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红楼梦》里的三杯茶,看贵族贾府的规矩礼仪与养生之道

评论字数 3060阅读模式

俗语说每日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无论古今,茶在我们的生活中,都是不能缺少的一件大事古代男女结亲,男方要下茶礼家里来客,主人家要恭恭敬敬地递上好茶在历史上,中国的茶叶更是长期作为商品,出口到各国

作为描述古代贵族生活的人情小说《红楼梦》,自然少不了茶作为生活中最常见的待客之物,茶在红楼梦里承担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可以说是贯穿红楼梦始终的一个道具实际上,小小的一杯茶,也见证着贾府的百年繁华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34339.html

一杯漱口茶,体现贾府极为讲究的养生之道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34339.html

说到红楼梦里的茶,相很多读者对黛玉进贾府一回喝茶的情节记忆犹新黛玉刚到不久,贾府的下人们,早早地就已摆了茶果上来,熙凤亲为捧茶捧果随后黛玉到了王夫人房里,本房内的丫鬟忙捧上茶来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34339.html

这皆是贾府待客的规矩,初到外祖母家的黛玉,是尊贵的客人,到了每一房,主人自然都要奉茶的,这并无不妥之处,唯一的细节是在大舅母邢夫人处,并未有丫鬟捧茶,两个舅母的区别立现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34339.html

令黛玉有些诧异的,是贾母传晚饭时的那顿茶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34339.html

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34339.html

当日林如海教女以惜福养身,云饭后务待饭粒咽尽,过一时再吃茶,方不伤脾胃今黛玉见了这里许多事情不合家中之式,不得不随的,少不得一一改过来,因而接了茶早见人又捧过漱盂来,黛玉也照样漱了口盥手毕,又捧上茶来,这方是吃的茶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34339.html

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34339.html

由此可知,黛玉在自家时,没有饭后以茶漱口的规矩,也不是饭后立即饮茶,这是出于养生的考虑,但贾府的规矩,却是吃罢饭,就先要以茶漱口,然后才是吃的茶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34339.html

这一碗漱口茶,就能看出贾府规矩因为除了这一处,后文还有多次写到贾府之人以茶漱口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34339.html

二十八回里,宝玉在王夫人处吃饭,写到一时吃过饭,宝玉一则怕贾母记挂,二则也记挂着林黛玉,忙忙的要茶漱口五十四回,贾府元宵节,有说着,已经撤去残席,外面另设上各种精致小菜大家随便随意吃了些,用过漱口茶,方散

余者十四回、三十一回、六十二回、六十七回等回,均有提及贾府之人以茶漱口的规矩

由此可知,饭后以茶漱口是贾府由来已久的规矩,黛玉初到贾府,第一顿饭就学到了这个规矩,入乡随俗,不得不改过来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饭后要用茶漱口呢?这个规矩有什么讲究吗?还真有讲究

北宋文学家苏轼在《漱茶说》里记载每食已,辄以浓茶漱口,烦腻既去而脾胃自清凡肉之在齿间者,得茶涤之,乃尽消缩,不觉脱去,不烦刺挑也而齿性袋子便苦,缘此渐坚密,蠹毒自去矣

明代医学家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里也记载惟饮食后浓茶漱口,既去烦腻而脾胃不知,且若能坚齿消蠹,深得饮茶之妙

从这两段资料中,我们能得出漱口茶的三大好处一则以茶漱口,可以清除口腔内饭菜残渣,清新口腔二则茶叶含氟量高,以茶漱口,能坚固牙齿,防止蛀牙三则可以保护脾胃

由此可知,贾府的漱口茶,绝不仅仅是漱口,里面是包含了养生之道的我们现在常说饭前洗手,饭后漱口,也是基于这个道理,即不让细菌滋生,保持口腔和脾胃健康舒适

同时,古代不像我们现在刷牙很方便,以茶漱口也能起到刷牙的效果,可以消灭细菌,去除口臭,防止口腔溃疡、牙周炎、牙龈出血等牙病可见贾府这样的贵族,不仅注重卫生,更是深谙养生之道

一杯敬上茶,体现贾府传承百年的家族规矩

俗语说,酒满敬人,茶满欺人在古代,富贵之家招待客人长辈,对于茶有着非常高的讲究,酒可以斟满,但茶不可以,需要不停添换,这才是待客之道

我们看古装影视剧,都有这样的桥段,家里来客,要赶紧上茶,但如果想下逐客令,但又不好说,也是让下人倒茶,但意义却完全不同,一个是迎一个是送,这里面的规矩,拿捏不好,便会惹人笑话

红楼梦里的贾府,是国公府,且传承了近百年,对于来客敬茶和府内晚辈对长辈敬茶,都是极为讲究的,这体现了贾府传承百年的家族规矩和宴饮礼仪

三十三回,忠顺王府的长史官来贾府兴师问罪,贾政急走出来看时,却是忠顺府长史官,忙接进厅上坐了献茶这是写贾府待客之茶,即便贾府跟忠顺王府素无往来,但登门即是客,还是要恭恭敬敬地上茶

贾府写到更多的是家族内部晚辈对长辈、奴对主的敬茶贾母带刘姥姥去黛玉的潇湘馆时,在贾府寄居多年的林妹妹,早已深谙贾府规矩

林黛玉亲自用小茶盘捧了一盖碗茶来奉与贾母王夫人道我们不吃茶,姑娘不用倒了林黛玉听说,便命丫头把自己窗下常坐的一张椅子挪到下首王夫人坐了

很多人说黛玉不食人间烟火,不懂人情世故,未免小看了我们出身高贵的林妹妹,她初次入贾府,一言一行都展现着大家闺秀的风度,这一次贾母、王夫人等人到她的住所小坐,她岂能失了礼节?

在贾母、王夫人面前,黛玉是晚辈,自然要亲自奉茶,才更体现其良好的教养,给长辈留下知书达理的好印象其他人等,也自然有紫鹃、雪雁招待,并不会厚此薄彼

五十三回,贾府祭祖之后,宁府留下贾母喝茶,有这样一段文字尤氏用茶盘亲捧茶与贾母,蓉妻捧与众老祖母,然後尤氏又捧与邢夫人等,蓉妻又捧与众姊妹凤姐李纨等只在地下伺候茶毕,邢夫人等便先起身来侍贾母

这一段描写,尤其能看出贾府在敬茶上的规矩,尤氏按辈分,属于贾母的侄孙媳妇,同时又是宁国府的女主人,贾母的茶自然要由她来亲捧,紧随贾母,则是邢夫人等其他老祖母,自然是宁府下一代女主人,也就是贾蓉的妻子来捧茶

从敬茶的细节中,我们可以看出,贾府的男性子孙虽然个个不务正业,不学无术,甚至贾府也正日薄西山,但正是刘姥姥说的,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虽然贾府大不如前,但其传承百年的老规矩,重要场合的礼仪,是一点也错不得的,这就是我们说的贵族气质,是骨子里流淌着的规矩

一杯消食茶,体现贾府宴饮之余的保养之法

前文说黛玉在家时喝茶的规矩,是饭后过一时再吃茶,到贾府后,却是饭后立即就要吃茶的,这茶大约有两个作用,一则是解渴去腻,一则就是有助消化,也就是消食的作用了

刘姥姥二进贾府一回,贾母带她去栊翠庵品茶,这一回也是红楼之中,比较详细写茶道的一回,不仅写到了茶水,更写到了茶叶、茶具等很多人不懂贾母为何不喝六安茶,而喝老君眉

原因其实很好理解,贾母等人此前刚吃过宴席,而六安茶属于绿茶,饭后饮用容易消化不良闹肚子,而如果是吃红茶和乌龙茶,则可以消食解腻由此可知,贾母吃老君眉,是把其当成消食茶来吃的,可知贾母深谙保养之法

贾宝玉生日夜宴一回,林之孝家的来查房,亦有一段关于喝茶的讲究

宝玉忙笑道今儿因吃了面怕停住食,所以多顽一会子林之孝家的又向袭人等笑说该沏些个普洱茶吃袭人晴雯二人忙笑说沏了一盄子女儿茶,已经吃过两碗了大娘也尝一碗,都是现成的说着,晴雯便倒了一碗来

资料记载,普洱茶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周朝就已出现,主要产于云南的西双版纳、临沧、普洱等地,故名,《本草纲目拾遗》里也记载普洱茶清香独绝也,醒酒第一,消食化痰,清胃生津,功力尤大也

由此可知,林之孝家的虽然是仆人,但作为有头脸的管家,经常在主子跟前伺候,自然也是懂得以茶养生之道的,她听闻宝玉吃了面怕不消化,于是就建议吃普洱茶,可知这普洱茶亦有消食之功效

连贾府的下人都懂的饭后以消食茶保养身体,更不用说贾府的主子阶层了,自然也都是深谙保养之法的

贾府元宵夜宴,贾母饿了要吃些东西,王熙凤说了鸭子肉粥和红枣粳米粥,贾母都不满意,因为一个油腻一个甜,并不适合吃了就睡的夜里饮用,最后吃了杏仁茶,可知贾母有多注重养生

综上,贾府的不同的三杯茶里,却有不同的讲究,漱口茶体现贾府的贵族气质,养生之道;敬上茶体现贾府传承百年的家族规矩和待客之道;消食茶则更能看出贾府上下人等对于饭后身体保养的重视与熟稔

这些日常生活中的细节,乍看没什么,却也正因它早已成为贾府日常习惯,则更能说明贾府富贵繁华之长久,这是低调的奢华,是高贵的气质,是早已流淌在骨子里的规矩

作者夕四少,为你讲述不一样的名著故事

从《红楼梦》里的三杯茶,看贵族贾府的规矩礼仪与养生之道

微信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weinxin
我的微信
四大名著QQ群: 696280552
weinxin
我的公众号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评论审核已启用。您的评论可能需要一段时间后才能被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