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回琴童儿藏壶构衅 西门庆开宴为欢
吴典恩虽得了驿丞一职,却没钱置办衣服鞍马以及上任摆酒请同僚,央求应伯爵帮忙向西门庆借钱;西门庆这边热热闹闹风光无限地走马上任,七月二十八大摆酒席,鼓乐喧天,笙歌迭奏
从这回开始经常要出现人数众多的欢宴场面,你方唱罢我登场,好不热闹——却总有一丝冷风吹过
如今兄弟们称呼西门庆为大官人了,以前帮着吃喝嫖赌,现在帮着张罗一些重要场面,对应伯爵来说倒不是坏事,至少他收入来源增加了
先是帮吴典恩向西门庆借钱,他居中拿了十两银子应伯爵文墨比西门庆精通,对一些宝物也有鉴赏力,我相信他早年过得还不错,有一度是他带着西门庆等人玩儿的,时移势易,如今他身段倒是很放得下,吹捧的话说得那么溜,一口一个哥叫得那么甜,背后岂能全无酸楚?西门庆的底细他最清楚,眼看这样的人混得风生水起,心理难免不平衡人们仇富,仇的是不正当的富西门庆死后众兄弟表现出来的凉薄,既是人性之恶,也有世情使然
但不管怎么说,应伯爵有眼力见儿、说话漂亮、送礼到位,的确受人欢迎,西门大官人的排场越发少不了这样一号人:
惟应伯爵是一柳五色线,上穿着十数文长命钱教与玳安儿好生抱回房去,休要惊諕哥儿,说道:相貌端正,天生的就是个戴纱帽胚胞儿西门庆大喜,作揖谢了
西门庆这样的恶俗土豪,现在居然整了书房,还有两个秘书跟班,小厮取了琴棋书画这样文雅的名称——以前西门庆乱搞宋蕙莲时都没有自己的房间,如今名正言顺有了自己的书房,却用来戏娈童,简直是对读书人最大的讽刺
不知为什么作者从不写小厮的身价,这个书童干脆是被当作礼物送来的这些顶着文雅名称的小伙子却不怎么文雅,书童才来一个月便和玉箫嘲戏上了本回的一个场景很生动地描写了什么叫嘲戏本来知慕少艾的年纪是关关雎鸠的美好,然而这面如傅粉的书童却是甘为娈童(我不禁猜想,李知县是不是察觉儿子与该小厮有什么不妥,故把他送来给西门庆?)
而琴童妒忌这新来的书童如此受欢迎,想要抓住他的把柄,玉箫私下拿来犒劳书童的水果被他吃了,银壶被他藏了,又引出一个藏壶小风波
写小厮们之间的玩闹不是主要目的,反正这西门府没什么规矩,下人们乱来,是因为主子们本来就乱
西门庆春风得意,他感激李瓶儿为他传宗接代,又认为这儿子给他带来好运,当然就更偏爱李瓶儿,向来欺男霸女的他只顾沉浸在自己的兴奋里,怎么会设想潘金莲的处境怎么可能体会她的感受?逆来顺受从来不是潘金莲的风格,使意气耍性子是她现阶段能做的反抗,从这个角度来说,她也从不为西门庆着想所以说他俩是压榨与反压榨的一对旗鼓相当的劲敌,现在西门庆当众斥骂她,只是逼迫她改变反抗的手段而已
主子们的妒火是剑拔弩张生死相逼的,相比之下,把银壶藏起来的小恶剧不值得一提,只是给潘金莲逞口舌之快的引子而已
西门庆身份变了,来往的人自然也不同以往,在官哥满月宴上,清河县官场人物基本都亮相了,其中有两个太监——薛内相、刘内相也来了明朝宦官势力之大如此描写:
说话中间,忽报刘公公、薛公公来了慌的西门庆穿上衣,仪门迎接二位内相坐四人轿,穿过肩蟒,缨枪排队,喝道而至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3957.html
曲目暗示人物命运这一招《红楼梦》也学得青出于蓝,这里,由两位太监先点曲子,刘太监点了叹浮生有如一梦,薛太监点人生最苦是离别,都大不吉利两个老太监自嘲只晓得答应万岁爷并不晓曲中滋味,其实太监都是人精,哪里真的是憨直胡乱点歌呢,一是他们到了这岁数,借曲慨叹人生暮年;我还猜想,明朝宦官之乱为害国家黎民,书里的太监都是葬送李瓶儿母子的催命符,花太监给李瓶儿埋下病因,又借两太监还魂来给这喜庆的日子投下暗示:
浮生有如一梦里,你虽不是八位中紫绶臣,管领的六宫中金钗女,却不想人生最苦是离别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3957.html
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3957.html
李瓶儿还在与西门庆偷情的阶段,有次因为业务上的事,玳安来请西门庆离开李瓶儿的被窝,李瓶儿安慰他说:往后,日子多如柳叶儿呢!我一来非常喜欢这个朴实自然的口语,又叹惜李瓶儿怎会知道自己其实时日无多,这清新的比喻回过头再看却是冷飕飕的暗示
借点歌点戏暗示人物命运,这一招在世情小说里很常用,不过安排得如此合理,又是借地位高的人来安排推动,西门庆是打落牙齿往肚里吞啊
不过秋水堂点评说两太监没文化不懂什么是弄璋之喜,这是误读显然两太监只知吃酒是庆祝西门庆加官进禄和生日,不知道还有官哥儿这回事,所以两人后来又补了礼物
有人得意有人失意,一条昂贵的犀角带从王昭宣府流到西门府,既有兴衰对比,又有关联在内,昭宣府后代传人将要出场曾经豢养众多家伎包括潘金莲在内的豪门如今要靠变卖家当过活,西门庆死后,这条角带又将流向何处?
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3957.html