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太史慈,想必很多人都记得他那句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汉末建安年间,虽然时局混乱,生灵涂炭,可是无数英雄豪杰为了天下苍生,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慷慨赴难,前仆后继,太史慈正是诸多豪杰中的一位相比太史慈,关羽、张飞很幸运,从一开始就跟对了领导,成为刘备最早也最倚仗的心腹,而太史慈则和汉末无数贤才一样,在混浊世间辗转飘离,苦苦寻找自己的真命天子太史慈先后遇上了孔融、刘繇,从21岁正式登上政治舞台,28岁遇孔融,30岁投刘繇,31岁时归降孙策,成为公认的江东第一虎将,其间有将近四年的时间在孔融和刘繇门下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36854.html
孔融是当世名士,声名显赫,而刘繇更是汉室宗亲,扬州刺史,为何太史慈最终会投靠到孙策门下,成为孙家爪牙呢?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36854.html
太史慈本东莱郡人,当时郡太守和州刺史之间有矛盾,都上表请朝廷决断,在当时有个惯例,先收到谁的奏章就认可谁的意见当时州刺史的奏章已经发出,郡太守于是希望有人能帮他完成截下州里奏章的任务21岁的太史慈主动请缨太史慈成功截下州里的奏章,完成使命,可也因此得罪州刺史,全家迁居到辽东青年太史慈一出世,就表现了不凡的手段,遇事果敢,忠于使命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36854.html
北海太守孔融听说此事,对太史慈非常欣赏,就命人去寻访太史慈,太史慈不在,留下很多礼物给太史慈的母亲在公元193年,黄巾乱军在管亥的带领下进攻北海,管亥武艺高强,斩杀北海多位武将,北海危急太史慈归来,应母亲之命前往救援,单人徒步来求见孔融本来,孔融完全有机会收服太史慈,让太史慈成为自己的一员战将,可是孔融的表现实在让太史慈伤心在平定管亥之乱后,太史慈就选择了离开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36854.html
当太史慈冒着生命的危险进入围困中的北海郡求带兵进攻乱军时,孔融没有听从,一心想等待他人救援孔融根本不相这位二十八岁的小伙子能够击败管亥当围困日渐紧迫,再不行动就有可能破城时,太史慈主动请求出城去请刘备前来救援孔融这书呆子对太史慈再次表示怀疑,孔融说现在叛贼的包围如此紧密,大家都觉得不可能突围,你的心意虽然不错,很豪迈,可是要实现实在是太难了吧太史慈心里那个窝火啊,愤愤然说当初你对我的母亲很好,我的母亲派我来赶赴府君的危难,就是觉得我可以帮上忙现在众人都说不可能,我也说不可能的话,那我怎么能对得起府君您对我的恩义,以及母亲派遣我来的心意呢?希望府君相我不要怀疑孔融没法子,就答应了,反正已经是最坏的情况了,许这小伙子真有法子出城呢?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36854.html
太史慈果然了得,天亮之后就带上弓箭骑马出城当太史慈出城时,敌人立刻集结备战可是太史慈只是来到城壕边,插好箭靶,在那里练习射箭,一会儿箭射完了就回城了第二天继续如此,第三天继续如此开始还有叛贼站起来戒备,可后来就没人起来了太史慈就抓住时机,快马加鞭冲出包围圈等到敌人发现时,太史慈已经突围,追击的几个叛贼也被太史慈射杀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36854.html
太史慈有勇有谋,有大将之风,而其言辞,也有战国策士之风,伶牙俐齿很不一般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36854.html
太史慈奉命向刘备求救,刘备最终奔赴北海,解了北海之围刘备答应前往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孔融的名气,当听说孔融有求于自己时,刘备非常兴奋,说孔北海竟然也知道世间有刘备吗?于是派遣精兵三千前往营救但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太史慈的一番说辞太史慈这样说我太史慈,本来是东莱人,和孔北海根本不是什么亲戚,又不是什么乡亲故交,只是因为互相仰慕对方的名声,志同道合而相互欣赏,自然就有共同分担灾难的情义现在北海被围,孤立无援,危在旦夕而孔府君一直都听说刘使君您有仁义之名,经常会救人于急难,因此孔府君非常希望得到您的救援,因此才派我太史慈,冒着生命的危险,突出重围,从万死之中邀请刘使君,希望刘使君能解救北海危难太史慈的劝说中,先是表明自己和孔融并非旧交,而刘备和孔融也从无交情;可是太史慈却因为孔融对自己的欣赏而主动赴难,甘愿为知己一死,而孔融在危难之际,想到的唯有刘备,刘备你又该做些什么呢?在历史上的刘备和《三国演义》中的刘备可不同,并非是一个一心仁义的君子,世人皆称刘备枭雄,刘备遇事考虑的当然是利益,救援北海又何利益可图?而此时,面对太史慈的游说,刘备竟然把利益暂且放到一边,倾自己的力量前往救援,太史慈的游说之功可谓大矣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36854.html
可惜,孔融仅仅是一位名士,他说向往的人生,是座上客常满,杯中酒不空的悠闲与散淡当然孔融也有自己的仰和原则,后来多次讽谏曹操,最终被曹操杀死孔融是位名士,更是位君子,可惜他没有野心,没有称王称霸的野心,加上文人天性多疑,优柔寡断,写诗作赋是孔融的强项,要征战沙场,运筹帷幄就不行了而太史慈却是一心要凭借自己的本领,在这个乱世建立不世之功的人,孔融的心不过是小小池塘,容不下这条苍龙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36854.html
于是,太史慈借口和扬州刺史刘繇有旧,前往投奔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36854.html
可惜,刘繇对太史慈依然不任当孙策进攻刘繇的东阿,刘繇连吃败仗,有人建议,不如要刘繇的老乡太史慈担任大将,对抗孙策,可是刘繇却拒绝,说我若用太史慈,许子将必定嘲笑我不会识人这许子将何许人也?他本是刘繇谋士,名叫许劭,许劭是天下公认的品评大家,月旦评的典故就来源此公许劭最有名评价,就是在曹操年轻时,认为曹操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这刘繇自己不识人,把太史慈当根草,却把责任推卸许劭头上刘繇只让太史慈担任侦查军情的任务,没想到太史慈干斥候,也竟然干的轰轰烈烈太史慈和一个小兵在神亭遇上孙策,当时孙策可是带着黄盖、韩当等猛将十三人可是太史慈毫不畏惧,主动上前挑战两人相斗良久,棋逢对手,结果孙策抢得太史慈颈后的手戟,而太史慈亦抢得孙策的头盔一直到双方大军到来,才罢手停战神亭一战,双方势均力敌,虽然两家敌对,却从此惺惺相惜
由于刘繇多项举措失当,在孙策的进攻下节节败退,太史慈一直保护刘繇退守豫章后来,太史慈自称为丹阳太守,率领刘繇旧部,占据丹阳七县,对抗孙策196年,孙策亲自进攻太史慈,平定丹阳七县,击溃并俘虏了太史慈孙策一发出邀请,太史慈立刻归降
太史慈此时为何如此迅速归降孙策,岂不闻忠臣不事二主?
正所谓彼以国士待我,我以国士报之;彼以众人待我,我以众人报之孔融怀疑太史慈,刘繇不任太史慈太史慈追随刘繇前后将近两年,可是除了神亭之战外太史慈的人生几乎没什么亮点而就算是神亭之战,也是刘繇错误决定下太史慈个人的精彩发挥在神亭之战后,刘繇了太史慈的勇武,可是对太史慈一直心存隔膜对太史慈的漠视,也让刘繇的江山迅速瓦解太史慈是有野心的,甚至也想过自己开拓疆土,在陈寿的《三国志》中,也是把太史慈的传记放在《吴书·刘繇太史慈士燮传》中,三位都曾经是江东地区割据一方的诸侯太史慈渴望建立一番功业,可是追随孔融、刘繇只能一事无成,太史慈不想自己的人生就此虚度!
太史慈很幸运,遇上了孙策当孙策抓住太史慈时,亲自为太史慈解下绳子,拉住太史慈的手说将军还记得神亭之战吗?如果将军当日抓住我了,会怎么处置我呢?太史慈老老实实说这我可不知道孙策哈哈大笑,说今后的路,我将和将军一起闯荡!即刻任命太史慈为门下督,回到吴郡后拜太史慈为折冲中郎将,交给太史慈兵权当时孙策自己也不过是折冲校尉、代理殄寇将军,任命太史慈为中郎将已经是最大的权力了并且,孙策又亲自向太史慈询问平定江东的方略,太史慈非常感动,主动提出去收复刘繇的旧部两人相约第二天中午再见,太史慈随即离开当时很多人都说太史慈这一走,肯定远走高飞,不回来可唯独孙策坚持说太史慈是青州名士,向来以义为先,他必定不会欺骗我到了第二天,孙策率领全军将领,预先摆下酒宴,在大营中竖立一根竹竿,观察日影当正午时分,太史慈果然率领刘繇旧部归来孙策非常高兴,全军众将也叹服不已
太史慈终于找到了赏识自己的明主,从此对孙家忠心耿耿,一心不二
因为刘表侄子刘磐骁勇善战,经常骚扰江东南方,早年孙策就任命太史慈为建昌都尉,负责征讨刘磐,太史慈果然不负所托,刘磐多次战败,从此不敢骚扰江东公元200年二十六岁的孙策病故,孙权继位,孙权对太史慈依然任,任命太史慈总管南方诸事,一直到太史慈四十一岁病逝
太史慈临终遗言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前句慷慨激昂,后句却凄凉悲壮,太史慈一生壮志,却中年早逝,不能不让人扼腕不过正如陈寿评价太史慈义笃烈,有古人之风太史慈一生重义,讲然诺,为解北海之围万死不辞,为报知己准时归来,虽然早逝,却如流星灿烂,光耀世间
【免责声明】转载自其他平台媒体的文章,如有明确来源,本平台将注明来源及作者,但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本只用与学习、欣赏、不用于任何商业盈利、如有侵权联系本平台并提供相关书页证明,本平台将更正来源及作者依据著作权人意见删除该文,并不承担其他任何责任
猛将太史慈为何不追随刘备而选择了孙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