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正传
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0018.html
吴营洲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0018.html
十年辛苦不寻常·六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0018.html
一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0018.html
如果说,曹雪芹在写作之前,就把书中的情节、人物,全都安排得井井有条了,恐与史实不符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0018.html
同理,如果说曹雪芹在写作之前,了无计划,只是想到哪儿写到哪儿,那就更不对了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0018.html
在文学创作中,特别是在长篇小说的创作中,作家动笔之前,当然要有个总体构思或布局的但仅靠这些显然还不够在写作中,作家常常会推翻先前的设想,推翻一些主要情节或主要人物,甚至推翻自己创作上的总体倾向不过,在一般情形下,作家推翻的不是全部,而是局部的设想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0018.html
这种推翻,从某种意义上说类似于哲学意义的否定之否定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0018.html
就局部的否定而言,也不是另起炉灶式的彻底抛弃,而是在否定的基础上,以及在否定的同时,又产生新的设想这新与旧在本质上仍有联系,尽管有时候在外形上可能会面目全非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0018.html
曹雪芹的书如同其他文学作品一样,均是作者头脑里的产物,即构思、创作出来的身为作者,当是依据自己的生活感受进行创作的,绝非一时的冲动就能写成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0018.html
所以,《红楼梦》的完成,是曹雪芹长期对社会生活及人生哲理细致观察反复思考的结果
相关的文学理论告诉我们,当曹雪芹决定要把自己的情感体验、人生经历,以及老曹家的兴衰沉浮和当日那些女子的悲欢离合,乃至对社会的认识等写成小说时,他便会清晰地意识到,仅凭自己原来的那些生活积累或记忆,已是远远不够了……
虽然他有着撕心裂肺的痛楚,虽然他经历过尘世沉浮,虽然他看到听到了许多人的兴衰际遇……
也就是说,曹雪芹若想将自己写作的念头变成白纸黑字,还必须进行再生活……
在那些日子里,曹雪芹多次央求他的奶奶李太夫人,他的母亲马氏,他的堂叔曹頫,他的表叔李鼎,甚至他家的那几位老家人如吴罗汉等,希望他们能再讲讲曹家旧事……
这些曹家旧事,他们不知道讲过多少遍了,曹雪芹也不知道听过多少遍了,然而先前时,听者是无心的,而今则不同了……
而今,曹雪芹在用全新的目光,审视、筛选起这些往事……
二
为曹雪芹讲述往事的,主要是两个人物:一个是曹雪芹的堂叔曹頫,一个是曹雪芹的表叔李鼎
关于曹家的被抄的原因,历来有政治说,有经济说,其实这并不符合历史的本来面目在我看来,曹家的被抄与败落,既不是(狭义的)政治原因,也不是(狭义的)经济原因,更不是所谓的骚扰驿站,而是曹頫的原不成器(康熙语)
这一点,曹頫本人是极明白的,所以他的后半生一直处于忏悔中
正是由于曹頫的参与,或者是由于曹雪芹开始用全新的目光审视、筛选起自家的往事了,所以,老曹家的种种往事,以及曹雪芹见过或不曾见过的种种人物,便就或隐或现地出现在了曹雪芹的书中……
诸如曹雪芹在书中称,贾家是金陵豪富,用荣宁二公之灵的话说,吾家自国朝定鼎以来、功名奕世,富贵传流,虽历百年,奈运终数尽,不可挽回从焦大口中可知贾家祖先有过战功而曹家的情况是,高祖曹振彦,始任教官,因有功加升,相当于正四品之后,曾祖曹玺,封工部尚书祖父曹寅,官通政使,任江宁织造父亲曹颙,官江宁织造郎中截止到曹雪芹的堂叔曹頫继任江宁织造时,正是赫赫扬扬,历时百载
诸如第十三回,曹雪芹写道:若应了那句‘树倒猢狲散’的俗语,岂不虚称了一世的诗书旧族了甲戌本脂批树倒猢狲散之语,今犹在耳,屈指三十五年矣据清代施瑮《随村先生遗集·卷六·病中杂赋》诗注,曹楝亭公时拈佛语,对坐客云‘树倒猢狲散’,今忆斯言,车轮腹转
在这里说这些,并不是认为曹雪芹的书,就是曹雪芹的自传,或是曹家的家史,而是因此知道了,在曹雪芹的书中,许多素材都是来自曹家
从目前已知的情况看,与曹頫有关的种种事,大都安排在了贾政身上;《红楼梦》中的荣府,当是曹家本事而宁府里的贾珍,加上荣府里的贾赦一家,当是苏州的李家本事
三
在《红楼梦》的第五回,警幻仙姑让舞女们将新制《红楼梦》十二支演上来,舞女们答应了,遂轻敲檀板,款按银筝,其时唱的第一句便是:开辟鸿蒙,谁为情种?甲戌本的此处有一侧批:非作者为谁?余又曰:亦非作者,乃石头耳另有一旁批:石头即作者耳
这段文字,虽有点儿扯不断,理还乱的味道,但细细品咂,并不难看出其中涉及到了三个人:一个是作者,一个是余,一个是石头而这三个人,作者自然是曹雪芹,余是批书人李鼎(脂砚斋),石头则是曹頫(畸笏叟)
曹雪芹是《红楼梦》一书的作者,这一点儿不容置疑但是,《红楼梦》一书从素材来源、酝酿构思,到具体写作,均与李鼎、曹頫有着撕扯不清的关系
因此,只有承认《红楼梦》是部小说而不是作者自传,只有厘清了《红楼梦》一书创作素材的来源,才有可能体味出这些批语的真意,也才可能体味出整部《红楼梦》的丰富内涵
正因为在《红楼梦》中,融进了许多曹家、李家的往事,融进了曹頫、李鼎的种种感慨,所以当我们再读到那句石头即作者耳时,便感到不难理解了
当然,曹頫在反思过程中,除去自责外,也常常感到委屈自己跟贾政似的,虽然本事不大,但是做官、为人一向方正,所有的亏空都是前任遗留下来的,都是因为应付先帝南巡造成的,却因此被罢了任,抄了家,怎能不感到委屈呢?
四
当曹雪芹把曹家、李家的大量人物及往事写进书中时,有人开始不高兴了……
首先站出来反对的,或许就是曹頫……
曹頫不是嫌写,而是嫌写得不合适他怕家族蒙羞因为书里的男人均写得那样不堪,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曹家……
另外,他也不愿讨论家庭败落的责任,因为曹家的败落,他是难辞其咎的……
曹頫作为一家之主,当然会有种种顾忌……
而曹雪芹的表叔李鼎,却很支持曹雪芹
在李鼎看来,把业已发生过的事情,原原本本地记述一番,自省省人,也当算功德无量……
当时的争论,可能很激烈,从曹雪芹日后书中的批语里,我们便能够感受得到……
不过,曹雪芹的主意定了,谁又能更改得了!
五
这段时间,曹雪芹经历并知道了不少有关于曹李两家败落的传闻及原因并且获得了几本记载曹李两家历年各种活动的日记
这些日记,有确切的年月日,有确切的事项,包括个人的生日,以及各种开支,类似于流水账,但记载的又颇为详尽这些日记,由于详实可靠,不容置疑,相当于已是刻在了石头上的
最初,年幼的曹雪芹并没有把装在大柜子里的这几本日记放在心上,直到曹雪芹意识到了曹李两家的败落对他着手写作的这部书的重要性时,当他准备彻底写出胸中块垒时,才感到如获至宝
这几本日记,不仅提供了《红楼梦》的框架,而且也提供了许多有关曹家往事的细节
《红楼梦》中的许多细节,仅靠记忆是不可能写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