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所谓的顺序精读这么多期了,以前每篇文章都差不多讲述《三国志》的一个自然段今天,按照顺序写到了辽东之战
熟悉的朋友们知道,公孙渊相关的传记绝大部分都是由超长信件和少量官位提升组成的之前小编描述他们之间的口水仗,我已经实在不想再写了万幸,公孙渊终于叛乱了,为了犒赏自己之前每天分享他们的口水信,本文我将要全面的写一写辽东之战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48797.html
本文将从三个角度的史料来描述辽东之战的始末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48797.html
公孙渊篇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48797.html
公孙渊最近心情很纠结,他在魏国和吴国之间来回站队前不久,又得罪了魏国的使节,曹叡忍无可忍,公孙渊只能跳反,还击退了毌丘俭的军队在讨好吴国的同时,公孙渊也给曹叡写信做最后的谈判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48797.html
魏国这边谈判结果下来了,魏国派遣司马懿征讨公孙渊,六月就来到了辽东边界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48797.html
吴国这边谈判也很顺利,换来的是孙权的阴谋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48797.html
不过孙权的想法是:出兵援助,魏国输了我们有面子,魏国赢了我们抓紧时间掠夺物资和人口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48797.html
公孙渊还接到了孙权的口头传话,孙权表示要与绍汉(公孙渊的改元)共存亡,还提醒司马懿很厉害要小心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48797.html
不管那么多了,司马懿都来了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48797.html
前期战斗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48797.html
简单来说,公孙渊派卑衍、杨祚率领几万步骑兵依靠辽水扎营,在交战中司马懿用声东击西的办法成功击破卑衍
司马懿攻破后,再次使用调虎离山之计,先往东南进军迷惑敌军,再突然往东北偷袭襄平让卑衍剩余军队军队疲于奔命,最后连夜为了襄平防守而放弃对司马懿的追赶紧急回军
遭遇战
司马懿离襄平不远了,公孙渊命令卑衍率机动大军和司马懿决战,由于卑衍的机动部队之前被司马懿消耗了太多体力加上技不如人(原因我自己猜的)最终输掉了野战,公孙渊只能被迫防守襄平被司马懿围的水泄不通
断粮
司马懿在出征前一定提前了解了当时的雨季分布,强行攻城是最不可取的一种方法,于是司马懿决定,从辽水挖一条沟一直到襄平城,然后绕襄平城一圈
工程结束后,大雨如期而至,总共下了三十多天,辽水大涨挖沟的好处也出现了,司马懿一边用挖的沟给自己运粮食,一边用水围住襄平城使其断粮
大水围城后,司马懿开始建造土山,采用远程工程器械持续进攻(多使用工具,少用人命)
公孙渊绝望了,城中断粮百姓恢复了人吃人的传统自己的收下杨祚投降了魏国
突围
八月,公孙渊撑不住了决定往东南方向突围,但司马懿军队一直追赶,最终抓获公孙渊并且斩杀了他和他儿子,将首级传回洛阳
魏军进城,斩杀了燕国官员数千人,自此,公孙渊的辽东政权彻底覆灭
辽东、带方、乐浪、玄菟四郡悉平
曹叡篇
最近曹叡私生活虽然骄奢淫逸,而且对毛皇后也不宠幸了,但是对权力分配仍旧很清醒公孙渊叛变毌丘俭首战不利,曹叡理性的将毌丘俭召回从长计议
准备阶段
曹叡准备让司马懿去平叛,曹叡问司马懿公孙渊将怎么迎接你?
司马懿认为,
1:公孙渊赶紧跑是上策
2:公孙渊依靠辽水阻击是中策
3:死守襄平是下策
最后司马懿断定公孙渊会采用中策
曹叡问司马懿你多久能回来
司马懿表示去一百天,攻一百天,回来一百天,并且全军有六十天的休息,这样一年足够了
曹叡打算给司马懿四万兵马,大臣认为太贵了,曹叡坚持多给司马懿兵马只求一战必胜
狐疑
曹叡决定了让司马懿解决辽东问题,但是何曾这时劝曹叡必须要给司马懿安排个副手,理由是
1:集思广益
2:古人早有先例
3:主帅(司马懿)发生意外可以随时有人更替防止哗变
4:(这是我猜的)小心他叛乱
最后曹叡决定让毌丘俭作为司马懿的副都督
战斗过程
司马懿到辽东的时候因为大雨一直拖延进攻日期,大臣们认为司马懿必败,请求召回司马懿
最终曹叡还是支持司马懿并表示擒拿公孙渊指日可待
战斗结果
司马懿攻破襄平,公孙渊的头送到了京都,相应的郡县平定
十一月大嘉封赏辽东之战有功的人
司马懿篇
司马懿闲了一段时间了,为了让他不再闲暇,公孙渊叛变了
景初二年,司马懿率领牛金和胡遵共四万步骑兵从洛阳出发
战前
司马懿在出征时,命令司马孚和司马师带上好酒去了趟老家,并让他俩和乡亲父老吃吃喝喝面对乡愁,司马懿作歌一首:天地开辟,日月重光遭遇际会,毕力遐方将群秽,还过故乡清万里,总齐八荒告成归老,待罪舞阳
司马懿前往辽水的路线是,从孤竹过碣石来到的辽水简单来说就是从河北省秦皇岛市昌黎县的西北部到辽宁省兴城市然后到辽水
辽水之战
公孙渊果然在辽水布放,南北战线拉了六七十里(和上一个指标有所不同)司马懿面对敌军的严密防守,假装要攻打南部,把全军的大多数旗帜都打在南侧,卑衍连忙将大军往南侧调度但司马懿派军队从北侧渡河,偷袭卑衍的防御阵地卑衍战败逃走,在司马懿直逼主城前回到了襄平防守
司马懿到了襄平,仅仅是宽泛的围城而不攻城,面对将领的非议,司马懿表示这是利用形势的攻心之战,目的是逼迫公孙渊主动和我交战
果然公孙渊面对围城坐不住了,主动出击正中司马懿下怀司马懿表示:所以不攻其营,正欲致此,不可失也大破卑衍
司马懿正围城起劲,突然天降大雨,将士们都劝司马懿退军,在司马懿斩了一个动摇军心的人后,表示继续围城,不能进攻
面对司马懿的消极进攻,又有人提出非议,司马懿用孟达的例子表示,我要耗光他们的粮食
没几天,曹叡安抚司马懿的诏书就到了
大雨停了之后,司马懿命令军队加紧围城,造土山,持续用远程武器消耗城中有生力量,同时采用日夜连战
此时,夜晚有白色的流星划过,从襄平西南往东北方向划过,最终在梁水地区消失
看到此天象,公孙渊请求投降,但是司马懿拒绝公孙渊投降还将使者斩杀并给公孙渊一道檄文表示:上个使者被我杀了,你要觉得委屈可以继续来派使节说服我
公孙渊继续派人,司马懿这次没杀,而是让新使节给公孙渊传话:能战当战,不能战当守,不能守当走
公孙渊得知后,以为司马懿要放了自己,就率领残余军队往东南角突围
谁知,这就是司马懿的诱敌之计,公孙渊最终在梁水之地被逮捕并杀死
战后杀戮
司马懿进入襄平城之后,杀了十五岁以上的男人一共七千多人燕国伪政权所有公卿大臣和将军共两千多人全部伏诛
除了杀戮,司马懿还稳定了四万户百姓共计三十多万人口
公孙恭
司马懿来到辽东,释放了被公孙渊逼下位的公孙恭,并且封赏被公孙渊杀害的纶直和贾范的子嗣
然后赦免了所有以前和公孙渊作对的人
有人问我辽东之战到底是一个什么过程,看到这里,我可以负责任的说,把三方角度糅杂到一起就好了
那数据有矛盾的怎么办?很简单,将矛盾处一一列出来,然后再根据不同问题列出其影响因素进行对比就好取一个比较合理客观的点即可再具体的可能就达到中级阶段的《三国志》学习了,小弟暂时只做《三国志》初学者层次的分享,有更高想法的朋友可以猛戳评论区和小弟探讨
辽东之战小弟就讲到这里了,虽然公孙渊已死,但他的事情还有些没分享完,还有什么事情?请持续关注小弟接下来的文章
本文参考:《三国志》、《汉晋春秋》、《晋书》,《干宝晋纪》四本书,另有一篇文章为《魏名臣奏载散骑常侍何曾表》等
欢迎大家多多留言探讨
惊悚的司马懿屠城,多家度看三国之辽东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