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发展史》
绣像本与词话本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1337.html
《金瓶梅》作者的真实姓名和生平事迹都无可考查不过,从《金瓶梅》里可以看出:作者十分熟练地运用山东方言,有是山东人的极大可能,兰陵正是山东峄县的古称;作者异常熟悉北京的风物人情许多描写很像是以北京为背景,作者不仅具有相当程度的文学素养和写作才能,而且详知当时流行在城市中的各种文艺样式和作品,如戏剧、小说、宝卷和民间歌曲之类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1337.html
《金瓶梅词话》本欣欣子所载序文说作者是兰陵笑笑生实际上欣欣子很可能也是笑笑生的化名另外,有人曾经推测作者是李开先(1501——1569),或王世贞(1526——1590),或赵南星(1550——1627),或薛应旂(1550年前后),但是都没有能够举出直接证据,李开先的可能性较大⑨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1337.html
《中国文学史》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1337.html
吴晗同志企图利用古刻本来论证《金瓶梅》是万历中期的作品,又忽视了时代的变迁对于作品的影响,加之征引史料失实,以致在研究中产生了偏颇之见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1337.html
至于论证的方法也缺乏科学性,那就是先有一个《金瓶梅》是万历中期的作品的立论点,然后把一切有关的材料都看成是万历年间所独有的史实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1337.html
太仆寺马价银佛教的盛衰小令太监皇木皇庄番子等就是缺乏科学性的论据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1337.html
总之,所有这些例证都缺乏说服力,不足以推翻《金瓶梅》为嘉靖间大名士手笔之说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1337.html
《金瓶梅》是我国古典文学中一部现实主义的艺术巨制,它以生动细腻的白描手法,塑造了明代市井社会各色各样的人物典型,通过他们的活动,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荒淫无耻的罪恶生活以及豪门权贵为非作恶的事实,从而反映了整个封建社会制度的腐朽本质和它必然崩溃的前景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1337.html
才开始写出了在那样腐烂的封建社会典型环境下一些人物的必然活动(恶霸西门庆和腐败政权的血肉关系,西门庆在那样社会步步高升以及被金钱势力和享乐思想所支配的、供恶霸蹂躏的可怜妇女群像,还有帮闲者的嘴脸等),才开始写出了细致而不是粗枝大叶的人物性格(如潘金莲和李瓶儿)的差别性,才开始有那末大的气魄去暴露封建社会的罪恶整体(从地方恶霸一直到皇帝),才开始触及了那末广阔的,才开始从一个人的创造经营而不是凭借民间传说的积累而写出了一部统一风格的巨著,才开始有了鲜明的不同于浪漫主义作风的踏踏实实的力透纸背的现实主义作品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1337.html
在这部长篇巨著中对现实不存在任何幻想,不加任何粉饰,而是忠实、大胆地在揭露现实所有这些,都是从前的作品里所不能达到的新东西
当然,在这里,我不是说这部作品没有缺点……然而它的现实主义成就还是主要的,而且在揭露现实的深刻性上和描写规模的宏大上远远超过了以前的现实主义作品
与其说从《金瓶梅》开始,是严格的现实主义的标帜,不如说,中国古典小说发展到《金瓶梅》时代,正在经历着深刻的分化过程
这个分化是沿着两条道路在发展着:一条道路是传统的光辉的现实主义道路,在它的现实主义艺术里,渗透着崇高的人道主义和深刻的人民性,到了《红楼梦》《儒林外史》,是标帜着它的光辉的顶点;
一条道路是沿着客观主义地描写腐烂的封建社会生活,也反映着封建阶级的色情趣味而蔓延开去,这就是充斥在明代中叶以后出版物里的所谓‘秽书’
……而《金瓶梅》恰恰是融合着这两种倾向的代表作品一方面,是使现实主义向前发展了,在艺术描写上更趋向于细腻和逼真,为现实主义文学出现象《红楼梦》那样的伟大杰作作了准备;
一方面是作家的主观在腐烂的生活现象里迷失了方向,坠入了色情趣味的泥坑,失去了爱憎分明的理想的热力,失去了现实主义者的诗的生命
《金瓶梅》虽然在艺术描写上自有其不可抹杀的成就,却在文学的基本倾向上,离开了现实主义,走向了客观主义
《新建设》第5期(1961)
其实,《金瓶梅》作者敢于对性生活作大胆描写,正是具有反封建表现的说明,因作者所处的时代就是充满淫靡风气的晚明社会,而这种风气也正是当时封建统治阶级的真实生活,反映这种真实就是对他们丑恶社会的无情揭露
我们就中国小说的发展来看,不论从创作方法上,作品的题材上,以及艺术手法上,《金瓶梅》实为上乘《水浒》与宋元评话,而下开清初小说中诸名作的一部伟大作品
抛开了它,则中国小说的发展史,就缺少重要的一页,不容易说明它的来龙与去脉12
《中国文学史》
(游国恩等主编)
《金瓶梅新证》
《复旦学报》第1期(1983)
《开卷一笑》书影
认为《金瓶梅》系屠隆所著,这就与屠本畯编次的这部《山林经济籍》以及他所写的这则跋语直接有关了,……屠本畯与屠隆同里同宗,屠隆与屠本畯及其父屠大山关系又相当密切,《山林经济籍》中也辑有屠隆的《婆萝园清语》,屠隆为屠本畯的《霞爽阁空言》所写序亦收在本书卷二十四中,更何况屠隆儿子屠一衡还为《山林经济籍》写了序言
设若《金瓶梅》系屠隆之大作,屠本畯绝不会不知道,他更不必跑到金坛王宇泰那里,看他收藏的二帙抄本,亦断然不会写出‘相传为嘉靖时,有人为陆都督污奏,朝廷籍其家,其人沉冤,托之《金瓶梅》’这样的话来
仅此一点,屠隆之作《金瓶梅》一说,就难以站得住脚了
《社会科学研究》第4期(1988)
《社会科学战线》合订本
(1979.1-4期)
再谈第二类
早在1954年8月29日,潘开沛就在《光明日报》上撰写《<金瓶梅>的产生和作者》一文,提出《金瓶梅》并非大名士、大文学家独自创作,而是在同一时间或不同时间里许多艺人集体创作出来的,只不过最后经过了文人的润色和加工至于这个最后的加工者何许人,却不得而知
1962年出版的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文学史》编写组编写的《中国文学史》第三册第七章第三节的一个注释中,认为《金瓶梅》的作者诸说中,李开先的可能性比较大
《中国文学史》
1980年,徐朔方发表了《<金瓶梅>的写定者是李开先》一文,提出《金瓶梅》不是作家的个人创作,但并不否认它是某一个作家创造性地加工整理的结果
《金瓶梅》的写定,不是吴敬梓创作《儒林外史》的那种情况,而大体相当于施耐庵之于《水浒传》,罗贯中之于《三国演义》,吴承恩之于《西游记》
元明二代的长篇小说都是在说唱艺人长期流传的基础上由某一作者加以写定《金瓶梅》并不例外
在写定者着手整理之前,《金瓶梅》至少在艺人口头上已经存在了《金瓶梅》的写定者是李开先,理由是:
一、《金瓶梅》每一回前都有韵文唱词,带有鲜明的说唱艺术的特色;
二、大部分回目以韵语作结束,分明也是说唱艺术词语的残余;
三、小说正文中有若干处保留着挡死词话说唱者的语气,唤起听众注意,和作家个人创作显然不同;
四、第八十九回吴月娘、孟玉楼上坟,哭亡夫西门庆,各唱《山坡羊》带《步步娇》曲,春梅、孟玉楼哭潘金莲也各唱《山坡羊》一支第九十一回李衙内打玉簪儿,玉簪儿唱《山坡羊》诉苦
作为作家个人创作,这就难以理解;
五、小说几乎没有一回不插入几首诗、词或散曲,尤以后者为多有时故事说到演唱戏文、杂剧,就把整出整折曲文写上去,而这些曲文同小说的故事情节发展并无关系,这是说唱艺人用多种艺术形式娱乐观众的一种手法;
六、《金瓶梅》有不少地方同宋元小说、戏曲雷同,这是《金瓶梅》在长期说唱中同别的传说相互吸收、渗透的结果;
七、全书对勾阑用语、市井流行的歇后语、谚语的熟练运用,有的由于在一般戏曲、小说中罕见,现在很难精确的解释、它对当时流行的民歌、说唱以及戏曲的随心所欲的采录,使得本书成为研究明代说唱和戏曲的重要资料书如果不是一度同说唱艺术发生过血缘关系,那也是难以说明的;
八,从风格来看,行文的粗疏、重复也不像是作家个人的作品
在《〈金瓶梅〉成书补正》63中,徐朔方将《水浒传》《志诚张主管》与《金瓶梅》中相关的描写加以比较,推断:
《金瓶梅》与《水浒传》都采用它们未写定的祖本即话本或词话系列的,因而产生两书重叠部分相同的一面后来既然发展为两部各自独立的小说,它们势必分道扬镳,因而产生两书重叠部分的相异一面
《志诚张主管》和《金瓶梅》两者来源都很早,难以分清先后
《志诚张主管》成书比《金瓶梅》早,《金瓶梅》中的王招宣故事却比《志诚张主管》多保存了足供进一步查证的线索
这就从另一个角度反映出《金瓶梅》不是个人创作,它的故事几经流传、变异,渊源很早
徐朔方认定李开先是《金瓶梅词话》的写定者这一说,得到了学术界部分学者的首肯
1988年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卜健所著的《〈金瓶梅〉作者李开先考》一书,从李开先的生平、家世、宦迹、游踪、创作思想、《金瓶梅词话》内容与《宝剑记》等作品的比较以及对兰陵笑笑生的考辨诸方面加以详细的考索,论定李开先是《金瓶梅》的作者而非写定者
刘辉在他的《〈金瓶梅〉研究十年》64中称这是李开先说的集大成者
《东岳论从》1989
《金瓶梅成书与版本研究》
如果说国内学者在《金瓶梅》研究中,不少问题还处于探索阶段,只是取得一些进展的话,那么,在《金瓶梅》重要批评家张竹坡的家世生平研究上,则有了一个明显的突破,完全处于领先地位
吴敢新著《金瓶梅评点家张竹坡年谱》《张竹坡与金瓶梅》对张竹坡家世生平的详实考证,尤其是他发现的乾隆四十二年刊本《张氏族谱》和其中的《仲兄竹坡传》,一经刊布,即成定谳,为国内外学者所首肯
《张竹坡与金瓶梅》
在兹堂本《第一奇书金瓶梅》
《许建平解说<金瓶梅>》
我翻阅了近年一些《金瓶梅》论文,大都肯定它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对它的艺术成就就褒扬很多最近读到美籍学者夏志清《金瓶梅新论》,对它的结构的凌乱、思想上的混乱以及引用诗词的不协调,均有论列
《金瓶梅新视域》
张进德 著
注释:
①《光明日报》1954年8月29日
②《光明日报》1955年4月17日
③《山西师院学报》1957年1月号
④《文艺报》1957年第3期
⑤《文艺报》1957年第38期
⑥《文学遗产增刊》1958年第6辑
⑦《开封师院学报》1962年第2期
⑧《湖南师范学院学报》1962年第4期
⑨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中国文学史》(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版,第953页
⑩《杭州大学学报》1980年第1期
11 李西成《<金瓶梅>的社会意义及其艺术成就》,《山西师院学报》1957年第1期
12 任访秋《略论<金瓶梅>中的人物形象及其艺术成就》,《开封师院学报》1962年第2期
13 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文学史》(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952页
14 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海: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8年版,第226页
15 游国恩等主编:《中国文学史》(四),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第113页
16 张远芬《金瓶梅作者新证》,《徐州师范大学学报》1982年第3期
17 黄霖《金瓶梅作者屠隆考》,《复旦学报》1983年第3期
18 朱星《金瓶梅考证》称闻于孙楷第,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
19 魏子云《<金瓶梅>的问世与演变》,台北:台湾时报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81年版
20 陈昌恒《<金瓶梅>作者冯梦龙考述》,《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88年第3期;《<金瓶梅>作者冯梦龙续考》,《湖北大学学报》1988年第6期
21 魏子云《<金瓶梅>的问世与演变》,台北:台湾时报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81年版
22 马泰来《诸城丘家与<金瓶梅>》,《中华文史论丛》1984年第3辑
23 戴鸿森《我心目中<金瓶梅词话>的作者》,《读书》1985年第4期
24 芮效卫《汤显祖著作<金瓶梅>考》徐朔方编选校阅,沈亨寿等翻译:《<金瓶梅>西方论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25 鲁歌、马征《<金瓶梅>及其作者探秘》,西安:华岳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
26 叶桂桐、阎增山:《李先芳与<金瓶梅>》聊城《水浒》《金瓶梅》研究学会编:《金瓶梅》考论(第二辑),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27 王萤、王连洲:《<金瓶梅>作者之谜》聊城《水浒》《金瓶梅》研究学会编:《<金瓶梅>作者之谜》(《金瓶梅》考论第一辑),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28 周维衍《关于金瓶梅的几个问题》,《复旦学报》1990年第2期
29 张惠英《金瓶梅词话的语言和作者》,1989年6月首届国际《金瓶梅》学术讨论会提交论文
30 高明诚《金瓶梅与金圣叹》,台北:台湾水牛出版社1988年版
31 张清吉《金瓶梅作者丁惟宁考》,《东岳论丛》1998年第6期
32 许志强《<金瓶梅>作者是贾梦龙》,《枣庄日报》1990年12月8、15、22、29日;李芳元:《<金瓶梅>作者之谜——<金瓶梅>作者为贾梦龙》,《枣庄学院学报》1991年第1期
33 洪城、董明《<金瓶梅>作者特征与王寀》,《文教资料》1991年第1期
34 朱恒夫《<金瓶梅>作者唐寅初考》,《江苏教育学院学报》1991年第3期
35 郑闰《欣欣子屠本畯考释》,《社会科学战线》1992年第1期
36 姬乃军《关于<金瓶梅>作者问题的重新思考》,《延安大学学报》1995年第2期
37 盛鸿郎《试解金瓶梅诸谜》,《绍兴文理学院学报》1996年第4期
38 毛德彪《<金瓶梅>作者应是胡忠》,《临沂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第4期
39 戴不凡《小说见闻录·<金瓶梅>零札六题》,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40 戴不凡《小说见闻录·<金瓶梅>零札六题》,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41 马泰来《诸城丘家与<金瓶梅>》,《中华文史论丛》1984年第3辑
42 徐朔方《<金瓶梅>成书新探》,《中华文史论丛》1984年第3辑
43 孙逊、陈昭《<金瓶梅>作者非大名士说——从几个方面内征看<金瓶梅>的作者》,《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85年第3期
44 陈昭《<金瓶梅>人物考——兼谈作者之谜》,《学术月刊》1987年第3期
45 傅憎享《<金瓶梅>隐语揭秘》,《社会科学辑刊》1990年第5期
46 东郭先生(刘师古):《闲话金瓶梅》,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
47 刘辉《<金瓶梅>与<玉闺红>》,《金瓶梅研究》第4辑,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48 赵兴勤《考察金瓶梅作者的新途径——金瓶梅作者与罗汝芳的哲学思想》,《金瓶梅艺术世界》,吉林:吉林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49 靳青万《<金瓶梅>作者新探》,《许昌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990年第1期
50 丁朗《<金瓶梅>作者在北京考》,《明清小说研究》1994年第2期
51 魏子云《<金瓶梅>作者是屠隆说》,《台港<金瓶梅>研究论文选》,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52 魏子云《<金瓶梅>作者屠隆考补证》,《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1年第6期
53 魏子云《为<金瓶梅>作者画句点》,《宁波师范学院学报》1992年第2期
54 魏子云《兰陵笑笑生屠隆考论》,《复旦学报》1992年第2期
55 徐朔方《<金瓶梅作者屠隆考>质疑》,《杭州大学学报》1984年第3期
56 徐朔方《<别头巾文>不能证明<金瓶梅>作者是屠隆》,《社会科学战线》1987年第1期
57 张庆善《兰陵笑笑生与笑笑先生:<金瓶梅作者屠隆考>存疑》,《大庆师专学报》1987年第2期
58 刘辉《金瓶梅成书与版本研究》,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55页
59 《<金瓶梅>考证》《<金瓶梅>的作者究竟是谁——<金瓶梅>考证(二)》《<金瓶梅>的作者究竟是谁——<金瓶梅>考证(三)》
60 徐朔方《<金瓶梅>的写定者是李开先》,《杭州大学学报》1980年第1期
61 赵景深《评朱星同志金瓶梅三考》,《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80年第4期
62 周钧韬《吴晗对<金瓶梅>作者王世贞说的否定不能成立》,《江苏社会科学》1991年第1期
63 徐朔方《〈金瓶梅〉成书补正》,《杭州大学学报》1981年第1期
64 刘辉《金瓶梅研究十年》,《中国社会科学》1990年第1期
65 周钧韬《金瓶梅:我国第一部拟话本长篇小说》,《社会科学辑刊》1991年第6期
66 陈大康《论〈金瓶梅〉作者考证热》,《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第3期
67 黄霖《金瓶梅成书问题三考》,《复旦学报》1985年第4期
68 吴敢《金瓶梅评点家张竹坡年谱》,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69 吴敢《张竹坡与金瓶梅》,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70 刘辉《金瓶梅研究十年》,《中国社会科学》1990年第1期
71 叶朗《中国小说美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198页
72 叶朗《中国小说美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199页
73 参见叶桂桐《<金瓶梅>抄本考》,载《<金瓶梅>作者之谜》,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21页
74 魏子云《金瓶梅的问世与演变》,台北:台湾时报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81年版,第48页
75 刘辉《金瓶梅之谜》,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年版,第74页
76 刘辉《<金瓶梅>成书与版本研究·<金瓶梅>版本考》,吉林: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75页
77 此据吴敢在2000年山东(五莲)第四届国际《金瓶梅》学术讨论会所提交的论文《20世纪<金瓶梅>研究的回顾与思考》的统计
78 许建平《新时期<金瓶梅>研究述评》,《河北师院学报》1996年第3期
79 包遵信《色情的温床与爱情的土壤》,《读书》1985年第10期
80 宁宗一《<金瓶梅>时空观的美学贡献》,《天津社会学科》1985年第6期
81 刘辉《<金瓶梅>研究十年》,《中国社会科学》1990年第1期
文章作者单位:河南大学
选自《张进德<金瓶梅>研究精选集》,2015,台湾学生书局有限公司出版转发清楚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