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秀旼:明代奇书《金瓶梅》与朝鲜汉文小说《折花奇谈》比较研究

评论字数 15277阅读模式

一引 言
《折花奇谈》是作者不详的朝鲜后期汉文小说
从《折花奇谈·序》中可知,作者号石泉主人,姓李,编者号南华散人
在序中,南华散人表明今此折花之说,即吾友李某之实录,石泉主人揭示《折花奇谈》,即余丁年所由阅历者也可知故事是以实话为基础写的
书后题跋云:嘉庆十四年乙巳端阳后一日,石泉主人追书于薰陶坊精舍,可知成书于1809
现在仅有一个抄本存世,收藏于日本东洋文库,郑良婉《日本东洋文库本古典小说解题》有影印
全书分为三回,共有两万余字,运用评批形式来写的
从《折花奇谈·序》中可知,该书和中国文学的关联性

东洋文库(局部

南华散人将《折花奇谈》比作《西厢记》(或《莺莺传》)和《金瓶梅》:
详考一篇旨意,则大略与元稹之遇莺娘恰相仿佛
其曰一期二约三会四遇,竟莫能遂其曰莺也之自媒,与红娘之解馋,遥遥相照
又与《金瓶梅》之西门遇潘娘太相类似,其曰三件难事,难且又难,曰青铜银佩之说,与王婆之口辩无异奇哉!千载之下,其下说论事若是近之[1]
《莺莺传》是第一部以第三者的援助来成立男女之间的爱情故事,即张生与莺莺之间有红娘
这种三者关系,在《金瓶梅》也体现,西门庆与潘金莲以王婆的帮助来得到相遇的机会
《折花奇谈》也同样运用了三者关系,特别是《折花奇谈》中李生、舜梅、老妪之人物结构,与《金瓶梅》中西门庆、潘金莲、王婆之人物结构极其相似,
可见《折花奇谈》受到《金瓶梅》的直接影响人物性格的塑造及故事情节也与《金瓶梅》从第二回到第四回有关
还有,从文体和形式来看,《折花奇谈》运用着明清时期评批本形式
对于《折花奇谈》,本稿以《金瓶梅》的影响为主进行分析,还有明清评批形式的影响也一起探讨
本稿通过这讨论,试图阐明中国人情小说及评批形式对朝鲜小说影响的一局面接着,对于两国小说文化风情的异同之处也进行探讨
首先看《金瓶梅》本身的文学价值
《金瓶梅》问世于明代万历年间,它是一部凭空惊现[2]的、个人创作的人情小说,对于后代人情小说的形成影响极大
《金瓶梅》是从《水浒传》的武松杀嫂一节演化出来形成的
《金瓶梅》一方面写了家庭之外的大社会,另一方面写了西门家庭之内的小社会,这两个社会是由西门庆为中心联系在一起的[3]
在明代张扬人欲的潮流下,它主要反映出明末社会的官僚制度、商业活动、婚姻制度、娼妓制度、文化生活、风俗习惯等,彻底地揭示了社会腐败、世态炎凉等现实问题,可以说是市井社会的风俗画

绣像本与词话本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1187.html

在朝鲜《金瓶梅》的传入时期不详,但是许筠(1569~1618)在《惺所覆瓿藁》《闲情录》中写到:
传奇则《水浒传》、《金瓶梅》等为逸典,不熟此传者,保面瓮肠,非饮徒也[4]
这是从袁宏道在《袁中郎全集》卷三的记载而来
由此我们可以推定,《金瓶梅》在十六世纪末到十七世纪前后传入朝鲜此后,李德懋(1741~1793)在《青庄馆全书》中写到:
金瓶梅一出,助淫者多,少年不看此书,为大耻,害亦至矣[5]
由此可知,在朝鲜《金瓶梅》被读者受到热烈的欢迎,但是因被认为淫书,而不能公开流传
由于《金瓶梅》被认为淫书,所以在朝鲜时期没有出现《金瓶梅》韩文翻译本,而且其衍生作品也难以找到
不过,新近发掘到的几部作品中,可以看到《金瓶梅》的影响
例如,《折花奇谈》、《北厢记》等,都是于十九世纪出现的,其主要影响局面,体现在于赤裸裸的性爱描写
比如,《北厢记》描绘十八岁妓女舜玉与六十一岁士族金乐安的爱情,作品中舜玉的寄母蓬莱仙说:
少不可无者,西门庆所服梵药百丸,石季伦所买绿酒十斛,先生必铭记铭记,可知作者对《金瓶梅》应曾有过措意
在《折花奇谈》中,我们可以看到更加明显的影响局面,本稿对此进行考察
《折花奇谈》的故事情节如下:
壬子年间在首尔有李生者,俊雅风流,颇解诗文,可称为一代才子
家附近有一口石井,朝暮间丫鬟常来此汲水,其中有一丫鬟明舜梅,十分美貌,虽然已经嫁人,但李生还是一见倾心,爱上了她
于是找到邻家李老妪,请她撮合,再三恳求之下,老妪终于答应了在她的帮助之下,两人终于得到一宵之会,彼此情投意合,如鱼得水,正在两人情感相浓之时,舜梅忽然被人换走,李生只好怅然而归
后来虽有数次相聚的机会,但终于因种种缘故而作罢总算好不容易得到再次欢会,但是从此却成永别,由于事情被舜梅之姨母干鸾得知,两人再难相聚[6]

《李德懋文学研究》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1187.html

徐东日 著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1187.html

二对性爱题材的关注
人们之间的爱情是人们最普遍的、悠久的话题,在文学作品中也最频繁出现的题材之一
在中国,从唐朝以前《史记》中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故事开始,唐朝爱情传奇《霍小玉传》、《莺莺传》,宋元代戏曲《西厢记》等连续出现了爱情题材作品
到了明清代,出现了《金瓶梅》、《红楼梦》等具有代表性的人情小说以及人情小说的一分派才子佳人小说

明代中叶以后,商品经济的活跃,市民阶层的壮大,在思想文化领域有着明显的反映,兴起了一股启蒙思潮,[7]这就是阳明学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1187.html

阳明学,又称心学,是由王守仁创立的新儒教学派,以心即理思想为主,积极追求个性解放,冲破了朱子理学的传统观念,在社会及文学方面也产生了重要影响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1187.html

在商品经济发展、阳明学兴起的影响下,在文学界也出现了《金瓶梅》及才子佳人小说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1187.html

对于才子佳人小说来说,明末清初出现了一批,虽然与《金瓶梅》风格迥异,但它脱胎于《金瓶梅》,沿着《金瓶梅》开辟的创作道路发展的
它们模仿《金瓶梅》,用主人公名字来命名作品名,比如《玉娇梨》、《平山冷燕》、《金云翘传》、《雪月梅》、《春柳莺》、《宛如约》等等[8]
它们传入朝鲜以后,受到朝鲜读者的热烈欢迎据记载,流入朝鲜的明清才子佳人小说一共有38种,明末清初出现的才子佳人小说大概有5~60
鉴于以上事实,可知相当数量传入到朝鲜

《韩国汉文小说研究》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1187.html

汪燕冈 著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1187.html

在朝鲜后期社会,由于保守政党士林把握中央政权,于是以朱子理学为基础的礼治更加强化
而且,由于乡约的普及,在民间社会也形成了注重儒教理念的风气在这种社会风气下,偏离儒教伦理道德的作品难以广泛流行
爱情题材作品也不例外,较为注重儒教礼法的才子佳人小说才可以得到广为流传,例如《好逑传》、《玉娇梨》、《平山冷燕》等
对《好逑传》来说,将名教着重得甚至使之成为爱情成就的障碍要素的程度
朝鲜中期以后,随着女性读者的逐渐增加,男性文人利用小说教育她们,遵守名教的才子佳人小说可以成为她们的礼法教科书,所以才子佳人小说可以得到广泛推广
在这种社会风气下,《折花奇谈》的问世具有特殊意义,因为该作品里描写的男女爱情故事中,绝无儒教伦理道德
《折花奇谈》中李生与舜梅的爱情是外遇,从儒教理念来看,这是特别不能接受的
而且,该作品中赤裸裸地描写了两人之间的性爱场面在朝鲜这种作品的问世,与《金瓶梅》的流传不能无关
首先我们可见,在《折花奇谈》中多有模仿《金瓶梅》的叙述
评批者南华散人在折花奇谈序中写到:
古语云,色不迷人人自迷,其果人而自迷耶,色而迷人耶[9]
该叙述中的色不迷人人自迷,在《金瓶梅词话》中可见[10]在两人之间的性爱场面中,也可见模仿《金瓶梅》的迹:
解衣同抱,正如鸳鸯戏水,鸾凤穿花连理枝头,别样春色,同心带上,一般幽兴枕边堆一朵息乌云,衾中露两尖金莲
誓海盟山,莺声依依,羞云怯雨,燕语频频杨柳腰脉脉春浓,樱桃口微微气喘,星眼朦胧,酥胸荡漾,万种妖娆,千般旖旎,可尽述[11]
该部分与崇祯本第四回中西门庆和潘金莲的性爱场面非常相似:
交颈鸳鸯戏水,并头鸾凤穿花喜孜孜连理枝生,美甘甘同心带结
一个将朱唇紧贴,一个将粉脸斜偎罗袜高挑,肩膀上露两弯新月;金钗斜坠,枕头边堆一朵乌云
誓海盟山,搏弄得千般旖妮;羞云怯雨,揉搓的万种妖娆恰恰莺声,不离耳畔津津甜唾,笑吐舌尖
杨柳腰脉脉春浓,樱桃口微微气喘星眼朦胧,细细汗流香玉颗;酥胸荡漾,涓涓露滴牡丹心直饶匹配眷姻谐,真个偷情滋味美
此外,《折花奇谈》第二回的回前批中,南华子写了落花有意随流水,流水无情恋落花,
这诗句在崇祯本《金瓶梅》中出现,可见于潘金莲试图诱惑武松而失败的场面[12]
该诗句在《折花奇谈》中影射,舜梅的阿姨干鸾对李生有淫心而李生对她无意的场合

《中国古代小说演变史》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1187.html

齐裕焜 主编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1187.html

除了南华散人在《折花奇谈序》中触及的又与《金瓶梅》之西门遇潘娘太相类似以外,我们可以直接看到作品中多有模仿《金瓶梅》描写的部分
由此可知,作者在作品创作的过程当中,把《金瓶梅》的爱情故事放在心头
不过,《折花奇谈》中的男女最终回归于伦理道德的世界
舜梅回归于自己的结婚生活,李生(石泉主人)也在自序中说,自今以往,改图革旧,反非入是者
编者南华散人对他们的爱情鉴定说惜乎,莫如痛断于未遇之前!然,犹幸自绝于一见之后也
这种结尾,与《金瓶梅》中西门庆和潘金莲终于毒杀武大郎而接续情缘的设定完全相反
其实,总体来说,两部作品的基本主题艺术内涵是不能比较的,但是对于作品中非伦理的爱情故事的结局,两部作品的描写如此不同
《金瓶梅》作者,通过描写他们有悖于伦理的爱情,彻底揭开他们的非道德性而对此加以批判,这可以看作是一种反面教材
然而,朝鲜作者还是不能写出来彻底的有悖于伦理道德的爱情故事,于是作品的主人公最终回归于伦理道德
这可能缘于作者处境的差异及社会背景的差异
首先,从叙述者位置的角度来看,《金瓶梅》是作品外在的第三者将西门庆一家的事情,以客观的角度来窥测及描绘的,而《折花奇谈》是作者将作者自己的事情描述的
即《金瓶梅》中叙述者没有直接登场,还有可以避免受到道德批判的余地,但是《折花奇谈》中叙述者没有这种余地
其次,从社会背景的角度来看,明末社会蔓延着张扬人性、人欲的潮流,在这风气下,像《金瓶梅》般的描写人欲的作品可以出现
但在朝鲜社会,偏离儒教理念的小说不能得到公开流传,于是《折花奇谈》尽管写了外遇,但又写了回归于儒教理念的结局
否则,作者难免会受到激烈的、尖锐的批判由于朝鲜社会风气很保守,于是文人大部分都倾向于用儒教伦理道德包装作品,
儒教理念即便不是他自己保持的思想,也要在表面上显示,这种倾向成为一种文化心态
在这一点上,编者南华散人也指出:
其中反有胜焉者,吾友之痛绝鸾也,百忙中能扶彝伦之纲纪梅且伤夫之拙而未之为害无乃今之人远过于古之人耶?[13]

朝鲜古代宴乐图

《金瓶梅》所描绘的是,除了男女爱情之外还有很多,以商人和市井社会为题材来揭露了在金钱冲击下的黑暗腐朽,
以描写明末社会官僚制度来暴露了封建社会的矛盾,以描绘婚姻制度、文化生活、风俗习惯来探索人性问题等,即它涉及到比较广泛的题材
所以,《折花奇谈》与《金瓶梅》不能作总体的比较
值得关注的是,除了《折花奇谈》之外,在十九世纪朝鲜社会还出现了几部描写赤裸裸的性爱的汉文作品,如《布衣交集》、《北厢记》等,
这现象说明,当时在朝鲜小说文化风情有了一些变化《布衣交集》中描写了士族男性和贱民有夫之妇之越轨的性爱行为,该基本结构与《折花奇谈》非常相似
《北厢记》中描绘了六十一岁的士族和十八岁的妓女之爱情,也赤裸裸地描写了他们的性爱场面
在十九世纪朝鲜社会出现了这种新趋向,缘于十八世纪以《金瓶梅》为主的中国淫词小说的流传[14]
据记载,中国淫词小说在朝鲜文人之间广为流行
从尹德熙(1685~1766)的《子学岁月》(1744)、《小说经览者》(1762),还有宫廷画家金德成(1729~1797)所画的《中国小说绘模本》(1762)中完山李氏的小叙,俞万柱(1755~1788)的日记《钦英》等,可以看到传入朝鲜的中国淫词小说目录
《子学岁月》中载有6篇,《小说经览者》中载有10余篇,《中国小说绘模本·小叙》中载有16篇,《钦英》中载有7篇,
共同记载的是《金瓶梅》、《肉蒲团》、《杏花天》等,其中《金瓶梅》可以说是独步的作品
朝鲜文人阅读了这种淫词小说之后,朝鲜文坛也出现了《折花奇谈》、《布衣交集》、《北厢记》等描写性爱的作品

《中国小说绘模本》

完山李氏 序

金德成 外画

朴在渊 编

此外,这种倾向与作者的身份地位也有关
从自序中可知,作品的主人公李生就是作者自己,李生在作品中寄食于阀阅家门,可知作者的身份不外乎是阀阅家门的门客

这种阶层的形成与朝鲜后期社会风情有关朝鲜社会本来通过科举制度选拔人才,但是到了十七世纪,产生了用人专取门阀[15]的风气

由于主要中央官职都被几家阀阅家门独占了,于是被冷落的士族或乡班阶层仕途暗淡,导致他们甚至处于生计窘迫的状态

《折花奇谈》中李生,即作者,就被推定为这种被冷落的士族阶层,他们因为处于离中央政权遥远的境地,

所以没有感到维护儒教伦理道德的必要性,可以在作品中赤裸裸地描写性爱或外遇等题材

上述的《北厢记》,评批者凤谷先生在序中写到此东皋渔樵客居关东之洪川[16]所作也,可知作者东皋渔樵也处于类似的境遇

他们虽然对汉文史书经典比较熟悉,但得不到中央政府的重视而不能发挥自己的才能,处于怀才不遇的境遇,只能走边缘化的路,因此,可以创作这种打破常规的汉文叙事作品

明治45年朝鲜刊本《择里志》批校本(书影)

三评批形式、章回形式、白话文体的运用
从形式方面来看,《折花奇谈》不但运用了中国传统的评批形式及章回形式,而且采用中国的白话文体
由此可见,在朝鲜的明清代评点本、章回小说的影响
首先,对评点本的形成要进行概括
明清时期,长篇白话小说的发展带来了评点本的兴起,但评点本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对古代经典的评批,
后来对小说也开始加以评批,最初小说评点本为南宋时期刘辰翁(1231~1294)的《世说新语》评点本
到了明清时期,出现了一批小说戏曲评点本,最著名的评论家为毛宗岗、李卓吾、陈继儒、冯梦龙、王思任、金圣叹等,
他们正式对长篇白话小说及戏曲开始运用评批形式其中,清代文人金圣叹(1607~1661)的评点本一世风靡,他的评点本对朝鲜文人的影响也极大
金圣叹不但树立了体系的小说理论,而且创建了小说评点的调理格式[17]
在朝鲜,自从毛宗岗《三国演义》评点本的流入之后,其他明清代评点本小说戏曲也不断地传入,其中金圣叹评点本受到朝鲜文人的特别喜爱,可以说,朝鲜后期评点本几乎是在金圣叹评点本的影响下形成的
在朝鲜金圣叹评点本的广为流传,缘于他独创的读法及文学观念
朝鲜文人往往从金圣叹评点本的读法受到启发,把它援用在自己的创作活动,这种倾向特别体现在于十九世纪的汉文作品,如《折花奇谈》、《水山广寒楼记》、《百祥楼记》、《汉唐遗事》等
朝鲜文人不仅被《水浒传》、《西厢记》本身,而且被金圣叹独特的评批内容、文体、文学观念所倾倒
值得关注的是,朝鲜评点本模仿着明清评点本的同时,也带有着独特的文化内涵
我们可以看到,朝鲜文人往往将评点本当做表现自己两面性的工具
如上所述,朝鲜文人往往在表面上显示出儒教伦理道德,但他们也有可能带有偏离伦理道德的思想,在这样情况下,评点本可以成为容纳这两面性的工具
比如,从朝鲜最古汉文戏曲《百祥楼记》,创作年代与作者未详,描写着首尔的白面书生与平安道妓女英慧相爱的故事
从中可见它在体裁、文体上都模仿了金圣叹批本《西厢记》,但在创作主体上有根本的差距,《西厢记》作者和评批者间的距离很远,反而《百祥楼记》作者和评批者间的距离或是没有,或是很近
目前为止《百祥楼记》的作者和评批者被推定为同一个人物,即该作品的作者自己一边创作戏曲,一边对此进行评批
如果说是《西厢记》,作者就成为王实甫兼金圣叹
《折花奇谈》作者和评批者间的距离也很近,其他朝鲜评点本也一样,那么其评批内容自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作者本人的意见

《中国文学理论史》

黄保真、蔡钟翔、成复旺 编 著

看《百祥楼记》评批内容,评批者对男女主人公的爱情行为表现出否定态度,一直说丑、淫、可杀等,那么我们可以说《百祥楼记》的作者,当创作戏曲时,
以戏曲作者的、无拘无束的自我肯定白面书生与妓女的爱情,当对此进行评批时,以道学先生的、迂腐的自我否定他们的爱情
看《折花奇谈》评批内容,评批者对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持否定视角,作者也在自序中说自今以往,改图革旧,反非入是也,作出回归于道德的评价
从此可类推,评点本的评批形式,被朝鲜文人运用为容纳他们两面性的工具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可以说作品本文中对性爱的描写与作者内面的暗影(shadow)有关,作品评批中对性爱的批判与作者表面的人格面具(persona)有关[18]
朝鲜以儒教思想为国是,由于士林开始上台执政,儒教思想在十七世纪以后更加保守化,在这种风气下,违背儒教思想的作品不能公开流传
但是另一方面,中国淫词小说也暗地里广为流传,影响了产生肯定人欲的风气,结果出现了《折花奇谈》、《北厢记》、《百祥楼记》等描写性爱的作品
在这种两面性的、矛盾性的社会风气下,朝鲜文人一方面对人欲的描写表示赞同,则另一方面对此持批判态度而以道德伦理包装自己的作品
这种两面性,朝鲜文人通过评点本的评批形式可以表现出来
从另一方面的角度来看,朝鲜作者或是通过评批形式的运用,维护自己作品淫亵的内容
换言之,对于作品淫亵的内容,作者自己先进行批判,借以保护整个作品的意境
在朝鲜,评点本形式被利用为一种策略,以免受到保守读者的批判总之,朝鲜评点本有着反映作者两面性的倾向
其次,对于章回形式也值得进行考察
中国小说的章回形式是从拟话本《大唐三藏法师取经记》开始的,该书三卷分十七章[19]
拟话本起源于话本,话本出于杂剧中之说话,所以拟话本与说话体裁有着紧密的关系
然而,《折花奇谈》虽然采用了中国的章回形式,但是与说话完全无关
在中国,章回小说一般都是长篇,而且长篇章回小说与评点本有着密切关系
但在朝鲜,章回小说中也有《折花奇谈》般的短篇,不一定依从中国文学的常规

The EssentialJung

(Selected Writings Introduced by Anthony storr)

【美】 C. G. Jung

由于评批、章回都是从中国进口来的体裁,所以朝鲜小说在运用上还是存在一些差距
《折花奇谈》虽然是短篇,但通过采用中国章回形式,取得了与中国章回小说所带的美感效果看《折花奇谈》第一回最后部分写着:
生曰:汝既到此,如此良夜,不可虚度虽有许多难事,自有老妪方便,汝勿优疑更进数杯,以畅乐事
因解去裙带,弄手探戏,酥胸荡漾不定,玉肤润滑难试一进一退搏弄,得千般万回,乌云乍歪,粉脸暂煖
阳台片梦,正在顷刻须臾之间忽有一人,剥啄叩门,大声呼曰:梅乎安在?定不知佳期如何且看下文分解
作者在最紧张的时刻将第一回结束了,使读者充满好奇而继续阅读,这是中国章回小说技法的模仿
朝鲜古小说,自从明清小说的流入以后开始运用章回形式,由此可以看到中国章回小说对朝鲜古小说的影响,《折花奇谈》也在中国章回小说的影响下形成的
《折花奇谈》中章回形式的运用技法,与章回形式本身带有的说唱性特征完全无关,但其作者也将之利用为引起读者的紧张感、好奇心的有效体裁
再次,对文体方面也有必要进行考察
从《折花奇谈》中的白话文体也可以看到明清通俗小说的影响迹
在朝鲜,从前的汉文小说都是以文言写成的,多有引用中国古代经典中的典故
但在《折花奇谈》中,可以看到中国白话文体的有意运用,例如,生五步作三步、生饮了数觥等
不过,作者的白话运用,其实不是很熟悉的,有的学者认为:小说的文字表述往往难免欠通顺[20]
中国白话是在口语的基础上形成的,明清代话本小说大部分都是用白话文体写成的,于是在文学作品中白话文体的使用就是文学通俗化、大众化的标志
但对朝鲜来说,中国白话与朝鲜口语完全无关,当时可以解读中国白话的只限于文人,因此中国白话文体的运用并不意味着文学的大众化
中国白话小说刚开始传入朝鲜的时候,朝鲜文人也往往不能解读白话文体,所以出现了《水浒传语录》、《西游记语录》、《西厢记语录》、《三国志语录》等
这些《语录》,渊源于《语录解》,《语录解》指的是为了解读儒家书籍《朱子语类》的目的,朝鲜王室刊行的一种词典
由于朝鲜社会热烈信奉朱子理学,所以对朝鲜社会来说,《朱子语类》一本书是具有关键性的书籍
在《语录解》的影响下,还产生了上面提到的解读中国白话小说和中国白话戏曲的一系列的《语录》
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在朝鲜后期,随着朝鲜文人对中国白话的日益熟悉,运用中国白话文体的汉文作品也日益增加,这说明中国白话小说给朝鲜文人的创作活动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朝鲜正祖年间(1776~1800在位),虽然公布了鼓吹古文体使用的文体反正律令,
但是文人在创作过程中还是暗地里爱用中国白话文体,《折花奇谈》也是在这样的社会风气下运用了中国白话文体的

《中国小说绘模本》(书影)

完山李氏 序

金德成 外画

朴在渊 编

四世情风俗、人物形象的描写
《折花奇谈》中反映了朝鲜十八世纪到十九世纪的世情风俗,这种描写方式是在以往的朝鲜古小说当中不能见到的,
由此我们可以推测,《折花奇谈》作者以《金瓶梅》为借鉴,比较充实地描写当时社会的世情风俗
在《金瓶梅词话·序》中写了一句话:寄意于时俗,由此黄霖教授指出:《金瓶梅》是一部通过描写时俗来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书[21]
《金瓶梅》是名副其实的一部百科全书式作品,广泛地反映晚明社会中的宗教、迷信、习俗、饮食、服饰、医药、建筑等,通过这种描写,取得了独特的艺术风格,作品在描写诸多情况时,都使之成为小说艺术的有机组成部分
关于饮食来看,《金瓶梅》通过写丰富多彩、精美无比的食物,实现了艺术的真实,刻画了人物的神韵,推动了情节的开展,谱写了食色的互动,渲染了市井的氛围等
还有,小说十分注意到人物服饰的真实性,小说中的服饰描写成为人物身份的标志、性格的象征
关于宗教方面,《金瓶梅》生动地显示了晚明社会中实际存在的世俗的宗教活动形式与宗教观
而且,通过抄一些相书中的语词,巧妙地刻画了主要人物性格,并且预示了他们的命运,规划了情节的展开
还有,在小说中既运用了很多戏曲来刻画人物,用来写心,用来调节气氛,或带某种寓意,又写了很多游艺活动来显示出世情小说的面貌[22]
这些社会风俗关联的描写,与《金瓶梅》整个叙事的展开有着紧密的关系
《折花奇谈》也模仿了《金瓶梅》的这一点,比较注重到当时社会风俗的真实性,
例如,是日即除之夕也,万户之桃符换新,千家之爆竹除旧,泥牛击破,彩燕呈祥、御驾南巡华城,…金吾多严,士女早定等的描写中可以看到当时朝鲜社会世情的一面
而且,作品像《金瓶梅》那样,不只是孤立地描写这种世情,而是通过描绘这些世情,推动了情节展开,并且刻画了人物的性格
例如,《折花奇谈》中描写了绿柳枝头,黄莺唤友,红杏花上,白蝶纷飞的三月暮春风俗:
于是,上命阁臣诸臣,赏花玩柳于禁,玉漏初下,夜巡无禁,满城士女,无不耸喜观瞻
生与二三诸益,乘兴带月,睹饮酒楼,第五桥头,月色如画,上林上,仙乐迭奏生对景关情,一心难忘
即告别诸友,径到家巷,转至老妪时夜将半,四无人迹[23]
李生在春游之中,忽然去找老妪之前,老妪辞色甚历地对李生说过:以后,更无以梅婢等说,说到老身也,
李生再三劝解,万无回心之望,怊怅徘徊,无聊还来但,小说中李生以三月春游为契机,
再次有了图谋舜梅之事的心情,直接去找老妪,殷勤地宽解了老妪的心情,老妪终于被他感动而决定继续帮助李生

《金瓶梅讲演录》

黄 霖 著

从此可以知道,小说通过当时三月春游风俗的描写,推动了情节的展开,并且,刻画了李生风流才子的人物形象
据记载,正祖年间实际上在宫廷有三月春宴[24]
作品中风俗的描写,使之成为小说艺术的有机组成部分,这种技法是从前所没有的,这可以看作是《金瓶梅》模仿的一面
但是,《金瓶梅》主要描写以西门庆家庭为主的社会各处的世情风俗,然而《折花奇谈》主要描写以李生为主的闾巷人的生活时俗
闾巷人,因朝鲜后期都市文化的兴起而产生的阶层
在朝鲜十七世纪以后,随着商业的发展,必然出现了都市文化
闾巷人主要是由被中央政府排斥的士族或中人阶层组成的,他们大都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文学素质和财富,往往以文学素质和财富为基础享有都市的娱乐文化,这种文化现象被称为闾巷文化
它有不拘泥于儒教伦理而肯定人欲的特征
《折花奇谈》中,关于主人公李生的身份,只有写到生得俊雅,风采卓异,破解诗文,亦一代之才子也不事家产,旅食于邻居李,李亦阀阅人也,
由此可知,他可能是被排斥的士族或中人阶层还有,李生为了达到与舜梅见面的目的,很舍得花钱,而且给舜梅北胡之第一肆中物为银壮、玉佩,由此可知,他有一定程度上的钱
我们可以推测,李生就是朝鲜后期典型的闾巷人
值得关注的是,《折花奇谈》所描写的世情是朝鲜社会的,而不是中国社会的
从前的朝鲜古小说,倾向于以中国历史或地名为作品的背景
然而,《折花奇谈》以朝鲜首尔为作品的背景,描绘了朝鲜后期社会的世情风俗关于这一点,南华散人在追序中写到:
稗说盖尚华,非华胜东,人情固然,辄以未闻睹为快好古非今,乐远厌近,非东之病,乃天下同病东人著说,必用忧,必曰东无观焉盖今说东,且今则东无观,今尤何论
然事甚切,至与《西厢》说相表里,虽美且贱,不过衣缕而头蓬,不施膏,不染粉,玩好无见称,巾裳绝烜,然所谓工虽巧,杇不雕,器不琢也
然意极情笃,若是可观焉若身锦头翠,金缕玉成,则岂特西子无光,玉妃失颜,然则富辞丽文,必蓰倍于此矣
是故盐梅方调五味,梗楠必遇良匠,马奔长楸,车顺通衢,以肤见序俚语,虽班马亦不过平平,其若空中气势,纸上波澜,得以也
俗且俚,既详且尽,吾子文章大且至矣夫[25]
南华散人,首先对于盲目地崇尚中国稗说(小说)的风气进行了批判,然后强硬地主张自国文化的优点
由此可知,他比较重视自国文化,也表现出民族意识
不过,另一方面,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南华散人所带有的矛盾心态他固然主张自国文化的优点,但其判断标准仍然是中国文化影响的产物
他绝对接受中国文化的标准,依据其标准来阐明《折花奇谈》的价值但,这也可以看作是他表明差距(gap)的一种策略
这种策略在后殖民文本往往出现,我们可以看出,南华散人写的追序也像后殖民文本那样,制定了文化距离的同时,又连接了其距离[26]
南华散人通过这种手法,强调了两国之间文化上的差距,以表明了自国文化的存在意义
南华散人所表现出的民族意识,与朝鲜中后期的社会风气,在一定程度上有关

《朝鲜王朝实录》(韩文版)

自从朝鲜中后期开始,对自国文化的关注逐渐增加,产生了许多有关作品
朝鲜画家郑歚(1676~1759)开始画朝鲜实景,作品有《仁王霁色图》、《金刚全图》等,这与从前一般画中国风景的倾向有分歧
还有,朝鲜后期实学者李肯翊(1736~1806)著述了朝鲜历史书《燃藜室记述》,韩致奫(1765~1814)也撰写了纵观韩国历史的《海东绎史》,这些历史书撰写的目的是为了以自主的视角梳理韩国古代历史
柳得恭(1748~1807)著述了《渤海考》,他在该书中阐明了渤海继承高句丽的史实
这种张扬民族意识的风气,也影响到文学作品的作风
朝鲜文人开始更加注重自国文化,以自国历史和地名为作品的背景,这是与从前的一般作风有分歧的
总之,我们可以说南华散人在追序中触及的内容,与当时朝鲜社会风气有关
《折花奇谈》中,对人物形象的真实地塑造也与《金瓶梅》有关
依据序文,作品人物固然是实际人物,但在具体的形象化的过程中,受到《金瓶梅》的影响
《折花奇谈》中的人物的性格,通过外面的描写或他们之间的对话,生动地被刻画了
以往的朝鲜古小说,往往将人物描写为平面的、抽象的形象,但《折花奇谈》中刻画了比较生动的人物形象,取得了真实的美感,这可以说是《金瓶梅》的借鉴
这种人物形象化方式与金圣叹早已提出的人物性格化理论[27]也有着密切关系[28]
特别是老妪,她阴险的、狡猾的性格,从她所说的对话中表露出来
关于与舜梅相会的计策,老妪对李生滔滔不绝地说明,然后自己也帮李生一起执行,在这过程中被描写的老妪形象简直是《金瓶梅》的王婆那样
《折花奇谈》中老妪,与《金瓶梅》中王婆一样,总是说得很繁芜,心中有鬼,但当初不露出自己的内心,偷偷地看人眼色,后来才露出自己的用意
李生不顾廉耻,向老妪请求帮助,老妪让他操心,一直要钱
况且,当事情进展不顺利的时候,老妪往往狡赖,甚至瞎赖李生老妪这样的形象塑造,可以说是《金瓶梅》人物刻画的借鉴
对于女主人公舜梅形象,作品中描写了比较具体,取得了真实的美感
比如,在她穿着的描写中,十分注重真实性,作品中有身着半新不旧之缘绸小衫,腰系软蓝裙子,身穿着淡裳轻裙,头戴小盆,手提辘轳,遥遥飘飘,来到井边等
从前的朝鲜古小说中,对女主人公几乎没有这种日常的、真实的描写,这是与舜梅的微贱的身份有关
以往的前朝鲜古小说中的女主人公,大部分都是带有才能、身家显贵的佳人,而且对她们形象的描写也不够真实,追求理想化
然而《折花奇谈》中的舜梅,不仅身份微贱,而且是有夫之妇,这种形象的塑造可以说是受到《金瓶梅》的影响
舜梅和潘金莲固然是不同的形象,但从其出身来看差不多,所以可以说,《折花奇谈》以出身微贱的有夫之妇为女主人公是《金瓶梅》的借鉴
但在人物形象描写的笔调上,有分明的差距
《金瓶梅》的人物描写中,可以看到讽刺的笔调,然而《折花奇谈》中却不能看到这种笔调
看男主人公,《金瓶梅》作者用滑稽的笔调来刻画西门庆轻薄的性格,但《折花奇谈》中没有找到这种笔调
这差距的缘由,在于《金瓶梅》对西门庆和晚明社会的各种弊端,有意进行了讽刺及批判,然而《折花奇谈》却没有这种意识
《金瓶梅》接触到的是比较广泛的家庭、社会现实,然而《折花奇谈》侧重于李生和舜梅的爱情故事,所以作品中描写人物形象的笔调当然有差距,其所产生的美感也有分歧

《中国小说批评史略》

方正耀 著

【中文摘要】

明代奇书《金瓶梅》传入朝鲜王朝之后得到了朝鲜文人读者的喜爱,但由于保守的社会风气,很少有其衍生作品
而在朝鲜后期成书的汉文小说《折花奇谈》中可见《金瓶梅》的明显的迹本论文主要探讨的是:
第一、《折花奇谈》赤裸裸地描写了性爱题材,这可以看作是《金瓶梅》的影响;
第二、《折花奇谈》运用了评批形式、章回形式、白话文体等,这些特征也可以说是从《金瓶梅》及明清小说受到影响的结果;
第三、《折花奇谈》中可见朝鲜后期的世情风俗及人物形象的描写,这种艺术风格也是在《金瓶梅》描写技法的影响下形成的

【Abstract】

The Plum in aGolden Vase(金瓶梅),one of the Four Writings in Ming Dynasty(四大奇书), was received a Joseon(朝鲜) readers’ welcome eversince the inflow of it into Joseon Dynasty, buttherewere very few derivative works due to the fact that Joseon Dynasty was anextremely conservative society. Nonetheless,
Jeolhwagidam(折花奇谈),a Joseon classical novel written in Chinese character, come out in the late Joseon, and it is clear that Jeolhwagidam was influenced by The Plum in a Golden Vase,as wellas other MingQing classical novels. In this regard, this essay mainly discusses tee points:
1.) Jeolhwagidamreadilydescribedcontents related eros.
2.) Jeolhwagidam appliedthe Chineseclassic literary style of commentary edition(评批本), chapter-novel(章回小说) and modern vernacular Chinese(白话)
3.) Jeolhwagidam focused more on the description of social conditions and customs of those days and characters in comparison with other works written in Chinesecharacter in Joseon.

【关键词】金瓶梅 折花奇谈 四大奇书 衍生作品 再创作 朝鲜古小说 域外汉文作品

参考文献

兰陵笑笑生 著,戴鸿森 校点. 金瓶梅词话(上·下)[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

【韩】石泉主人 著, 金庆美,赵惠兰 编. 折花奇谈[A]. 见:19世纪 首尔의사랑[M]. 首尔:Yeoiyeon(여이연), 2003.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M]. 北京:中华书局,2010.

朝鲜王朝实录[DB]. http://sillok.history.go.kr

许筠. 惺所覆瓿藁[DB]. http://db.itkc.or.kr

李德懋. 青庄馆全书[DB].http://db.itkc.or.kr

李重焕. 择里志[DB]. http://www.krpia.co.kr

黄霖. 金瓶梅讲演录[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王运熙, 顾易生 主编. 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第二版)·下卷[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齐裕焜. 明代小说史[M]. 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1997.

齐裕焜. 中国古代小说演变史[M].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 2002.

黄保真, 蔡锺翔, 成复旺. 中国文学理论史·四[M]. 北京:北京出版社, 1991.

方正耀. 中国小说批评史略[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0.

汪燕岗. 韩国汉文小说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0.

【韩】金庆美. 淫词小说의 受用과 19世纪汉文小说의变化:《金瓶梅》를 中心으로[J]. 古典文学研究, 2004, 第25辑.

【美】Carl.G. Jung. The Essential Jung (Selected Writings Introduced by Anthony storr)[M].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9.

【美】BillAshcroft, Gareth Griffiths, Helen Tiffin. The Empire Writes Back: Theory andpractice in post-colonial literatures[M]. NY:Routledge, 2002.

[1]《折花奇谈》序

[2]黄霖,《金瓶梅讲演录》,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5页

[3]齐裕焜,《明代小说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277页

[4]许筠,《惺所覆瓿藁》《闲情录》卷18,《觞政》

[5]李德懋,《青庄馆全书》卷53,《耳目口信书六》

[6]该情节叙写,参照了汪燕岗的《韩国汉文小说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214页)

[7]齐裕焜,《中国古代小说演变史》,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2002年,第365~366页

[8]齐裕焜,《中国古代小说演变史》,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2002年,第412页,第420页

[9]《折花奇谈》序

[10]《金瓶梅词话》第三回色不迷人人自迷,迷他端的受他亏

[11]《折花奇谈》第三回

[12]该诗句最初出现于宋代释惟白的《续传灯录》

[13]《折花奇谈》序

[14]关于朝鲜对中国淫词小说的接受,可以参照:【韩】金庆美,《淫词小说의受用과 19世纪汉文小说의变化:金瓶梅를中心으로》,《古典文学研究》第25辑,2004年

[15]李重焕(1690~1752),《择里志》《总论》

[16]位于韩国江原道中西部的郡

[17]黄保真、蔡锺翔、成复旺,《中国文学理论史·四》,北京:北京出版社,1991年,第639~640页

[18]从C. G. Jung的人格面具(persona)和暗影(shadow)的理论来看,外向态度为人格面具受到外在的环境的影响,反而内向态度为暗影受到内在的无意识的影响暗影包括无意识中的黑暗自我(【美】Carl. G. Jung, The EssentialJung (Selected Writings Introduced by Anthony storr), New Jersey:PrincetonUniversity Press, 1999, pp.87~128.)

[19]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十三篇宋元之拟话本

[20]汪燕岗,《韩国汉文小说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216页

[21]王运熙、顾易生主编,《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下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62页

[22]黄霖,《金瓶梅讲演录》,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31~275页

[23]《折花奇谈》第二回

[24]《朝鲜王朝实录》《正祖实录》18年(1794),3月13日

[25]《折花奇谈》追序

[26] The post-colonial text, by developing specific ways of bothconstituting cultural distance and at the same time bridging it, indicates thatit is the ‘gap’ rather than the experience (or at least the concept of agap between experiences) which is created by language. (翻译:后殖民文本通过一方面制定文化距离,另一方面又连接其距离,表明出这距离简直是差距,而不是被语言所产生的经验)(【美】Bill Ashcroft, Gareth Griffiths and Helen Tiffin,The Empire Writes Back: Theory and practicein post-colonial literatures, New York:Routledge, 2002, pp.64.)

[27]关于人物性格化理论,可以参照方正耀的《中国小说批评史略》(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0年,第177~182页)

[28]《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序三水浒所叙,叙一百八人,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

文章作者单位:韩国科学技术院(KAIST)人文社科学部

刊于《2014(兰陵)国际<金瓶梅>研讨会论文集》,转发请注明出处

微信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weinxin
我的微信
四大名著QQ群: 696280552
weinxin
我的公众号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评论审核已启用。您的评论可能需要一段时间后才能被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