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霖:《金瓶梅》是第一部个人创作的长篇

评论字数 2602阅读模式

金瓶梅》是由个人创作的呢,还是集体编写而成的?
长期以来,人们都把它看成我国最早由个人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一九五四年,潘开沛在《金瓶梅的产生和作者》一文中,才提出了一个集体创作说
他认为此书不是哪一个大名士、大文学家创作出来的,而是在同一时间或不同时期里由许多艺人集体创作出来的,是一部集体创作之后,中外学者对此进行了讨论,大致还是倾向于个人创作

黄 霖 著 《黄霖讲<金瓶梅>》

近年来陆续有人重新提出这个问题,强调元明两代的长篇小说大都是在说唱艺人长期流传基础上由某一作家加以写定的,《金瓶梅》也不例外,所以它是第一部累积型的小说,从而又否定了个人创作说
这样,人们又有了重新讨论这个问题的兴趣
其实,集体创作论者之所以有那样的想法,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类比了《三国》、《水浒》、《西游》的成书过程
不错,《三国》等书是经过了民间艺人的长期加工
在它们最后成书之前存在着若干雏型作品,作为最后写定者的主要依据,例如《三国志演义》之与《全相三国志平话、《忠义水浒传》之与吴从先读本《水浒传》,《西游记》之于《大唐三藏取经诗话》等都是如此

明代四大奇书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0943.html

而《金瓶梅词话》成书比它们晚,如果在它之前也有雏型作品或有关民间作品流传的话,怎么至今尚无一点踪影呢?
事实上,不要说我们现在无法找到它先前的影子,就是在袁中郎时代恐怕也找不到
然而,集体创作论者强调:《金瓶梅》取名词话不容忽视
认为词话是元明以来民间说唱文学的主要品种,明代刊行的其他几部著名长篇小说都是经过词话阶段发展而来的,更何况《金瓶梅词话》中还保留着不少说唱文学特点的例证,如小说中出现以曲代言,外加看官听说及成套引用戏文、乐曲等
这些可以说是集体创作的核心理论
然而,问题是明代冠以词话之名的作品并非都是集体创作的讲唱文学例如杨慎的《历代史略十段锦词话》就是文人个人创作

黄 霖 著 《说金瓶梅》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0943.html

万历前后,袭用词话名称,而实质为散文小说的也许并非《金瓶梅词话》一种
《古今小说》第一卷《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开头说:看官,则今日听我说《珍珠衫》这套词话
而全篇可称为唱词的只有《西江月》二首和韵语两段小说中出现看官听说和以曲代言等,也可出于作家的模仿就看官听说来看,两拍及《醒世姻缘》等明代文人个人创作中就有不少例子
更有意思的是,《金瓶梅》词话本第五十七回写到原来这薛姑子,不是从幼出家的云云时,前面并无看官听说四字,而在后出的经过文人再加工过的崇祯评改本中反而在前面添加了这四个字
于此可见,这类形式完全可以模仿的

黄 霖 编 《金瓶梅资料汇编》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0943.html

另外,有些说唱艺术的迹,也可能是在镶嵌前人作品时所留下来的这都不能成为《金瓶梅》由词话加工而成的理由
叶德钧在专论《宋元明讲唱文学》中说得好:
《金瓶梅词话》虽有许多词曲,又用词曲和韵语代言,但全书仍以散文为主,和诗赞系词话迥不相类
至于《野获编》把《金瓶梅》列于词曲门下,也不能说明《金瓶梅》原为词曲,因为这个归类并非出于当时沈德符之手,而是由清代康熙年间钱枋所搞
还有人把李日华《味水轩日记》中说《金瓶梅》大抵市诨之极秽者之市诨牵扯到词话上去,更属勉强
所谓市诨者,犹言市井间流行的戏弄之语也;前云大抵也者,意谓此小说大致属于这一类东西也
总之,《金瓶梅》并非是一种真正的词话,或者是一种在词话基础上加工而成的作品,它充其量只是一种文人拟词话而已

黄 霖 著《金瓶梅讲演录》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0943.html

此外,《金瓶梅词话》存在不少情节错乱和抄用大量前人作品,也是集体创作说者常述的理由其实,这两个问题,都不能作为判断是个人创作还是集体创作的原则
集体编写固然容易造成错乱,但个人之作,如《红楼梦》那样经过了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的精心结撰,也难免有矛盾抵牾之处
累积型的作品固然不断吸收各种故事而成,但作家的个人创作也可以在独立构思的基础上镶嵌前人的作品
《金瓶梅词话》确实抄用了如《刎颈鸳鸯会》等作品中的个别片段,但这些片段原来只是在《刎颈鸳鸯会》等作品中存在着,而不是在一部名曰《金瓶梅》的或者基本具备《金瓶梅》故事的作品中存在着
《金瓶梅词话》的作者把那些片段汲取过来,作了某些改动,溶化到自己的作品中来,这完全是一种个人创作的过程,怎么能说是累积而成的呢?

黄 霖 著 《金瓶梅》漫话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0943.html

事实上,只要抛开成见,我们还是可以从这部小说中看到不少个人创作的特点它比之《三国》、《水浒》、《西游》,对人物和环境的细节描写是大大前进了一步,
其语言和风格也比较统一再从情节结构来看,也能前后呼应,浑然一体,并无若干大小段落连缀的迹
潘开沛为了说明集体创作,曾把全书分为三截说:

原篇撰人的目的,只是打算把《水浒》里的武松杀嫂的故事,加工扩大而已;全本书,原来至多编撰到八十七回王婆子贪贿受报,武都头杀嫂祭兄就完了……从全书写作技巧或编撰技巧来看,以前五十回最好,虽然尚存在若干小问题可能最初只有这五十回,以后才由别人续作五十一回至八十七回问题在最多,也许就是参加编辑的人较多的表现八十八回以后的十三回,便差得多了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0943.html

这一论断并不合乎实际
徐梦湘等曾举第二十回吴神仙相面时,对每个人都说了四句诗,这四句诗就包含了每个人的结局
孟玉楼、孙雪娥、春梅、西门大姐等人的结局都是在八十七回之后,而吴神仙的诗都有了暗示

黄霖教授为《历代小说话》出版举办讲座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0943.html

第四十六回卜龟儿卦,再一次交代了吴月娘、孟玉楼、李瓶儿各自的命运和结局
吴月娘是书中主角之一,她的结局也在八十七回之后,而且她在八十七回以后显得更加重要,故事比重也有较大的增加这两例,的确可证作者本有计划,绝非是什么艺人因听众不满而逐步续成
在这里,我们想起了《水浒传》智真长老给鲁智深的两次偈语和《红楼梦》中宝玉在太虚幻境看《薄命司》的卷册、听演红楼梦曲的故事情节来
前者是累积而成,故前后不一;后者为个人创作,故首尾相应《金瓶梅词话》显然也属于后面一类,故除上述两例外,再有如第十九回中的张胜被推荐给守备府,后来也再度登场,并在第九十九回中杀死了陈经济

黄 霖 编著《历代小说话》全套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0943.html

第八十二回中,潘金莲还给陈经济的簪子,后于第九十二回中陈经济又将此送给孟玉楼
第八十四回中说道孝哥以后要出家到永福寺,后于第一百回中果然走上的这条路
如此等等,正说明了作者在构思创作时,对故事发展全过程是胸有成竹的
这不也正是说明了《金瓶梅词话》具有个人创作的特点吗?

黄霖教授青年时期复旦求学照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0943.html

金学界恭祝黄霖先生寿诞快乐!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0943.html

文章作者单位:复旦大学

刊于《金瓶梅说》(经典丛话文撷英系列),1999,江西教育出版社转发请注明出处

微信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weinxin
我的微信
四大名著QQ群: 696280552
weinxin
我的公众号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评论审核已启用。您的评论可能需要一段时间后才能被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