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之八:黛玉葬花
作者:滋建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47296.html
黛玉葬花是《红楼梦》的经典片段,可以说知道《红楼梦》就知道黛玉葬花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47296.html
很多人觉得黛玉过于多愁善感,恐怕和黛玉葬花有直接的关系书写黛玉,就不能不写黛玉葬花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47296.html
可是,要真正理解黛玉葬花,就必须知道发生这个故事的大背景和小背景否则必然会得出黛玉过于多愁善感的结论,从而产生对黛玉不正确的看法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47296.html
黛玉葬花的大背景是: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47296.html
当时黛玉12周岁,其父林如海已于两年前病逝,黛玉成为孤儿,客居贾府,孤苦之感常伴左右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47296.html
黛玉和宝玉情窦初开,宝钗在贾府深得人心,有金玉良缘之说,黛玉常常担忧宝玉移情宝钗,所以对人对事异常敏感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47296.html
黛玉葬花的小背景是当天黛玉和宝玉斗嘴,晚上不放心,去怡红院看望,却被正在吵架兴头上的晴雯拒之门外她被拒门外,又听到宝钗和宝玉在怡红院中谈笑的声音,深感失望和孤苦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47296.html
第二天恰逢芒种,芒种之后,春残花谢进入夏天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47296.html
《红楼梦》中写到黛玉只因前夜晴雯不开门一事,错疑在宝玉身上,次日又可巧遇见饯花之期,正在一腔无明未曾发泄,又勾起伤春愁思,因把些残花落瓣去掩埋,由不得感花伤己,哭了几声并随口念出了《葬花吟》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47296.html
《红楼梦》中还写到:
宝玉听到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等句,不觉恸倒山坡上,怀里兜的落花撒了一地
试想林黛玉的花颜月貌,将来亦到无可寻觅之时,宁不心碎肠断?既黛玉终归无可寻觅之时,推之于他人,如宝钗、香菱、袭人等,亦可以到无可寻觅之时矣
宝钗等终归无可寻觅之时,则自己又安在呢?且自身尚不知何在何往,将来斯处、斯园、斯花、斯柳,又不知当属谁姓?因此一而二二而三反复推求了去,真不知此时此际如何解释这段悲伤!
悲伤之后,宝玉向黛玉说出了心声:
嗳!当初姑娘来了,那不是我陪着玩笑?凭我心爱的,姑娘要就拿去;我爱吃的,听见姑娘也爱吃,连忙收拾的干干净净收着,等着姑娘回来一个桌子上吃饭,一个床儿上睡觉
丫头们想不到的,我怕姑娘生气,替丫头们都想到了我想着姊妹们从小儿长大,亲也罢,热也罢,和气到了儿,才见得比别人好
如今谁承望姑娘人大心大,不把我放在眼里,三日不理、四日的,倒把外四路儿的什么‘宝姐姐’‘凤姐姐’的放在心坎儿上
我又没个亲兄弟、亲妹妹,虽然有两个,你难道不知道是我隔母的?我也和你是独出,只怕你和我的心一样谁知我是白操了这一番心,有冤无处诉!
说着,不觉哭起来黛玉才知错怪了宝玉
了解了黛玉葬花的背景,就知道了黛玉葬花的原因,也知道了这个情节在黛玉和宝玉感情发展中必不可少
通过这个情节,宝玉和黛玉更加相知相爱
更重要的是,很多红学家认为,《葬花吟》实际上就是林黛玉自作的诗谶
宝黛间整个故事的大体脉络是:
宝玉和黛玉定亲,婚房在春天都已备好,但贾府发生重大变化,宝玉外出避祸,黛玉病逝,第二年秋天宝玉回到大观园时贾府已破败,物是人非,最后只能和宝钗成亲,但纵使举案齐眉,到底意难平
品读《红楼梦》,就要品读黛玉葬花品读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的凄凉,品读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的幽怨,品读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的志气,品读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的深思,品读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的哀叹!
在品读的过程中,我常会不由自主的想,读者难道不知道《红楼梦》是虚构的故事吗?难道不知道不存在宝玉和黛玉吗?难道是闲来无事读来打发时间的吗?我想都不是
大家爱读《红楼梦》是因为《红楼梦》实在是写得太好了,写进了人们的精神世界,写进了人们的灵魂深处,引发了人们对美的追求,激发了人们对生命的思考和追问就让我们再次咏读《葬花吟》吧,从中感受《红楼梦》深邃的美
黛玉何以爱上宝玉
作者:点苍苔白露泠泠
初读红楼时,偏爱黛玉,爱她那玲珑剔透的心,爱她那稀世的美,爱她那堪比咏絮的才,最爱的是她的至情至性
而对宝玉印象最深的却是他的多情,感觉他的心里装了太多的人,就如黛玉说的我知道你心里有妹妹,可是见了姐姐就忘了妹妹,总感觉他配不上黛玉
也不理解为什么黛玉会爱上那样的宝玉而学校的课本上写的是,因为她们都是封建社会的叛逆者但还是不理解
如今慢慢地猜测,这或许是因为她们眼中的世界是一样的吧
黛玉是一个多愁善感、悲春伤秋的人,在她眼中万物皆是有情的而在宝玉眼中也是一样
我记得很深的一幕就是,宝玉大病初愈,拄着拐杖去找黛玉,途中路过一棵杏树,驻足轻叹:我才病了多久,怎么连杏花都辜负了
这样的话,说是从黛玉心中掏出来的,恐怕也不会有人质疑
而最初,宝黛二人交心,是在她俩共读西厢的时候
话说宝玉看西厢时正看到落红成阵,只见一阵风过,树上桃花吹下一大斗来,落得满身满书满地皆是花片
宝玉要抖将下来,恐怕脚步践踏了,只得兜了那花瓣儿,来至池边,抖在池内那花瓣儿浮在水面,飘飘荡荡,竟流出沁芳闸去了回来只见地下还有许多花瓣
宝玉正踟蹰间,只听背后有人说道:你在这里做什么?
宝玉一回头,却是黛玉来了,肩上担着花锄,花锄上挂着纱囊,手内拿着花帚
宝玉笑道:来的正好,你把这些花瓣儿都起来,撂在那水里去罢我才撂了好些在那里了
黛玉道:撂在水里不好,你看这里的水干净,只一流出去,有人家的地方儿什么没有?仍旧把花遭塌了那畸角儿上我有一个花冢,如今把他了,装在这绢袋里,埋在那里;日久随土化了,岂不干净
黛玉这话恰像是说到宝玉心坎儿里了,宝玉听了,喜不自禁,笑道:待我放下书,帮你来收拾
而黛玉孤身一人寄人篱下,有朝一日发现有一个人是懂自己的,理解自己的,会爱上宝玉是合情合理、无可厚非的
雪天里的红梅诗
作者:fish
"一夜北风紧",冬天的杀令人紧张但这一晚过后,清晨,大观园的女儿惊喜地发现,千树万树梨花开,下了好大一场雪,大观园被妆扮成了琉璃世界,晶莹剔透,分外美丽
栊翠庵的红梅绽放了,白雪红梅相衬,如冰川美人的笑靥,璀璨夺目
可喜宝玉从妙玉处乞来红梅,大家可以尽情观赏了 才享联诗盛宴,意犹未尽,雅致地女儿们,又想以笔墨赞美这梅花
李纨大姐提议赋红梅诗,急郎中湘云赶紧争先,"我先作一首"好好姐姐——宝钗忙拦她,"今日断不容你再作了,你都抢了去,别人都闲着也没趣回来罚宝玉他说不会联句,如今就叫他自己做去"
这点醒湘云,让着点方才没联句的姐妹,快乐要大家共同投入、共同创造才更快乐
一向以宝钗马首是瞻的湘云自是服的,乖乖儿不作声了
没成想,清高小姐黛玉也出声赞同,"这话很是我还有主意:方才联句不够,莫若拣那联得少的人作红梅诗"
她不仅不拈酸抬扛,还出主意呢,机会留给方才联句少的人,让她们施展才华
黛玉的赞同令人惊喜,可见她的进步自和宝钗金兰契互剖金兰语后,自从听宝玉诉肺腑表心意后,她变了一些,不再只关注自身,能够考虑到他人的感受了
于是,在她和宝钗提议下,方才沉默一隅的岫烟、李纹、宝琴三人都欣然献诗了
岫烟诗作"赋得红梅花" 桃未芳菲杏未红,冲寒先喜笑东风 魂飞庾岭春难辨,霞隔罗浮梦未通 绿萼添妆融宝炬,缟仙扶醉跨残虹 看来岂是寻常色,浓淡由他冰雪中
诗中"笑东风"、"岂是寻常色"、"由他冰雪中",可见岫烟不同寻常的气度,虽然寄人篱下、无人疼爱,却不失乐观,也不畏艰难
李纹诗作: 白梅懒赋赋红梅,逞艳先迎醉眼开 冻脸有皆是血,酸心无恨亦成灰 误吞丹药移真骨,偷下瑶池脱旧胎 江北江南春灿烂,寄言蜂蝶漫疑猜
"懒"、"醉"何尝不体现李纹的真性情呢?将梅喻成"误吞丹药"、"偷下瑶池"的仙子,又可见她羡梅之高洁,愿如梅一般清高
宝琴诗作: 疏是枝条艳是花,春妆儿女竞奢华 闲庭曲槛无馀雪,流水空山有落霞 幽梦冷随红袖笛,游仙香泛绛河槎 前身定是瑶台种,无复相疑色相差
宝琴诗作既有小女儿的情思,更多的是旷达优游爱旅行的、一直在路上的女儿果然境界不凡,一颗自由的心尽现诗中 这是个冰寒又温暖的冬天,她们尽享自己创造的快乐今后,哪怕白雪茫茫,众人如飞鸟各投林,失散流离,但那冬天里的一枝艳丽,仍芬芳灿烂了他们的心
戏说大观园
作者:冷月葬花魂
初读红楼时,大观园在我眼里是神话一般的存在书中的描绘,让人浮想联翩
院落、亭宇、楼阁,数不胜数的建筑,别具一格的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无不不令人赏心悦目
有山有水,有诗意,有意境,仙境也不过如此一般吧!
可是,元春却只不过在里面呆了几个小时而已,为了几个小时的风光,贾府也是蛮拼的!
连深处宫闱的元春都觉得太奢华了,可想而知大观园的铺张浪费
但是,风光过后,亦不过是普通的园子罢了——美人失色,花柳无颜
直到元春下旨——让众姐妹和宝玉住进了园中,大观园的美,才提高了一个境界,红楼梦才开始奏起浪漫的乐章
大家喜在大观园,乐在大观园,悲在大观园,愁在大观园每个人都选择了一个自己所钟意的住所,黛玉——潇湘馆,宝钗——蘅芜院,宝玉——怡红院,迎春——紫菱洲,探春——秋爽斋,惜春——藕香榭等
在这里,她们一起演绎出一段段唯美且刻骨铭心的青春
起诗社,踏雪寻梅,香冢葬花,赋诗秋窗,凹晶联诗……大观园处处充满了艺术气息
我时常在想要是能住进大观园就好了,哪怕只有一天也不负此生了!
有大雅,大观园也有着大俗的一幕——刘姥姥进大观园
但是,大俗即大雅,这份俗,使园中的美,再一次别开生面,为大家带来了欢声笑语
刘姥姥本是一个乡野之人,到了豪华气派的大观园,才让人觉得大观园是一道可以雅俗共赏的风景
只是,这里记录了美好,也留下了悲伤
大观园,恭迎了身不由己的元妃她为贾府带来了荣耀,有谁知她可能经常性地对着深宫墙院独自垂泪
大观园见证了元春的辉煌,更见证了一个个女孩子内心的悲戚与忧伤,也暗示着贾府的兴衰荣辱
迎春出嫁后,就只剩下空荡荡的紫菱洲了,宝玉吟诵的那一首紫菱洲歌更增添了浓厚的悲伤色彩,暗示着迎春的死亡
池塘一夜秋风冷,吹散芰荷红玉影蓼花菱叶不胜愁,重露繁霜压纤梗不闻永昼敲棋声,燕泥点点讦污棋枰古人惜别怜朋友,况我今当手足情
等到探春,要离开大观园,成为断了线的风筝,大观园的悲剧,立马也就走向了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的高潮吧
惜春的出家,当就是悲剧的尾音
另外,在外人看来大观园是水月洞天,但在黛玉眼中,却何尝不是一座愁城: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绛珠仙子,在这座愁城中,度过了最美的年华,收获了前世今生的情缘,却也一直都在书写着最凄美动人的诗篇
抚今思昔,花落人亡两不知?
和所有人一样,宝钗也离开了大观园,大观园承载着她太多的不为人知的情感了
她是个要强的女子,年纪轻轻,就显得一副历练成熟的样子,可谁又理解她的背后隐藏着家族不可推卸的责任
为了家族利益,她可以付出她的心血她的青春年华,甚至是爱情
她是家族的牺牲品,为了那一段可悲的金玉良缘换来的却是自己独守空闺,抱憾终生
到头来,想必也是抱着她那块金锁痛哭流涕吧!
是金锁害苦了她?还是上天害苦了她?还是给她金锁的赖头和尚害苦了她?
大观园见证了她的婚姻别具蘅芜院安在,蘅芜君却憔悴了吧!
趁着这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试遣愚衷这美丽的大观园,一开始就是在演绎者一曲怀金悼玉的《红楼梦》
大观园往日的美好与风光已不复存在,留下的只是无穷无尽的回忆与叹息
但是,贾府即使衰败了,大家的命运都很悲催,大观园却永垂不朽因为这里早已留下了她们生命里的真善美大观园虽有悲剧,它在人们心目中,依然是世外桃源它是永远是普通人无法企及的所在,无法抵达的境界
黛玉给宝玉冲喜才是最好的
作者:陌游常乐
最近看到电视里说冲喜,我忽然就觉得为什么不让黛玉给宝玉冲喜呢?
冲喜,意为用喜事来冲掉不好的运气、灾难等,以期望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大观园抄检之后,宝玉面对各种无法接受的事情,整天都郁郁寡欢,直接就导致其心理疾病的产生,已而身体也垮了
而黛玉,又一直都在生病我就想,要是他俩结婚,相互冲喜不就皆大欢喜了吗?
我真是不懂,为什么高鄂续书时要让宝钗给宝玉冲喜
首先,宝玉是生病了,而且应该是病得不轻,不然也不会想着要用冲喜这招
宝钗家也是算是世家,哪里会同意女儿嫁给这样的宝玉,却为人家冲喜
况且,宝钗也没有特别喜欢宝玉,对待他与他兄弟贾环并没有什么差别,所以她应该不会想要嫁给生病的宝玉
其二,冲喜的对象,要是生病的人心中所思之人,那冲喜的才会有最好的效果而且,宝玉对黛玉的爱,众人皆知
在看看,宝钗老是以长辈的口吻教导宝玉,宝玉对她敬畏有余,喜爱不足,所以要想宝玉开心,非黛玉莫属
宝玉一直都怕黛玉为了他多添病症,所以心中有了牵挂宝玉的病,也会好的要快些还有,这样她二人心情好了,也利于养病
其三,黛玉是贾母心中至宝,她也一直病着,而且心病也是加重病情的原因
贾母定然也知晓黛玉的心思,所以为了黛玉也会让他俩成婚
贾母自小让她和宝玉一起玩耍、学习,也许就是早早在微她俩的婚事铺垫基础
两个人都是老祖宗的最爱,怎么可能不向着她俩,反而向着别人呢?
而且黛玉将宝玉视为自己的性命,如果宝玉死了,她也活不了了,所以她一定会答应为宝玉冲喜
其四,我想如果宝玉真的没救了的话,家人一定会想着圆他在尘世的一个梦,帮他完成他的心愿让黛玉嫁给他
其五,宝玉曾经说过,他为了黛玉也生了一身的病,虽然这次他生病起因不是因为黛玉,但是他要除病根,必然要对症下药才行,黛玉就是治好他的良药所以冲喜选黛玉才可以
其六,黛玉一直都是最懂宝玉的人,宝玉心中的苦闷和烦难只有她才能够化解
就像宝玉看戏悟禅机那次,只有黛玉才能轻易的化解宝玉的苦恼
宝钗只会越开解越让宝玉误入困局,她总是让宝玉入仕也许正是看透了社会中的种种现实,所以宝玉最后才看破红尘,出家为僧这样,宝钗不是为他好,而是害了他
最终,宝钗还是顶着黛玉之名嫁给宝玉给他冲喜,虽然宝玉慢慢好起来,但是最终酿成了三个人的悲剧高鹗如此瞎编,就不怪张爱玲骂他死有余辜了
< scrolling="no" frameborder="0" class="vote_ js_editor_vote_card" allowfullscreen="">>
共读红楼群:黛玉何以爱上宝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