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在《金瓶梅》的诠释史上,价值取向始终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大体说来,明清两代特别强调《金瓶梅》的伦理教化价值,20世纪则更重视其认识价值对于《金瓶梅》的淫秽描写,20世纪的诠释者也能够以较为客观的态度予以评析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2080.html
关键词:《金瓶梅》诠释 价值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2080.html
一部文学作品的价值是在其诠释过程中实现的,其价值取向则多元并存,因时、因人而异《金瓶梅》诠释的价值取向亦复如是,大体说来,明清两代对《金瓶梅》的伦理教化价值较为看重,20世纪则更为重视其社会认识价值和审美艺术价值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2080.html
至于其负面价值,历来都存在着歧义,相比较而言,20世纪的诠释者则表现得更为客观理智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2080.html
一 伦理教化价值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2080.html
明清时期的许多诠释者都强调《金瓶梅》的价值在于以轮回报应达到劝惩的教化目的,词话本欣欣子序最具代表性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2080.html
从《金瓶梅》的情节结构来看,西门庆、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等男女主人公皆因放纵欲望,终于败亡,这大概也是小说作者的初衷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2080.html
欣欣子或许担心读者不能体会作者的良苦用心,而专注于淫乱的描写,所以在序中反复说道: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2080.html
在欣欣子看来,以轮回报应实现教化目的,这是《金瓶梅》最为重要的价值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2080.html
那么如何看待小说中语涉俚俗,气含脂粉的淫秽描写呢?欣欣子以为富与贵,人之所慕也,鲜有不至于淫者哀与怨,人之所恶也,鲜有不至于伤者显然对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传统诗教提出了不同见解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2080.html
他指出,《金瓶梅》虽市井之常谈,闺房之碎语,但使三尺童子闻之,如饫天浆而拔鲸牙,洞洞然易晓虽不比古之集理趣,文墨绰有可观
这也就是他在序言中所说的一哂而忘忧,这实际上在不经意中道出了《金瓶梅》寓教于乐的价值
欣欣子序
与其同时的东吴弄珠客为《金瓶梅》作序的第一句话就是:《金瓶梅》,秽书也
然后他又指出:然作者亦自有意,盖为世戒,非为世劝也
所谓为世戒,非为世劝,即此书是以西门庆、潘金莲等人为反面人物来告诫世人,而并非让世人以其为效法榜样
所以他说:读《金瓶梅》而生怜悯心者,菩萨也;生畏惧心者,君子也;生欢喜心者,小人也;生效法心者,乃禽兽耳【2】
因此这位东吴弄珠客所强调的依然是《金瓶梅》的劝惩价值
康熙年间满文本《金瓶梅序》的作者主要以报应轮回观念来肯定《金瓶梅》的劝惩价值:
由此可见,清康熙年间《金瓶梅》流传甚广,以至于满族统治者也十分重视此书,他们所看重的正是《金瓶梅》的劝惩价值
近代的许多论者也注意到了《金瓶梅》的教化价值四桥居士在《续金瓶梅序》中指出:
这实际上是说《金瓶梅》的报应轮回还不够充分
20世纪以来,人们更多看重的是《金瓶梅》的讽世价值如梦生在1914年《雅言》第一卷第七期《小说丛话》中说:
1936年上海新文化书社再版本《古本金瓶梅》前有观海道人所撰序言,落款时间为大明嘉靖三十七年,显系伪托他也再三强调了《金瓶梅》的劝惩价值:
1996年笔者发表《<红楼梦><金瓶梅>色空观念之比较》一文,指出了《金瓶梅》的讽世价值:
《金瓶梅资料汇编》
西门庆家的由盛转衰至为简单明了,这便是作为一家之主的西门庆贪欲丧命
西门庆一死,一个有万贯家财、数十口人的官商之家,顷刻间支离破碎,人财两空,真可谓盛由一人,败由一人
西门庆家的由盛转衰,向人们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即财色诱人亦害人正如张竹坡评语所说:
20世纪末张锦池发表《论金瓶梅的结构方式与思想层面》一文,也同样强调了这一价值:
指出了《金瓶梅》讽世的依据是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这可以视为伦理教化价值的延伸
二 社会认识价值
词话本《金瓶梅》廿公所作跋语,虽不过寥寥数语,却以曲尽人间丑态六字概括了《金瓶梅》的社会认识价值谢肇淛的《金瓶梅跋》则对其社会认识价值分析得比较全面:
这段话从几个方面形象地概括了《金瓶梅》对社会各个方面的反映,强调了《金瓶梅》的认识价值
首先,《金瓶梅》表现的社会生活面十分广阔,上至朝廷政务,下至市井猥谈,均有细致描写
其次,对各个社会阶层的精神面貌刻画得惟妙惟肖他特别声明:有嗤余诲淫者,余不敢知
清初谢颐(即张潮)在《批评第一奇书金瓶梅叙》中充分肯定了张竹坡对《金瓶梅》认识价值的挖掘:
康熙年间的满文本《金瓶梅序》的作者认为《金瓶梅》对社会各色人物均有逼真描写,他说:
进入20世纪以来,评论者更为重视《金瓶梅》的社会认识价值平子(即狄葆贤)在1904年《新小说》第八号《小说丛话》中论道:
《金瓶梅》一书,作者抱无穷冤抑,无限深痛,而又处黑暗之时代,无可与言,无从发泄,不得已藉小说以鸣之其描写当时之社会情状,略见一斑
然与《水浒传》不同:《水浒》多正笔,《金瓶》多侧笔;《水浒》多明写,《金瓶》多暗刺;《水浒》多快语,《金瓶》多痛语;《水浒》明白畅快,《金瓶》隐抑悽恻;《水浒》抱奇愤,《金瓶》抱奇冤处境不同,故下笔亦不同【12】
天僇生(即王钟麒)1907年在《月月小说》第二卷《中国三大家小说论赞》中说:
认定王世贞是《金瓶梅》的作者固然有待商榷,但对《金瓶梅》社会认识价值的论述却是深刻稳妥的
废物(即王文濡)1915年在《香艳杂志》第九期《小说谈》中特别强调了《金瓶梅》对下层社会的认识价值:
陈独秀、胡适、钱玄同等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代表性人物,对古代文学的价值基本持一种否定态度,且不时表现出一种矛盾和过激的心态
1917年他们就包括《金瓶梅》在内的古代小说的价值问题曾展开过讨论钱玄同在《与陈独秀书》中说:
在《寄胡适之先生》中说:
陈独秀在《答钱玄同》中回答说:
但他此前在《答胡适》中曾说:
在陈独秀看来,《金瓶梅》的价值甚至要超过《水浒传》和《红楼梦》,原因即在于《金瓶梅》对社会的描写无微不至
胡适不同意钱玄同的观点,他在《答钱玄同》中说:
钱玄同在同期《新青年》回答说:
钱玄同对《金瓶梅》价值所表现出的矛盾态度,是五四时期全盘否定传统文学激进思潮的产物,对后来的学术界造成了一定影响
与他们三位相比,鲁迅先生的意见显然更为中肯稳妥,他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
鲁迅先生能够不为一时的政治功利所左右,因此其学术思想更为严谨和公允,能够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1933年7月,郑振铎在《文学》第1期刊文,认为《金瓶梅》是一部很伟大的写实小说,反映的是一个真实的中国的社会,高度赞扬了《金瓶梅》杰出的现实主义成就他说:
1934年,吴晗在《文学季刊》创刊号发表《<金瓶梅>的著作时代及其社会背景》一文,认为《金瓶梅》是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小说,它抓住社会的一角,以批判的笔法,暴露当时新兴的官僚势力的商人阶级的丑恶生活,告诉了我们当时封建阶级的丑恶面貌,和这个阶级的必然的没落
西门庆由一个破落户而为土豪、乡绅,最后成为一个官僚,其发展过程,揭示了他所代表他所属的那个新兴阶级,利用政治的和经济的势力,加紧地剥削着无告的农民,成为整个社会的毒瘤和吸血鬼【23】
1936年,阿丁在《天地人半月刊》发表《<金瓶梅>之意识及技巧》一文,认为:
1980年,孙逊在《论<金瓶梅>的思想意义》一文中认为,《金瓶梅》是一部暴露晚明社会黑暗的书
它如一面镜子,忠实反映了这一特定的时代;并以其全部的艺术力量,深刻暴露了这个时代、这个社会的种种黑暗与丑行
其对社会矛盾的暴露与揭示,主要有土地问题以及封建政治的黑暗与腐朽而伴随而来的,则是社会风气的浸薄颓败
小说便是通过这些真实生活场景的展示,让我们不仅看到了这个社会、这个阶级的极端丑恶和腐朽,而且看到了它们除去灭亡,不会有也不配再有更好的命运!
此外,对于《金瓶梅》通过叙述平常的家庭生活,从而展示不平常的社会意义,以及《金瓶梅》描写世情,尽其情伪的特点,作者也都进行了一系列的阐释与评价
总之,在作者看来,《金瓶梅》是一部具有深刻思想内容的现实主义文学巨著它以真实的笔触,广阔地展示了它所属的那个时代的风貌,深刻而全面地暴露了晚明社会的黑暗与罪恶【25】
《金瓶梅资料续编》
1983年,章培恒在《论<金瓶梅词话>》一文中指出,《金瓶梅》对社会现实作了清醒的、富于时代特征的描绘,在我国小说史上是一部里程碑性质的作品,因为它显示出现实主义在我国小说创作中的进一步发展,标志着我国小说史的一个新阶段的开始
小说通过对西门庆这个作恶多端却能步步高升的恶霸的描述,深刻揭示了当时统治集团从上到下都烂透了的社会现实【26】
以上诠释可以说是20世纪对《金瓶梅》的主流价值取向
三 审美艺术价值
20世纪初是《金瓶梅》的审美艺术价值被充分挖掘的时期,许多评论者如平子、曼殊、黄人、姚锡钧等将《金瓶梅》与《红楼梦》、《水浒传》、《西厢记》做了比较,由于他们充分认识到了《金瓶梅》的审美艺术价值,其见解就比较客观公允
平子在1904年《新小说》第八号《小说丛话》中论道:
他在《小说新语》中说:
曼殊(近人多认为是梁启超之弟梁启勋,而非苏曼殊)也持相同观点,他在《小说丛话》中说:
黄人在《小说小话》中说:
姚锡钧(号鵷雏)在1916年《春声》第一集《稗乘谈隽》中说道:
1936年,阿丁《<金瓶梅>之意识及技巧》一文对《金瓶梅》的结构笔法作了恰切的评价阿丁认为《金瓶梅》最大的特点,是平淡中见神奇
《金瓶梅》所写,多为家庭琐事,大众实相,内容平淡无奇,亦不为一般人所关注;但正是材料愈现实愈平浅,而能在平淡中曲曲传出各人的心情,社会的世相来,这就是不可及处,也就是《金瓶梅》的出色之处
因而,《金瓶梅》唯一的特长,即是在平凡处透不平凡,琐屑处见不琐屑
全书有结构,有埋伏线,‘千岧竞秀,万壑争流’但结局仍是有一条总脉,归到一处
在这种结构推进中,全书人物,一一轻便带出,但其重要者,又一一为之依次归宿,理络分明,所以其结构是得以称颂的
比如描写整个社会的腐败,有一线的安排:上至徽、钦二帝,蔡太师、朱太尉……,中以西门庆为主角,西门庆的家庭为中心,下至奴婢贩夫走卒
如此则整个一条主线贯于其中,各色人等杂陈缀于其上,经络分明而又穿针引线融为一体,蔚为大观,共同服务于作者揭腐惩弊的主题需要【32】
戴敦邦绘 · 西门庆
1962年,任访秋《略论<金瓶梅>中的人物形象及其艺术成就》一文认为:《金瓶梅》中作者最着力的,还是反面人物的刻画,而塑造的那些正面人物,只不过是作为反面人物的衬托才出现的
西门庆是一个封建时代末期,由流氓市侩,逐步发展成奸商,而兼官僚、豪绅、恶霸的典型人物
作者认为,在整部小说里,自始至终写了西门庆如何的狠毒,但却没有写他如何的悭吝,因为西门庆不是一个封建地主出身,而是一个市侩商人出身
同时又好结交一些地痞流氓,来供他驱使倘若他是一个视财如命,别人沾不上他一点光的话,那群帮闲像应伯爵、常时节之流,也就根本不会终天来趣奉他了
而且,西门庆的钱也不是白抛的,他是刁徒,是市侩,花一个钱就要赚十个钱,因而,其财富亦一天天累积起来
全书结构是以书中的主要人物和故事在发展中出现的主要矛盾作中心,分出阶段,依次安排,而各个情节,也就是这些矛盾斗争在发展中的具体表现
《金瓶梅》的人物塑造一个个都是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不是影子,不是概念化的东西
《金瓶梅》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巨大的成就,主要原因是在塑造人物上符合于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规律
同时,作者还归纳了《金瓶梅》刻画人物的方法:
首先是对人物出身作比较扼要的介绍,其次是通过语言表现人物性格,再次是善于通过生活上的细节来突出人物特点,最后是经常通过别人的评论说明人物特点
在表现社会生活上,作者认为《金瓶梅》特别擅长采用对比与讽刺的手法
比如对比,则更容易突出事物的矛盾《金瓶梅》中最常用的几种对比手法:首先是苦乐对比,其次是贫富对比,再次是贞廉奸贪两种不同考语的对比,以及盛衰的对比和立场的对比等等
通过这些对比,可以揭示社会之矛盾对立,人情之冷暖变化,等等,从而达到入木三分的表达效果【33】这篇文章较为全面地概括了《金瓶梅》的审美艺术价值
四 关于负面价值问题
对《金瓶梅》负面价值的认定,主要集中在其露骨的淫秽描写上就现有资料来看,最早对此表示关注的是董其昌、袁中道等人,他们认为此书诲淫
袁中道在《游居柿录》中记录了董其昌对《金瓶梅》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董其昌既曾说:近有一小说名《金瓶梅》,极佳
又曾言及此书曰:‘决当焚之’袁中道的态度则很直接:此书诲淫,有名教之思者,何必务为新奇,以惊愚而蠹俗乎?【34】
稍后沈德符在《万历野获编》中说:此等书(指《金瓶梅》)必遂有人板行,但一刻则家传户到,坏人心术【35】
出于这方面的考虑,他拒绝了冯梦龙刊行的建议薛冈在《天爵堂笔余》中也说:此虽有为之作,天地间岂容有此一种秽书!当急投秦火【36】
董其昌、袁中道、沈德符等与袁宏道为同时代人,甚至生活在同一社会环境之中,他们所读的应是同一部《金瓶梅》,但对《金瓶梅》的价值取向却形同水火
这说明他们的文学观与道德观有一定差别相比而言,袁宏道更看重《金瓶梅》的教化价值,在他看来,《金瓶梅》的正面价值要大于其负面价值
《游居柿录》
清代许多论者对《金瓶梅》的负面影响更是耿耿于怀,甚至编造了不少耸人听闻的传说以告诫世人申涵光在《荆园小语》中说: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当属笠舫的《文昌帝君论禁淫书天律证注》他在注释中说《金瓶梅》的作者因为写了这部书而遭报应,后流为丐死【38】
20世纪初,有些论者延续了清人的观点,1919年5月上海民权出版部初版的《古今小说评林》中对《金瓶梅》给予了严厉批评
曾任南方大学教授的张焘(号冥飞)说:
《民权报》的编辑蒋子胜(字箸超)说:
上述两位论者将注意力完全放在了《金瓶梅》的负面价值上,这种评价显然有过激之嫌了
有的评论者则能够以客观理性的态度对待这一问题著名小说家吴趼人在1906年《月月小说》第一卷发表的《杂说》中说:
吴趼人身为小说家,十分明白不能仅仅从表面上来理解小说的创作心理和创作动机,而应当从更深的层面把握小说家的良苦用心
《名家解读<金瓶梅>》
20世纪后期,人们对于这一问题的态度有了明显变化,1989年,刘辉发表《<金瓶梅>的历史命运与现实评价——之一:非淫书辩》,对《金瓶梅》艳情描写作了一个系统的梳理与总结,再次重申《金瓶梅》的非淫书观
刘辉考察了历代对《金瓶梅》艳情描写的评价,《如意君传》对《金瓶梅》的影响以及两者之间的根本区别,认为虽然《金瓶梅》继后承袭,而《金瓶梅》毕竟不是《如意君传》的翻版,起码不像《如意君传》那样,充塞满纸,专意于此,无论怎么说,历来把《金瓶梅》视为‘古今第一淫书’、‘淫书之首’,这个观点是根本不能成立的
《金瓶梅》是否淫书,还必须和它同时代出现的淫书相比较,才能辨明
《金瓶梅》和《肉蒲团》绝然不同它给人们展示的,乃是一幅明代后期丰富的社会生活风俗画卷,上至皇帝、权贵、大吏,下至篾片、地痞、娼妓,朝野政务,人情世态,尽收其内,说它是有明一代之一百科全书,毫不夸张;
而淫书则著意所写,专在性交,两者显然不可同日而语刘辉认为仅以量的不同,作为衡量或判断它是不是一部淫书的标准,恐有失偏颇,因而关键还在于质的显著差异
比如《金瓶梅》中的性描写,除了韵文部分的意在渲染,可以全部删除之外,都与刻画人物性格密不可分,李瓶儿之温顺,潘金莲之狡诈,王六儿之贪财,宋惠连之‘占高枝’,无一不在性生活的描写中,鲜明地展现出她们的这一性格特色
评论任何一部文艺作品,都不可脱离开这特定时代因而,从这个角度来考虑,《金瓶梅》中的性描写,从大胆肯定人的性欲出发,进一步肯定人的生存价值,带有浓厚的人文主义色彩,标志了一个时代的觉醒所以综上来看,《金瓶梅》绝然不是一部淫书【42】
1993年,张国星发表《性·人物·审美——<金瓶梅>谈片》,重点谈到了对《金瓶梅》性描写问题的看法作者认为:
将性描写视为作品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这一价值取向势必取代以往的狭隘偏见,从而占据诠释中的主导地位
《王平、赵兴勤<金瓶梅>研究精选集》
注释:
【1】明·欣欣子:《金瓶梅词话序》,见《金瓶梅词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页
【2】明·东吴弄珠客:《金瓶梅词话序》,见《金瓶梅词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页
【3】康熙四十七年满文本《金瓶梅》卷首,见黄霖《金瓶梅资料汇编》,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5-6页
【4】清·四桥居士;《续金瓶梅序》,见黄霖《金瓶梅资料汇编》,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7页
【5】梦生:《小说丛话》,《雅言》1914年第一卷第七期,见黄霖《金瓶梅资料汇编》,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337页
【6】襟霞阁主重编《古本金瓶梅》,见黄霖《金瓶梅资料汇编》,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2页
【7】王平:《<红楼梦><金瓶梅>色空观念之比较》,《红楼梦学刊》1996年第2期
【8】张锦池:《论<金瓶梅>的结构方式与思想层面》,《求是学刊》2001年第1期
【9】明·谢肇淛:《金瓶梅跋》,见黄霖《金瓶梅资料汇编》,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3页
【10】清·张潮:《批评第一奇书金瓶梅序》,见《金瓶梅》,齐鲁书社1991年版,第1页
【11】满文本《金瓶梅序》,见黄霖《金瓶梅资料汇编》,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6页
【12】狄葆贤:《小说丛话》,见黄霖《金瓶梅资料汇编》,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303页
【13】王仲麒:《中国三大家小说论赞》,见黄霖《金瓶梅资料汇编》,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319页
【14】王文濡:《小说谈》,《废物赘语》,分别见见黄霖《金瓶梅资料汇编》,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326页、第327页
【15】钱玄同:《与陈独秀书》,见黄霖《金瓶梅资料汇编》,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345页
【16】钱玄同:《寄胡适之先生》,见黄霖《金瓶梅资料汇编》,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345页-346页
【17】陈独秀:《答钱玄同》,见黄霖《金瓶梅资料汇编》,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342页
【18】陈独秀:《答胡适》,见黄霖《金瓶梅资料汇编》,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342页
【19】胡适:《答钱玄同》,见黄霖《金瓶梅资料汇编》,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345页
【20】钱玄同:《答胡适之》,见黄霖《金瓶梅资料汇编》,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348页
【21】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142、144页
【22】吴晗、郑振铎等:《论金瓶梅》,文化艺术出版社1984年版,第49-50页
【23】吴晗、郑振铎等:《论金瓶梅》,文化艺术出版社1984年版,第41-44页
【24】,阿丁:《<金瓶梅>之意识及技巧》,见周钧韬《金瓶梅资料汇编(1919-1949)》,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69-170页
【25】孙逊:《论<金瓶梅>的思想意义》,《上海师范学院学报》1980年第3期
【26】章培恒:《论<金瓶梅词话>》,见盛源、北婴选编《名家解读<金瓶梅>》,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68页
【27】狄葆贤:《小说丛话》,见黄霖《金瓶梅资料汇编》,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303页
【28】狄葆贤:《小说新语》,见黄霖《金瓶梅资料汇编》,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304页
【29】曼殊:《小说丛话》,见黄霖《金瓶梅资料汇编》,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305页
【30】黄人:《小说小话》,见黄霖《金瓶梅资料汇编》,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312页
【31】姚锡钧:《稗乘谈隽》,见黄霖《金瓶梅资料汇编》,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332页、第333页
【32】阿丁:《<金瓶梅>之意识及技巧》,见周钧韬《金瓶梅资料汇编(1919-1949)》,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70-173页
【33】任访秋:《略论<金瓶梅>中的人物形象及其艺术成就》,《河南大学学报》1962年第2期
【34】明·袁中道:《游居柿录》,见黄霖《金瓶梅资料汇编》,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229页
【35】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见黄霖《金瓶梅资料汇编》,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230页
【36】明·薛冈:《天爵堂笔余》,见黄霖《金瓶梅资料汇编》,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235页
【37】清·申涵光:《荆园小语》,见黄霖《金瓶梅资料汇编》,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250页
【38】清·笠舫:《文昌帝君论禁淫书天律证注》,见黄霖《金瓶梅资料汇编》,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293-298页
【39】张焘:《古今小说评林》,见黄霖《金瓶梅资料汇编》,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358-360页
【40】蒋子胜:《古今小说评林》,见黄霖《金瓶梅资料汇编》,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361页
【41】吴趼人:《杂说》,见黄霖《金瓶梅资料汇编》,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322页
【42】刘辉:《<金瓶梅>的历史命运与现实评价——之一:非淫书辩》,《金瓶梅学刊》1989年试刊号,见盛源、北婴选编《名家解读<金瓶梅>》,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14-119页
【43】张国星《性·人物·审美——<金瓶梅>谈片》,见《中国古代小说中的性描写》,百花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271-27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