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0842.html
一、情境氛围蕴含嘲讽色彩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0842.html
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0842.html
《金瓶梅》人物绘画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0842.html
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0842.html
戏 曲 剧 照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0842.html
西门庆刚刚由平民变成官员,兀自一腔功名利禄的美梦与热忱,刘太监要点唱的曲子无异于迎头浇下的一盆凉水,自然显得不合时宜,所以遭到了周守备的反对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0842.html
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0842.html
明·唐寅行书《集贤宾》词卷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0842.html
刘太监点的第二个曲子出自杂剧《金水桥陈琳抱妆盒》,也就是家喻户晓的狸猫换太子的故事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0842.html
戏中塑造了一个忠于皇帝勇救太子的宦官陈琳的形象,刘太监点这个戏,颇有自己恭维自己的意思
但是,当日的宴会既是祝贺西门庆加官,更是庆贺其子官哥满月,狸猫换太子却是写小太子刚出生就母子分离,更险遭杀生之祸,实在有些不吉利,所以周守备也不赞成
薛太监所点的曲子想人生最苦是离别出自元代张鸣善的《普天乐·咏世》
刘太监所点的两个曲子,似乎分别针对加官和生子有意嘲讽
薛太监就更离谱,点的《普天乐·咏世》咏叹着人生无常和繁华不永,充满了悲观惆怅的情绪,仿佛在宣告:无论你西门庆今日多么风光得意,一切都是不可持久的,很快就会流水落花春去也
这简直就是对庆贺喜宴的彻底否定,难怪周守备认为越发使不的
元·张鸣善著
不顾场合胡乱点戏的两位太监,与此时此刻一派欢愉的庆贺喜宴显得格格不入,冷幽默的滑稽效果也就由此产生
关于这两位太监别具一格的点唱,评点者多认为是暗示了小说后半部分故事情节的走向
崇祯本眉评指出:作者借老太监懵语一笑,叹尽西门庆之终身事业矣
张竹坡亦评价其为一部关目值得注意的是,作者有意营造了西门庆的庆贺喜宴上的不和谐的场景,目的不单只有情节上的预示,更有道德上的批判,这一宴会场景是预言、是伏线,更是讽刺、批判和诅咒
二、文化对比体现反讽意味
《金瓶梅》中有一类反讽,不是简单地通过人物与环境的不协调而形成的,而是深入到空间的文化内涵,通过人物言行与其活动空间的文化背景的严重对立或阳奉阴违来造成反讽
《金瓶梅》中许多造成文化反讽的空间设置,其含义并非总是如第69回的例子那样显而易见,需要联系其他文本才能破译
自《诗经》开始,以雪为题材的诗文、典故、绘画和音乐作品层出不穷在由自然气象演变成一个文化元素的过程中,雪显示了出明显的雅化倾向
落 雪
已经从一个生活中常见的气候现象,升华为高雅文化的象征和代言,负载着深厚的文人雅趣和传统美学理念
寄意于时俗的白话小说《金瓶梅》却也偏爱写雪,每每以雪来组织叙事场景
全书共百回,以雪为题的回目就有五个:第21回吴月娘雪烹茶、第38回潘金莲雪夜弄琵琶、第46回元夜游行遇雪雨、第67回西门庆书房赏雪、第77回西门庆踏雪访爱月
在这几回故事所包含的若干个雪场景中,充斥着蹭白食、逛妓院、算帐目、争皮袄,争风吃醋勾心斗角,搅动着人欲横流的腾腾热气
如此一来,传统的、经典的雪的情致趣味与这些雪场景的寓意内涵便产生了一种彼此牵连相映成趣的文本关系,雅俗之间已暗成双峰对峙之势
在此可以借用西方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批评关于互文性(intertextuality)的理论
这种互文性理论强调消除不同文本的边界,每一个文本都向其它文本开放,从而这一文本与其它文本都互为互文本
从广义上说,互文性包括任何文本与赋予该文本意义的知识代码和表意实践之和的关系,而这些知识、代码和表意实践形成了一个潜力无限的网络
美国批评家哈罗德·布鲁姆甚至说:不存在文本,只有文本之间的关系[2]
考察《金瓶梅》中雪场景与其他经典文本中的雪景意蕴所形成的互文性,其作为通俗文学的代表而对雅文学乃至雅文化所产生的反讽与解构也就一目了然了
西门庆在常峙节家会茶,散的早,未掌灯就起身,同应伯爵、谢希大、祝实念三个并马而行刚出了门,只见天上彤云密布,又早纷纷扬扬,飘下一天雪花来
应伯爵便道:哥,咱这时候就家去,家里也不收我每许久不曾进里边看看桂姐,今日趁着落雪,只当孟浩然踏雪寻梅,望他望去
祝实念道:应二哥说的是你每月风雨不阻,出二十银子包钱包着他;(崇祯本旁批:点出)你不去,落的他自在西门庆吃三人你一言,我一句说的,把马径往东街构栏来了
踏雪寻梅乃是文人高雅情趣的象征,最负盛名者莫过于孟浩然的雪中骑驴过灞桥赏梅吟诗
如此清逸潇洒之举,历来被反复题咏,成为雅文化的代言
明初周宪王朱有燉撰有《孟浩然踏雪寻梅》杂剧四折,剧中赞叹孟浩然平生无所留意,惟将诗酒相凭雪景尤耽赏玩,梅花是与同盟贞比岁寒高节,清如玉盎凝水[3]
祁彪佳评该剧曰:以殊艳之词,写出淡香疏影,而艳不伤雅[4]
如此富含雅文化背景的话语居然用来形容西门庆包着妓女不去白不去的行为,且从一个想乘机吃白食的帮闲嘴里说出,这与其说是批判了应伯爵等人的庸俗无耻,倒不如说是以市井原貌构成对雅文化的反讽
倘若李桂姐对西门庆一往情深,这幕场景或许还有几分踏雪寻梅的雅致然而彻底的反讽意味在于,职业身份决定了李桂姐根本是个贪钱而无情的女子
假称给姨妈过生日出门去了,其实就躲在屋里陪丁二官人喝酒作者在此设置了三重空间,
一是外厅宴席上应伯爵等人猜枚行令,热闹非常这帮人原本就是来混吃混喝的,既已达到目的哪管其余
一是西门庆心中烦躁,走到后边更衣
一是内间小酌的桂姐与丁二官人的欢声笑语
三重空间叠入西门庆的眼帘,方知自己被人当猴耍了一通
怒从心头起的西门庆把李家砸个稀烂后冒雪回家
在此回的结尾和下回的开篇,凑趣似地出现了一首打油诗和一首清真词
二者雅俗并置,含义正好相反,恰恰代表了物欲对情感的嘲讽与颠覆
打油诗是直白泄愤,周邦彦的词则分明描画了多情妓女挽留情郎的温柔旖旎,所以有人说周清真《少年游》题云‘冬景’,却似饮妓馆之作……蕴藉袅娜,无限情景……[5],更有人认为此词就是写宋徽宗与名妓李师师的风流韵事[6]
联系西门庆大雪里上马回家的遭遇,不难发现作者是有意让俚俗直白的不如归去捅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的蕴藉袅娜,让文人雅士的拿腔作调被唯利是图的世俗哲学和不假修饰的美学趣味大大地揶揄了一把
为了将揶揄进行到底,作者还写了一出踏雪访爱月——回目标题已经点明了戏拟寓意
西门庆见天色阴晦,彤云密布,冷气侵人,将有作雪的模样忽然想起要往郑爱月家去……径进勾栏,往郑爱月家来转过东街口,只见天上纷纷扬扬,飘下一天瑞雪来
西门庆刚到郑爱月房中没多久,郑爱月和姐姐爱香就问他要貂鼠做围脖
西门庆发现屏风上挂的一轴爱月美人图题着王三官儿的诗,原来郑爱月背着他与王三官儿来往郑爱月连忙遮掩过去
西门庆新近勾搭上了王三官儿的母亲林太太,便向郑爱月得意地宣讲林太太对他如何痴情信任
被王三官儿赞誉玉雪精神联仲琰,琼林才貌过文君的郑爱月不仅向西门庆邀功还亏我指与爹这条路儿,更渲染王三官娘子生得标致,要西门庆用些工夫儿,不愁不是你的人
房外银装素裹,房内卑鄙污浊;大雪笼罩下的原来就是这等欺男霸女的勾当
小说中的雪场景与雅文化文本中的雪景意蕴构成了互文性,通过戏拟雅文化之话语符号的语境,使其意义逆转而背离原有的文化背景走向市民文化的怀抱,从而完成对正统文化和传统美学的反讽与颠覆
孟浩然踏雪寻梅的高情雅趣完全被西门庆踏雪买春的浮浪低俗所消解饱受奚落和嘲讽的精英文化,已经被充斥着赤裸裸的肉欲和贪念的市井生存方式挤压到社会的边缘
踏雪寻梅图
< size="1" width="33%" />
[1]秦修容整理《会评会校本〈金瓶梅〉》第437页,中华书局,1998年版本文所引《金瓶梅》及评点皆据该版本,下不另注
[2]参见程锡麟《互文性理论概述》,《外国文学》1996年第1期
[3]吴梅辑《奢摩他室曲丛》第二集《诚斋乐府二十四种》之《孟浩然踏雪寻梅》,涵芬楼1928年铅印本
[4]祁彪佳《远山堂剧品·艳品》,《祁彪佳文稿》第二册第1505页,书目文献出版社1991年据北图藏本影印
[5]周邦彦著,孙虹校注《清真词校注》第179页,中华书局,2002年版
[6]参见张端义《贵耳集》卷下道君幸李师师家条,据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以及《清真词校注》第177页引用贺裳《皱水轩词荃·周清真词》等
[7]谢枋得、王相《千家诗注解》卷上,浙江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8]参见(美)理查德•罗蒂著《偶然、反讽与团结》第73页,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作者单位:湖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