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乱,诸侯并起,时势造就英雄,各路人才辈出,崭露头角,角逐天下,也成就了一代枭雄《三国演义》里,魏蜀吴三分天下,刘、曹、孙创立一代基业,这些枭雄一生戎马,死的时候在关心什么,又说了些什么呢?
章武三年(223年),刘备病逝于白帝城,终年63岁,谥昭烈皇帝提起白帝,最有名的莫过于白帝托孤刘备半世颠沛流离,后才创建基业,也难怪临死时还念念不忘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379.html
刘备把孔明召来后,写了遗诏,便将未成霸业托于孔明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379.html
这一席话,说的孔明汗流遍体,手足失措,立刻泣拜于地,誓旦旦表示忠心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379.html
这是《三国演义》里的话,史书中亦是这样记载,至于诸葛亮他内心的真实反应如何,已不可知就武侯平生而论,与其说是君臣之礼上不会取后主而代之,不如说性格上不允许他这样做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379.html
令自己的儿子以父事孔明,也算是对臣子最大的肯定了,次后孔明六出祁山,乃至星殒五丈原,也是为了报先主知遇之恩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379.html
后人对于刘备托孤之词,大有议论《通鉴》胡三省云自古托孤之主,无如昭烈之明白洞达者但《御批历代通鉴辑览》却云昭烈于亮,平日以鱼水自喻,亮之忠贞,岂不深知,受遗时何至作此猜疑语?人情,以谲诈相尚,鄙哉!王夫之《读通鉴论》亦以为这是刘备乱命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379.html
太元元年(252年),孙权病逝,享年71岁,在位24年,谥大皇帝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379.html
建安五年(200年),孙策被许贡门客行刺,不久去世孙权临危受命,最初掌管江东时,局势动荡不安,在张昭、周瑜等人的辅佐下,又招贤纳士,地位逐渐稳定《三国演义》中曹操都说过生子当如孙仲谋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379.html
孙权晚年在继承人问题上反复无常,引致群下党争,朝局不稳,孙权长子孙登逝世后,三子孙和被立为太子自赤乌五年(242年)起,孙和及鲁王孙霸之间因储君问题产生了极大矛盾朝中大臣亦分为两派分别支持太子和鲁王,即著名的二宫之争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379.html
二宫之争之争长达八年,最终以两败谢幕孙权亦曾对侍中孙峻说我的子孙不和睦,大臣也争权夺利,以后将会有如袁家内斗之败,让天下所耻笑!陈寿也尖锐批评道遂致覆国,未必不由此也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379.html
这是《三国演义》里孙权死时描写,仅以嘱以后事之语草草带过,许是对孙权晚年无端废太子,陆逊被气死,鲁王被赐死的不写之写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正月,曹操还军洛阳病逝在洛阳,终年六十六岁,谥曰武王
曹操一生,杀人无数,加上《三国演义》里尊刘抑曹的倾向,曹操死前还遭人索命,更是不久于人世
操召曹洪、陈群、贾诩、司马懿等,同至卧榻前,嘱以后事操曰孤纵横天下三十余年,群雄皆灭,止有江东孙权,西蜀刘备,未曾剿除孤今病危,不能再与卿等相叙,特以家事相托…惟长子曹丕,笃厚恭谨,可继我业卿等宜辅佐之曹洪等涕泣领命而出
大抵帝王都是以国家为重,临死之时还不忘霸业,也不会将基业拱手让人曹操亦是如此,知子莫若父,权衡利弊,终传于曹丕
曹操生性多疑,故设立七十二疑冢也是合情合理,但特意嘱咐侍妾,将自己细软、衣物等赐予诸妾,还为其安身之事思虑,曹操也算枭雄里的奇人了这点志中也有记载:
顾我万年之后,汝曹皆当出嫁(《志·魏书·武帝纪》裴松之注引《魏武故事》)
有人会觉得曹操对姬妾的嘱托,未免有些英雄气短、儿女情长都云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相比雄图霸业,曹操的家长里短许更体现一个普通人的人情
作者翠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