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到诸葛亮,我们应该先讲刘备,不过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很难见的一个典型诸葛亮运气说好,也好,说不好,也不好运气不好的是,活得不够长;运气好的是,他成为中国历史上,甚至包括西洋历史上都难得有的这么一个几乎没有贬语的人物,历史上几乎都是说他好话,这是他的幸运而到底诸葛亮的人资源在哪里呢?
大家晓得隆中对策,晓得三顾茅庐,诸葛亮曾在今天的襄阳、樊城一带(当日叫做南阳),参加了刘备的集团有一批荆襄的知识分子,那时身处中原附近的边缘中原混乱,他们逃难到安全地带,第一个落脚点便是汉水流域这里地方不错,人口不太拥挤,诸葛一族也是一个流亡到那里去的知识分子家族之一这一批流亡的知识分子,在当地构成了一个新的集团,他们跟当时首都洛阳的知识分子心态想法不同,他们远离了中央,不必要做官,他们有很多自由的讨论,于是构成这一批人活泼的学风,也构成这一批人不去管儒家经典,自由追寻学问的特点在三国演义里,可以看到诸葛亮的一大堆朋友,庞统、司马德超、徐庶等都是这一群人中的俊杰老实讲,三顾茅庐是他这一个集团共同计划出来的一个策略,推出朋友中一个人,就是诸葛亮,拿这个人先打,打得很响作出,将他当做一个领袖,打入刘备的阵容用这批知识分子的文才,配合上刘备的武力刘备当时无家可归,入川后才有发展空间,等到荆襄集团进入四川时,刘备便依仗这些当时全国人才的精华,这是作风很特殊的一群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177.html
四川本身当然也有一批地方人物,四川地方办学,从西汉就开始了,并且做得很成功四川的经济资源好,所以四川本地也有一批地方性的学术精英虽然人数与水平跟荆襄比要稍微差点,但是占了土著的地利为什么差一点?因为它地方性太强,不像荆襄集团,是来自各方的人物,都在那儿聚合,互相交换心得、互相影响,其成员强、智识范围广、知识水平高而四川地方教育眼界比较小,想到的是地方利益,同质性非常高但巴蜀人物是土著,有强大的经济基础及社会基础,不像荆襄来的一批是流民,是没有地盘的诸葛亮就靠这两批人物构成了他的一个人资源,他将这批外来知识分子跟当地知识分子相结合,结果结合出一个非常巧妙的格局自己是丞相,代表蜀汉的中央;他又是益州牧,代表地方,好比是行政院长兼台湾省政府主席于是,在州郡的体系里,是地方知识分子掌实权,亲民,直接管理动员及支援的工作中央政府,丞相府里荆襄人士最多,他们是诸葛亮的辅佐而诸葛亮自己就担任了荆襄人士和地方人士的协调者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177.html
诸葛亮对地方人士给予极大的尊重,因为地方人士有实力,他给地方人士两个极大的权利,一个用地方人士来作纠察,纠察不仅纠察政府,连刘备都在纠察之列法正谏刘备,刘备不敢不听,这是个很巧妙的运作一方面使得刘备有点约束,另外一方面使得地方权利有充分加入政治的机会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177.html
至于对魏作战,他是用刘备带来的兵,以及马超的凉州兵马超在三国演义里面是一员猛将,马超的重要性在他代表凉州的兵源,兵强马壮,是蜀汉的主要武力刘备和诸葛亮有一批武装力量是靠北方来的雍凉地区的人可是雍凉地区的武装部队,和荆襄与益州的文官体系要结合的话,诸葛亮本身要作协调者他的作法,跟曹操作协调者身分完全不一样,曹操是用权术,诸葛亮则以恩义相结,以公平待人公平待人必需要有个明确的标准,所以他又是法家了他将他的标准公开地、明确地交待给大家,他还有一套非常公平的考核制度,使大家都知道违背了约定的话,就要受惩罚所以诸葛亮用刑相当严,惩罚相当凶,可谁也没有怨言,因为被罚的人自己知道是该罚的别人不能说,你诸葛亮存心整我益州人,你在歧视我们地方力量因为诸葛亮一样惩罚荆襄人士,一样惩罚凉州兵,他拿出来的条文是一致的,规定一致,惩罚过程一致,考核过程一致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177.html
一方面公平,另外一方面对人有恩有义,才使得诸葛亮的核心协调功能非常成功他动员这三群有限的资源,结合成一个非常灵活的组织体此外,他的政府里面,分成两个系统,一个系统是政务官,另一个是常任文官系统,各位如果看前出师表,你可以看到推荐给朝廷的,没有大将,没有高官,没有做州郡长官的人,也没有朝里作丞相的他推荐了蒋宛,董允,这些人可以辅佐皇帝;另外一位是将军向宠,他做的是管理军队的后勤补给,升迁调派,不是军令系统,而是军政系统,叫做督,他委任将军向宠作军中的督,是经过众人的推荐,他咨询了大家的意见,说这个人公平,他才用这个人作督向宠不指挥作战,只做军队的行政后勤工作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177.html
从上述可知,除了通常我们看得见的官员、执行者和决策者以外,他还有这么一批专门做管理事务的人诸葛亮六出祁山,九伐中原,国内还治理得很好,就是因为有这么一批常任事务官在那儿我们今天总是忽视常任官,每一个常任官做得好了,就向上升迁,永远没留在那儿专门管事情的人,这个是很大的错误而诸葛亮所做的这些也是靠着法家的理论诸葛亮自己注解申、韩,可是他不像曹操将才与性分开,他是才性相合的,也是儒法两家合起来的理论所以诸葛亮辅助刘阿斗,总是劝他近贤臣,远小人,他是注重品德的,不是只注重才能诸葛亮的法家,是儒法相掺的一个理论,可说是真正直接衔接,继承汉朝的一个思想体系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177.html
不过他没有拿汉朝举孝廉那个制度在四川彻底执行,因为他不想因为举孝廉的制度颠覆了他三批人才的平衡合作体制如果又用察举,地方力量一定会将荆襄力量跟凉州力量排掉,而且地方力量是不能单独支撑大局的这两大力量,一批凉州力量,一批荆襄文人,不能完全从地方上出来,因此他不采用汉朝长久执行的地方选才的制度,而是用这三种力量相掺的制度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177.html
当然,假如说诸葛亮活得更长,者蜀汉维持更长久,我想他必定要改变荆襄人士子孙,也必定要慢慢建立地方基础,凉州武力必定也会产生文才但是蜀汉没有维持太长久,第二代基本上没有出现,所以就没有发生中间要转形变成另外一种更适合地方性的制度如果到了那个阶段,就必须转换出一个新的体制,要有良好的人才来源及人才培育制度,重要的是怎样落实本土化,却又不将外来人才投闲置散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177.html
(选自 许倬云 著《从历史看领导》,生活•读者•新知三联书店)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177.html 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1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