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霖:中国小说艺术发展的里程碑(上)

评论字数 9795阅读模式

同学们:前面我讲的是从外学讲到内学;讲内学时先讲了《金瓶梅》的社会性;现在接下来要讲它的文学性借用现在比较时髦的一句话,就叫做把它当作文学作品来读,或者说是用文学的眼光来读
文学作品要分析它的文学性,这是天经地义的但文学作品是社会的产品,它描写了社会,反映了社会,最终还是为社会服务,所以绝对排斥用社会的眼光来读小说也是片面的反过来,只用社会的眼光来读小说,而不用文学的眼光去读,同样是片面的
从文学的眼光来看,《金瓶梅》在中国小说发展史上,特别是长篇小说发展史上,是一部相当重要的作品它在艺术上有一系列的重大的变革,开创了一个崭新的局面所以说它是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是毫不夸张的
下面,我们就一些主要的方面来看《金瓶梅》的里程碑意义

《金瓶梅讲演录》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1849.html

一、创作思维从依史演义到寄意时俗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1849.html

我国最早的长篇小说是《三国志演义》这部小说的特点是:依史以演义(李渔《三国志演义序》)依史,就是基本上认同史实,依据史实,只是稍作选择和加工;演义,则渗透着作者主观的价值判断,用一种自认为理想的义,泾渭分明地去褒贬人物,重塑历史,评价是非
三国志演义》之后的《水浒传》也从历史出发宋江等在《宋史》中有记载但是,它主要部分已经是游离了历史,更多的是民间流传的故事和不断虚构的内容它虽然写的主要是一些超人与非凡的故事,在现实中不可能或者不大可能存在的人和事,但其中也有一些比较接近现实生活的,写了一些小人物和世间平凡的事,像李小二、王婆等等
再到《西游记》,也有一点历史真实历史上唐僧取经,确有其事,但整部小说完全是建立在想象、虚构的基础之上它写的是妖魔鬼怪,不是现实生活中的事
现在,小说发展到《金瓶梅》则不同了,现存最早的词话本前面的欣欣子序就说:吾友笑笑生为此,爰罄平日所蕴者著斯传窃谓兰陵笑笑生作《金瓶梅传》,寄意于时俗 这就明确地指出《金瓶梅》基本的艺术风貌就是寄意于时俗这也就是说,《金瓶梅》是一部通过描写时俗来寄托作者思想感情的书
它不同于《三国志演义》描写古代的帝王将相、兴废争战,也有别于《水浒传》刻画超人的英雄豪杰、刀光剑影,更大异于《西游记》虚设奇幻的牛鬼蛇神、上天入地,而是用细致的笔触,描写了一个当时的而不是历史的、下层的而不是上层的、日常的而不是超凡的社会,表现的是一些在生活中都可以遇到的琐琐屑屑的、油塩酱醋类的事
在表现这类日常琐事时,作者特别注意写一些小的事情、小的动作、小的物件以及用一种闲笔
先看写小事清末夏曾佑在《小说原理》中曾说:写小事易,写大事难小事如吃酒、旅行、奸盗之类,大事如废立、打仗之类大抵吾人于小事之经历多,而于大事之经历少所以,他认为《金瓶梅》、《红楼梦》之所以写得好,就在于写小事,均不写大事这段话有一定道理
写平常百姓亲见亲闻的小事,读者就容易产生一种亲切、真实的感觉,但是,真正要写好那些小事也并非容易
《金瓶梅》就重视在细微末节的地方捕捉与刻画,描摹一些小动作、小情景、小物件等,注意于细微处寓神理这就难怪张竹坡也赞叹《金瓶梅》说:文字之无微不至,所以为小说之第一也(第三十九回夹批)
先看写小动作人的一举一动,一笑一嗔,都是人们心灵深处的感情变化和心理状态的真实反映,同时也显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
因此,作家抓住富有特征性的细微动作或面部表情来加以描摹或稍加点缀,对于凸现典型人物性格特征和感情状态,往往有立竿见影、透心剔骨之妙
第十五回佳人笑赏玩月楼,月娘与众人到狮子街李瓶儿新买的楼上赏灯看了一会,见楼下人乱,吴月娘等归席吃酒去了惟有潘金莲、孟玉楼同两个唱的,只顾搭伏着楼窗,往下观看此时,写潘金莲道:

那潘金莲一径把白绫袄袖子搂着,显他遍地金掏袖儿,露出那十指春葱来,带有六个金马镫戒指儿,探着半截身子,口中嗑瓜子儿,把嗑了的瓜子皮儿都吐下来,落在人身上,和玉楼两个嘻笑不止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1849.html

嗑着瓜子儿看灯,真是小事一桩,这在《三国》、《水浒》中是不大会写的,而这里却把一个搂着袖子、探着身子、嗑着瓜子、嘻笑不止的金莲写得活龙活现再看第七十二回写潘金莲与如意儿吵架:

金莲道:……你背地干的那茧儿,你说我不知道!偷就偷出肚子来,我也不怕!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1849.html

如意道:正景有孩子还死了哩,俺每到的那些儿!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1849.html

这金莲不听便罢,听了心头火起,粉面通红,走向前一把手把老婆头发扯住,只用手抠他腹……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1849.html

这里,潘金莲尽管口头上说偷出肚子来,我也不怕,实际上她最怕的就是别人有肚子,对她的争宠造成威胁当初李瓶儿有了官哥,她就觉得汉子见我如同乌眼鸡一般,如今西门庆又在李瓶儿的房里与如意儿干那茧儿,不能不使她吃醋,使她担心而如意儿的一句话正触痛了她的心病,不由得使她心头火起,冲上前去不由自主地只用手抠他腹
这一动作,正把她内心深处最大的担心活现了出来,把她嫉妒凶残、多疑猜忌的性格显露无遗,真如张竹坡批的写妒妇真写至骨
显然,这类细微动作的描写能摄魂追魄,毕肖神情,刻画出血肉饱满、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来
再看写小情景有些生活中的琐事小景一经点染,也颇能衬托人物的神情与照应前后的情节
例如第十三回写西门庆晚上坐在花园里等候隔墙的李瓶儿请他良久,只听的那边赶狗关门少顷,只见丫环迎春黑影影里扒着墙,推叫猫
这类赶狗叫猫之事极为琐碎凡俗,可是放在这里很有神味,把李瓶儿那边准备迎奸的精心安排和西门庆这边等待幽会的急切心情以及当时的气氛都画了出来,令人有一石数鸟之叹!
说起猫,第五十一回还写到一只名叫白狮子的猫儿当时,潘金莲与西门庆正在胡搞,不想旁边蹲踞着一个白狮子猫儿看见动旦(弹),不知当做甚物件儿,扑向前,用爪儿来挝
这也是点染的一景,一时未见有什么深意可是,读到第五十九回才知道这一细节被潘金莲看在眼里,记在心头,决心训练这只猫来陷害官哥
可见,这一细节,乃是为死官哥作伏线,推动了后面情节的开展,又为再次暴露潘金莲这个无耻淫妇的嫉妒狠毒性格作了必要的铺垫此类细节的描绘确实颇见功力,颇具神理
另看写小物件《金瓶梅》中的小小物件常常描写得神完理足,得到张竹坡的高度赞赏,特别如西门庆手中的那把洒金川扇儿,官哥玩的寿星博浪鼓,以及第二十八回至三十回写到的八十二处红绣鞋,一经他拈出之后,常为人们所称道
第二回西门庆出场被潘金莲叉杆打中时,就手里摇着洒金川扇儿,第三回去勾引潘金莲时,也手拿着洒金川扇儿,摇摇摆摆往紫石街来,一副流氓的嘴脸跃然纸上
到第八回西门庆娶了孟玉楼后去潘金莲那里重温旧情时,怨恨、吃醋的妇人一怒之下将这把扇子折断了
张竹坡于此赞叹道:真小小一物,文人用之,遂能作无数文章,而又写尽浮薄人情,一时高兴,便将人弄死夺其妻,不半月又视如敝屐,另寻高兴处,真是写尽人情(第8回总评)而实际上,这把扇子同时引发了淫荡的潘金莲的妒心的初次发作,真是作者用异样心力写出来的文字

《金瓶梅》连环画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1849.html

再看从第二十八回起的写鞋潘金莲与西门庆在葡萄架下白日宣淫昏了头,丢失了一只红绣鞋,秋菊遍寻不着挨了打,结果在藏春坞里翻出了西门庆悄悄藏着的宋惠莲的一只红绣鞋,触发了金莲的醋劲,命春梅拿块石头叫秋菊顶在头上跪着
原来,金莲的鞋子当初被溜进花园里玩的小铁棍拾了去,陈经济又将它骗到手,用它来挑逗潘金莲
潘金莲怪小铁棍弄脏了鞋子,教唆西门庆把他打得躺在地下,死了半日,又当着西门庆的面说,要把宋惠莲的鞋子剁做几截子,掠到毛司里去,叫贼淫妇阴山背后永世不得超生!
次日金莲又约瓶儿、玉楼一起做红绣鞋,闲谈时又引出了吴月娘知道小铁棍无辜被打而抱怨说:如今这一家子乱世为王,九条尾狐狸精出世了,为了一只鞋子,又这等惊天动地……
真是一鞋描写细致,通过失鞋、寻鞋、换鞋、剁鞋、做鞋,把潘金莲的淫荡、无耻、嫉妒写得神情毕肖,同时也把西门庆的淫毒无情、庞春梅的助纣为虐、陈经济的浮薄、小铁棍的天真、秋菊的正直、宋惠莲的痴心、孟玉楼的乖巧、李瓶儿的浅显、吴月娘的平正,一一活现出来张竹坡在第二十八回总评中说得好:

此回单状金莲之恶,故惟以鞋字播弄尽情直至后三十回,以春梅纳鞋,足完鞋子神理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1849.html

细数凡八十个鞋字,如一线穿去,却断断续续,遮遮掩掩,而瓶儿、玉楼、春梅身分中,莫不各有一金莲,以衬金莲之金莲,且衬蕙(惠)莲之金莲,则金莲至此已烂漫不堪之甚矣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1849.html

这里所说的鞋子神理,实际上就是指写小事情、小物件的神理,指它们在贯穿脉络、刻画性格、深化主题中的妙用
《金瓶梅》注意了这些小事的描绘,故使这部世情小说的艺术整体增强了具体感、立体感、真实感,显得有血有肉,神情饱满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可以说:《金瓶梅》就在细微处见神理
我们再来看用闲笔所谓闲笔,就是指在故事演进中突然插入一些看来不甚相干或无关紧要的笔墨这种笔法,在那些着重写大事和传奇的小说中是不常见到的这和上面讲的写小事相呼应而不是一个层面上的问题
假如说,写小事主要是从内容上看的话,那么,用闲笔主要是从表现形式上看的《金瓶梅》重在写实,写日常小事,就很自然地较多使用闲笔对此,明末崇祯本的批评就非常注意,欣赏它打闲处入情,在没要紧处画出,问答似闲,然情理凿凿,非俗笔可办
后来,张竹坡又借鉴了金圣叹批《水浒传》、毛纶、毛宗岗评《三国》的做法,以更醒目的语言来总结《金瓶梅》的闲笔其《批评第一奇书金瓶梅读法》云:

《金瓶》每于极忙时,偏夹叙他事入内如:正未娶金莲,先插娶玉楼;娶玉楼时,即夹叙大姐;生子时,即夹叙吴典恩借债;官哥临危时,乃有谢希大借银;瓶儿死时,乃入玉箫受约;择日出殡,乃有请六黄大尉等事皆于百忙中故作消闲之笔非才富一石者,何以能之?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1849.html

《金瓶梅》中的小小闲笔,何以受到批评家们的高度重视?这是因为闲笔不闲,它具有多方面的艺术功能
首先,它加强了作品的真实感生活本来就是摇曳多姿的,并不循着单一的线条发展小说故事的推进假如过分纯化,单线条的发展,往往带来失真之感
闲笔的穿插,就使故事演进时添进了其他色素,更为逼真生活如第67回开头,写西门庆为李瓶儿办丧事,念经,一直忙到二更时分,第二天他还要应付翟亲家人来讨回书,接着又要打发韩道国去松江贩布,要到士夫官员家谢礼,加上身体又常时发起酸来,腰背疼痛,正是有点心烦意乱这时,却插进以下一段闲笔:

话说西门庆归后边,辛苦的人,直睡至次日日色高还未起来,有来兴儿进来说:搭彩匠外边伺候,请问拆棚

西门庆骂了来兴儿几句,说:拆棚教他拆就是了,只顾问怎的!搭彩匠一面外边七手八脚卸下席绳松条,拆了送到对门房子里堆放不提

这段笔墨似乎多余,不写它完全不影响情节的开展但加了这段话增加了浓重的生活气息,把昨日一天的辛苦,当时主人的烦躁,都点缀了出来,真是看来无一毫要紧,却妙(崇祯本批语)
再如第32回写李桂姐、郑爱香、吴银儿等妓女在吴月娘房中闲扯,全用院中的行话谈些嫖客们的往还月娘坐在炕上听着,说:你每说了这一日,我不懂,不知说的是那家话?
这些人们听不懂的闲言闲语,简直令人感到啰嗦,但却正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娼妓们的生活情趣,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同时也很自然地交代、补充了一些人物和事件就在吴月娘听不懂的闲言语中,却交代了一个重要的人物——张二官当时:

郑爱香道:常和应二走的那祝麻子,他前日和张小官儿,到俺那里拿着十两银子,要请俺家妹子爱月儿……那张小官儿好不有钱,骑着大白马,四五个小厮跟随,坐在俺们堂屋里只顾不去……

吴银儿道:张小二官儿,先包着董猫儿来郑爱香道:因把猫儿的虎口内火烧了两醮,和他丁八着好一向了,这日只散走哩

这里的丁八就是黑话据现在推测,丁八就是性交的意思,两个字的形状,就像是男女的性器尽管吴月娘听不懂,但把张二官的有财、贪淫,应伯爵、祝麻子一批帮闲早就跟着他屁股后面转的情况自然地交代了
后来一旦西门庆完蛋,他就取而代之张二官这个西门庆第二,他的所作所为,多数是在闲笔中交代的闲笔就这样好似旁敲侧击,实则点出了日常的真实生活,在无形为故事的发展添出新的波澜

《黄霖说<金瓶梅>》

同时,这些闲笔还可起到调节气氛、节奏,丰富人物性格,以及巧妙地表达作者的思想等等作用比如,就调节气氛、节奏来看,张竹坡说的正未娶金莲,先插娶玉楼就很能说明问题
从第1回至第6回,西门庆费尽心机,刮剌了潘金莲,毒死了武大郎,充满着奸淫险恶的气息,一对狗男女,似水如鱼了几个月,却就是结不成正当的夫妇
而中间却插了一回薛嫂儿说娶孟玉楼,一拍即合,孟玉楼后来居上,顺顺当当、正正派派地嫁了过去此时,潘金莲尚每日门儿倚遍,眼儿望穿,盼着不得闲的大官人一邪一正,一慢一快,两种气氛,两种节奏,互相交织,互相映衬,增强了对比色彩,调节了读者的情绪,无疑产生了更大的美学效果
再以丰富人物性格而言,《金瓶梅》中有些脱离情节发展的闲笔显然与丰富、深化人物的性格有关例如,第8回写潘金莲等了西门庆一个月多还不来,盼得急了,经常拿迎儿出气:

……于是不由分说,把这小妮子跣剥去了身上衣服,拿马鞭子下手打了二三十下打得妮子杀猪也似叫……

打了一回,穿上小衣,放起他来,分付在旁打扇打了一回扇,口中说道:贼淫妇,你舒过脸来,等我掐你这皮脸两下子那迎儿真个舒着脸,被妇人尖指甲掐了两道血口子,才饶了他

这段情节在《水浒》中是没有的,迎儿这个人物也是添加出来的添加的这个迎儿的主要表演也就在这里
这出戏,对以后西门庆奸娶潘金莲的情节可以说毫无影响,但却生动有力地展现了潘金莲当时急切、烦恼的心情和狠毒、暴戾的性格,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此外,如第五十四回写应伯爵邀西门庆等诸友与娼妓们游郊园,第五十七回写道长老募修永福寺,西门庆施银五百两等,都是与情节发展不甚相干的闲笔,但对丰富人物性格都起了应有的作用
再如有些闲笔好像是随手拈来,似有游离整体之嫌,但涉笔成趣,读来轻松,清楚地表明了作者的某种观点,而有时正与下面情节的展开在意念上紧相联系例如第三十三回写众人捉奸,把王六儿与韩二用一条绳子拴出来,围了一门口人,轰动了一条街巷这一个来问,那一个来瞧这时:

内中一老者见男妇二人拴做一处,便问左右站的人:此是为什么事的?

旁边有多口的道:你老人家不知,此是小叔奸嫂子的

那老者点了点头儿,说道:可伤!原来小叔儿耍嫂子的,到官,叔嫂通奸,两个都是绞罪

那旁多口的,认的他有名叫做陶扒灰,一连娶三个媳妇,都吃他扒了,因此插口说道:你老人家深通条律,相这小叔养嫂子的便是绞罪,若是公公养媳妇的,却论什么罪?

那老者见不是话,低着头,一声儿不言语走了

这段陶扒灰的插话未免令人感到多余,甚至觉得可笑得不真实然而,作者在这段闲笔下加了两句成语:正是:各人自门前雪,莫管他家瓦上霜这就点明了作者写这段闲笔的意向:劝君莫管闲事
后来,那批捉奸者反而吃了官司,挨了板子,还要连累父母受气破财,不也是多管闲事的结果吗?不也和陶扒灰插嘴性质相通吗?因此,此段闲笔不闲也
《金瓶梅》的闲笔不闲它是作品描写时俗,反映现实的重要手段,也有助于写人叙事,穿插布局,是艺术表现趋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决不能等闲视之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张竹坡甚至说:子弟会得,便许作繁衍文字,千百稗官家不能及之者,总是此等闲笔难学也
正因为《金瓶梅》的作者善于写日常生活中一些琐琐碎碎的事,并随之而来的写了一些普普通通的境、平平常常的人,用的又是明明白白的话整部小说就显得俗:事俗、境俗、人俗、语也俗这正如满文本《金瓶梅序》所说的:

如《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金瓶梅》四种,固小说中之四大奇也,而《金瓶梅》于此为尤奇焉

凡百回中以为百戒,每回无过结交朋党、钻营勾串、流连会饮、淫黩通奸、贪婪索取、强横欺凌、巧计诓骗、忿怒行凶、作乐无休、论赖诬害、挑唆离间而已,其于修身齐家、裨益于国家之事一无所有……

将陋习编为万世之戒,自常人之夫妇,以及僧道尼番、医巫星相、卜术乐人、歌妓杂耍之徒,自买卖以及水陆诸物,自服用器皿以及谑浪笑谈,于僻隅琐屑毫无遗漏,其周详备全,如亲身眼前熟视历经之彰也诚可谓是书于四书之尤奇者矣

然而,正是这种俗能给人以一种身临其境、亲睹亲闻之感,使我国的小说艺术从《三国》的基于史实,到《水浒》的游离历史与《西游》的寓言为主,再到《金瓶》的面对现实,使小说艺术的发展终于落脚在现实与人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满文本

然而,《金瓶梅》写时俗并不是仅写一家之俗,停留在家常日用,应酬世务,写琐琐屑屑的柴米油盐之事(刘廷玑《在园杂志》)而还要寄意,通过写时俗来暴露社会的黑暗,谴责人性的丑恶,特别是要把矛头指向最高统治集团,这就使作者并不把眼睛死盯在一处,而是注意左顾右盼,由小及大,在广泛联系中来写俗对此,张竹坡已经看出他在《第一奇书金瓶梅读法》中指出:

《金瓶梅》因西门庆一份人家,写好几份人家,如武大一家,花子虚一家,乔大户一家,陈洪一家,吴大舅一家,张大户一家,王招宣一家,应伯爵一家,周守备一家,何千户一家,夏提刑一家……凡这几家,大约清河县官员大户屈指已遍,而因一人写及全县

不仅如此,他还认为《金瓶梅》实际上由一家而写及了天下国家其七十回总评曰:

夫作书者必大不得于时势,方作寓言以垂世今止言一家,不及天下国家,何以见怨之深而不能忘哉?故此回历叙运艮峰之赏无谓,诸奸臣之贪位慕禄,以一发胸中之恨也

这是从联系之普遍的角度上来指出作者见怨之深与此相补充的是,张竹坡还有个加一倍写法的理论:

文章有加一倍写法此书则善于加倍写也

如写西门之热,更写蔡、宋二御史,更写六黄太尉,更写蔡太师,更写朝房,此加一倍热也

如写西门之冷,则更写陈敬济在冷铺中,更写蔡太师充军,更写徽、钦北狩,真如加一倍冷

这实际上也指出了《金瓶梅》由小及大,直指朝廷的暴露特点
在《金瓶梅》中,由小及大,上下联系起来描写的事例很多,最令人难忘的是苗青一案谋财害命的苗青闯入西门庆的圈子里来,是走了姘妇王六儿的门路,而王六儿处又经邻居乐三嫂的通融,她们都是市井间最起码的小人物西门庆得了银子,买通同僚夏提刑,开放了苗青回扬州
至此,事情似可中止,但作者不甘罢休,使之逐步升级,从山东按察院,一直到蔡太师,再经万岁爷,致使罪犯终于逍遥法外,赃官受升迁,清官被贬谪,其朝廷之黑暗,皇上之昏庸,暴露无遗
张竹坡曾由此而发感慨说:见西门庆之恶,纯是太师之恶也夫太师之下,何止千万西门,而一西门之恶已如此,其一太师之恶为何如也!(第48回批语)
其实,西门之恶,岂止太师之恶,实是皇帝之恶也《金瓶梅》的暴露就是能这样小中见大,大小结合,增强了暴露的广度和深度
这种结合不是生硬凑合,而是不露迹的《金瓶梅》在这方面是颇见功力的这里且举两个细小的例子来说明问题一是第二回,写县官派武松送金银到东京去,原天都外臣序本《水浒传》只是这样写:却说本县知县自到任已来,却得二年半多了撰得好些金银,欲待要使人送上东京去,与亲戚处收贮,恐到京师转除他处时要使用,却怕路上被人劫了去,……
这里至多揭露了这个县尊于二年半时间已撰得好些金银而已而《金瓶梅》于此略加点缀,就将恐到京师句改成三年任满朝觐,打点上司,后又对武松说:我有个亲戚,在东京城内做官,姓朱名勔,见做殿前太尉之职,要送一担礼物捎封书去问好,……原来如此!
他要巴结的乃是殿前太尉朱勔!做官就要在朝廷里有靠山,要时时不忘孝敬上司!显然,它比《水浒》的暴露更深了一层,而这个改动又是那么自然,无迹可求
其二,如第六十七回写蔡京的管家翟爹派来的人向西门庆讨回书时,顺便加了一段对话:(西门庆)因问那人:‘你怎的昨日不来取?’那人说:‘小的又往巡抚侯爷那里下书,担阁了两日’说毕,领书出门若去掉这段对话也完全可以,但加上去却合情合理,且正暴露了私门之广,不独一提刑也(崇祯本评语)
这两例都是顺手拈来,毫不费力,但却自然、巧妙地暴露了从下至上(前例)与从上至下(后例)的相互勾结,充分地显示了作者的艺术才能
总之,《金瓶梅》是一部俗书这部俗书之所以能产生,虽然与小说艺术发展的本身规律相关,但同时也与当时商业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壮大以及王学强调面向日常生活和普通百姓都有关系
在我国古典小说中,它最俗,写的人物最平凡,写的家庭最普通,写的事物最琐屑,然而它意在暴露,指斥时事,敢于写曹雪芹所不敢写的讪谤君相、伤时骂世它立足于俗,心中有时,故能从俗字出发,由此及彼,由小到大,纵横交错,上下相联,成了一部名副其实的写时俗的小说,使真实性与暴露性同臻妙境
后来的《儒林外史》重视写家常日用米盐琐屑(闲斋老人《儒林外史序》)与脂砚斋一再赞扬《红楼梦》的亲睹亲闻,都是从《金瓶梅》这条路子走下去的

竹坡闲话 ·皋鹤堂本

二、创作态度从主观介入到客观描写

中国小说的形成与说话的关系密切说话人在表演时中常常是讲论只凭三寸舌,秤评天下浅和深(罗烨《醉翁谈录》),鲜明地介入主观的评判在这基础上形成的小说,往往在叙事中插入叙述人的议论文字,乃至常常用看官听说之类的套语加以标出
这说明,《金瓶梅》在小说发展中还没有完全摆脱说话的影响,也还保留着一些议论文字,直接表达作者的意见但是,我们应该引起重视的是,《金瓶梅》毕竟开始比较注意客观的、冷静的描写了
它的正文基本上都是采用了笔蓄锋芒而不露的春秋笔法关于这一点,郑振铎在1932年写的《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中就明确地指出了他说:

唯《金瓶梅》则是赤裸裸的绝对的人情描写;不夸张,也不过度的形容,像它这样的纯然以不动感情的客观描写,来写中等社会的男与女的日常生活(也许有点黑暗的,偏于性生活)的,在我们小说界中,也许仅有这一部而已

《金瓶梅》的这种不夸张,也不过度形容,纯然以不动感情的客观描写,与古人说的白描手法的意思也比较接近明末崇祯本的批语曾多次指出《金瓶梅》纯用白描的特点,清代的批评家也屡屡提及,特别是张竹坡,在他的《批评第一奇书金瓶梅读法》中说:

读《金瓶》,当看其白描处子弟能看其白描处,必能自做出异样省力巧妙文字来也

张竹坡欣赏《金瓶梅》的白描手法,在第一回的总评中就加以强调,并作了具体分析张评本《金瓶梅》的这一回写帮闲应伯爵和谢希大来看西门庆时道:

只见应伯爵头上戴一顶新盔的玄罗帽儿,身上穿一件半新不旧的天青夹绉纱褶子,脚下丝鞋净袜,坐在上首;下首坐的,便是姓谢的谢希大

见西门庆出来,一齐立起身来,连忙作揖道:哥在家,连日少看!西门庆让他坐下,一面唤茶来吃,说道:你们好人儿!这几日我心里不耐烦,不出来走跳,你们通不来傍个影儿!

伯爵向希大道:何如?我说哥要说哩!因对西门庆道:哥!你怪的是,连咱自也不知道成日忙些甚么?自咱们这两只脚,还赶不上一张嘴哩!

不久,十兄弟一起到玉皇庙结拜,当吴道官要他们排列次序时:

众人一齐道:这自然是西门大官人居长西门庆道:这还是叙齿,应二哥大如我,是应二哥居长

伯爵伸着舌头道:爷可不折杀小人罢了,如今年时,只好叙个财势,那里好叙齿,若叙齿,还有大如我的哩!且是我做大哥,有两件不妥:第一不如大官人有威有德,众兄弟都服你;第二我原叫应二哥,如今居长,却又要叫应大哥了倘或有两个人来,一个叫应二哥,一个叫应大哥,我还是应应二哥,应应大哥呢?

西门庆笑道:你这掐断肠子的,单有这些闲说的!

这里,诚如张竹坡指出的:描写伯爵处,纯是白描追魂摄影之笔这个帮闲半新不旧的打扮,就宛如一个绸缎铺跌落下来的帮嫖专家一番巧言胡诌,油嘴滑舌,确使一个帮闲附势的无耻小人俨然纸上活跳出来,如闻其声,如见其形
作者在这里客观的写应伯爵的衣着、行动、言语时都非常简练,三言两笔,没有什么夸张的词语,却写得有声有色,直露他的灵魂,能达到一种形态既肖,神自满足的境界
后来《儒林外史》就继承了这一路数,卧闲草堂本的回评就指出这种笔法是:直书其事,不加断语,其是非自见也并认为一加断语,文字便索然无味矣
这种直书其事,不加断语的笔法,就能达到逼真生活的境界,能让读者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认识水平,通过自己的审美活动来理解、想象与评判,达到欣赏作品与认识社会的双重目的
当然,这样纯客观的描写有时候会使读者不易把握作者的意图是惩还是劝?是批判还是让你去欣赏?假如读者对于作品前后的联系稍有疏忽,或受到思想观念、文化修养、生活经验等认识能力的限制,就有时窥不破作者的笔底波澜、绵里针刺了,更有甚者,就会将作者意在批判的笔墨误认为赞赏了
《金瓶梅》中有大量的假丑恶以及赤裸裸的性描写,作者也不加批判之词,所以往往被人误解,说它是自然主义,或者干脆说他在欣赏庸俗、丑恶的东西了这实在是有点冤枉

本文作者 黄 霖 教授

文章作者单位:复旦大学

选自《金瓶梅讲演录》(黄, 2008,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本文有删节转发请注明

微信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weinxin
我的微信
四大名著QQ群: 696280552
weinxin
我的公众号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评论审核已启用。您的评论可能需要一段时间后才能被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