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常说,英雄有两种,打出来的和熬出来的,这话放在司马懿身上最合适不过了,打出来的英雄如曹操,诸葛亮之流的在历史上更受人欢迎,但是像刘备,孙权和司马懿这种忍出来的英雄才更艰难,因为通常来说,忍耐是最难受的汉末英雄为天下打的不可开交,最后江山居然归了 司马家,可见有的时候,忍耐才更需要勇气和智慧,晋明帝曾向司徒王导晋王朝是如何得天下的,王导开始向晋明帝解释司马懿的手段和功绩,最后听的晋明帝大惭,俯卧床榻,以被蒙面,怯怯地说若如公言,晋祚复安得长远!可见司马家得江山的手段并不光彩,阴谋诡计不断,连晋明帝自己都听不下去了,那么司马懿夺江山的手段有哪些呢
司马懿比曹操小24岁,可别小看这24岁的年龄差距,这是整整一代人差距,换句话说,司马懿和汉末英雄,如曹操、刘备等人的思想观念是完全不同的,经历过由盛世到乱世转变的汉末人物道德观念都很强,曹操最早起兵也是为了讨伐黄巾和董卓,那句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也说明传统的家国情怀对曹操的影响,但是对司马懿来说,这些都只是手段而已,与目睹两汉四百年辉煌陷落全过程的东汉旧臣相比,司马懿使用阴谋诡计的心理负担要小的多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39793.html
要想出头造反夺江山,首先就必须拥有兵权,司马懿是个文官,夺取兵权就得亲自上阵打仗才行,由于曹丕的赏识,司马懿的官职不断提升,终于获得了实际的兵权,公元222年,224年两次伐吴,都是司马懿镇守许昌,司马懿的野心,也开始暴露出来,我们无法确定司马懿是一开始就有反曹之心,还是夺取兵权后逐步被李氏推到了那个位置上去,反正可以确定的是,司马懿是个到什么山,唱什么歌的人,他的主张和见解会随着时间的变化不断的推移,成功是他最终的目标,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可以使用任何的手段这样的一个目的不明、见机行事的家伙,既可能是一个忠贞的股肱老臣,也随时可能翻脸不认人,谁吃得消他?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39793.html
小说《三国演义》中的马谡失街亭事件发生时,司马懿正在遥远的另一条战线上击败孟达,两条战线相距甚远,不可能立即合兵一处,怎么办?当时司马懿还不是大将军,真正的军队主帅是曹真,及张郃、郭淮等一线战将等到司马懿领兵时,始终不与诸葛亮正面交战,其脸皮之厚让人称奇,这不是司马懿真的没有办法和诸葛亮对抗,而是他发现这样自己更占便宜而已,天时,地利,人和全占的司马懿不用损失兵马就能把诸葛亮逼退,达到目的,丢点人算什么,这样的对手才是可怕的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39793.html
司马懿曾经征讨辽东,辽东天气寒冷,士兵衣服单薄,他们见司马懿收缴了大批的衣物,便请求发放衣服御寒,谁知道司马懿竟然说襦者官物,人臣无私施也,这些都是公家的东西,我没有权利私分,一般的想法是,对士兵大家体恤,加以赏赐不但能够树立起自己的威望,还能够掌握军内的舆论,对保持军队的战斗力是有好处的,可司马懿却丝毫不考虑士兵的需求,其悭吝、乖戾如司马懿者,百不有一但与此同时,司马懿又上奏朝廷,将1000多名60岁以上的士兵解除兵役,遣返回乡,因为这些士兵年龄大了,长期在外作战即使不战死也会因为生病等其他原因死亡,司马懿的举措更加证明了史书上所说的迹其猜忍,盖有符于狼顾也,这种不属于人性的狼性性格,支撑着司马懿一步一步走到最后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39793.html
司马懿的成功,是阴柔奸雄战胜阳刚英雄的典范,虽然我们有时候看不上这种阴谋诡计,但是历史证明,有的时候这种手段往往比战场上取得的成功更大,代价也更低,至于司马懿的子孙们,却连他一点的功力都没学到,出了一群不肖子孙,几代下来江山就没了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397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