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的清明节

评论字数 2526阅读模式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墓祭祖、踏青游园成为一代代中国人的传统习俗但清明节起初并不是非常重要的节日,仅仅是算作上巳节与寒食节的附属品直到明清时期,清明节逐渐取代上巳节和寒食节,并且将三个节日的文化品格很好的交融在了一起清明节时,人们一方面墓祭祖、缅怀先人,另一方面却游园踏青、赏花品茗进行放风筝、荡秋千、斗鸡等一系列娱乐活动它集悲喜于一身,并行不悖,几乎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为特殊的一个《红楼梦》中就多次提到清明节,讲述了许多节日习俗,也巧妙蕴含着独特的节日氛围

在《红楼梦》中,明确记载清明节的故事发生在第五十八回杏子阴假凤泣虚凰 茜纱窗真情揆痴理可巧这日乃是清明之日,贾琏已备下年例祭祀,带领贾环、贾琮、贾兰三人去往铁槛寺祭柩烧纸宁府贾蓉也同族中几人各办祭祀前往因宝玉未大愈,故不曾去得铁槛寺是贾府的私家寺庙,妙玉即在其中带发修行贾琏带领族人去庙中祭拜,这是当时的清明风俗生活于清代嘉道年间的顾禄在《清嘉录》一书中也有类似的记载他在书中山塘看会一条中讲到清明日,官府至虎丘郡厉坛致祭无祀游人骈集山塘,为‘看会’会中之人,皆各署吏胥,平日奉侍香火者,至日各舁神像至坛贾府的地位远远高于一般官府,而且拥有私家寺庙,不必再去公共庙宇,自然是同族人一起往铁槛寺祭柩烧纸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071.html

袭人因说‘天气甚好,你且出去逛逛,省得丢下粥碗就睡,存在心里’宝玉听说,只得拄了一支杖,靸着鞋,步出院外袭人劝宝玉出去走走,也与清明节的踏青习俗有关清明时天气转暖,春风拂面,正是游园的最好时节生活在大观园里的宝玉也不用到别处游园嬉戏,只这人间仙境似的园子就足以观赏不尽上巳节是中国古老的节日,原定于三月的第一个巳日举行,后来就固定在三月初三《论语》载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样的场景正是发生在上巳节中人们在河边沐浴,除去灾祸文人雅士还在节日时邀友集会、饮酒赋诗,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即是产生于此时上巳节还有一个沐浴踏青男女不避嫌的现象,原本是远古社会的风俗遗留但随着宋元理学兴盛,礼教日益森严,社会逐渐难以容忍这样的节日场景上巳节逐渐走向衰微,而它踏青游园的节日元素则被清明节继承下来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071.html

接下来,曹雪芹给我们带来这样的画面一个小姑娘因在山石后面偷烧纸钱遭到一个婆子的痛骂在大观园里面烧纸钱,是非常犯忌讳的而此时的宝玉替她圆谎,帮她躲过了一劫原来藕官平生扮演小生,药官是小旦,常做夫妻,虽说是假的,每日那些曲文排场,皆是真正温存体贴之事,故此二人就疯了,虽不做戏,寻常饮食起坐,两人竟是你恩我爱药官一死,他哭得死去活来,至今不忘,所以每节烧纸藕官是贾府家养的戏子,平时不能随便出去,清明时只能偷偷地在山石后面祭奠药官宝玉得知藕官祭奠原委后,又是欢喜,又是悲叹,又称奇道绝,感慨道天既生这样人,又何用我这须眉浊物玷污世界从此处观,宝玉的性格展露无遗,他对藕官的呆性感同身受,爱惜女孩子们的心性,赞美她们的魂灵他既同情藕官与药官的生离死别,又为她们之间的真挚感情而感动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071.html

其实清明节、寒食节原本都没有墓祭祖的习俗唐代中期的杜佑在《通典》中记载开元二十一制曰寒食上墓,礼经无文近代相传,寝以成俗士俗有不合庙享者,何以用展孝思?宜许上墓同拜礼在《唐六典·假宁令》规定寒食通清明四日,即寒食节三天加上清明节一天共放假四天唐代中期才逐渐形成寒食节墓祭祖的习惯,而且主要是在寒食节这三天,清明节还没有形成完整独立的节日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071.html

但是伴随着墓祭祖,顺便带些纸钱也逐渐成为风尚因为寒食节本是禁火禁烟,起初人们只是将纸钱挂在坟墓旁边的树上然而,中国自古以来认为与鬼神交流必须要通过火烧,仅仅是悬挂在树上其他上面纸钱并不能真正送到祖先手中唐代诗人王建曾作《寒食行》,其中就有句三日无火烧纸钱,纸钱那得到黄泉,强烈表达了这样的疑问慢慢地焚烧纸钱成为一种习俗的时候,寒食节开始让位于清明节人们纷纷选择清明节焚纸墓,这样既不用触犯寒食禁忌,还可以完成自己的祭祖心愿到宋代,寒食还依然存在,但是清明节已有压倒式的优势元明清时期,寒食节就基本完成了让位于清明节的过程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071.html

《明实录》《清实录》中几乎每一个皇帝都在清明节祭奠祖先、拜谒诸帝皇陵,记录非常清晰、详细但是寒食节已经消失匿迹,仅在《明太祖实录》中出现两次在洪武八年(公元1378年),朱元璋下诏翰林院商议陵寝的祭祀礼仪翰林学士乐韶凤等人追溯汉唐祭祀礼仪中提到两次寒食节,但是最终明初确定明代皇家祭礼也没有再恢复寒食今拟元旦、清明、七月望、十月朔、冬夏二至日用大牢;其伏腊社每月朔望日则有特羊;祀祭署官行礼如节,与朔望伏腊社同日则用节礼从之清明节取代了寒食节的地位,而且原来的禁烟禁火的习俗也从国家层面消失了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071.html

红楼梦》中还有两次讲到清明节,一次是在第五回探春的判词中,另一次是第二十二回探春制作的灯谜关于探春远嫁的时间,《红楼梦》正文中并没有详细的介绍,但是我们可以在第五回探春的判词中看到她是在清明时节出嫁的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探春远嫁茜西女国,乘船离去,在江边拜别亲人,再加上清明时节凄凄凉凉的氛围烘托,使得离别场景更添几分悲凉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071.html

第二十二回中,元妃从宫中差人送来灯谜,贾府中上上下下都在制谜、猜谜,就连平时不苟言笑的贾政也参与了其中其中探春写的灯谜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堪宜,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谜底是风筝这个谜语自然与她的判词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相关,暗示她将会远嫁异国他疆谜底风筝与清明时节放风筝的习俗息息相关清代《常昭合志》儿童放纸鸢,以清明日止,曰‘放断鹤’儿童在初春竞相放风筝,一直到清明节那天最后放断鹤,今年以后便不再放风筝风筝可以算是清明节的代表实物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071.html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典范之作,其中有非常多的文学叙述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也有诸多历史素材等待我们发掘单纯清明节这一项,我们能够得到诸多启发《红楼梦》描写清明节上庙、为亡人烧纸钱和游园赏花、放风筝等的习俗,而且又揭示了清明节与基本消逝的寒食节与上巳节的关系,足以勾勒出清明节风俗习惯及其历史演变的过程曹雪芹多角度的运用清明节的节日蕴含,使得对清明节悲凉的特殊氛围运用地炉火纯青,不愧为文章大手笔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071.html

作者董圣兰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071.html

微信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weinxin
我的微信
四大名著QQ群: 696280552
weinxin
我的公众号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评论审核已启用。您的评论可能需要一段时间后才能被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