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瓶梅》雖描寫宋代清河縣富豪西門慶官場及其妻妾的故事,但實際上以明代為其背景明代商業發達,文化娛樂亦隨之興盛,戲曲更於此時大放異彩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0716.html
觀《金瓶梅》全書,宴請官客、應酬往來,皆伴隨著戲曲的演出,可見當時戲曲的蓬勃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0716.html
《金瓶梅》的戲曲演出大致可分為唱曲及搬演戲曲兩種,前者如李桂姐、吳銀兒、韓玉釧、李銘等藝妓、小優兒彈唱傳奇中的散曲或套曲;後者則於節日、喜慶、喪禮等大場合,由戲班演出所引戲劇、曲文,不但保留了明代戲劇的研究材料,亦可由文本考據《金瓶梅》的作者、寫作年代,於戲曲史上有一定價值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0716.html
由於篇幅所限,本篇僅藉《金瓶梅》中正式搬演的戲劇,也就是所謂的「戲中戲」,觀其與情節的映襯,最後再與《紅樓夢》中的戲劇表現再一對照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0716.html
上述已提到《金瓶梅》於大場合時,皆有戲劇搬演,種類有如家樂、海鹽腔、崑山腔、雜劇、木偶戲等,不一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0716.html
(一)演出形式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0716.html
由於戲劇的種類眾多,演出形式因此有所不同,大約可分為兩種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0716.html
1.全本演出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0716.html
《金瓶梅》中北曲雜劇多為全本演出,如三十二回〈李桂姐拜娘認女,應伯爵打諢趨時〉: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0716.html
席間又有尚舉人相陪,分賓主坐定,普座遞了一巡茶少頃,階下鼓樂響動,笙歌擁奏,遞酒上坐,教坊呈上揭帖,薛內相揀了四摺〔韓湘子升仙記〕,又隊舞數回,十分齊整薛內相心中大喜,喚左右拿兩吊錢出來,賞賜樂工[1]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0716.html
又如四十三回喬五太太點戲:
下邊鼓樂響動,戲子呈上戲文手本喬五太太吩咐下來,教做《王月英元夜留鞋記》廚役上來獻小割燒鵝,賞了五錢銀子比及割凡五道,湯陳三獻,戲文四摺下來,天色已晚
北曲雜劇大多四摺一本,或再加上一楔,全本演完恰好「戲文四摺下來,天色已晚」(四十三回)《金瓶梅》亦有非雜劇而全本演出的例子,如六十三回:
下邊戲子打動鑼鼓,搬演的是「韋皋、玉簫女兩世姻緣」《玉環記》西門慶分派四名排軍單管下邊拿盤,琴童、棋童、畫童、來安四個單管下菓兒,李銘、吳惠、鄭奉、鄭春四個小優兒席上斟酒不一時吊場,生扮韋皋,唱了一回下去貼旦扮玉簫,又唱了一回下去……那時喬大戶與倪秀才先起身去了沈姨夫與任醫官、韓姨夫也要起身,被應伯爵攔住道:「東家,你也說聲兒俺們倒是朋友,不敢散;一個親家却要去?沈姨夫又不隔門,韓姨夫與任大人、花大舅都在門外,這咱纔三更天氣,門也還未開,慌的甚麼?都來大坐回兒,左右關目還未了哩」
《玉環記》據《六十種曲》,共三十四齣相較於雜劇,篇幅更長,六十三回李瓶兒首七,酒席間全本演出,賓客便感到不耐,「關目還未了」之時,就一個個要離席
即使西門慶後來吩咐海鹽戲班子弟快吊關目上來,「揀着熱鬧處唱」(六十三回),亦到五更時分才起身但此時《玉環記》仍未演畢,直到隔日請過劉內相、薛內相後,又令戲班「打動鼓板,將昨日《玉環記》做不完的折數,一一緊做慢唱,都搬演出來」(六十四回),戲文之冗長可見一斑
2.擇段演出
由於南戲、傳奇動輒便三、四十齣[3],如以四摺演出時間約為半天來看,整本演完需花費三天左右,故《金瓶梅》於演出此類戲劇時,並不是每一次都會搬演全本如六十四回劉內相、薛內相點戲:
子弟鼓板響動,遞上關目揭帖兩位內相看了一回揀了一段《劉智遠紅袍記》唱了還未幾折,心下不耐煩
如七十六回便是直接擇取片段演出:
當下吳大舅、二舅、應伯爵、溫秀才上坐,西門慶主位,傅夥計、甘夥計、賁地傳、陳經濟兩邊打橫,共五張桌兒下邊戲子鑼鼓響動,搬演「韓熙載夜宴、郵亭佳遇」
(二)推動情節
張竹坡〈竹坡閒話〉云:「本以嗜欲故,遂迷財色,因財色故,遂成冷熱,因冷熱故,遂亂真假」[4]
1.《玉環記》融情於戲
小說中遇喪禮時,常搬演戲劇來熱鬧一番喪禮演戲以示熱鬧,非明代特有,自漢以來即有:
今俗因人之喪以求酒肉,幸與小坐而責辦,歌舞俳優,連笑伎戲[5]
六十三回李瓶兒首七叫了《玉環記》、八十回西門慶首七,應伯爵等人則叫一木偶戲《殺狗勸夫》,皆是此一習俗的反映
但為什麼特別演《玉環記》,便值得本文探討
六十三、六十四回小說中藉由《玉環記》,西門慶身邊先是應伯爵與李桂姐嬉笑:
下邊鼓樂響動,關目上來,生扮韋皋,凈扮包知水,同到勾欄裡玉簫家來那媽兒出來迎接包知水道:「你去叫那姐兒出來?」媽云:「包官人,你好不看輕人,俺女兒等閑不便出來,說不的一個請字兒,你如何說叫他出來?」那李桂姐向席上笑道:「這個姓包的就和應花子一般,就是個不知趣的蹇味兒!」伯爵道:「小淫婦!我不知趣,你家媽兒喜歡我?」桂姐道:「他喜歡你?過一邊兒」
《玉環記》,明代楊柔勝作,敘述唐儒韋皋和妓女玉簫兩世姻緣的故事韋皋本為窮儒,與名妓玉簫相遇並相愛,但受院中鴇母阻撓,故而離去臨去之前,將家傳之玉環,送與玉簫為念後玉簫思念成疾,不久身亡
十六年後,玉簫轉生並再次與韋皋相遇,韋皋藉由玉環而知是玉簫再世,後由朝廷作主,再續前緣
文中藉此點明西門慶對李瓶兒的懷念,並且為李之死深感悲傷;但李桂姐卻藉由戲中包知水、韋皋到院的情節,暗笑應伯爵,應伯爵亦反唇相譏,對於李瓶兒之死、西門慶之悲,則絲毫不放心上故西門慶才於後文叫兩人「且看戲罷,且說甚麼再言語,罰一大杯酒!」
除了應伯爵、李桂姐之外,月娘房中的丫嬛小玉及玉簫,亦藉此劇打鬧:
小玉聽見下邊扮戲的旦兒名子也叫玉簫,便把玉簫拉着說道:「淫婦,你的孤老漢子來了,鴇子叫你接客哩你還不出去!」使力往下一推,直推出簾子外春梅手裡拿着茶,推潑一身,罵玉簫:「怪淫婦!不知甚麼張致,都頑的這等,把人的茶都推潑了早是沒曾打碎盞兒」
妻妾之中,對曲文熟悉的莫過於潘金蓮,而在西門慶對著《寄真容》一摺落淚時,偏又故意點與月娘看:
西門慶看唱到「今生難會,因此上寄丹青」一句,忽想起李瓶兒病時模樣,不覺心中感觸起來,止不住眼中泪落,袖中不住取汗巾兒擦拭又早被潘金蓮在簾內冷眼看見,指與月娘瞧,說道:「大娘,你看他,好個沒來頭的行貨子,如何吃着酒,看見扮戲的哭起來!」
《玉環記》韋皋與玉簫再續姻緣,正暗隱了李瓶兒轉世,與西門慶夢中相會和西門慶欲前去找尋的情節(七十一回)而透過《玉環記》,我們亦可見西門慶對李瓶兒之情深
2.《殺狗記》收結十兄弟
八十回西門慶首七,月娘叫了偶戲:
果然有許多街坊夥計主管,喬大戶、吳大舅、吳二舅、沈姨夫、花子由、應伯爵、謝希大、常時節,也有二十餘人,叫了一起偶戲,在大捲棚內擺設酒席伴宿提演的是「孫榮、孫華殺狗勸夫」戲文
《殺狗勸夫》即《殺狗記》,全名《賢達婦殺狗勸夫》、《楊氏女殺狗勸夫》、《王修然斷殺狗勸夫》元蕭德祥作
此寫孫華妻知其夫不正,濫交無賴,驅弟孫榮,故設殺狗一計,使孫華認清,並藉此勸夫歸正路
《殺狗記》中的富豪子弟孫華猶如西門慶,無賴子弟柳龍卿、鬍子傳便是應伯爵、謝希大等人;所演之酒肉朋友情節,恰似前八十回西門慶與應、謝等人的來往應酬
張竹坡〈竹坡閑話〉亦以《殺狗記》比十兄弟:「其以十兄弟對峙一親哥哥,末復以二搗鬼無緩急相需之人,甚矣,《殺狗記》無此親切也」[7]
從八十回到一百回,西門家道中落,其中不乏黃三、李四、吳典恩、應伯爵等人的落井下石,皆是《殺狗記》的暗喻與敷演;然月娘不如孫華妻,不能規勸其夫,導向正途,更是與《殺狗記》鮮明的對比,故可說此戲為後半部的關鍵
第一齣《豪宴》;第二齣《乞巧》;第三齣《仙緣》;第四齣《離魂》[8]
賈珍一時來回:「神前拈了戲,頭一本《白蛇記》」賈母問:「《白蛇記》是什麼故事?」賈珍道:「是漢高祖斬蛇方起首的故事第二本是《滿床笏》」賈母笑道:「這倒是第二本上?也罷了神佛要這樣,也只得罷了」又問第三本,賈珍道:「第三本是《南柯夢》」賈母聽了便不言語
單就文學演變來說,《紅樓夢》由於成書年代在《金瓶梅》之後,或多或少受了《金瓶梅》的影響
透過「戲中戲」的對照,更可印證《金瓶梅》、《紅樓夢》間的傳承
注 释
[1]本文所引《金瓶梅》,除特別說明,均據〔明〕蘭陵笑笑生原著,梅節校訂:《金瓶梅詞話》(臺北:里仁書局,2007年11月15日初版)
[2]黃霖:《金瓶梅大辭典》(成都:巴蜀書社,1991年),「韓湘子升仙記」條,頁748
[3]例如明‧毛晉《六十種曲》所收錄的傳奇,篇幅大多在三十齣以上較著名的如《琵琶記》四十二齣、《荊釵記》四十八齣、《殺狗記》三十六齣
[4]侯宗義、王汝梅編:《金瓶梅資料匯編》(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5年12月),頁12
[5]〔東漢〕桓寬:《鹽鐵論》(臺北:商務印書館,景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卷7,頁23
[6]〔清〕翟灝:《通俗編‧儀節》(臺北:大化書局,1979年2月二版)卷9,頁198:「杭俗出殯前一夕,大家唱戲宴客,謂之煖喪,吳中小民家,亦用鼓樂竟夕,親鄰畢集,謂之伴大夜」
[7]侯宗義、王汝梅編:《金瓶梅資料匯編》,頁9
[8]本文《紅樓夢》均出自〔清〕曹雪芹原著,馮其庸校注:《紅樓夢校注》(臺北:里仁書局,1984年初),以下不再出注
作者单位:台湾里仁书局
刊于《第十二届国际<金瓶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7,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