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瓶梅》、《水浒传》、《三国演义》和《西游记》在其成书并传播的明代曾被并称四大奇书,其中《金瓶梅》雄踞榜首,清初获称天下第一奇书
然而自问世那一刻起,这部奇书即遭官家封禁,因为人们无法看到,于是更增加了它的神秘色彩,直到今天,民间普遍流行着《金瓶梅》乃是一部淫书的说法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0615.html
如果我们有机会能够看到足本原刊《金瓶梅》,将会发现,100万字的《金瓶梅》不但有2万字作者调动各种修辞笔法读之令人心惊肉跳颜赧耳热的性文字,而且贯穿全书始终的对于女性胴体性征性器肆行窥视、对于偷情男女床笫之欢偷窥窃喜喜不自胜频频玩味津津乐道的审美情趣,可谓删不胜删,躲不胜躲!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0615.html
有趣的是对此居然还有不少学者为之辨诬,称其渲淫乃是为了更好地诫淫,云云……只会让人顿生此地无银三百两之类滑稽可笑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0615.html
然而,据此是否便可以认定:《金瓶梅》就是一部淫书,并缘此而遭禁?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0615.html
答案却是否定的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0615.html
如果说关于涉性描摹的禁忌,乃是人类文明不断走向进步的过程中必经且殊途同归从而通约的文化征象,那么与《金瓶梅》几乎同时出现的《牡丹亭》及后来的《石头记》(即《红楼梦》)等作品中也多次出现过露骨的性描写性意识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0615.html
有意思的是它们非但没有遭禁,而且一演再演、一刊再刊……其个中缘由,我们大可不必先忙于在学理层面追讨论析,只要拎出《金瓶梅》传播与阅读史上的两件重要历史史实,即可明白,事情远非人们想象的那么简单: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0615.html
其一,新中国建国初期百废俱兴的20世纪50年代,为使属下更贴近了解中国国情民情以便正确治理,毛泽东主席指示影印插图本《新刻金瓶梅词话》2000部,发省军级以上官员阅读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0615.html
及至60年代,他在一次谈话中再次强调:《金瓶梅》是《红楼梦》的祖宗,没有《金瓶梅》,就写不出来《红楼梦》,但《金瓶梅》不尊重妇女《金瓶梅》没有流传开去,并不仅仅因为是有秽亵的描写,而是书中暴露出来的社会现实太过黑暗,让人看不到希望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0615.html
其二,与我们对交战敌国国情了解甚为贫乏相反,据二战结束盟军占领日本缴获的档案文献显示,日本军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前夕,即大量搜集分析反映中国社会各阶层文化心态价值取向各种来源的情报,其中有助了解中国国情民情的世情小说日陆军情报部门首先盯上的是张评本《金瓶梅》,其次是《忠义水浒传》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0615.html
毛泽东认为,《金瓶梅》遭禁,并非仅仅因为其中的性文字禁忌,而是暴露出来的社会现实太过黑暗,让人看不到希望
那么,暴露出来的社会现实太过黑暗——究竟那该是一种怎样的社会现实,如何地太过黑暗,以至让人看不到希望?
同样,研究分析中国国情民情的日本侵略者,究竟在《金瓶梅》中发现了什么隐匿其间的信息或秘密而让其坚定地相信,这些信息或秘密对于管治占领后的中国,将大有裨益?
究其一点,我们首先必须要弄清楚:《金瓶梅》,究竟写出了一个怎样的中国的现实世界?
《金瓶梅》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逼真鲜活的当下世俗世界,上至达官显贵,下至仆役草民,吃穿用度、日常交往描写细致入微,无处不在的银钱交换尽显人情冷暖,俗俚市井生活场景令读者似曾相识,时而可亲可笑,时而又觉可悲可叹
包括主人公西门庆在内的《金瓶梅》出场人物给人留下较为深刻印象的近一百号人:官员、衙役、仆人、酸生、老尼、媒婆、僧道、帮闲、泼皮、仆妇、丫环、妓女、主妇……所有人等,没有一个属纯粹意义上的好人或正面形象,但同样也没有任何一个属十恶不赦的反面人物,人物的善恶评骘大多分处亦正亦邪的灰色地带
就拿第一主人公西门庆来说,如果悬置开篇鸩杀武大这一为了方便引入《金瓶梅》自己的故事而援自《水浒传》的既定情节不论,那么西门庆就是一个现实生活中官员兼商人的常态的形象,并且就其举止作派情性性格来说,任何一个男人,在他身上似乎都会隐约读出自己的影子!
西门庆既不是富二代,更不是官二代,发迹之前父母早亡,留给他的唯一遗产只有一间生药铺
然而他却能充分施展自己的聪明才智,混迹社会大学,快乐自学成才,年纪轻轻即跻身暴富商人兼府衙官员之列,至此整日价夜夜笙歌,花天酒地,直至纵欲殒命
纵观西门庆的发迹史,可以发现无论市井抑或官场,西门对于不同语境各个场合的潜规则熟谙深察、洞若观火从而操作娴熟、举重若轻——江湖语言叫作会混
西门庆是一个成功的商人,处置商机果敢练达雷厉风行,然而《金瓶梅》中描写他与官员的交往比商人更多,因为他深谙官本位生态环境下的经商之道——其中自含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之神机妙算
自杨戬案中西门庆贿银千两在京官蔡攸、李邦彦处买回自己一条性命,从此便认准全力投靠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的当朝太师、蔡攸之父蔡京,不吝重金两送生辰寿礼,得官运亨通拜提刑千户
在提刑官任上西门庆不断靠审案敛财审苗青害主一案,与同事夏提刑串通,共同收受苗青贿银一千两
为收监的扬州盐商王四峰到太师府说事,净落银一千两依靠笼络官场人脉资源,换来官府批文垄断专卖,不费气力即致财源滚滚流来
黑白两道通吃的西门大官人,府衙里做着排军喝道威风凛凛主管刑狱司法的五品提刑官,家中打理着典当铺、绸缎庄、绒线铺、生药行……攀上蔡太师的同时,还结交了太师府管家、巡按、御史、新科状元乃至当朝太监,等于提前为自己事业未来之腾达预置了潜力股
真可谓混得风生水起、威风八面!我们看到,第六十一回当应伯爵心怀叵测挑拨西门庆留心防备被其生意投机合伙人李四、黄智蒙骗时,西门庆登时秋风黑脸,敲山震虎应道:我还怕他?我不管他什么徐内相李内相,好不好把这厮提在监里坐着,还怕他不与我银子?
关键时刻为保护好自家的私产随时准备动用手中攥捏着的政府的生杀大权——官衙黑狱,大刑伺候……只要亮出了这把杀手锏,对手还怕不服帖老实?
西门庆游走官场市井,上窜下跳却无不左右逢源,关键原因,就在于他总能对具体情境中的潜隐规则了然于心善加运用,与此同时,他审时度势权谋机变随物赋形几近化境
《金瓶梅》中围绕西门庆活动展现出来的人们之间相互交往的种种情节,构成江湖化中国一个又一个鲜活直接的生动案例,堪称江湖中国全息景观的精彩实录
诚如有研究者曾指出过的:不谈江湖,中国社会就没法理解;不谙江湖,即不懂中国
江湖是一种非生产型的惯例制度,是一个依附正式制度的寄生体制,概无正义公平可言
混社会、混世界、巧取豪夺、坑蒙拐骗、黑白通吃乃江湖强权生存做大之操作手段,而利益至上原则悬置堪称其核心价值理念
江湖化盛行的隐形行为路径,支配着官场,支配着民间,其普及程度高于法律,演变成人们默契于心的一种惯例,但它又从不与现行法律秩序正面冲突
江湖是现实功利博弈的练场,普通人不操习这些技巧,近乎寸步难行——我们在《金瓶梅》中看到了太多林林总总世态生象,熙熙为利而来,攘攘为利而往,时时几近不择手段!
因此,所谓《金瓶梅》暴露社会现实太过黑暗,本质上就是指小说对于盛行中国社会各个阶层潜隐规则上下运作纵横捭阖各显神通的诸般场景,对于从官衙到民间、从庙堂到市井的整个社会普遍江湖化现实的真实呈现
只图功利,不问规矩,只图贪欲满足,罔顾是非公义,江湖化中国现实(时称陋规),一直以来就是历代统治者致力建构牢固政治秩序的违碍大忌——试想,呈现这种令人气闷让人绝望但又徒唤奈何现实的《金瓶梅》,何其可怕?岂有不禁之理?
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举踵迈向现代国家转型的道路可谓步履维艰!
而时至价值取向多元、意识规训日趋泛淡之今日,从暗涌汹汹发展至半公开化乃至全然公开化的江湖文化,已俨然成为阻碍中国最终完成现代化、实现法治国家-公民社会建构之转型的最重要最直接的原因
即便只从这一角度重新审视《金瓶梅》,我们也依然感受得到经典那沉甸甸的份量!
作者单位:江苏师范大学
刊于2017年7月19日《中华读书报》,转发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