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宗一:《金瓶梅》的作者 ▪ 书名 ▪ 争议

评论字数 7695阅读模式

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1863.html

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1863.html

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1863.html

说 明: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1863.html

本文摘自拙著《宁宗一讲〈金瓶梅〉》(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年8月第1版)一书因为该书是面对一般听众和读者,所以需要简单地介绍《金瓶梅》的作者、书名等问题,而这些问题至今在研究界一直争议不断,于是分别列三个小标题加以简要论述,即尚未破译的作者之谜颇有讲究的书名和永远打不完的笔墨官司由于该书是讲座体,文中只能提出基本观点,而这些观点仅是我面对诸多争议而表述我个人极不成熟的想法,但未能全面展开论述现在一并摘出,选进本书,供读者参考、指正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1863.html

尚未破解的作者之谜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1863.html

  《金瓶梅》在我国小说史上是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它的诞生标志着我国古代长篇小说艺术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然而,关于《金瓶梅》的作者问题,从这部奇书横空出世,震惊文坛之时一直到今天,仍然是一个尚未破译的谜之所以较难破译,是这部小说设下了一道难题,即它有大量的性描写,而作者又千方百计掩盖自己的姓名

现知最早论及《金瓶梅》作者的是屠本,他在万历三十五年(1607)时写道:相传嘉靖时,有人为陆都督炳诬奏,朝廷籍其家,其人沉冤,托之《金瓶梅》(《山林经济籍》)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1863.html

万历四十二年(1614)袁中道则说:旧时京师,有一西门千户,延一绍兴老儒于家老儒无事,逐日记其家淫荡风月之事,以西门庆影其主人,以余影其诸姬(《游居柿录》卷九)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1863.html

到了万历四十四年(1616)谢肇淛又说:相传永陵(嘉靖)中,有金吾戚里,凭怙奢汰,淫纵无度,而其门客病之,采摭日逐行事,汇以成编,而托之西门庆也(《小草斋文集》卷廿四《金瓶梅跋》)但是他们都没有确切地说出小说作者的真实姓名,而且所用大多均为相传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1863.html

《金瓶梅词话》刊刻面世后,论及它的作者的有两家影响最大: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1863.html

一是沈德符,他在万历四十七年至四十八年(1619-1620)时说:闻此为嘉靖间大名士手笔,指斥时事(《万历野获编》卷廿五》);

二是晚出的欣欣子《新刻金瓶梅词话序》:窃谓兰陵笑笑生,作《金瓶梅》,寄意于时俗,盖有谓也于是,从明末清初始,人们都以此两点为据,去探寻《金瓶梅》的作者之谜,提出了众多作者名单,如王世贞、徐渭、卢楠、薛应、李卓吾、赵南星、李渔等其中王世贞说最为盛行,直至上世纪30年代吴晗先生著文详论其不可靠,王世贞一说才发生了动摇

然而,有趣的是,最近(2008年4月5日)中央电视台科教台在《探索·发现》专题节目中推出了谁是兰陵笑笑生?讲述《金瓶梅》与王世贞的关系论据之一仍是从李时珍请王世贞为其《本草纲目》书稿写序,而王世贞十年后才写就关键是《本草纲目》中的三七是李时珍首次刊于自己的书稿中人们现在看到的《金瓶梅》竟然提及三七这一味当时并不为人所熟知的云南生产的中药于是,这又给我们留下了一个遐想的空间

万历本

  关于《金瓶梅》的作者,近年又有不少研究者,在验证前人诸说基础上,提出了不少新说,如李开先说、贾三近说、屠龙说、汤显祖说、冯梦龙说等等,形成了旧说犹存、新说迭起的热烈局面迄今,提出《金瓶梅》作者的主名者已达53位之多
  根据目前掌握的材料,想对《金瓶梅》作者的真实姓名作出确切的判断还为时过早倒是《金瓶梅》本身大致向我们证明了它的作者的身份、阅历和学养比如说,《金瓶梅》写了大量的人物,其中塑造得最出色的主要是市井人物,商人、伙计、荡妇、帮闲诸色人等,有许多都达到了传神的境界

而上层人物,如宰相、太尉、巡按、状元等大都写得比较单薄和平板,至于描写生活场面和事件,也是贩卖经营、妻妾斗气、帮闲凑趣等场景写得活灵活现,而对朝见皇帝、谒见宰相等礼仪显得生疏

因此,仅就人们的直观感觉来看,写作《金瓶梅》的人,固然有丰富的生活阅历,却不可能是身居高位的大官僚

如果再从全书中穿插的各种时令小曲、杂剧、传奇、宝卷及话本等材料看,作者对此十分熟稔,然而作品中作者自己写的诗词大多不合规范因此他不大可能是正统诗文功底深厚的大名士

仅就小说本身加以观照,他很可能是一位沉沦的士子,或以帮闲谋生的下层文人,也说不定竟是一位书会才人

  和这些说法很不同的是,有的研究者认为,《金瓶梅》是纯粹的文人小说,它不同于瓦舍勾栏的说书人,在大庭广众中讲述着一个古老的带传奇色彩的梦,而是由书斋窥视市井,窥视着说书人离之不算远,却难免有几分隔膜的人情世界,

它的心态因而不是神往的,而是谐谑的或讽喻的;不是遵从公众的日常道德的,而是隐秘的和带点玄学味的由这种特殊心态带来的新的叙事情调、角度,才推进了中国章回小说成规的转型

  时至今日,关于究竟谁是《金瓶梅》的作者的争论仍然在继续,谁也没有拿出确凿的证据,证实这位兰陵笑笑生究竟是谁
  在《金瓶梅》的作者破译过程中,在众说纷纭中,我的看法始终如一

在没有确凿的资料和证据面前,我宁肯把兰陵笑笑生这个明显的作者笔名就认作是一个永远的天才的象征,他无须还原某一个实在的某某人事实上,中国通俗小说的作者之谜不仅仅是一部《金瓶梅》,甚至连妇孺皆知的罗贯中是《三国演义》的作者,吴承恩是《西游记》的作者,现在也遭到了质疑,论文、专著一大摞,但我至今存疑

原因只有一个,中国小说特别是通俗小说一直被认为邪宗,是小道,是街谈巷议,因此无论是作者个人有意地化名,或历朝历代的读者善意地把一部小说安在一位文化名人的名下,我想都是事实

所以与其捕风捉影,进行徒劳的考证,不如索性把中国的通俗小说家们的署名只当作一个文化符号,在不影响理解文本内容、意义和艺术成就的基础上,给予更宽容的处置

四大奇书套装本(齐鲁书社出版)

  下面附带介绍一下《金瓶梅》的版本:
  《金瓶梅》的版本也较复杂在这部小说刊本问世之前,社会上已有各种抄本在不同地区流传据文献记载,当时拥有抄本的有徐阶、王世贞、刘承禧、王肯堂、王稚登、董其昌、袁宏道、袁中道、丘志充、谢肇、沈德符、文在兹等人这些抄本都未能传世

《金瓶梅》初刻于万历四十五年(1617),但初刻本不传现存世最早的刊本《新刻金瓶梅词话》一百回系初刻之翻印本其正文前顺序列欣欣子《金瓶梅词话序》、廿公《跋》和东吴弄珠客《金瓶梅序》东吴弄珠客序署万历丁巳季冬,东吴弄珠客漫书于金阊道中

此后,约刻于崇祯年间(1628-1644)的《新刻绣像批评金瓶梅》一百回,有图一百零一幅,首东吴弄珠客序

此本据《金瓶梅》初刻本从回目到内容作了大量删削、增饰和修改工作如删去了原书约2/3的词曲韵文,砍去一些枝蔓,对原书明显的破绽之处作了修补,加工了一些文字

另外,结构上也作了调整,如《新刻金瓶梅词话》第一回是景阳冈武松打虎,此本改为西门庆热结十兄弟此本传世有数种,首都图书馆藏有初刻本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此本有题词半页,署回道人题

明末清初戏曲小说家李渔所著小说《十二楼》刻本有回道人评,《合锦回文传》传奇又有回道人题赞,故回道人或可能与李渔有关有论者认为李渔即回道人,也就是本书的写定者和作评者

另外还有一部清初通行本,即《皋鹤堂批评第一奇书金瓶梅》一百回,也就是彭城张竹坡评本,本书初刻于康熙乙亥年(1695),首有序,署康熙岁次乙亥清明中浣秦中觉天者谢颐题于皋鹤堂

正文前有《竹坡闲话》《金瓶梅寓意说》《苦孝说》《批评第一奇书金瓶梅读法》《冷热金针》等总评文字正文内有眉批、旁批、行内夹批,每回前又有回评,均出自张竹坡之手

清乾隆以后出现了各种低劣的《金瓶梅》印本,且大多标榜古本真本,然而均系据《第一奇书》大删大改之本,完全失去《金瓶梅》原貌,可称为伪本

皋鹤堂本

  那么今天的读者应当看哪一种版本显得更为可靠呢?提出这个问题确实由于目前图书市场经常有鱼目混珠的现象

有些书商针对一些读者的猎奇心,采取多种营销手法,特别是用五花八门的包装来迷惑想真正阅读《金瓶梅》的读者,结果确有不少读者买了一些不伦不类的版本,在吃亏上当的同时主要是没有真正看到这部旷世奇书的真实面目

  为此我想借此机会介绍几种经过研究者严整理标点的本子,供读者和听众参考:
1.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戴鸿森校点《金瓶梅词话》
2.齐鲁书社1987年版王汝梅、李昭恂、李凤树校点,张竹坡批评第一奇书《金瓶梅》
3.岳麓书社1995年版白维国、卜键校注《金瓶梅词话校注》
4.人民文学出版社世界文学名著文库2000年版陶慕宁校注《金瓶梅词话》
  为了更好地了解《金瓶梅》中的词语,可参考以下工具书:
1.王利器主编《金瓶梅词典》
2.黄霖主编《金瓶梅大词典》
3.白维国《金瓶梅词典》
4.傅憎享《金瓶梅隐语揭秘》

《金瓶梅词话》(线装书局出版)

颇有讲究的书名

  古今中外所有的作家对自己的著作的命名都是很讲究的,除了注意切合书的内容和体现自己的风格以外,对于通俗性和世俗化很强的小说著作,在商业性市场化的驱动下更是需要挖空心思去找寻吸引读者眼球的书名

比如一部小说有了一个好书名,可能对于它的成功出售就占有不可小觑的分量中国古典小说的命名一般来说都注意和内容合榫,不会出大格的

三国演义》就是写魏蜀吴,据地称雄;《水浒传》就是写山林草莽,梁山聚义;《西游记》就是写西天取经;《儒林外史》就是写知识分子的众生相那么今天我们说《金瓶梅》的书名有没有讲究呢?

  就我视野所及,世情小说在书的命名上多多少少有了一些讲究关于《金瓶梅》,鲁迅在他的讲演录《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中就说:因为这书中的潘金莲、李瓶儿、春梅,都是重要人物,所以书名就叫《金瓶梅》

《金瓶梅》之所以得名,就是以书中三个女主角姓名中的一个字连缀而成事实是,《金瓶梅》以后的作品中主要人物的名字连缀成为书名还成了一种时尚,在世情小说和才子佳人小说中就有《玉娇李》《平山冷燕》等等

  有的研究者则是从文本意蕴上发现了书名的隐喻认为金瓶梅就是美丽的金瓶中插着盛开的梅花因为小说中曾多次写到金瓶和梅花

比如第十回、第三十一回描写西门庆设宴,桌上摆设均有花插金瓶;第六十七回写西门庆藏春阁书房摆设有笔砚瓶梅;第七十二回写西门庆书房里贴着一副对联:瓶梅香笔砚,窗雪冷琴书

由此可以看出,书名《金瓶梅》似确有喻意在

  又有的学者认为,《金瓶梅》的含义,如果从修辞学借代的意义去理解,《金瓶梅》就是指书中的三个主要女性;如果从修辞学象征的意义去领悟,就不仅指这三个女性了,它可以扩大到一切被男性玩弄的美艳的女性

研究者指证,作者反复慨叹的为人莫作妇人身,百年苦乐由他人,就是最好的说明

  我对目前的各种说法,采取的态度其实很简单,从外显层次上来看,书中的三女性是重要人物,书名就叫《金瓶梅》;而从深隐层次来看,特别是作者在全书中所体现出的情感倾向,它的象征意蕴似也不能忽视,也许它确实是一切被男性玩弄的美艳的女性的象征
  从作者的署名到书的命名,严格意义上来说,在它流传过程中都会变成一种文化符号,它既是实实在在的存在,成为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而不可随意更改;但与此同时,它也会成为这人、这书的一种标志,成为文学发展过程和出版印刷过程的证明,而成为大众所共有、共享,这对于中国的古典小说来说都是这样吧!

工艺品 ·金瓶梅

永远打不完的笔墨官司

一个国家的文学历史,实际上是一部又一部,一批又一批,一代又一代的作家作品产生、流通与承继的过程,归根结底,可以说就是作品的出现史然而有趣的是:作品的出现史也就是作品的争议史因为每一部作品一旦成为社会精神产品并为社会所有以后,它就再由不得作者去掌控了

读者不妨思忖一下,中外文学发展史不断证明,不知有多少作品都在读者和研究者心中、书中、文章中不断地被争论着而且越是名著,越是伟大的作品,对于它的争议就会越大

我想,这除了读者所处时代、所属阶层、认识水平、价值观、感情体验、审美力等等差异而造成仁智相异的诸多原因以外,其实,是不是还有一个更值得研究的现象,那就是文学文本本身体现的情感的复杂性、题旨的多层次性,以及尤为重要的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所独有的特质造成的解读上的多元性和歧义性?

于是,针对一部作品的争论就成了不可避免的事眼下我们要研究的《金瓶梅》就可以看作是两极价值观的典型

  《金瓶梅》还在钞本流传时,就有了一个淫书的恶谥,沈德符在《万历野获编》中说此等书坏人心术,他日阎罗究诘始祸,何辞置对?吾岂以刀锥博泥犁哉!

《金瓶梅》一经刊刻问世,袁照就说其书鄙秽百端,不堪入目(《味水轩日记》)到了清代禁书之风日炽,认为是书决当焚之,预言谁印了它,谁就要被打入地狱,永世不得翻身

申涵光《荆园小语》就说:世传作《水浒传》者三世哑近时淫秽之书如《金瓶梅》等丧心败德,果报当不止此到了现当代,还是有人说它是淫秽恶札,而国外的汉学家,如美国著名学者夏志清在他的《〈金瓶梅〉新论》的长文中还是把它打入三流小说的行列,横挑鼻子,竖挑眼

当下也有学者运用新的文艺理论去观照《金瓶梅》,把对立于现实主义的自然主义又扣在这本小说的头上

  与此完全相反,最早记载《金瓶梅》钞本的袁中郎,看了以后倍加赞赏,他说:伏枕略观,云霞满纸,胜于枚生《七发》多矣他还将《金瓶梅》和《水浒传》与他称为外典的《庄子》《离骚》《史记》《汉书》等书相并列,同称之为逸典(《锦忛集》卷四)

明谢肇淛和《金瓶梅》的序言作者欣欣子同样给予该书以很高的评价

  到了清初,李渔把《金瓶梅词话》写定为《新刻绣像批评金瓶梅》并为之作评时,也明确表示读此书而以为淫者、秽者,无目者也
  继李渔之后,清康熙年间的青年批评家张竹坡,第一次写下了《第一奇书非淫书论》,清末的文龙又进一步阐述,在观点上毫不含糊,《金瓶梅》绝不是淫书,是淫者见之谓之淫,不淫者不谓之淫
  到了上世纪,鲁迅著《中国小说史略》则把《金瓶梅》推之为人情小说的代表作,认为它对世情描写之真实和深刻,同时说部,无以上之

郑振铎著《插图本中国文学史》,在长篇小说的进展一章也明确表示:在始终未尽超脱过古旧的中世纪传奇式的许多小说中,《金瓶梅》实是一部可诧异的伟大的写实小说,还认为它的成就实在水浒西游之上,甚至是中国小说发展的极峰

《插图本中国文学史》

(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是的,较为准确、客观地评价一部有影响的小说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特别是一部在文学史上带有争议的作品更是如此中国人喜欢用盖棺论定一词来论说历史人物,而事实上,历史人物往往并不就是可以盖棺论定的

历史人物的所作所为似乎已被定格,不会再有新的言行,后人本可以给予一份客观、中肯的评价了,但是随着历史文化的发展,新资料的发现,乃至政治的需要,历史人物虽已盖棺,但却难以论定

君多少似乎被盖棺论定的历史人物不是一而再再而三地被重新评估吗?历史人物尚且如此,遑论一部小说的作者和一部用文字组成的语言文本了

  在说《金瓶梅》这部小说的笔墨官司时,我想也不妨把自己摆进去,聊一聊我是怎样被搅进这场官司里面去的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陆续写了一些有关《金瓶梅》的论著在我的《说不尽的〈金瓶梅〉》中曾有一段话:

书中所写,无论生活,无论人心,都是昏暗一团,不是他无力发现美,也不是他缺乏传播美的胆识,而是他所生活的社会过分龌龊

所以他的笔触在于深刻地暴露那个不可救药的社会的罪恶和黑暗,预示当时业已腐朽的封建社会崩溃的前景至于偶尔透露出一点一丝的理想的微光,也照亮不了这个没有美的世界

这段话,至今我也没发现有什么错,但是却招来了一位学者的批评,并认为这种观点代表了对《金瓶梅》的一种溢美倾向!而论者的理由则是:

怎能把全书的‘昏暗一团’委过于作者所生活的社会背景‘过分龌龊’呢?《西游记》作者与《金瓶梅》的作者几乎生活在同一时代,为什么《西游记》又没那样‘昏暗一团’呢?

就是吴敬梓、曹雪芹所生活的雍乾时代,其龌龊程度也得比《金瓶梅》最后写定者所生活的隆万时代逊色多少,《儒林外史》和《红楼梦》也都极深刻地暴露了他们那个社会的过分‘龌龊’,但他们的书却决不是‘昏暗一团’的

这段批评文字写来十分蹊跷,也颇令人困惑

  真理愈辩愈明我们不妨试着把这个问题较为深一层次地探讨一下众所周知,《西游记》和《金瓶梅》的作者,虽然几乎生活在同一个时代,但是,一写神魔,一写世情;一个是把创作的兴趣放在虚拟的、非现实的情节上,一个是追求现实性、纪实性;一个是浪漫色彩极浓,一个则是写实精神极强

严格地说,完全是两种不同类型的小说,可比性不大,它们只是分别代表当时小说创作的两大主潮(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即使如此,我们也不能忽略吴承恩在他的小说中讽刺揶揄则取当时世态(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的内容和特点

因为任何有责任感、使命感的小说家都不可能忘情于现实社会在《西游记》的两类故事中,就有一类故事明显带有影射明代黑暗政治的内容,如特别耐人寻味地在取经路上直接安排了九个人间国度,明确地指出有些国家就是文也不贤,武也不良,国君也不是有道的

吴承恩在这里只是撩起了幕布的一角,让人们看到所谓人间诸国到底是什么货色它和小说中的那另一类属于涉笔成趣、信手拈来的讽刺小品很是不同

所以前者所写的故事就是作家生活时代徇私舞弊、贪赃枉法等黑暗腐败现象的折射,它因超越了题材的时空意义而具有象征意蕴,让读者产生诸多的现实联想

这就是说,即使是神魔小说的《西游记》也没有忘情于对他生活的时代的暴露和讽刺乃至于无情的鞭挞

至于说到我对《金瓶梅》所提及的那段话,即无论生活,无论人心,都是昏暗一团,其实鲁迅先生早就有言在先,即所谓《金瓶梅》描写世情,尽其情伪,又缘衰世,万事不纲,发苦言,每极峻急(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看来,昏暗一团是明中叶以后现实社会的真实情况,昏暗一团正是当时社会的产物,何来溢美之词呢?

  俗话说得好,一棵树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那么在同一时代背景下,也不会有两部完全相同的小说因为相同的个性、相同的性灵、相同的审视生活的角度、相同的审美力是不可能存在的
  至于对一位读者,一位研究者来说,首先我们要承认一个事实,即我们无权也不可能干预一位古代作家对他生活的时代,采取的是歌颂还是暴露的态度

事实是,歌颂其生活的时代,其作品未必伟大,暴露其生活的时代,其作品未必渺小在我看来,《金瓶梅》的作者,这位另类的笑笑生先生似乎永远站不到阳光下,压抑他的是黑色的网络,于是他总是执拗地不愿写出人们已写出了那样众多的伪理想主义、伪乐观主义的诗,他不愧为小说界一条耿直的汉子,他没有流于唱赞歌的帮闲文人的行列

人们试想,彼时彼地,一个生而有才的人,只要写出了伪理想主义的诗,就意味着他加入了现实中丑的行列,那么《金瓶梅》就再也不属于这位笑笑生所有,而小说史和小说界也就会抹掉这位作家的光辉名字

总之,我看笑笑生建构的金瓶梅的艺术世界,是他对他所生活的现实和人心深深凝视的结果
而在这种深深的凝视里,我们的读者就会随着他的笔锋运转,每读一句,停顿一下,发现一点新意,领略一下生活,深思一下灵魂深处,于是,作为读者会蛮有兴味地一直读了下去,合起来感受一个艺术世界,一个有着作者自己发现的艺术世界!一个我们和作者一样发现的黑暗而丑恶的景象

《说不尽的<金瓶梅>》

注释:
①杨义《中国古典小说史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第339页
②③杨鸿儒《细述金瓶梅》,东方出版社2007年,第233页

文章作者单位:南开大学

刊于《宁宗一<金瓶梅>研究精选集》,2015,台湾学生书局出版有限公司出版转发请注明

微信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weinxin
我的微信
四大名著QQ群: 696280552
weinxin
我的公众号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评论审核已启用。您的评论可能需要一段时间后才能被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