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琳静 :《金瓶梅》书名新探

评论字数 10152阅读模式
摘要:《金瓶梅》书名的含义学界尚有争论,从文献来看,至明为止,金瓶的含义大约有三类,一为瓶状容器,二为贵重礼品,三为宗教法器其中,金瓶灌顶是佛教修行者成佛的重要仪式书名中的金瓶可能与佛教修行的开悟有关,而梅字可能与梅花尼因梅悟道的故事有关结合《金瓶梅》内容,金瓶梅三字可能有表里两层含义,一层含义为梅插金瓶,贴合小说色的表现,一层含义为金瓶灌顶,因梅悟道,贴合小说空的主旨
关键词:《金瓶梅》 书名 金瓶 梅花尼
《金瓶梅》的书名问题学界一直都有争论,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三种,第一种,金瓶梅三字取自小说中人物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
所依据的材料为东吴弄珠客撰《金瓶梅序》,
然作者亦自有意,盖为世戒,非为世劝也如诸妇多矣,而独以潘金莲、李瓶儿、春梅命名者,亦楚《梼杌》之意也
盖金莲以奸死,瓶儿以孽死,春梅以淫死,较诸妇为更惨耳借西门庆以描画世之大净,应伯爵以描画世之小丑,诸淫妇以描画世之丑婆、净婆,令人读之汗下盖为世戒,非为世劝也[①]
东吴弄珠客认为《金瓶梅》创作主旨是世戒,作者之所以取三个女性人物的名字组合为书名,是因为三者相对于其他女性人物更惨
袁中道在《游居杮录》也提到《金瓶梅》书名的来源,
往晤董太史思白,共说诸小说之佳者,思白曰:‘近有一小说,名《金瓶梅》,极佳’予私识之后从中郎真州,见此书之半,大约模写儿女情态具备,乃从《水浒传》潘金莲演出一支所云‘金’者,即金莲也;‘瓶’者,即李瓶儿也;‘梅’者,春梅婢也
袁中道阅读了全书的一半左右,认为小说的内容是模写儿女情态,故事情节是从《水浒传》中潘金莲演化而来
袁中道认为《金瓶梅》是由潘金莲这个人物生发出的小说,以此为基础他认可题目来源于人物姓名是非常自然的
鲁迅对《金瓶梅》极为推崇,评其同时说部,无一为上,他认为作者选取重要人物为小说命名因为这书中的潘金莲、李瓶儿、春梅,都是重要人物,所以书名就叫《金瓶梅》
他们三人都认为小说题名来自人物,但理由各不相同,都是以主观理解为基础
由明末至今,书名意为三个女性人物这种解释影响最大,但也有很多学者质疑
首先,书中塑造了众多的女性形象,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纵然在书中占有相当多的篇幅,但贯穿全书的女性人物是吴月娘,书中李瓶儿死于六十二回,潘金莲死于八十七回;
其次,庞春梅并不是西门庆的妻妾,中国传统社会对人的身份地位尤为重视、敏感,第七十二回写到,看官听说:大抵妾妇之道,蛊惑其夫,无所不至,虽屈身忍辱,殆不为耻若夫正室之妻,光明正大,岂肯为也!作者认为妻妾的身份直接影响着女性的品德,妻妾之间有天壤之别
袁中道写到庞春梅称其为春梅婢也,时刻不忘人物身份,乃至到清代,曹雪芹虽然描摹平等自由的大观园,但金陵十二钗的正钗、副钗、又副钗之别,层级严明,这些都提示,作者越过妻妾身份选取庞春梅提取书名十分可疑
再次,如果是以小说重要人物来提取书名,那么小说中最重要的人物是西门庆,确实也有文献显示《金瓶梅》又名《西门传》[②],由此,金瓶梅三字似乎另有深意
第二种说法是王世贞为父报仇创作《金瓶梅》,材料依据为《销夏闲记摘抄》的这段话:
一日,偶谒世蕃世蕃问坊间有好看小说否,答曰有又问何名仓卒之间,凤洲(世贞)见金瓶中供梅,遂以‘金瓶梅’答之[③]
《金瓶梅》的作者尚未明确,这种说法只能是一种臆测
第三种说法是金瓶梅意为梅插金瓶,金瓶象征富贵,梅谐音美指美色,金瓶和梅确实在《金瓶梅》中多处出现,第十回,义士充配孟州道妻妾玩赏芙蓉亭中出现香焚宝鼎 花插金瓶[④],
但在《水浒传》中出现了相同的描写,写王都尉府的词中有香焚宝鼎花插金瓶
此外明代作品中还有一些类似的表达,例如《新编李亚仙花酒曲江池》中有庆家庭喜气洋洋,花插金瓶,炉䔳名香[⑤],这种花瓶和香炉的组合描写似乎是用于常用的套话
第三十回蔡太师覃恩锡爵西门庆生子加官中出现盆栽绿草 瓶插红花,但此处仅出现瓶字
第六十七回西门庆书房赏雪 李瓶儿梦诉幽情描写西门庆的书房笔砚瓶梅,琴书潇洒,书房有对联为瓶梅香笔砚,窗雪冷琴书
此处的对联应是来黄庚的诗《月山书馆》:
出色青边屋,幽深称隐居瓶梅香笔砚,窗雪冷琴书壁有先贤像,门无俗客车代耕惟舌在,何必耦长沮[⑥]
对联是小说作者引用了前人的诗句,并非是刻意为人物形象创作
文本尝试用另一种思路来探讨金瓶梅三字的含义《金瓶梅》的作者无论是谁,他都不能超越时代来认识事情
想了解作者的命名意图,首先要了解书名可能的多种含义书中出现的金瓶基本上都是指花瓶,那么金瓶在明代及之前的话语中是否有别的含义?
本文首先从金瓶二字入手,尝试梳理金瓶有哪些含义,结合小说内容,尝试推测作者的命名思路
笔者通过文献梳理发现,金瓶二字在明及明前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其所指大概可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金瓶所指为各种瓶状容器;第二类,金瓶所指为宗教器物;第三类金瓶所指贵重财物
第一类金瓶意为各种瓶状的容器
《金瓶梅》中出现花插金瓶,此处金瓶当为花瓶早在五代十国时期,花蕊夫人徐氏的《宫词》中就写到红杏插金瓶,小雨霏微润绿苔,石楠红杏傍池开一枝插向金瓶里,捧进君王玉殿来[⑦]
宋时,周密的词《瑶花慢·朱钿宝玦》中有后土之花,天下无二本方其初开,帅臣以金瓶飞骑,进之天上,间亦分致贵邸[⑧]
此处的金瓶插着方其初开的花飞骑传送
刘克庄的诗中,金瓶是一个常用的意象,深林不语抱幽贞,赖有微风递远馨开处何妨依藓砌,折来未肯恋金瓶,徒倚溪亭惜坠芳,恨无异域返魂香残枝并恐风吹去,插在金瓶置坐傍,有花多处便凭栏,插在金瓶不必看
百斛量珠真富贵,两枝剪彩太寒酸,金瓶烂熳簪姚魏,谁问幽兰涧底花
从这些诗句可以看出,金瓶仅意为花瓶,并没有贵重的含义,袁祹的诗句金瓶芍药三千朵,玉轴琵琶四百弦[⑨]所写为金瓶芍药
金代,赵秉文的诗《霜叶》为天工设色绘云屏,山光擎破烟岚青夕阳闪闪见鸦起,晚风萧萧吹客醒林间老僧倚瘦藤,一枝秋水冷金瓶日暮千嵓秋影里,纷纷吹落读残经[⑩],此处写到荷花插金瓶
元代,王恽的诗《清明日月下独酌》中有花满金瓶酒满樽,一杯欢饮得佳宾,[11]以花满金瓶来写高朋满座的热闹场面
明代,《新编李亚仙花酒曲江池》中有【折桂令】庆家庭喜气洋洋,花插金瓶,炉䔳名香[12]
水浒传》第二回王教头私走延安府 九纹龙大闹史家村中描写王都尉府的词中有香焚宝鼎花插金瓶,《题金瓶牡丹为张知州学政》是一首专门描写金瓶牡丹的诗,守崇庆在诗中写到玉版丹砂自不群,郊原红紫任纷纭
洛阳台榭多春色,得似金瓶五彩云[13]从文献梳理可以看出,金瓶作为花瓶由来已久,红杏插金瓶、芍药插金瓶荷花插金瓶都曾出现过
金瓶还意为酒器魏晋南北朝时沈约的《三月三日率而成篇》中有诗句象筵鸣宝瑟,金瓶汎羽卮[14]
《六朝选文注》所做注为金瓶,贮酒器也此处金瓶所指为酒器
唐朝时,李白的《广陵赠别》中有诗句金瓶沽美酒,数里送君还金瓶是用于沽美酒的酒器
五代十国时期,《白孔六帖》中有《射金瓶》篇,其中写到:崔仁冀父询,天成中有蕃使假道来聘,仍以弧矢大夸于吴人,武王宴之于龙山击场,酒酣,因以金瓶置射堋之上,命蕃使射之[15],这段话是说,天成年间,蕃使拜见武王,向吴人夸耀自己的的射箭技术,饮酒到酣畅处,武王就把酒瓶放在箭靶上,让蕃使射箭
宋时,宋庠的《正月三日作》为迎春才十日,应月已三蓂池面开新素,山光复旧青灰飞空玉琯,醅动涨金瓶剩作寻芳具,当筵忌独醒[16]
醅意为未过滤的米酒[17],此处金瓶用于存放未过滤的米酒
明代,戏剧《八义记》中有不用管弦竹,何须锦褥裀,墙南村北果然桃李弄精神,漆桌上羊肉和猪肉,金瓶内葡萄竹叶青[18]
此处金瓶中装有葡萄酒、竹叶青酒
《包公案》中有一篇为《斩石鬼盗金瓶之怪》,主要写郑宽秀才以金瓶贮酒[19]款待石精幻化的石处士,后来金瓶被石处士偷去,包公在石精居住的洞穴里找到金瓶,其金瓶挂之石璧之上[20]
由这一情节可知,金瓶作为酒瓶在明代比较普遍
《水浒传》
《水浒传》中第四十二回还道村受三卷天书宋公明遇九天玄女也写到了金瓶,九天玄女命童子献酒两个青衣女童执着奇花金瓶,捧酒过来斟在玉杯内,一个为首的女童,执玉杯递酒来劝宋江
在作者的想象中,天宫中所用的酒瓶是奇花金瓶
这些文献说明,从魏晋至明金瓶一直都用于指代酒器,明代的许多小说、戏剧中都出现了作为酒器使用的金瓶,足见金瓶为酒器在明代社会生活中较普遍
金瓶还意为茶器,宋时,舒亶的《醉花阴(试茶)》为露芽初破云腴细玉纤纤亲试香雪透金瓶,无限仙风,月下人微醉相如消渴无佳思了知君此意不信老卢郎,花底春寒,赢得空无睡[21]
这首词的副标题为试茶,香雪透金瓶当是写茶水透过茶具的晶莹剔透
再者,《絜斋集》记有赵尝梦李公召入禁中,取御炉金瓶授之曰‘朕之用卿如此汤瓶’[22],此处的金瓶即为汤瓶,元代,张昱《辇下曲一百二首》第六十八首有诗句为龙虎山中有道家,上清剑履绚晴霞依时进谒棕毛殿,坐赐金瓶数十茶
从坐赐金瓶数十茶来看,此处的金瓶当为茶器
金瓶还意为葬器《隋书》卷八十二《赤土》中写唯国王烧讫收灰以金瓶藏于庙屋,此处的金瓶用于盛放国王的骨灰
《旧唐书》卷一百九十七《列传》中介绍了林邑国,俗有文字,尤信佛法,人多出家父母死,子则剔发而哭,以棺盛尸,积柴燔柩,收其灰,藏于金瓶,送之水中[23]
林邑国居民将人的骨灰放入金瓶送入水中,这两处材料中金瓶所指类似现代的骨灰盒
《太平广记》中《东女国》写到人死则纳骨肉金瓶中和金屑而埋之,[24]此处的金瓶用于盛放尸首
金瓶还意为汲水的容器《搜神后记》中有《虹化丈夫》一篇,写虹仙与人间女子秦相感接,其后秦生一小虹仙
其中有秦至水侧,丈夫以金瓶引水共饮后遂有身,生而如人,多肉,[25]由材料可知,秦怀孕的方式与丈夫用金瓶共饮水
南北朝时期的《古乐府·淮南王》中有后园作井银作床,金瓶素梗汲寒浆,此处金瓶意为汲水的汲器
明代传奇《金印记》中有好一似金瓶线断去沉沉(一夜秋声入井桐,数枝残叶怕西风,到此秋景,万物凋零),[26]此处的断线的金瓶应意为落入井中的汲水瓶,这条材料说明,金瓶在明代人的认知中仍有汲水容器的含义
第二类,金瓶指贵重的礼物
《旧唐书》卷六十八《列传》中写秦叔宝有又从征于美良川,破尉迟敬德,功最居多高祖遣使赐以金瓶,劳之曰:‘卿不顾妻子,远来投我,又立功效朕肉可为卿用者,当割以赐卿,况子女玉帛乎?卿当勉之’这段文字中唐高祖说自己感谢秦叔宝,恨不得割肉奖给他,唐高祖以金瓶赏赐给秦叔宝,以此可见金瓶是非常贵重的礼物
《青琐高议》中有《蒋道传》[27]一篇,写宋人蒋道路中遇唐时将领吴忠的鬼魂吴忠托蒋道将自己的遗骨迁到高处
吴忠以白银数锭、金瓶一只赠道,蒋道谙视瓶,真金也,重数斤,后来蒋道失信并没有为吴忠迁骨,两人重逢,吴忠训斥蒋道子无德而受吾金瓶,吾必取之,蒋道由此卧病,其所得白金,皆非礼用尽
小说中金瓶和白银并用,而且蒋道拿到金瓶后还暗暗辨别真伪,估量价值
可见金瓶是类似白银常用的贵重礼物,从故事情节来看,金瓶并没有任何伏笔、线索作用,这也佐证金瓶类似白银,常用于馈赠
《宋季三朝政要》中写到,兴有宿憾,乃遣吏至泸州打算军前钱粮,整惧,赂以金瓶,兴不受,复至江陵求兴母书嘱之亦不纳,整惧,以城降北,[28]这段文字写南宋刘整投降蒙的缘由,
兴为俞兴,他与刘整不和,刘整为泸州太守,俞兴派官吏找刘整打算军前钱粮,刘整恐惧查出亏空就贿赂俞兴,贿赂失败后刘整投降了蒙古
文中赂以金瓶可以有两种解释,第一种,金瓶为实指,刘整拿金瓶贿赂俞兴;第二种,金瓶泛指贵重财物,意为刘整拿贵重财物贿赂俞兴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殿中侍御史杜莘老言:……麟之剽窃小才,殊无器识,迹其举措,市井不如,世家泰州,因用建康户籍取解中第,乃认故相秦桧父子为乡人,专事阿谀务其结托,遂从正字遽擢西掖,其进用不正,己见于此至若主封驳,则因书黄而潜受金瓶;在翰,则因草制而多求润笔[29]
文中的麟指周麟之,他历任兵部侍郎、给事中、知制诰、翰林学士杜莘老痛骂周麟之,用潜受金瓶揭露周麟之受贿
这里的金瓶当为财物的泛指结合两则材料来看,在宋代,金瓶用于泛指财物
明代,《沧州诗集》中有《叹别者》,在家莫笑行者苦,门风易树身难谋君金瓶玉椀人皆爱,东邻买取西邻卖又华榱广厦交光辉,前主抛遗后主谁人生少作子孙计,千里万里难相随[30]
文中的金瓶玉椀与华榱广厦相对,两者都是富贵生活的象征
《沧州诗集》影印本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1545.html
第三类,金瓶意为宗教法器
在佛教中,金瓶有其特殊地位,首先金瓶特指用于盛放舍利的容器
王劭《舍利感应记》记有
皇帝以仁寿元年六月十三日御仁寿宫之仁寿殿,本降生之日也,岁岁于此日深心永念修营福善,追报父母之恩,故延诸大德沙门与论至道,将于海内诸州,选高爽清静三十处各起舍利塔,皇帝于是亲以七宝箱奉三十舍利,自内而出置于御座之案与诸沙门烧香礼拜,愿弟子常以正法护持三宝,救度一切众生,乃取金瓶琉璃各三十,以琉璃盛金瓶置舍利于其内,熏陆香味泥,涂其盖而印之[31]
从这段话可知,隋炀帝命令在全国建造三十处舍利塔,舍利的盛放有严格的标准,以琉璃盛金瓶置舍利于其内,先用金瓶盛放舍利,再将金瓶放入琉璃盒内
《广弘明集》中《佛德篇》有这样一段文字:
泰州于岱岳寺起塔,至州其夜岳庙内有鼓声,天将晓,三重门皆自辟,或见三十骑从庙而出,盖岳神也,舍利自州之寺未至数里,云盖出于山顶,五色而三重白气如虹来覆舍利,散成大雾,沾湿人衣,其状如垂珠,其味如甘露
自旦至午,雾气乃敛而归山分为三段,乍来乍往如军行然,盖亦岳神之来迎也于是瓶内有声放光高丈余,食倾乃灭,人审视之见琉璃内金瓶盖自开,瓶口有寸,光如箸,炯然西指,虽急转终不回,如此经八日,将入函出,光遂散出还入金瓶,云雾复起
这段文字是写舍利感应,岳神庙的岳神显灵欢迎舍利到来,金瓶盖自开,瓶内的舍利有所感应,瓶口有寸,光如箸,炯然西指,最终光还入金瓶
从这段描述可知,舍利被装在金瓶之中,舍利感应时,金瓶盖会自动开启
《广弘明集》卷十七有番州于洪杨乡崇杨里之灵鹫山寺起塔,掘得宋末所置石函三,其二各有铜函盛二小银像,其一有银瓶子盛金瓶,疑本有舍利,今乃空矣
从这段文字可知,人们在灵鹫山的塔下发现了石函,其中有银瓶包裹金瓶,疑本有舍利,见到金瓶就怀疑里面本来有舍利,可见,以金瓶盛放舍利在当时是一种常识
金瓶舍利在后世似乎成为一种定制
南宋所作《绍定吴郡志》中也提到宝积寺中有金瓶舍利,宝积寺在横山下亦名楞伽寺,……宋间造顶上营造七层之宝塔以九舍利置其中,金瓶外重石椁周护[32]
明代,《游房山记》中也写到了金瓶用于存放舍利,形方如矩,平视如幔顶,中奉金身如来修丈余,跣而端立,足蹈石板,下藏玉匣金瓶,贮舍利三颗[33]此处写金瓶藏于玉匣中,金瓶中存舍利三颗
在许多佛相的描述中也能见到金瓶
《绣释迦像并十八罗汉赞 第二迦诺迦伐蹉尊者》为苍髯紫鳞,上有悬锡玉像金瓶,层置立石蛮王跪看,炉烟上直手搯珠轮,心境俱寂[34],诗中对迦诺迦伐蹉尊者的描写为玉像金瓶
《大唐西域记》卷九中写到时帝释天王变身为摩那婆,首冠螺髻,左手执金瓶,右手持宝杖,足蹈空虚,离地四指,在大众中前导佛路[35],
帝释天王幻化为摩那婆后的,左手所拿的法器即为金瓶,右手所拿为宝杖,这说明金瓶是极为重要的法器
《法珠林》卷十四《感瑞》中写到诸龙王女在虚空中现半身,住十二天万玉女执孔雀拂现宫墙上,十三诸天玉女持万金瓶盛甘露,住虚空中,十四天万玉女手执万瓶,皆盛香水[36],
十三诸天的玉女拿着金瓶,其中盛满甘露,十四天的玉女也拿着金瓶,其中所盛的为香水
佛教中的手拿金瓶的女性形象,最广为人知的是观音形象《雍熙乐府》是明嘉靖年间郭勋所辑的散曲、戏曲选集,其中写到,秋千近粉墙,墙里佳人笑笑颜增喜色色胜海棠娇娇滴滴难画难描描不就天然俏,俏形容世上少少一个插杨柳净水金瓶,瓶对着观音最好[37]
一个女孩打着秋千,喜笑颜开,她的美貌世上难寻,她好似没拿杨柳净水金瓶的观音由此可知,净水金瓶是观音的一个形象符号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金瓶是修行者成佛的重要法器
《法珠林》卷十:
(佛)告诸大众言:我初踰城,始出宫门外,有犍达婆王将领部族奏百千天乐,来至我所,即问我言:
‘欲往何所?’我答言:‘欲求菩提’彼语我言:
‘汝定成正觉有拘留孙(过去佛)佛欲入涅槃时,付嘱我金瓶,瓶中有宝塔,盛七宝印,黄金印有二,白银印有五,将付悉达,常使我护,若成正觉时,我寻来至,依言受瓶已’
不久成道,大梵天王与地神坚牢于菩提树南,以黄金白玉造大金刚坛,众宝庄严,尔时,犍达婆王白十方佛言:
‘我见过去佛初道时,咸升金刚坛,金瓶盛水,用灌佛顶成就法王位,今见释尊,亦得菩提,亦如前佛升金刚坛,我闻山王下七重清海内,有八功德水,往古诸佛欲昇法王位,皆登金刚坛用水灌顶,我自往取,欲灌释迦顶’
彼犍达婆王开瓶出印塔,将瓶取水,而时十方诸佛名我昇坛,我即绕坛三匝,从于南面上西转而北往至于坛中心,自敷尼师坛礼十方佛,诸佛命我坐入金刚三昧
这段话是说释迦牟尼告诉修行者自己成佛的经历,自己刚走出宫门就遇到犍达婆王,犍达婆王告诉释迦牟尼过去佛在涅槃前,曾经给自己一个金瓶,瓶中有宝塔等
释迦牟尼成佛后,犍达婆王对众佛说自己曾见证过去佛金瓶盛水,用灌佛顶成就法王位,犍达婆王就用金瓶取八功德水,用于灌释迦顶,犍达婆王还提到往古诸佛欲昇法王位,皆登金刚坛用水灌顶就是说以金瓶灌顶是成佛过程的例行仪式
金瓶掣签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1545.html
王维的《大唐大安国寺故大德净觉师碑铭》写到开甘露狭小之门,出臭烟朽故之宅
踞宝林而摇白拂徐诱草庵,沃金瓶而系素缯,遂登莲座,在极短的文字中,王维概述了释迦牟尼成佛的过程,他以沃金瓶描述金瓶灌顶,由此可知,佛祖金瓶灌顶的仪式是释迦成佛的重要过程
此外,金瓶还出现在仙人、仙女形象中,《周书》中写到:
大统四年宣光清徽殿初成,憕为之颂,魏文帝又造二欹器,一为二仙人共持一钵同处一盘,钵盖有山,山有香气,一仙又持金瓶以临器上,以水灌山,则出于瓶而注乎器,[38]
魏文帝所造的计时器中有仙人持金瓶《董永遇仙传》中织女为报复算命的严君平,给了儿子董仲舒一个金瓶
仙女曰:显然母子之情难舍,犹恐天上得知,见罪非轻你可回去,拜上父亲,善养天年此必是严君平老子饶舌教你来你将此金瓶寄与严先生,谢他卦灵
严君平认出金瓶是天上宝物此物乃世上大宝,人所罕见,乃天宫金净瓶[39]
《道枢》是宋代的道教类书,其中记录了太一八琼的制作方法,用雄鸡之羽其釜出而研之如粉焉,一两者一剂也,盛以金瓶沉于寒泉之下,以出火之毒三七日而后出之盛以银函……是为太一八琼者也,[40]
要制作太一八琼,先要将原材料放进金瓶中,其后将金瓶沉入寒泉之下白玉蟾是南宋著名的内丹理论家,道教南宗的创始者,他的《曲肱诗二十首》其一为昔在青华第一宫,只缘醉后怒骑龙,倾翻半滴金瓶水,不觉人间雨发洪,[41]
诗中写到金瓶是龙王降雨的神物,同样,宋代王柏的诗《和汪元思喜雨韵》为龙蛰金瓶小,神驱雨阵斜建瓴飞素练,走涧舞生蛇风使开云磨,雷香隐砲车农人有骄色,一饱不须赊[42]
这里也提到了龙蛰金瓶降雨
综上,直至明代,金瓶的含义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为瓶状容器,包含花瓶、酒瓶、瓶形葬器;第二类为贵重礼物;第三类为宗教法器,其中,金瓶在佛教典籍中多处出现,它是修行者成佛仪式的重要法器
第一回写单道世上人,营营逐逐,急急巴巴,跳不出七情六欲关头,打不破酒色财气圈子,到头来同归于尽,着甚要紧虽是如此说,只这酒色财气四件中,惟有‘财色’二者更为利害,
从这段话可知,小说作者认为人打不破酒色财气的圈子,其中财色相对酒气对人的蛊惑更为利害,所以作者的主要关注点是财色
面对着这样一个悲剧世界,作者常常用色空和因果报应的思想来进行解释,[43]色空和因果报应都源于佛教理论,小说中迷恋财色的人物,多受到果报
独有吴月娘寿年七十岁,善终而亡,她之所以能够得以善终的原因是皆平日好善看经之报,孝哥被普静老师幻化去,法名叫明悟,西门庆之子也是皈依佛教
第一回写到只有那《金刚经》上两句说得好,他说道:‘如梦幻泡影,如电复如露’张竹坡评此句是一部大主意大结果
小说结尾写闲阅遗书思惘然,谁知天道有循环西门豪横难存嗣,敬济癫狂定被歼楼月善良终有寿,瓶梅淫佚早归泉可怪金莲遭恶报,遗臭千年作话传,小说的开头结尾以佛教思想呼应
结合前文所梳理金瓶的含义,书名中的金瓶梅可有色和空两层含义
第一层,取金瓶的荣华财富含义,梅插金瓶是人所向往的世俗享乐生活
第二层,取金瓶在佛教中的超脱含义,人超越了世俗欲望,由色入空而书名中的梅字可能取自梅花尼
宋代罗大经小说集《鹤林玉露》中有《道不远人》一篇,子曰道不远人,孟子曰:‘道在尔,而求诸远’有尼悟道诗云:‘尽日寻春春,芒鞋踏遍陇头云归来笑捻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亦脱洒
由悟道诗可知,比丘尼是因嗅梅花而开悟
明代《诗女史》中收入了这首诗,题为《咏梅花尼》,元时一尼咏梅花云,‘终日寻春春,芒鞋踏破岭头云归来笑撚梅花嗅,春在指头已十分’蓋悟真之言也,后果得道[44]
《道不远人》中只是提到有尼,《诗女史》中明确提取了梅,题为咏梅花尼
由此金瓶梅取金瓶和梅的超脱含义共同指向小说空的主旨
此外,《金瓶梅》中大量写到死亡情节,小说第七十九回,写西门庆死亡时,特意强调了他死后无棺,为人多积善,不可多积财积善成好人,积财惹祸胎石崇当日富,难免杀身灾邓通饥饿死,钱山何用哉!今人非古比,心地不明白只说积财好,反笑积善呆多少有钱者,临了没棺材
西门庆是小说的主角,作者特意以他死后无棺突出财富的虚幻而在金瓶含义的梳理中,我们注意到,金瓶也用做葬器
是否金瓶暗指葬器?梅字谐音没?作者以书名嘲讽西门庆一生迷恋财色,死后无处安葬?
《金瓶梅词话》影印本
[①]朱一玄 《<金瓶梅>资料汇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78页[②]参见程国赋《论明清通俗小说书名的命名特点》,《古代小说研究》,第133页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1545.html

[③]朱一玄 《<金瓶梅>资料汇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78页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1545.html

[④]本文所引皆出自兰陵笑笑声著 王汝梅校注 《皋鹤堂批判第一奇书金瓶梅》,吉林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1545.html

[⑤]朱有墩:《朱有墩集》,齐鲁书社2014年版,第101页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1545.html

[⑥]黄庚 《月屋漫稿》,四库全书本,第23页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1545.html

[⑦]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五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323页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1545.html

[⑧]周密《苹州渔笛谱》,清宛委別藏本,卷一,第15页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1545.html

[⑨]吴熊和主编《唐宋词汇评》,两宋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51页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1545.html

[⑩]赵秉文《闲闲老人滏水文集》,景湘潭袁氏藏汲古阁钞本,卷三,第91页

[11]王恽:《秋涧集》,四库全书本,卷十九,第451页

[12]朱有墩:《朱有墩集》,齐鲁书社2014年版,第101页

[13]陈循《芳洲诗集》,明万历二十一年刻后印本,卷四,第110页

[14]萧统编《昭明文选,广陵书社2011年版,第942页

[15]白居易 《白孔六帖》,四库全书本,卷八十五,第2582页

[16]宋庠 《元宪集》,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40页

[17]周林英主编 《古汉语词典》,延边人民出版社,第556页

[18]徐元 《八义记》,明汲古阁刊本,卷上,第18页

[19]安遇时编 《百家公案》,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年版,第131页

[20]同上

[21]唐圭璋主编《全宋词》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252页

[22]袁燮 《絜斋集》,四库全书本,卷十一,第277页

[23]刘昫等撰 陈焕良、文化点校 《旧唐书》,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3334页

[24]李昉编 张国风会校《太平广记会校》,北京燕山出版社2011年版,第 8674页

[25]干宝 无名氏著 刘琦梁国辅注译《搜神记搜神后记译注》,吉林文史出版社1997年版,第659页

[26]苏复之《金印记》,明刊本,第84页

[27]刘斧撰辑 《青琐高议》,三秦出版社2004年版,第310页

[28]佚名《宋季三朝政要》,中国书店2018年版,卷三,第42页

[29]李心传 《建炎以來系年要录》,清史学丛书本,卷一百九十一,第4943页

[30]张泰《沧州诗集》,明弘治三年成桂刻嘉靖十三年毛渊增修本,卷一,第13页

[31]释道宣 《广弘明集》,大正新修大藏经,卷十九,第278页

[32]范成大 《绍定吴郡志》择是居丛书景宋刻本,卷三十四,第506页

[33]曹学佺《石仓文稿》,卷四,明万历刻本,第56页

[34]释惠洪《石门文字禅》,明径山寺本,卷十八,第375页

[35]玄奘《大唐西域记》,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220页

[36]道世《法珠林》,明万历刊本,卷第十四,第313页

[37]郭勋辑《雍熙乐府》明嘉靖四十五年刻本,卷八,第633页

[38]令狐德棻《周书》,四库全书本,卷三十八,第666页

[39]洪楩《清平山堂话本》,明嘉靖刻本,第188页

[40]曾慥《道樞》,明正统道藏本,第318页

[41]白玉蟾《武夷集》,明正统道藏本,卷四十八,第41页

[42]王柏:《鲁斋集》,四库全书本,卷二,第35页

[43]袁行霈主编 《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47页

[44]处囊斋主人辑 《诗女史》,明刻本,第190页

文章作者单位:廊坊师范学院

本文选自《2019(石家庄)国际金瓶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20,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转发请注明出处

微信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weinxin
我的微信
四大名著QQ群: 696280552
weinxin
我的公众号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评论审核已启用。您的评论可能需要一段时间后才能被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