廷轻视节操,有节操的人在宫廷中不能生存
所以,当宦官一旦掌握大权之后,我们就不能希望他们比外戚和士大夫更高明,那超过他们的能力
四、中国第一次宦官时代
皇帝跟外戚斗争,必须获得外力支持没有外力支持的皇帝,脆弱的程度跟普通人没有分别东汉政府第十任皇帝刘缵被外戚毒死,就是一个说明
皇帝想得到外力支持,有两种方法,一是跟士大夫结合,一是跟宦官结合但跟士大夫结合可能很少,因为皇帝与他们平常太过疏远,而且也不知道谁是攀附外戚的走狗唯一的一条路只有依靠宦官,别无其他选择
最先向外戚发动攻击的是东汉第四任皇帝刘肇他与宦官郑众结合,逼迫外戚窦宪自杀接着是第六任皇帝刘祜,跟宦官李闰、江京结合,逼迫继窦宪而起的外戚邓骘自杀第七任皇帝刘懿逝世时,宦官孙程、王康、王国,发动宫廷政变,迎立第六任皇帝刘祜的儿子刘保登极
这是一个使人感慨的单调场景,第一批新贵靠女人的关系煊赫上台,昂首阔步,不可一世,不久全被拖到刑场,像杀猪一样地杀掉第二批新贵也靠女人的关系煊赫上台,昂首阔步,不可一世,不久也全被拖到刑场,像杀猪一样的也都杀掉以后第三批、第四批、第五批我们相外戚中也有非常聪明的才智之士,如窦宪、邓骘,不可能毫无警觉但权力的迷惑太大,使他们自以为可以控制局势
公元2世纪五十年代后,情势更趋严重外戚梁冀当权,东汉第十一任皇帝刘志,继被毒死的十任皇帝刘缵之后,对梁冀侧目而视刘志跟五个宦官密谋采取行动,他知道面临最大危险,生命和前途完全握在与谋的宦官之手在密谋大计时,刘志曾把一位名叫单超的宦官,咬臂出血,作为盟誓他跟宦官已摆脱了君臣名分,成为黑社会的弟兄所以在杀掉梁冀并把梁姓戚族全体屠杀了之后,刘志把参与密谋的五个宦官,一齐封为一等侯爵(县侯,又封另外八个宦官为二等侯爵(乡侯
从此,宦官以正式政府官员身份出现,仗着跟刘志咬臂之盟,他们的家族和亲友,也纷纷出任地方政府首长这些新贵的出身跟宦官相同,行为也相同,几乎除了贪污和弄权外,什么都不知道,比外戚当权所表现的,还要恶劣这使本来专门抨击外戚的士大夫阶层,受到更重大的伤害,他们愤怒地转回头来跟外戚联合,把目标指向宦官并且不像过去那样,仅只在皇帝面前告状而已
士大夫外戚联合阵线,利用所能利用的政府权力,对宦官采取流血对抗宦官自然予以同等强烈的反应,中国遂开始了第一次宦官时代从公元159年13个宦官封侯,到公元189年宦官全体被杀,共31年我们把这31年中双方的重要斗争,列出一表
宦官跟士大夫间的斗争,血腥而惨烈不过要特别注意的是,上表所列宦官罪恶的资料,全都是士大夫的一面之词,而凡一面之词,都不一定可即令可,宦官的确罪恶很重,但仍没有士大夫的罪恶一半重,因为士大夫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而又一向自称以仁政道德为最高的政治理想
经士大夫宣传,我们所知的,宦官的滥杀只有三件,公元160年杀赵岐全家,166年射杀民女,179年杀人悬尸
士大夫却残忍得多,公元160年,连宦官的宾客都杀166年,连宦官的朋友也都杀,更杀宦官的母亲而且很多次都在政府大赦令颁布后再杀,而且以对宦官苦刑拷打为荣否则的话不会自己洋洋得意记录下来像京畿总卫戍司令(司隶校尉阳球,他在审讯王甫、王萌宦官父子时,亲自指挥拷打,王萌向他哀求我们到这种地步,自知非死不可但求你垂念先后同事之情(王萌也当过京畿总卫戍司令,怜恤我父亲年老,教他少受痛苦
阳球说你们父子罪大恶极,死有余辜,妄攀同僚交情,有什么用?王萌气愤地说你从当小官的时候,出入我家,像奴隶一样侍奉我们父子今天乘人之危,落井下石,上天不会容你
这一下揭了阳球的疮疤,他羞怒交集,用泥土塞住王萌的口,父子二人被活生生地拷打到死
注意阳球,他娶的是宦官家的女儿,靠着拍宦官的马屁而逐步升迁,但他本质仍是士大夫
这里有一个易起误会的现象,必须澄清可能有人说士大夫只对宦官才如此凶暴,其实士大夫对平民也是一样像前所举的那位守丧二十年,生了五个孩子的赵宣,他并没有犯法,但宰相陈蕃却把他杀掉北海(山东昌乐国相(封国行政首长孔融,竟把一个他认为在父亲墓前哭声不悲的人处斩
士大夫跟宦官斗争中,宦官获胜的机会较多,因为权力的魔杖就在他们身旁东汉十二任皇帝刘宏比他的前任刘志更依靠宦官,他曾指着两名恶名昭彰的宦官说张让是我父,赵忠是我母
不过宦官力量的基础并不稳固,它全部寄托在皇帝的喜怒上,随时有倾覆的危险像阳球杀王甫父子,只要上奏章弹劾一下,皇帝答应审讯,就可达到目的
由此可看出宦官的权力,实在不足以使人惊慌失措士大夫阶层如果稍为讲究一下方法,矫正宦官政治的弊端,比矫正外戚政治的弊端,要容易得多可是士大夫领袖人物李膺、张俭、范滂之辈,使用的却是一种不由分说的反宦官的狂热,以致引起公元166年宦官对知识分子的大迫害和为期18年之久的党锢(褫夺公权并禁离故乡,促使整个局势糜烂
双方最后一次决斗发生于公元189年,士大夫领袖之一的禁卫军官袁绍跟外戚领袖大将军何进结合,密谋铲除宦官,何进的妹妹何太后坚不同意于是,天下最愚蠢的阴谋诡计发生了,袁绍建议密令驻屯在河东(山西夏县的大将董卓,统军向洛阳进逼,扬言要清君侧讨伐宦官,用以胁迫何太后
另一位禁卫军官曹操反对,他说对付宦官,一个法官就行了却如此转弯抹角,诱导叛变,恐怕能发不能收,天下从此大乱
曹操的明智见解阻挡不住浆糊脑筋,蠢谋开始执行宦官得到消息把何进诱进皇宫砍头袁绍遂率领禁卫军纵火焚烧宫门,攻入皇宫,对宦官作绝种性的屠杀,无论老幼,无论平常行为如何,同死刀下,有些倒霉的年纪较长的洛阳市民,因为没有留胡须的缘故,被误会是宦官,也遭到灾祸
当袁绍攻入皇宫时,宦官张让挟持着新即位的东汉第十三任皇帝刘辩,突围向北逃走,逃到黄河南岸小平津渡口,洛阳追兵赶到,张让投黄河自尽中国第一次宦官时代,到此结束宦官彻底失败,但士大夫的胜利却是悲惨的,董卓的刀子已架到他们的脖子上
据说只有一位宦官,对中国文化有重大贡献,那就是宦官蔡伦发明了纸张从前写字著书,需要用刀刻到竹片上,写到绸缎布帛上竹片太重,绸缎太贵蔡伦改用树皮做原料,制成纸张后,于公元1年奏报给皇帝刘肇,这是中国最早的纸张到了东汉末年,造纸术有长足进步,已有精致的左伯纸出现
五、佛教·道教·黄巾
现在,我们叙述第一次宦官时代中所爆发的黄巾民变它是中国最大的农民暴动之一,跟当时开始鼎盛的两大宗教相结合,反抗暴政
这两大宗教,一是佛教,一是道教
佛教据说于公元1世纪六十年代传入东汉(我们不妨推测,纪元前2世纪张骞通西域时,可能就带了进来,东汉王朝第二任皇帝刘庄曾梦见一个金人有学问的大臣就告诉他,金人是西域(新疆的一个被称为佛的神祗刘庄随即派遣官员蔡愔去西域求佛,那时还没有人知道西域的佛是由天竺(印度传入
蔡愔于公元65年出发,两年后(67年返国,随同他来的有两位外国籍的高僧摄摩腾、竺法兰和白马驮着的佛教经典刘庄特地在首都洛阳东郊建造一座白马寺,招待这两位高憎并安置经典不过事实上,白马到洛阳时,佛教在东汉已经大大地流行,亲王刘英刘庄的弟弟就以奉佛教,举国皆知
道教是纯中国宗教,没有人知道它确实的诞生日子道教跟道家学派有密切关系,老庄哲学的玄虚无为,很容易把人引入一种飘渺幻境道家学派中有一部分人士转变为阴阳家,介乎学派与宗教之间这种以炼丹炼金,求长生不死药的高级巫师,被称为方士,深受历代帝王的欢迎以后方士中又有一部分转变为念咒画符的人物,道教遂在不知不觉中形成
公元2世纪三十年代,方士中一位大亨张道陵集神秘之大成,在四川鹄鸣山修炼他用符咒为人治病祈祷,称太平道追随他的门徒,都要奉献五斗米,所以也称五斗米道张道陵死后,儿子张衡(不是发明地动仪的张衡,只是同名继承张衡死后,儿子张鲁继承张鲁时已到公元2世纪末叶,各地混战,政府因他拥有群众力量,委派他当汉中(陕西汉中郡长(太守但要到300年后的五世纪时,名道士寇谦之出世,才确定道教名称,并确定尊奉李耳(老子为教主、《道德经》为经典、张道陵为先知我们要特别注意,道教跟道家不同,犹如狗跟热狗不同一样
羌战于公元169年被镇压,东汉政府胜利的代价之一是,没有被战争直接波及的中原地区,因军需孔亟,在苛捐杂税和官员贪暴,以及地主剥削重重迫害之下,引起大规模的逃亡和民变逃亡和民变又引起因劳力缺乏而产生的水灾旱灾蝗灾水灾蝗灾又引起农村破产,到处发生人吃人的可怕饥馑政府中宦官跟士大夫正斗争的如火如荼,没有人关心那些在死亡中挣扎的农民农民为了生存,遂逐渐集结在一个标帜黄巾之下,希望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
黄巾标帜下农民运动领袖张角以他的家乡巨鹿(河北宁晋为根据地,供符咒传教,一方面称太平道,一方面又称弥勒佛再世,成为佛道二教的混血儿传教十余年,门徒有数十万人
张角分全国为三十六方,每方一万人,用四句话作政治召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甲子年是公元184年,184年遂成为贫苦农民的盼望各地公共场所,城墙上,城门上都出现甲子字样,人心振奋
甲子前一年(183年年终,张角的门徒马元义潜入首都洛阳,联络宦官作为内应,准备明年日期到时,夺取首都可是如此庞大的组织中不可避免的会有内奸变节分子,另一位门徒唐周,像基督教的犹大一样,向东汉政府告密就在184年一月,马元义被捕,被最残忍的车裂酷刑处死根据口供的牵引,辗转杀了一千多人,并通缉张角
张角仓促间下令起兵,一夜之间,百万以上的农民,掀起暴动他们用黄巾裹头,以分别敌友
184年距羌战平息,仅15年东汉政府用以讨伐羌部落的军队,恰好用以讨伐黄巾那些凉州(河西走廊部队在血腥中成长,强悍善战,没有经过训练的农民们,无法与他们对抗,尤其是张角又恰好病死,失去领导中心于是这一历史性的农民暴动,只支持了11个月,就被分别击溃
然而,这个世界却再也不能恢复以前的原状了凉州部队开始轻视中央政府,大将之一的董卓,当中央征召他到洛阳担任宫廷供应部长(少府时,他不愿放弃军权,拒绝接受偏偏又遇到两个浆糊脑筋何进与袁绍,利用他来胁迫何太后
于是,公元189年,当洛阳追兵在黄河南岸小平津从宦官手中救出皇帝刘辩时,董卓率领大军,适时的赶到,刘辩就在凉州兵团护驾下,返回首都洛阳
时代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