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农耕技术差点回到原始社会,田耕效率低,东吴甚至开工种橘子

评论字数 1856阅读模式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古代中国的农耕文明一直领先于世界,但有些特殊时期,我们的农业发展会受到多方因素制约有学者指出,汉末三国时期部分地区的耕种方法,不仅比之前毫无进步,反而比之前退步了很多尤其是北方地区在经历战乱后,甚至会采用刀耕火种且用水除草的原始方式本文,我们主要分享汉末三国时期种植业发展与特点,农业灌溉设备的发明创造和人们对耕牛的重视程度和使用方法

魏晋名臣杜预曾经指出火耕水耨的弊端,还解释了国家东南部地区可以采用火耕水耨的原因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49530.html

一:播种技术与灌溉技术的改革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49530.html

其实西汉的赵过就已经发明了畜力播种机,我们称之为耧车在嘉平年间,敦煌人还不清楚耧犁的使用方法和好处,他们早先仍然用水耨的方法导致敦煌田亩的产量一直上不去最后皇甫隆将耧犁技术带过去一年时间后,敦煌耕种人力成本减少一半,而产出却增加了50%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49530.html

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49530.html

根据《政论》记载,耧车由三只耧脚组成,就是三脚耧三脚耧下有三个开沟器,播种时,用一头牛拉着耧车,耧脚在平整好的土地上开沟播种,同时进行覆盖和镇压,一举数得,省时省力,故其效率可以达到日种一顷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49530.html

在魏国后期和晋朝时期,人们开始渐渐恢复使用耧犁另外在农田灌溉方面,高中历史课我们学了魏国有一位马钧改良了翻车,这对方式的农业灌溉起到相当大的积极作用大约在东汉时期,翻车就出现了,据古籍记载,东汉末年有个叫毕岚的人曾有翻车的制造,但那时的翻车还比较粗糙直到三国时期,机械发明家马钧重新发明创造了一种新式翻车,才使得翻车广泛推广应用,从而形成了从东汉到三国翻车的正式产生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49530.html

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49530.html

当然,我们要理性看待,在马钧改良翻车后,很难在短时间内推广但随着社会发展,翻车也慢慢普及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49530.html

二:三国时期各地亩产情况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49530.html

很多朋友们会思考,在三国时期田亩的亩产量大抵是多少?通过梳理《三国志》中不同位置的细节,我们可以尽量还原出一组数字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49530.html

有记载表示,湖南永兴县内,钟离牧种植了二十多亩稻子,最终收获了六十斛米如此推算大约收取了一百二十斛粟米平均就是每亩五六斛

刘焉来到益州地区之时,有记载在绵阳和雒城两地分别亩产为三十斛和十五斛益州天府之国果然名不虚传,因为在北方,亩产十斛就已经称之为良田了这得力于益州适宜的地理环境,温度和当地都江堰的灌溉基础另外在土地不肥沃的地区,还曾出现过亩产三斛的最低记录,这样耕田可能会越耕越穷吧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分享过魏国的屯田制度和农田水利的工程建设经过魏国的不懈努力,魏国部分地区出现亩产十馀斛、数十斛甚至一百多斛的记录当然,这些记录并不能代表魏国总体耕地平均产量的数字

三国初期,北方受战乱影响已经破败不堪很多耕田都荒废了,而政府百姓只着力于对良田进行耕种而忽略中等田地和贫瘠土地

三:三国时期耕种的主力军

有学者指出,自从中国人发明了犁耕,牛就成为了农业的原动力东汉末年被封饥荒,人相食的情况频出,很多牛也被人们当作食物吃掉了再者战争转运物资也需要牛,因此早些年间北方的牛都没有投入到生产当中没有牛的农耕生产效率极低,人们也不愿意加入魏国地区参与生产,魏国大臣卫觊因此建议流民归国则奖励官牛,如此一来既能保证农民生产,也能吸纳更多人口,牛也终于用对地方了

牛的重要性不断提高,官方就将牛推入市场中,鼓励百姓用猪狗来与官府交换牛这样很多农民开始圈养猪狗,从此一个良性的产业发展态势就出现了根据记载,魏国一位大臣来到一个农业几乎没有开发的地方,他先鼓励百姓用桑果充饥的同时开荒主动教导大家如何用木材做车,开设市场允许用猪狗来购买官牛一两年之后,家家都有了牛车

虽然如此,但兖州豫州地区确是耕牛的重灾区,因为当地真的经过战乱后不剩多少牛了而当地在经过洪水灾害后,一头牛的价值竟然涨到了二百斛谷朝廷注意到后,在杜预牵头下,援助给兖州豫州三万五千头牛,燃眉之急瞬间解除,数年之后产量有明显的回升

北部耕牛不足,所以赵过发明的二牛耦犁自然不再使用,于是人们开始研究一牛曳一犁,经过人们的不断努力,最终也研究出了单牛耦犁我们将视线转回南方,南方受到的战乱较少,因此完全可以满足二牛耦犁的配置

话说粮食是不怕多的,但除了耕种所得,吴国人凭借气候条件,逐渐发展了果园业,尤其是在南方种橘子,此举可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汉末三国时期天下大乱,我们不免看腻了那些打打杀杀相比于权谋和人性的狡诈,我们不如抽出一点时间,看看当时的人与自然人不能胜天,只能顺天但在不违反自然规律的情况下,人类依旧可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为更多人造福

刘馥、任峻、杜畿、郑浑、徐邈、贾逵、刘靖、杜预等人,在我们回溯历史时也不应该忘记他们

三国农耕技术差点回到原始社会,田耕效率低,东吴甚至开工种橘子

微信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weinxin
我的微信
四大名著QQ群: 696280552
weinxin
我的公众号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评论审核已启用。您的评论可能需要一段时间后才能被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