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小说中,没有哪部书比《金瓶梅》更具争议的性质,自其诞生之日起,便面临着毁誉参半的评价,誉之者认为它是一部出色的文学作品,而毁之者则以其为坏人心术的诲淫之书
有清一代,屡次查禁小说淫词,而所开列的禁毁书单中,《金瓶梅》一书大多时候都首当其冲[1]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1281.html
到了民国,尽管文化风气较前开放不少,然而为整饬公序良俗起见,官方主导的净化出版行业的举措亦时有实施,如《大公报》(天津版)曾载《官厅取缔售卖淫书》一则,云奉到教育部令,饬查小说四十一种[1],其所开书目即包括《金瓶梅》在内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1281.html
同时《申报》亦有书局或摊贩因售卖淫书而受到惩处的报道[2]其尤著者,在上海市教育局宣称奉内政部大学院明令及张市长整顿风化之至意而开列的应禁三十一种淫秽出版物名单中,《金瓶梅》亦赫然在列[2]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1281.html
《大公报》合订本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1281.html
其根据内政部大学院令云云,俨然此次查禁行动已经超出了地方的行政举措,而系出自国家意志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1281.html
然而查考档案可知,当年大学院确有针对全国教育管理部门所发的查禁淫书的通令,其公文正式名称为《令江苏、浙江大学校长、各省教育厅长暨各特别市教育局长大学院训令第二八二号,十七年四月十四日为禁售各种淫秽刊物并饬所属遵照由》,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1281.html
内称:淫秽书报,种类繁多,应由各省区教育机关,商同所在公安局,分别调查,切实禁售,以绝流传而维风化[3](P12)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1281.html
可见,该通令只是一般性地要求各地查禁淫秽书报,但实际并未指定具体书目,因此上海市教育局所开列的查禁书单,亦只是对政令的具体落实,实际代表了地方执法者的认识,而并非属于国家层面的清行动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1281.html
事实上,在民国时期的出版行业中,《金瓶梅》一直都是公开的存在就当时各类报刊杂志而言,且不说一般的评论性文字,即使是《金瓶梅》小说,也往往堂而皇之地在报纸上刊登售卖广告,并且以夸张的言词吸引读者的注意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1281.html
此外,通俗小说售卖、新剧的排演,也有不少是以《金瓶梅》做参照对象而大肆宣传[3],诸如此类,正是所在多有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1281.html
可以说,民国时期的禁书行动,《金瓶梅》往往以其传统的坏名声而被列为禁毁对象,但在现实中,却并未对该书的流传带来多少限制
惟其如此,针对《金瓶梅》一书的传播,尤其是胡适主张影印古本《金瓶梅词话》与郑振铎将《金瓶梅》一书收入其《世界文库》的行为,持淫书观念的人痛心疾首,声称斫丧青年体格,破坏青年健康,影响青年发育,堕落青年意志,摧毁国家命脉,亡国灭种,即基于此[4],
并认为其目的并不在什么提倡文学,而是借文学的[h2]美名来迎合社会一般色情狂的青年的心理,以企图塞满他的钱袋[5]
其所感叹者,实际在于该书的传播所导致的社会影响方面,这也是传统舆论指责其诲淫的主要原因《金瓶梅》一书之所以头戴着淫书之恶谥而屡屡悬为厉禁,皆根源于此
《教育公报》(民国期刊)
《申报》(民国)
《时与潮副刊》(民国期刊)
《俭德储蓄会月刊》(民国期刊)
《艺文集刊》(民国期刊)
《风月画报》(民国期刊)
《论语》(民国期刊)
《金瓶梅词话》
(明)兰陵笑笑生 著
参考文献:
[1]官厅取缔售卖淫书[N].大公报(天津版),1922-12-11.
[2]市教育局调查淫秽出版物[N].申报,1928-07-08.
[3]大学院通令[A].民国教育公报汇编(第7册)[C].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9.
[4]敩之.胡适主张影印金瓶梅[J].汉口商业月刊,1934年第1卷第2期.
[5]岚.金瓶梅风行一时[J].女子月刊,1936年第4卷第1期.
[6]其谟.被禁的金瓶梅复活[J].中外春秋,1947年第25期.
[7]佚名.论淫戏之禁宜严于淫书[N].申报,1896-09-15.
[8]佚名.淫书宜禁[N].申报,1889-07-31.
[9]平子(狄葆贤).小说丛话[J].新小说,1903年第8号.
[10]曼殊(梁启超).小说丛话[J].新小说,1903年第8号.
[11]废物(王文濡).小说谈·金瓶梅[J].香艳杂志,1915,(9).
[12]胡惠生.三馀漫载·金瓶梅考略[J].俭德储蓄会月刊,1921年第3卷第2期.
[13]吴伯威.关于金瓶梅[J].时与潮副刊,1944年第4卷第4期.
[14]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17.
[15]张天畴.金瓶梅里的帮闲人物[J].书报展望,1936年第1卷第7期.
[16]杨霁云.一部大众语写成的小说——金瓶梅[J].社会月报,1934年第1卷第3期.
[17]江崎进.谈论金瓶梅[J].苦竹,1944,(2).
[18]阿丁.金瓶梅之意识及技巧[J].天地人(上海),1936,(4).
[19]杨晋豪.书话漫笔·金瓶梅小话[J].红茶文艺半月刊,1938,(9).
[20]欣欣子.金瓶梅词话序[A].万历丁巳刊本金瓶梅词话[C].新加坡:南洋出版社,2019.
[21]大风.续金瓶梅作者[J].社会月报,1934年第1卷第5期.
[22]佚名.金瓶梅[J].睿湖期刊,1930,(2).
[23]吴其敏.金瓶梅杂论[J].海滨月刊,1937,(12).
[24]梁启超.新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
[25]华生.评金瓶梅[N].申报,1935-08-25.
[26]冯沅君.金瓶梅词话中的文学史料[J].艺文集刊,1942,(1).
[27]乃一.读金瓶梅随笔二则[J].风月画报,1933年第1卷第3期.
[28]郭源新(郑振铎).谈金瓶梅词话[J].文学,1933年第1卷第1期.
[29]太玄.金瓶梅与现社会——现社会里西门庆型的人物[J].先导,1942年第1卷第2期.
[30]华洪熙.金瓶梅与中国社会[J].中大学生,1942第21期.
[31]朱衣.金瓶梅重读记[J].现代周报,1945年第2卷第11期.
[32]朱裕同.金瓶梅与社会[J].平铎月刊,1943年第4卷第2期.
[33]曾今可.读书杂记——金瓶梅[J].论语,1948年第156期.
< size="1" width="33%" />
本文为基金项目:山东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晚清文化政策的调整与文学教育的转型研究(19CQXJ54);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近世文教变革与文学风貌的生成研究(2019M662389)
文章作者单位:山东大学 【韩国】高丽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