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似乎很喜欢十二这个数字,钗要十二支,曲要十二首,就是拟菊花题目也要十二题然而他却只给薛宝琴的怀古诗只安排了十首,这不免让人猜想,虽然这十首诗没有谜底,但细细读来,似乎却影射着十位红楼人物
一、赤壁怀古多姑娘(灯姑娘)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34865.html
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34865.html
赤壁沉埋水不流,徒留名姓载空舟喧阗一炬悲风冷,无限英魂在内游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34865.html
>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34865.html
书中后文提到的灯姑娘,应该就是和贾琏厮混的多姑娘我们都知道贾府家下人多有被主子改了名字的,这灯姑娘也不例外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34865.html
这灯姑娘是个风流且不风流的人物长的好看,心里聪明,却让人配给了多浑虫这样一个混人她的心许正如婚后出轨的潘金莲,不服自己的命运,却无力改变什么,只好把自己最最骄傲的心藏起来于是乎便开始拷问各路英才,而贾琏也是其中一个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34865.html
她也有不风流的时候,在贾宝玉看望被逐出的晴雯时,恰好被她撞见当时人人都认为晴雯是行动不检点而被逐的,只有她相了他们的清白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34865.html
这灯姑娘正如这首诗文中所说的,将自己的好都埋藏在心里,将心有不甘演化成风流成性,在人间作乐至于无限英雄,不正好说的是灯姑娘周围那些相好之人吗?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34865.html
而且此《赤壁怀古》一首,谜底便是走马灯,正映射了灯姑娘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34865.html
二、交趾怀古平儿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34865.html
铜铸金镛振纪纲,声传海外播戎羌
马援自是功劳大,铁笛无烦说子房
>
提到振纪纲,播戎羌第一想到的便是管理贾府秩序的凤姐,从凤姐在宁国府料理的一个月就可看出其雷厉风行,而在她身边历练多年的平儿也一点都不逊色于凤姐
平儿的能力在虾须镯和茯苓霜两件事中有充分体现,她不仅正了纲纪,让人服,更是思虑周全,顾了大局
李纨曾给平儿一句评语有个唐僧取经,就有个白马驮着他;有个刘智远打天下,就有个瓜精来送盔甲;有了个凤丫头,就有个你!你就是你奶奶的一把总钥匙
李纨给平儿的评语中,可以看出,凤姐之所以能够将贾府管理的井井有条,多亏有平儿她既能够让凤姐管理中的条例得以执行,又能够给这种管理的严苛带来些人情味平儿的功劳之大,如同马援一般,自然而然的便显现出来了
三、钟山怀古芳官
名利何曾绊汝身,无端被诏出凡尘
牵连大抵难休绝,莫怨他人嘲笑频
>
且抛开诗中所指的历史不讲,红楼书中有谁是无端被诏出凡尘的呢?恐怕只有芳官了
众戏子在梨香院时,书中并未着重写到芳官,直到这十二个戏子都被分配到大观园后,才开始有芳官的正面出场
芳官本人虽是戏子出身,却比旁人更高傲些比如她在没有袭人等大丫鬟的照顾之下,就敢对柳家的做出能让五儿进大观园的承诺;比如她不想吃饭时,就让柳家的单独做些饭菜给她,而她还有所挑拣;比如当她面对赵姨娘这样有半个主子身份的人时,竟然能够说出梅香拜把子都是奴几这样不知天多高的话这些都是她的骄傲和张扬的体现
芳官为何这样敢视他人为无物?一半是她的性格的缘故,另一边恐怕就是她自觉在宝玉身边的缘故了
然而这些所谓的特权从未真正是芳官自己的特权,就如同司琪被撵时,她身上那些昔日身为副小姐的特权都消失了一样当抄检大观园后,王夫人将芳官等人逐出大观园时,芳官的那些昔日里所有的张扬也随之消失了
王夫人将芳官等人视作妖精,是她们带累坏了宝玉然而,芳官却从未勾引过贾宝玉之后芳官的出家为尼,不就正应了那句无端被诏出凡尘了
因为芳官等人被逐出大观园是在抄检大观园之后,又是在贾府想要裁剪人员之时,这时候被驱逐,与其说是芳官的性格所致,倒不如说是前面两条原因所致
她不是第一个被牵连的人,也不是最后一个
四、淮阴怀古刘姥姥
壮士须防恶犬欺,三齐位定盖棺时
寄言世俗休轻鄙,一饭之恩死也知
>
为何说此首指的是刘姥姥,原因主要是最后一句一饭之恩
在书中得到过一饭之恩的当属刘姥姥了在刘姥姥一进荣国府时,凤姐曾问她是否用了饭,因知她未曾吃饭,便让人备了一桌客人的饭菜让她和板儿吃
这也是凤姐唯一一次自掏腰包请这位老妇人刘姥姥最后为报答,可谓是散尽千金,才救出巧姐
刘姥姥虽曾千方百计从贾府讨生活,却从未轻易让人欺负了比如二进荣国府时,鸳鸯和凤姐拿刘姥姥当了笑料,刘姥姥虽也配合,却在事后也让她们知道其实她自己心里是明白的
有言道风水轮流转,今日富贵贫穷,明日却不一定是什么样子鸳鸯凤姐等人在自己处富贵中时仍能够真心对刘姥姥这样一个乡野老妇,实属不易
她们在对刘姥姥好时,从未期盼刘姥姥能够报答她们什么然而世事无常,当贾家落败时,人人避之不及,也只有刘姥姥事事都惦念着了
五、广陵怀古尤三姐
蝉噪鸦栖转眼过,隋堤风景近如何只缘占尽风流,惹得纷纷口舌多
>
从此诗表面意思来看前两句那些多情流转的蝉鸦,对她来说都一如过眼云烟,且看这两岸的风景如今变了模样,和以往大不相同这不正是说的尤三姐吗?
尤三姐在贾琏撞破她与贾珍的事后,顿觉羞愧,由羞转为怒在表明心意,发誓嫁给柳二郎后,她竟从衣着饮食,到言谈举止都变了一个模样只一心做好女子本分,等着柳二郎
可谁料,当柳二郎得知她是宁国府的小姨子时,竟改变了心意,强行将作为定礼的鸳鸯剑要回只因为他认为这宁国府中,怕是只有门前的石狮子是干净的
尤三姐虽然起初时行为不端,之后确实是一心改过的最后却只因宁国府的名声不好,使得她身上仍沾着这风流二字,才让柳二郎对其避之不及,这岂不是口舌纷纷的缘故
六、桃叶渡怀古彩云
衰草闲花映浅池,桃枝桃叶总分离六朝梁栋多如许,小照空悬壁上题
>
在第六十一回宝玉瞒脏平儿行权之后,彩云将平安无事的好消息告诉了赵姨娘和贾环赵姨娘见事情过去,牵连不得他们,心中自然高兴,然而贾环却因此怀疑彩云与宝玉有事,才帮她瞒脏的,因此将往日彩云送他的东西都扔回给她
这彩云之后便赌气一顿卷包起来,乘人时,来至园中,都撇在河内,顺水沉的沉、漂的漂了这时的彩云心中暗然伤心,像极了那在浅池边的衰草闲花
也正是此事之后,贾环便再也没把她放在心上,突然想起袭人对宝玉说过的一句话索性把我们都撵了,也不愁有好的服侍
贾环和宝玉相比,虽然多有不及,也是丫环婆子一大堆的,至于那个情深的彩云,对此时的贾环来说就如同秋凉时的团扇,早就撂在了一边
七、青冢怀古司棋
黑水茫茫咽不流,冰弦拨尽曲中愁
汉家制度诚堪叹,樗栎应惭万古羞
>
为何说这首诗讲的是司棋,原因在最后两句上
当日司棋因绣春囊一事被逐出大观园,按照规矩,贾府将司棋退给了她的母亲,她的母亲有权将她配人而这一制度是众人皆知的,司棋自己心里也很明白
司棋的表弟潘又安,曾因他们的事情被鸳鸯撞见而卷铺盖逃跑了相比司棋的默默承受,潘又安的薄情就如同樗栎这两种无用的木头一般,让人替司棋感到不值
正如司棋曾这样形容潘又安纵是闹了出来,也该死在一处他自为是男人,先就走了,可见是个没情意的
司棋的性子中有烈的成分,这分烈衬托着她当时的忧愁,她有着自己的执着与无可奈何而这一点也恰恰是对那个曾经给她写红喜帖的男人的极大讽刺,那个男人应该为此感到内疚和羞愧
八、马嵬怀古尤二姐
寂寞脂渍汗光,温柔一旦付东洋
只因遗得风流迹,此日衣衾尚有香
>
尤二姐曾是个风流之人,曾与贾珍不清不楚若说她在这其中是完全被动的,可能性不会很大比如,当贾琏对其暗送秋波时,尤二姐也曾积极地给出了回应
尤二姐在嫁给贾琏后,许是真的改过了然而当她进入贾府后,没人曾给她机会去证明
贾琏因秋桐而将尤二姐冷落下来,他之前对二姐的甜言蜜语、温柔倾心,竟都变成了过眼云烟一个女人面对陌生的环境,面对不堪的过去,又要面对移情别恋的丈夫,她除了黯然神伤,感受到更多的便是寂寞无助了
尤二姐因为自己之前与贾珍的事情败露,落了个不好的名声,更是影响到了她在贾府的处境,最终在凤姐的计谋下,吞金自尽
尤二姐死后,贾琏还算有些良心,对着二姐曾经穿戴的衣裳哭泣,后又让平儿替他把那些衣裳收起来,留作念想
真真的是,那人的衣服还留有余香,那人却已不在了
九、蒲东寺怀古林红玉
小红骨贱一身轻,私掖偷携强撮成虽被夫人时吊起,已经勾引彼同行
>
林红玉,又名小红,原在怡红院当差,后因其口齿好,被凤姐看重留用
林红玉是个眼空心大的,不仅谋到了凤姐那边的差事,还谋到了一个贾府少爷的心这个人就是贾芸
她和贾芸的事想必是成了的,毕竟两个人一条心,又各自看好对方然而当林红玉已到了凤姐那里,以凤姐的眼力怎么会瞧不出端倪?她的行为可是触犯了凤姐的底线了
就拿宝黛爱情来说,凤姐虽明里暗里都支持他们,却在元宵夜宴上,当黛玉将手中的酒喂给宝玉喝的时候,她这位支持者却觉得这一行为有很大不妥,进而出言点破
可见凤姐对男女之防看的很重,这样一个人,又是脸酸心硬的,当她发现林红玉与贾芸的关系,她难道会心慈手软吗?
十、梅花观怀古薛宝琴
不在梅边在柳边,个中谁拾画婵娟?
团圆莫忆春香到,一别西风又一年
>
这首诗写的是薛宝琴她最后既没有嫁到梅翰林家,也没有嫁给和她一起折梅花的贾宝玉,而很可能是嫁给了其他人
曹公在描写薛宝琴时,确实给了她许多爱比如,薛宝琴一出场就成为了贾母最喜欢的女孩子;比如她和宝玉折梅花时,让贾母是那样赞赏;比如她的见多识广、活泼可爱、博闻强识等等这样好的一个女孩儿,不知将来会嫁给什么样的人
作者不做惆怅客
薛宝琴的十首怀古诗,影射十位红楼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