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情节事件与语言特色
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0850.html
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0850.html
·瓶儿之死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0850.html
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0850.html
《红楼梦》插图·薛蟠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0850.html
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0850.html
《红楼梦》插图·焦大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0850.html
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0850.html
剪纸《红楼梦》人物·薛宝钗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0850.html
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0850.html
剪纸:《红楼梦》人物·贾宝玉、柳湘莲、甄宝玉
五、结 论
87版《红楼梦》电视剧剧照
剪纸:《红楼梦》场景
剪纸:《红楼梦》人物·迎春
参考文献
古 籍:
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北京:中华书局,1959
明‧袁中道,《游居杮录》,台北:台北书局,1956
明‧袁宏道,《袁中郎全集》,台北:世界书局,1964
明‧兰陵笑笑生,《新刻金瓶梅词话》,梅节(校订),陈诏、黄霖(注释),《金瓶梅词话重校本》,香港:梦梅馆,1993
清‧曹雪芹、高鸮,《红楼梦》,冯其庸等(校注),《彩画本红楼梦校注》,台北:里仁书局,1984
清‧刘廷玑,《在园杂志》,《续修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近人论著:
一 粟 1964 《红楼梦资料汇编》,北京:中华书局
王增斌 1999 〈《金瓶梅》文学估值与明清世情小说之流变〉,《山西教育学院学报》,2.3:3-9
田晓菲 2003 《秋水堂论金瓶梅》,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朱一玄 2001 《红楼梦资料汇编》,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李希凡 1996 《红楼梦艺术世界》,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林文山 1986 〈青出于蓝,蝉蜕于秽──《红楼梦》对《金瓶梅》的某些借鉴〉,《社会科学家》,1:74-85
林文山 1986 〈凤姐黛玉潘金莲的一分为二〉,《山西师大学报》(社科版),4:46-50
来凤仪 1992 《张爱玲散文全编》,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
胡衍南 2003 〈《金瓶梅》非「淫书」辨〉,淡江大学《中文学报》,9:169-192
胡衍南 2004 〈《金瓶梅》有无「微言大义」之商榷──综述《金瓶梅》研究的一个观点〉,《书目季刊》,37.4:79-94
胡衍南 2004 〈论《林兰香》在明清世情小说史的位置〉,《淡江人文社会学刊》,19:1-27
胡衍南 2004 〈《金瓶梅》「世情小说」论〉,淡江大学《中文学报》,10:79-100
胡衍南 2005 〈论《醒世姻缘传》〉,「2005年第八届东亚汉学国际学术会议」论文,台北,淡江大学汉语文化暨文献资源研究所
胡衍南 2005 〈明清长篇世情小说的两个模式〉,淡江大学《中文学报》,13:113-140
姚灵犀 1940 《瓶外卮言》,天津:天津书局
徐君慧 1987 《从金瓶梅到红楼梦》,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
徐朔方 1988 《论金瓶梅的成书和其它》,济南:齐鲁书社
梅新林、葛永海 1998 〈《金瓶梅》与《红楼梦》比较研究述评〉,《红楼梦学刊》,2:60-77
黄 霖 1987 《金瓶梅资料汇编》,北京:中华书局
陈庆浩 1986 《新编石头记脂砚斋评语辑校》,台北:联经出版公司
郭玉雯 1998 〈《金瓶梅》与《红楼梦》〉,《台大中文学报》,10:135-180
郭玉雯 1999 〈《红楼梦》与《金瓶梅》的艺术笔法〉,《文史哲学报》,50:1-38
张 俊 1981 〈论《红楼梦》与《金瓶梅》〉,《北京师范大学学报》收录于胡文彬、张庆善(1984)《论金瓶梅》,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页249-272
雷 勇2003 〈明末清初世情小说对《红楼梦》的影响〉,《红楼梦学刊》,3:66-78
鲁 迅 1981 《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卢兴基 1993 〈从《金瓶梅》到《红楼梦》──寻找小说史的一段轨迹〉,中国金瓶梅学会(编),《金瓶梅研究》,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4:10-27
杨 义 1995 《中国古典小说史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孙逊、陈诏 1982 《红楼梦与金瓶梅》,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
曦 钟 1982 〈「深得《金瓶》壶奥」──略谈曹雪芹对《金瓶梅》的艺术借鉴〉,《求是学刊》,4:95-97
[1]林文山:〈青出於藍,蟬蛻於穢──《紅樓夢》對《金瓶梅》的某些借鑒〉,《社會科學家》,1986年第1期,頁74-85
[2]曹雪芹、高鴞(原著),馮其庸等(校注):《彩畫本紅樓夢校注》(台北:里仁書局,1984年),頁442-443
[3]梅節(校訂):《金瓶梅詞話重校本》,頁290
[4]曹雪芹、高鴞(原著),馮其庸等(校注):《彩畫本紅樓夢校注》,頁133
[5]徐君慧:《從金瓶梅到紅樓夢》(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87年),頁243
[6]這一點從同性質的《醒世姻緣傳》那裡也可以見到,筆者另有一文談到《醒世姻緣傳》和《金瓶梅》之間的關聯:〈論《醒世姻緣傳》〉,「2005年第八屆東亞漢學國際學術會議」,台北,淡江大學漢語文化暨文獻資源研究所主辦,2005年5月28-29日
[7]楊義:《中國古典小說史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頁445
[8]李希凡:〈「極摹人情世態之岐」──市人小說、「世情書」與《紅樓夢》〉,《紅樓夢藝術世界》(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6年),頁61-81
[9]見前引張俊〈論《紅樓夢》與《金瓶梅》〉
[10]郭玉雯:〈《紅樓夢》與《金瓶梅》的藝術筆法〉,《文史哲學報》第50期(1999年6月),頁1-38
[11]孫遜、陳詔:《紅樓夢與金瓶梅》(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1982年),頁23
[12]筆者以為,明清世情小說的發展軌跡中,包含一種「金瓶梅模式」和「紅樓夢模式」,前者可通過詞話本《金瓶梅》──《續金瓶梅》──《醒世姻緣傳》看出,後者可從繡像本《金瓶梅》──《林蘭香》──《紅樓夢》看出,兩者各有服膺的文學思想也各有自己的藝術風格,不宜以進化的目光判別高下優劣詳參胡衍南:〈明清長篇世情小說的兩個模式〉,《淡江中文學報》第13期,2005年12月,頁113-140
作者单位:台湾师范大学
刊于《中国学术年刊》,2006,第28期(春季号)转发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