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北京燕山出版社和中华书局的两种排印本(燕山版书名为《醒世奇言》,中华版书名为《醒梦骈言》),点校底本也是稼史轩刊本
《明清文学中的吴语词研究》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1453.html
《<金瓶梅>中的上海方言研究》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1453.html
《上海方言词典》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1453.html
本文作者 褚半农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1453.html
注释: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1453.html
①徐文军《守朴翁是不是蒲松龄:〈醒梦骈言〉作者初探》,《蒲松龄研究》2005年第4期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1453.html
②邹宗良《〈醒梦骈言〉与吴方言》,《蒲松龄研究》2009年第2期、第3期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1453.html
③本文引文分别出自:1、中华书局2000年7月第1版《醒梦骈言》,王秀梅点校2、北京燕山出版社1992年5月第1版《醒世奇言》,海波点校3、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说集成·醒梦骈言》中华版、燕山版为排印本,古籍版为影印本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1453.html
④石汝杰、宫田一郎《明清吴语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1453.html
⑤褚半农《上海西南方言词典》,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1453.html
⑥冯梦龙《明清民歌时调集·山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9月第1版
⑦吴信天《三笑》,岳麓书社,1987年12月第1版
⑧包天笑《人间地狱》,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5月第1版
⑨褚半农《上海西南方言词典》,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
⑩钱乃荣《北部吴语的特征词》,见李如龙主编《汉语方言特征词研究》第101页,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第1版
⑪邹宗良《〈醒梦骈言〉与吴方言》,《蒲松龄研究》2009年第2期
⑫张春帆《九尾龟》,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10月第1版
⑬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第803页,中华书局1984年6月第1版
⑭张南庄《何典》第21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5月第1版
⑮褚半农《明清吴语小说难词例解》,《明清小说研究》2008年第1期
————————
参考文献:
石汝杰 宫田一郎 2005 《明清吴语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李如龙 2001 《汉语方言特征词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
吴晓铃《〈醒世奇言〉序》,北京燕山出版社1992处5月第1版
褚半农《明清文学中的吴语词研究》,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年10月第1版
邹宗良《〈醒梦骈言〉与吴方言》,《蒲松龄研究》2009年第3期
文章作者单位:上海闵行区地方志办公室
刊于第六届国际吴方言学术研讨会〔2010年11月·温州〕论文,载《吴语研究》第六辑,2011,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转发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