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透”的黄庭坚,原来是个“宝藏男孩”

评论字数 3207阅读模式

一直以来,对于中国古诗这一块,唐诗在我的心中是绝对是占据着佼佼者的地位,不是说其他朝代的诗不够好,而是唐诗出现的时机太妙,已然抢占先机,以至于让其他朝代的诗歌有些黯然失色

例如一提起自古就有的思乡思亲主题,我脑袋里首先想起的是唐朝诗人王维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而不是黄庭坚的五更归梦三百里,一日思亲十二时,前者作品传唱度很高,而对于后者,我知之甚少,所以才会借着这次机会选择去读他的作品,却没想到原来黄庭坚是个宝藏男孩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34175.html

在此之前,我一直奉行而且屡试不爽的读书经验是利用作者与他的作品之间的联系,将二者作为对立的镜子互相参照,以加深阅读体验因为在我看来,一个人与他的作品是有着联系的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34175.html

作者将所想所思所感全部铺陈于纸笔之上,我们不仅能透过文字感受到作者为人心性,也能通过作者的品性推测文本内容和情感一二但通过这次阅读,我不得不说的是,黄庭坚简直是个bug,他真的不是一个很容易被看透的人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34175.html

就拿他的古诗来说,用典居多便罢了,用的典故还时常没有多大联系,粗看觉得这些诗句简直是无理拼凑而得,但细读却觉得甚是有理,不少句子简直妙不可言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34175.html

多说无益,不如通过一些比较有意思的文本来说说黄庭坚有多看不透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34175.html

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34175.html

第一首《次韵雨丝云鹤二首》之一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34175.html

烟云杳霭合中稀,雾雨空濛密更微园客茧丝抽万绪,蛛蝥网面罩群飞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34175.html

风光错综天经纬,草木文章帝杼机愿染朝霞成五色,为君王补坐朝衣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34175.html

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34175.html

从标题看,我们大概推测一下,此诗是写雨丝了,果然,开篇两句写雨丝之密微,但有多密和微呢?于是作者将其比喻成茧丝那样微密,千头万绪一般,密布空中,又如同蛛丝那样密,能笼罩万物

若是茧丝还能理解,但蛛网这个比喻用的太妙了,一般人说雨之细密,往往都是天街小雨润如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此类,重在强调声音之静,强调人的主观感受,但黄庭坚却将这种感受实物化,让读者一读,脑子里仿佛想的不是雨丝,而是这漫天密布的就是蛛丝茧丝

用茧丝蛛丝的特点极力写出雨丝的细密,给人强烈的直观感受这种喻体选择并不是随意拈来的,而是为后面的诗句做铺垫的

既然实化为丝了,那便让它成为这天地之间的经纬之线吧!这天地草木皆为天帝织出的锦绣纹章紧接着化用杜牧的诗句平生五色线,愿补舜衣裳以此寄托忠君爱国的思想

为什么要说看不透呢?因为黄庭坚实在是思想太过跳脱,即便是写雨这种旧题材,他也能凭借自己天马行空的想象和一连串的比喻写出新意来,不读到最后,你永远没法知晓他到底要表达什么

就好比这首诗,写雨丝最后写到了忠君爱国,让人粗看时觉得匪夷所思,但细读分析下来无论是逻辑还是喻体的选择完全没毛病,整个都是有条理的,让人不得不佩服他的构思之奇巧

第二首《池口风雨留三日》

孤城三日风吹雨,小市人家只菜蔬水远山长双属玉,身闲心苦一舂锄

翁从庞舍来收网,我适临渊不羡鱼俯仰之间已陈迹,暮窗归了读残书

这首诗其实比较好读,大概是因着孟浩然这句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太过出名的缘故,能让人一下子就知道他想表达的是不求仕进,自甘淡泊的心境但值得一提的是他的用语奇特

在此之前表达淡泊心境的人不是没有,例如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荣绊此身这种直接抒发自己情感的诗句而黄庭坚非要反用他人诗句,反古人之意而用之,由渔翁收网如此平常的小事一下子联想到鱼,继而联想到前人诗句,然后反用诗句,表达自己的追求淡泊宁静的心境

当然,这种从生活平常的小事而引发无限遐想而写成诗的不是没有,但我认为黄庭坚胜在点化陈腐以为新这种带有丝丝禅意的巧思,不仅仅是因天时地利人和偶然得来的灵感所致,更是因为作者有着深厚的文学底蕴,以饱读诗书为基础,才敢用才能用

第三首《寄黄几复》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这是他比较著名的写给朋友的诗,也是个人最喜欢的诗,因为读的时候总会想起自己好久没见的朋友,虽然没有十年未见这么夸张,但这些诗句像有魔力一般,总能戳到人心窝子里,引起共鸣

自古以来,怀念朋友,感慨情谊深厚的诗句从不曾少,例如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将无形的友谊化为千尺的深潭,生动形象地表达自己与汪伦之间的深厚情谊

又是王勃那句著名诗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将这份真挚友谊不畏惧时空的限制直接豁达地抒发出来;又是王维那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充满了依依不舍和离别时的悲壮

如果说,我不曾读过黄庭坚,许我认为古人表达友谊的方式大概全是直抒胸臆了,有些句子确实很动人,但在我看来却不及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的万分之一这一句全是用名词意象而成

这些单个的名词意象看似没有联系,但连在一起却组成一些破碎片段,例如读前一句桃李春风一杯酒,一读完脑海里就浮现这样的场景彼时正是春光无限好的日子,他们聚在桃树李树下,风一吹,那些白的粉的花纷纷扬扬落下来,他们喝着酒,高声讨论着,哪怕是醉在桃溪野,也毫不在意

他们都也曾是鲜衣怒马少年郎,有着远大抱负,畅想未来但前句表现的乐景有多美好,接下来的江湖夜雨十年灯此等哀景就有多残忍可转念想想,就算如今他们各自天涯又如何?对着孤灯听着夜雨也能在心中挂念彼此

他们之间深厚友谊并不因时空限制而减弱,反而加深情谊,彼此更加惺惺相惜这一句,我想着重点说一说一杯酒,个人认为这里的一用得太妙,既将一杯酒的实物意象明确地呈现在人眼前,可又让人知道这里并非单指一杯酒,而是虚数,这使他们酒宴中杯酒言欢的场景跃然纸上,将当时年少意气风发的样子描绘得淋漓尽致

再就是十年灯,个人认为,这个灯的意象,在夜雨这个充满离愁别绪的环境里,是一种光明的在黑夜里给彼此力量的象征年少时的相识相知,双方都知道彼此的抱负与志向

即便是已然各自天涯,已十年,但是每当夜深人静,尤其是下着雨的时候,点上这盏灯,念起友人,昔日彼此交谈鼓励的场景历历在目,连带着灯所发出的光也能驱散自己对于未来的迷茫和不确定,更加强调了这份友谊的重量,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

其实这个文本也用了很多典故,例如第一句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这里着重说一下寄雁传书的典故,因为不走寻常路的黄庭坚并非像旁人一样直接运用,而是反用,点铁成金

即便是旧典故中也能写出新意将主动权交给雁,让它来说不好意思,不可以,而它的拒绝是因为路途太过遥远,这一下子就把这个空间的距离之远拉长了,比传统用法更加突出距离之遥远,多了一层因太远而无法通而生的无奈

第四首《浣溪沙》

新妇滩头眉黛愁,女儿浦口眼波秋,惊鱼错认月沈钩

青箬笠前无限事,绿蓑衣底一时休,斜风吹雨转船头

这首词最妙之处在于这一句新妇滩头眉黛愁,女儿浦口眼波秋他借用女性容貌的意象来模山范水,将山水描写的活灵活现,实在是奇!像我这种在身居内地,不知道何为滩头、浦口的人,看到这个比喻,也能在头脑中有所想象

这种喻体的选择看似毫无章法,让人莫名其妙,但实际细读起来,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让人不得不佩服黄庭坚的脑洞之大!想法之奇!而且最后一句在斜风吹雨中转船头又有着异样的趣味,让人感受到他的无畏

综合他的诗词起来再想想,他之所以让人看不透,之所以总是能在同样平凡的事物中写出不凡和美感,是因为他对自身不俗的要求

在那个时代,大多数的宋人将陶渊明的闲适自然作为理想,同时又实打实地对杜甫的艺术形式和手法进行学习其实这两者是有冲突的,一个是归隐做自己,一个是出世有作为这一点在黄庭坚的身上尤其明显

挑开他随俗从众的外表,其实内里是崇高脱俗的,一方面他赞同和欣赏陶渊明的归隐,追求闲适平淡的田园生活,志在做一个不受外界干扰的高尚之士,另一方面他又关注着时事,对新法主张择善而从,关心民生百态,体会民间疾苦

他超世而不避世的态度,尤其是那种既坚持节操又超脱放达的处世哲学,追求的处俗而不俗,入世而超然的人生境界,哪怕时至今日,仍然有学习和借鉴的价值,大概是哪怕世界纷纷扰扰嘈杂不堪,我自岿然不动,守住自己内心的一方净土这种感觉吧

作者章鱼不爱吃丸子

看不透的黄庭坚,原来是个宝藏男孩

微信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weinxin
我的微信
四大名著QQ群: 696280552
weinxin
我的公众号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评论审核已启用。您的评论可能需要一段时间后才能被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