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个专栏,暂定名重返现场,主要讲的文物与古迹,这也是我最近在筹备的一本新书的内容
这一篇讲讲印章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25118.html
从古至今,印章都是中国人身份与权力的象征从春秋战国开始,印章已经开始广泛出现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25118.html
印的材质有玉、金、银、铜,一般为方形到了两汉,官印的材质已经与系在腰间的绶带颜色一起,形成了一套严格的等级制度,即印绶制度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25118.html
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25118.html
根据《东观汉记》《汉旧仪》记载,东汉印绶制度为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25118.html
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25118.html
皇帝,玉玺,黄赤绶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25118.html
诸侯王,金玺綟(苍绿色绶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25118.html
公侯,金印紫绶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25118.html
二千石以上官员(九卿、太守、中郎将等,银印青绶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25118.html
四百石至二千石官员(尚书、长史等,铜印黑绶
二百石至四百石官员(县令、县丞等,铜印黄绶
印的上半部分称为钮,钮的造型各异,常见的有龟钮、鼻钮、覆斗钮等印纽也对应着相应的等级比如龟钮须千石以上官员才能使用
早期印章的作用,一是标明自己的身份,二是封检文书两汉时,纸张尚未普及,文书多用竹木简牍书写,保存和寄送的时候,要用封套套上,再用绳子捆起来,并且在绳子交叉处押上封泥,将印章钤于封泥上这样既方便,又可以防止他人私自拆开
印章的文字为白文篆字,这样盖在封泥上就会呈现出凸起的文字官印的文字为持有者的官职,如偏将军关内侯关中侯除了官印,有些贵族和官员也刻有私印,私印上直接镌刻着持有人的姓名,因此考古发掘中私印的出土,往往能够成为确定墓主人身份的重要依据如南昌海昏侯墓、洛阳曹休墓分别出土了刻有刘贺、曹休字样的私印
汉末,战事频仍,各镇军阀诸侯不受朝廷节制,纷纷自刻官印,自领某职,滥封部下《志·武帝纪》载袁绍曾私刻玉印笼络曹操的场景绍又尝得一玉印,于太祖坐中举向其肘,太祖由是笑而恶焉《英雄记》载,曹操为了安抚割据徐州的吕布,用自家的黄金和紫绶为他制作平东将军印绶为了抑制江东的壮大,曹操也曾经授予丹杨山贼印绶,煽动他们在孙权后方作乱
为了怀柔周边少数民族政权,汉、魏、晋统治者经常赐封这些首领王、侯、君、长等封,并授予印绶,此类印章多用驼钮蛇钮所赐政权不仅有鲜卑、匈奴、羌、氐、滇等,还有海外的倭国(今日本
东汉建武中元二年(公元57年,光武帝曾赐予倭国使者印绶,这枚印章于1784年在日本志贺岛发现,为金印蛇钮,印面刻汉委奴国王五字,该印陈列于日本福冈市博物馆时期,魏明帝又下诏封邪马台国女王卑弥呼为亲魏倭王,授予金印紫绶,并派带方太守弓遵为使,将印绶送往倭国
延伸阅读
偏将军印章
东汉金质,龟钮,纵横各2.4厘米、通高2厘米、重108.9克,印面刻偏将军印章五字1982年由挑粪工刘定权在重庆市江北区嘉陵江边发现,现藏于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为该馆镇馆之宝
偏将军其名源于先秦王莽时,置偏将军百二十五人,位在大将军之下,用以镇压四方民变东汉沿袭了这一军职从金印的材质可以看出,东汉偏将军地位颇高《志·关羽传》载,关羽在下邳归降曹操后,曹操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志·周瑜传》载,周瑜逐走曹仁,攻克江陵后,孙权拜瑜偏将军,领南郡太守此外,赵云、马超、张郃、于禁、徐晃、姜维等名将都曾任偏将军一职,而且多是在立功后册封
后汉时期的偏将军印章在全国多有发现,但材质不一,重庆发现的这枚是目前所见唯一一枚金印,而在湖北宜都一座吴墓中出土了一枚银质龟钮偏将军印章,在江苏溧阳则出土了一枚铜质龟纽偏将军印章,可见,随着汉末滥封军职,偏将军的含金量也在逐渐下降
关内侯印
东汉金质,龟钮,边长2.4厘米,通高2.1厘米,印面刻关内侯印四字,1976年出土于山东省新泰市东石莱镇,现藏于山东博物馆
关内侯始于秦商鞅变法商鞅制二十等爵位,关内侯为十九等,仅次于彻侯两汉沿用,并增设王爵汉武帝时,为避刘彻讳,改彻侯为列侯列侯有封地,根据封地大小又有县侯、乡侯、亭侯只分关内侯则仅有名,无封地,一般作为对立有军功将领的奖励卫青、李敢、陈汤、苏武等西汉名将均曾受此爵
东汉时期,由于征辟、察举等制度基本上垄断了官吏选拔权,二十等爵制走向式微,除列侯、关内侯两级外,其余的几乎名存实亡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曹操废除二十等爵制,改为六等爵位仅保留列侯、关内侯,新置名侯爵十八级(金印紫绶、关中侯爵十七级(金印紫绶、关内外侯十六级(铜印龟纽墨绶、五大夫十五级(铜印环纽墨绶,作为赏赐军功之用,不食租裴松之称今之虚封盖自此始
出土所见的两汉关内侯印还有多枚,如湖北云梦出土的金质龟钮关内侯印(湖北省博物馆藏、甘古浪出土的铜质龟钮关内侯印(古浪博物馆藏另在河南沁阳、河北邯郸还出土有魏晋时期的关中侯印
魏归义氐侯印
魏金质,驼钮,边长2.25厘米,通高2.5厘米,重97.5克,印面刻魏归义氐侯五字,甘省西和县出土,现藏于甘省博物馆
归义一词最早出自《史记·滑稽列传》,意为慕义归化,是中原朝廷对边藩归附行为的懿美之词
汉魏晋时期,甘东南部一带为武都、阴平二郡,是羌、氐等少数民族聚集的地方《魏略·西戎传》载氐人有王,所由来久矣时期,氐人处于魏蜀之间,是两国争夺笼络的对象《志·文帝纪》有氐王杨朴归附魏国的记载武都氐王杨仆率众人内附,居汉阳郡,这枚魏归义氐侯金印很可能是曹丕对杨朴归附行为的赏赐
同样在甘省西和县,还出土了金质驼钮晋归义氐王印,可见入晋之后,氐人首领由侯升王,地位大为提升,势力也更为强大此后的东晋十六国时期,氐人曾建立成汉、前秦、后凉、仇池等政权
< style"border-style solid;border-color rgba(0, 0, 0, 0.0980392);margin 0px;padding 0px;text-align justify;color rgb(51, 51, 51);text-transform none;text-indent 0px;letter-spacing 0.48px;font-size 17px;font-style normal;font-variant normal;font-weight 400;text-decoration none;word-spacing 0px;border-right-width 0px;border-bottom-width 0px;border-left-width 0px;white-space normal;max-width 100%;box-sizing border-box;orphans 2;transform scale(1, 0.5);transform-origin 0px 0px 0px;-kit-text-stroke-width 0px;overflow-wrap break-word;" />
成长
作家、编剧、书评人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现为北京市作家协会会员、北京影视艺术学会会员、稻诚及所城市书店合伙人曾获北京新闻奖、全国晚报文化好新闻奖出版作品《列族的纷争豪门世家的政治博弈》《群雄逐鹿彩绘三国演义》,制作音频课程《少年中国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