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的腊月年事

评论字数 2662阅读模式

农历的十二月又称为腊月(也称蜡月)所谓腊,本为岁终的祭名因腊月临近过年,此月最为繁忙《红楼梦》第五十三回写道当下已是腊月,离年日近,王夫人和凤姐置办年事

又有清代曲子《十二景》腊月里,整一年;封印后,官事完房与祭灶,多忙乱,百般样子东西买得全贴门神,挂对联,纸马香锞神前献 此曲与贾府的年事倒有几分相近之处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32963.html

一、腊八粥与香芋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32963.html

一进腊月便开始有了年味,到了腊月初八便有吃腊八粥的风俗这一天本是释迦牟尼成道日,佛的人家煮粥供奉吃腊八粥、馈赠亲友,此风俗源远流长,到现在还有些地方延续着《意绵绵静日玉生香》一回,宝玉因怕黛玉午睡停住了食,就口诌了个黛山林子洞小耗子精偷香芋煮腊八粥的故事取笑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32963.html

腊八粥里到底有哪些食材呢?《东京梦华录》中只说以果子杂料煮粥而食也,《燕京岁时记》则记载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江豆、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并香芋的踪影,与宝玉说的五种果品(红枣、栗子、落花生、菱角、香芋)略有出入宝玉口中的香芋,俗称地栗子,清谢墉《食味杂咏》载香芋腊蔓生,味甘淡,别有一种香气,可供茶料,故名香芋苏松人家尚之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32963.html

宝玉的笑话讲得诙谐,用谐音说明此香玉非彼香芋林黛玉身上有异香,倒是暗合了香芋的别有香气更兼说笑话的初衷是为了替黛玉解闷,不使其饱食午睡,也算是用心良苦了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32963.html

二、打宗祠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32963.html

关于打,旧时也叫掸尘,贾府是世族大家,屋子、器物繁多,打是个大工程五十三回写了打宗祠的情景且说贾珍这边开了宗祠,着人打,收拾供器神主,又打上房,以备悬供遗真影像,此时宁荣二府内外上下,皆是忙忙碌碌因在厅上看着小厮们抬围屏,擦抹几案、金银供器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32963.html

宗祠里除了要打卫生,还要供奉祖宗牌位,悬挂祖宗的画像,供奉神主,为过年的祭祀活动做好一切准备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32963.html

三、贴对联,挂对联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32963.html

第五十三回写道已到了腊月二十九日了,各‘色’齐备,两府中都换了门神、联对、挂牌,新油了桃符,焕然一新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32963.html

换门神即在大门口贴了新门神,换去了去年用旧了的有关换门神的风俗由来已久,旧时人们都将其神像贴于门上,用以驱邪辟鬼,卫家宅,保平安,助功利,降吉祥等,门神是民间最受人们欢迎的保护神之一

那门神到底是什么神呢?颇有争议《燕京岁时记》云门神皆甲胄执戈,悬弧佩剑,谓神荼、郁垒,曰秦琼、敬德,其实皆非也,但谓之门神可矣

不知贾府大门上贴的是哪位神道呢?

除了换门神,还要换对联、挂牌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明清盛行贴春联,拥有一众门客的贾府,自然不必去买对联张贴悬桃符的旧俗几乎失传,清代所言桃符已成了春联的古语

贾府既已换了对联,为何还有新油了桃符之语呢?据邓云乡先生在《红楼风俗谭》中解释,在《红楼梦》的时代,像贾府这样的豪门贵族,有不少对联都是木质的,因此过年前要重新油一遍见新,这就是所谓的新油了桃符

四、押岁锞子与荷包

第五十三回,丫鬟捧了一茶盘押岁锞子交给尤氏尤氏看完,又交代,把银锞子也要快快的制作好交进来这里的金银锞子专为过年打造,也是押岁钱的一种

押岁,取压岁压祟(鬼怪)之意,中国年俗,寓意辟邪驱鬼,庇佑平安金银锞子,就是用黄金白银制作的不同款式的货币有梅花式的、海棠式的、笔锭如意的、八宝联春等因为有各种样式,恐怕还有些附加价值,有点类似于我们今天的纪念币

每个锞子有多重呢?一般是一两五十三回里称 前儿那一包碎金子共是一百五十三两六钱七分,共总倾了二百二十个锞子由此可以算出来,一个重七钱根据当时的黄金、白银兑换率换算,一个七钱重的小金锞子约合八九两白银

金银锞子一般装在荷包里荷包是清代满人重要标志之一,早在八旗军队进关之前就流行了而过年送荷包的规矩从皇帝起,每至元旦,凡内廷行走之王公大臣,以及御前侍卫等,均赏八宝荷包,悬于胸前(《燕京岁时记》)由此成为风尚

五十三回写道北府王爷送了对联、荷包来了王爷以荷包送礼,表示岁时吉祥,这是当时的王府模仿皇帝赏赐王公大臣的制度按说这是难得的体面,可是贾珍的反却很是奇怪,命贾蓉出去款待,只说我不在家这又是为何呢?原来,贾珍自恃富贵,瞧不起那些世袭的穷官,生怕来人是王爷派来打秋风的,倒不如躲了省心

贾珍所虑的也是,毕竟荷包是玩意儿,并不值钱贾府过年的时候也要散了押岁钱并荷包金银锞等物赏赐两府男女、小厮、丫鬟第四十二回,刘姥姥二进荣国府,临走时,贾母的赏赐中就有两个荷包,里面装了两个笔锭如意锞子鸳鸯与刘姥姥开玩笑,说自己要将银锞子拿去,只将荷包留给刘姥姥看刘姥姥以为真,鸳鸯这才不逗她,告诉刘姥姥自己有好多

这两个荷包,鸳鸯特意嘱咐刘姥姥,让留着年下给小孩子压岁用银锞子虽不如金的值钱,但是对于刘姥姥这样的贫苦人家来说,也算价值不菲了刘姥姥,只怕不舍得将这两个银锞子随手给了板儿、青儿做押岁钱吧?

五、封印与放学

所谓封印,指的是官府放假,暂停办公,不再用印封印之日由钦天监从十九、二十、二十一、二十四这四天里选择吉期官府封印后,塾师解馆放学,儿童欢度新年那时的寒假有多长呢?《春明采风志》中云放年学,私塾封印放学,至明年开印上学,专馆则除夕、上元各放数日而已看来当时学中、专馆放假的情况还是有区别的,学中的假期似乎更长一些

宝玉、贾环、贾兰都在家塾读书,他们放了学各自玩什么呢?宝玉自不必说,有姐姐妹妹一众人陪着,贾兰那样勤谨,又有母亲李纨的督促,想必即使放假在家,还是独自用功的

至于贾环,文中第二十回写道彼时正月内,学房中放年学,闺阁中忌针黹,却都是闲时因贾环也过来顽正遇见宝钗、香菱、莺儿三个赶围棋作耍,贾环见了也要顽却不料,他的加入,引发了一场风波贾环的无赖与酸辛,可厌又可怜

不但贾府的少爷,按规矩,梨香院学戏的小戏子们也要放假的可是因为是家戏,虽放了假,却并不得自由,还要随时待命听召唤第五十四回,贾母听戏,原本已经请了戏班,可是贾母听腻了,要听清淡的,便将自家唱戏的女孩子们传来一时,梨香院的教习带了文官等十二人从游廊角门出来贾母对她们说大正月里,你师父也不放你们出来逛逛你们如今唱什么?才刚八出‘八义’闹得我头疼,咱们清淡些好于是叫芳官唱了一出寻梦,叫葵官唱一出惠明下书

小戏子们平日里练功已然辛苦,好不容易放了假,还要随传随到,也真是十分不易了

至于置办年货,贾府有的是买办,不消细说

除此以外,领恩赏银,乌进孝交租子,贾珍给族中子侄发放年货,内外上下,皆是忙忙碌碌,腊月的忙碌,不可胜数这是过年的前奏,也是贾府豪门贵戚的气派过年的准备工作已经如此繁复冗杂,贾府的新年又该是怎样的如火如荼呢?

天寒松子落,腊月茗花开一卷《红楼》在案,一杯香茗在手,看《红楼梦》里的腊月,贾府的年事,就这样在岁月的茗花里漂浮

作者杜若

《红楼梦》里的腊月年事

微信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weinxin
我的微信
四大名著QQ群: 696280552
weinxin
我的公众号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评论审核已启用。您的评论可能需要一段时间后才能被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